《周易全解》之同人卦(一)

2020-12-12 騰訊網

同人離下乾上

這一卦強調與人同,涉及個人與全社會的關係問題。

同人卦為什麼安排在否卦之後呢?《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否是天地不交,同人是上下相同。就是說否發展到一定程度,要被同人否定。

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野字過去多理解為空曠野地,其實這是國野之野。古代在一個國家裡,中心地區叫做國,國之外叫做郊,郊之外便是野。野是最邊遠的地區。「同人於野」,是說同人的面要廣要大要遠,要同天下之人。我同天下之人,天下之人也皆來同我。能做到這種程度,事情沒有不亨通的。這反映了儒家四海為一家,中國為一人的思想。「利涉大川」,是說「同人於野」的效用。即能夠胸懷天下,把廣大的人群團結起來,沒有什麼險阻艱難不能渡過。

「利君子貞」是說「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是有條件的。不是說只要「同人於野」就是亨,就能利涉大川。貞,正。「利君子貞」是說同人之人,自身要正,要守君子之正道。如果行小人之道,閹然自媚於世,縱然博得人們喜悅而與之同,也絕不會牢固持久。怎能涉得大川,經歷艱險呢?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於野,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從卦體的角度解釋卦名卦義。柔指六二,乾指九五。六二是卦中唯一的陰爻,是成卦之主。就全卦來說,主要靠它實現同人。它以陰爻居陰位,得其正位,而且又得中,具有與人和同的條件。但是,光是柔還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必須「應乎乾」,有乾與之相應,即有乾配合它,它才能同乎人。凡以柔為主的卦都是這樣。例如履卦,「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又如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大有「應乎天而時行」,都強調柔得位必與乾相應方能成事。

「同人曰,同人於野,利涉大川,乾行也」。「同人曰」三字是衍文,以下是解釋卦辭的。孔子用「乾行」解釋「同人於野,利涉大川」。乾行,天之行,天之道。天之行,天之道,其特點是剛健無私。同人這一卦所以能夠「同人於野」,能夠「涉大川」,是九五的剛健無私在起作用。沒有九五,光有柔爻六二自己是不行的。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這是解釋卦辭「利君子貞」的。文明指內卦之德。剛健指九五之德,中正指六二與九五兩爻居中得正而相應。剛健則無私,文明則燭理,中正則無偏。三者俱有,便是「君子正」了。是君子而行正道,心志自然會與天下人相交通,天下人自然會與之相和同。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不說天下有火,也不說火在天下,而說天與火,是說天在上,火向上,二者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這一卦正是取天與火在上向上之象而稱作同人的。君子學了這一卦,觀了同人之象,用以指導實踐,便要「類族辨物」。世間萬事萬物千殊萬別,絕無全然相同的東西。事物總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同異緊密相聯繫。道家莊子無視事物有異的一面,強調萬物一齊,物我不分。《周易》則主張既求同又存異。同人卦的同是和同的同,有差異的同。所以孔子認為君子觀同人之象應該類族辨物。

類族與辨物是對文。類是動詞,比類的意思。族是名詞,品類的意思。類族,比類劃清人事的差別,善歸善,惡歸惡,是歸是,非歸非。辨是區別的意思,是動詞。物是品物的意思,是名詞。辨物與類族意思近似,是說將萬物加以分類而辨別之。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

「同人於門」是同人於門外,不是同人於門內。同人於門外,不分厚薄親疏,所遇皆同。這樣的同,廣博而無所偏私,親者不近,疏者不遠,公而待之。同人之始能夠如此,將來是吉是兇是悔是吝,當然要看發展,但在目前無咎是肯定的。

這是同人初九一爻的爻義。爻義要通過爻象表達。九,陽爻,居同人之初而無系應。初與四應,但同人初與四兩爻皆陽,所以不相應。這對於初九說來,是無系應。無系應在同人卦有無偏私之象。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孔子用「出門同人」解釋「同人於門」。「於門」就是「出門」。走出門外去同人,所同的範圍廣,是無所偏私之同。這樣的同,又誰得而咎之呢!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金景芳、呂紹綱合編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譜的講解易學知識之書,想入門或深學的朋友都可讀一讀。

大家都在看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從周易《同人卦》看與人合作共贏的要點
    天下為公四個字並非孫中山先生的原創,它的出處是《禮記-禮運》,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句話反映出了中國古人「天下大同」的美好社會理想。在周易中,有一個卦與天下大同的主旨相符,那就是《同人卦》,大家注意了,此同人,非彼同人。這個和同也不是籤合同的那個合同。
  • 聊八卦之第一十三卦:同人卦
    第一十三卦:同人卦(天火同人) 乾上離下以下是同人卦《周易》古經原文:同人。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初九:同人於門,無咎。《周易》的語言很有意思,有的時候比較繞,比如初爻和第二爻「同人於門,同人於宗」,兩個爻的意思表面上看基本一樣,但他卻表達了兩個不同的意思,這種不同是體現在時間線的不同,初爻說要團結同宗同門,沒毛病,但第二爻說的意思是:當你有所壯大以後還只是團結同宗同門就顯得小氣了,說明你目光短淺了。所以《周易》強調的是一個運動和變化的世界要用不斷變化的眼光去看世界,此一時彼一時,不能墨守成規。
  • 《周易全解》之噬嗑卦(一)
    震下離上(見題圖)這一卦所以取名噬嗑,是因為它確實有噬而後嗑之象。首先,它上面一個陽爻,下面一個陽爻,中間有三個陰爻。陽為實,陰為虛,初上兩爻是實,中間是虛,極像一個人張著嘴的樣子。其次,只是張著嘴,嘴中沒有東西,那就是山雷頤(見題圖)了。而噬嗑這一卦,四是個陽爻,很像嘴中梗塞著個東西,使嘴合不上。若要合上嘴,必須咬才行,所以叫做噬嗑。
  • 周易天火同人卦告訴您的處世之道,如何贏得周圍人的認可和追隨
    周易第十三卦是天火同人,為什麼叫同人卦?我一再表明一個學習易學的起點就是觀象,只有理解出了卦象所體現的核心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六十四卦的核心。不能一味地去死摳周易文中那些晦澀難懂的詞語。首先我們看到了這個天火同人的卦象結構是上乾,下離。
  • 對同人卦的臆度
    同人是《周易》的第十三個卦。卦象上乾下離。同人一詞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解釋,同可以作為一個形容詞來看,同人則指志同道合或有相同追求、目標一致的人。如果作為一個動詞來看,同人則有聚集、召集志同道合或屬性、目標、需求一致的人的意思。再從同人的卦辭來解釋同人,同人的卦辭是「同人於野」,理解這句話的關鍵是理解「野」的意思。那「野」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
  • 乾為天:周易第1卦乾卦乾為天卦詳解
    《斷易天機》解乾象徵天,六陽爻構成乾卦,為《易經》六十四卦之首。純陽剛建,其性剛強,其行勁健,大通而至正,兆示大通而有利,但須行正道,方可永遠亨通。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剛健旺盛,發育之功;完事順利,謹防太強。得此卦者,天行剛健,自強不息,名利雙收之象,宜把握機會,爭取成果。女人得此卦則有過於剛直之嫌。
  • 《周易》六十四卦的兩種卦序:一種已經破解,一種依然成謎!
    在歷史上,《周易》的卦序並不只一種。目前我們所能詳細了解的有兩種,即通行本《周易》卦序和馬王堆漢墓帛書本《周易》卦序。通行本《周易》,也就是歷史上流行的《周易》版本,其六十四卦排列順序是以乾卦為首,接著是坤卦,最後是未濟卦;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周易》一書,其卦序與通行本不同,從乾卦開始,而以益卦結束。
  • 詳細解讀邵雍梅花易數測字一撮金籤詩——同人卦
    籤詩的解讀以周易卦爻象之象理為基礎,歡迎批評指正。天火同人: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該爻以比喻的修辭手法,所描寫的人和事所處的情境為:人事關係非常的融洽親和,能夠順應時勢,抓住了所謀求的事情之關鍵。如果以團隊中的人事類比,六二是團隊中的肱股之人,深得領導器重和依賴,可以非常好的配合和支持關鍵領導的工作。
  • 周易第七卦:師卦 地水師 坤上坎下
    本卦互卦錯卦綜卦第7卦:師卦(地水師)第24卦:復卦(地雷復)第13卦:同人卦(天火同人)第8卦:比卦(水地比)周易第七卦師卦詳解師卦原文師。師卦位於訟卦之後,《序卦》之中這樣解釋道:「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爭訟的人越來越多,以致形成了軍隊。《象》中這樣解釋師卦:師卦的形象,下卦「坎」為險,水;上卦「坤」為地,順。整個卦象就是地下有水。水潛藏在地下取之不盡,也就是士兵來源於農民中間。因而,這一卦象徵「師」。君子觀此象,應當效法這一精神,平素能容民養民如大地蓄水。
  • 【名家論易】廖名春:《周易》卦爻辭時間數量表示的虛與實
    《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辭有一些表示時間的數量詞組,如《既濟》、《未濟》卦的「三年」,《同人》、《坎》、《困》、《漸》、《豐》卦的「三歲」,《屯》、《復》、《頤》卦的「十年」,《蠱》、《明夷》、《巽》卦的「三日」,《復》、《震》、《既濟》卦的「七日」。
  • 同人卦,一視同仁,天下為公
    易經裡存在著一個教導我們怎樣化除異議,走向大同的卦,同人卦。《序卦傳》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任何事情不可能永遠是閉塞不通的,物本身也會調整自己,叫做自我修正。同人:有共同目標,同心協力的人們。大家朝向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效果自然就會很好。人要做到同人也很不容易,因為每一個人生長的環境不一樣,人生觀,價值觀都不相同,我們不可能要求大家完全相同,也不需要。
  • 《周易》升卦告訴你,怎樣才能走上晉升之路
    《周易》,是我國的上古奇書,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傳說是伏羲從「河圖,洛書」兩種神秘圖形中推演出來的,之後,又被周文王加以研究,豐富其內容,有了八卦的進階版——64卦。最實際的就是,《周易》升卦可以告訴你,怎樣才能走上晉升之路!升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六卦,是很好的卦,在其中,解釋了一個男人如何成功,並不只是靠努力,還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做到,那麼離工作晉升也就不遠了。
  • 卦爻辭的形成與《周易》的哲理化
    孔子用「賦詩斷章」式闡釋方法對卦爻辭的引申發揮使《易經》地位有了質性提升,《易傳》最終奠定了《周易》「大道之源」的歷史地位。除了沒有前辭和驗辭這一明顯特徵外,即便在表面上看起來和甲骨、竹簡的命辭和佔辭部分相類似的卦爻辭,細究起來差別也是很明顯的。從內容和形式上來劃分,《周易》卦爻辭可分為三大類:直接陳述吉兇斷語的,表述「象佔」的,單純記事而無吉兇斷語的。
  • 周易八卦之乾兌離三卦
    周易八卦——離卦的解讀周易八卦歷來讓人覺得神秘,感覺非常的玄妙,近些年來,周易成為了似乎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妙法,商業,官場,人生,婚姻,家庭等等方面,似乎都可以用周易進行指導。但是很少有人研究和講解周易八卦最基本的道理,今天在此寫一篇小文章,來講解一下從乾卦到離卦基本變化過程,希望給一些喜歡周易的朋友帶來點啟示。八卦最基本的變化排序是:由乾卦一開始變化,變為兌二卦,變為離三卦,變為震四卦,變為巽五卦,再變為坎六卦,變為艮七卦,最後變為坤八卦。
  • 《歸藏》與《周易》卦序排列的天文背景分析
    可以說,在所有的易學典籍中,這兩部是年代最接近,體例最相似的——二者都是以六十四卦為體系展開,甚至連卦名也大部分相同。「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詳見《周易》天文曆法密碼系列)孟冬十月,是萬物歸藏的時節,《歸藏》之名,便是由這個十月《坤》卦的月令而來。巧的是,在十二闢卦中,坤卦正是孟冬十月的闢卦。這也說明,不論《周易》還是《歸藏》,同樣都在使用十二闢卦的卦氣學說。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13:同人卦,天下大同
    卦序上,《易經》走到泰否,已成一個興衰循環,泰是一個太平盛世,至否卦時突然又盛轉衰,世局混亂,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從否轉至同人卦則是君子與小人的重新融合,陰氣與陽氣的再次交流。《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只是兩者結盟過程並不會相當順利,而有諸陽爭一陰之亂象。
  • 同人卦的感悟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這裡告訴我們,從否卦到同人卦,是因為其質地久於其道,反覆其道增厚沒被抖出去而所得。所以在否卦裡,賴老師給我們強調了君子十大正品,堅持「小往」君子之道,先否後喜,君子會有大用。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枉做小人。
  • 易經.同人卦第十三(國學經典快速記憶—輕鬆背誦有方法)
    我們在記憶抽象知識時堅持幾點:1.一定要使用宮殿記憶1.把知識轉化為圖像3.對圖像進行連接4.用熟悉的知識記憶陌生的知識5.學會自己設計位置樁(初學者先使用我給大家提供的數字密碼和七田真一千圖)對於周易同人卦
  • 《周易》十翼之《序卦傳》
    孔子為《周易》寫過十篇註解性的文章,分別是《繫辭傳》(上下)、《彖》(上下)、《象》(上下)、《文言》、《說卦》、《雜卦》、《序卦》。正是這十篇文章,挖掘了《周易》深刻的哲學思想,將《周易》提升到了六經之首的高度,這十篇文章被稱為「十翼」。前天、昨天我們講了《說卦》、《雜卦》,今天來講《序卦》。
  • 從《周易》卦爻辭,讀懂河圖與天文曆法的關係
    河圖和洛書,是傳說中與《周易》關係極其緊密的兩件神物。但是也有人認為,河圖和洛書,都是出自宋人的偽造,與《周易》毫無關係。孰是孰非?不妨看看《周易》怎麼說的。原來,卦爻辭中,明明白白就有河圖的解釋,只是不善讀書者沒有發現而已。不信?不妨細細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