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卦:同人卦(天火同人) 乾上離下
以下是同人卦《周易》古經原文:
同人。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
六二:同人於宗,吝。
九三: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號啕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上九:同人於郊,無悔。
----------------------------
「同人」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同人卦的卦辭解釋:城外為郊,郊外為野。在更大的範圍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人於野字面的意思是說,不僅要團結城裡的人,即便城外或離城很遠的人也要團結起來,擴大團結的範圍,所以該卦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就會亨通,即便遇到大河也能渡過去,所以這卦是對君子有利的佔卜。
以下是各爻辭的解釋: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白話解釋:先團結最近的人,從同宗同門開始,先團結門裡的人,沒什麼錯誤。
六二:同人於宗,吝。白話解釋:不要只團結自己宗族的人,要擴大團結的範圍,六二當位,有能力了,是卦主,還眼光短淺,如果這樣就會遺憾。《周易》的語言很有意思,有的時候比較繞,比如初爻和第二爻「同人於門,同人於宗」,兩個爻的意思表面上看基本一樣,但他卻表達了兩個不同的意思,這種不同是體現在時間線的不同,初爻說要團結同宗同門,沒毛病,但第二爻說的意思是:當你有所壯大以後還只是團結同宗同門就顯得小氣了,說明你目光短淺了。所以《周易》強調的是一個運動和變化的世界要用不斷變化的眼光去看世界,此一時彼一時,不能墨守成規。
九三: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白話解釋:把軍隊埋伏在莽原之上,軍事力量和武備也是團結他人的條件,當敵人強大的時候,也要準備武力,雖然很多年打不下來,但威懾之,這是團結的先決條件。《周易》這裡所說團結的概念並不都是很溫柔的,也包括了武力威懾的概念,所以,從這裡你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一個更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古人的三十六計也是從《周易》推導出來的。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白話解釋:騎(攻打)到敵人城牆上了,有這樣的軍事實力,但不去攻打,吉祥。這一爻應該是更直截了當地說出了威懾的意思,如果我想團結你,但你不接受,那我就要攻打你了,我已經攻到你城牆上了,但我不繼續攻打你了,我就看你服不服。
九五:同人,先號啕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白話解釋:團結他人,先號啕,過程可能坎坷,但結局會讓你笑,大軍能攻克遇到的敵人,與敵人相遇的時候能攻克敵人。這一爻還是前兩爻的延續,只是把結果說得更明確了,團結你,也許你一開始覺得不舒服,包括我武力威懾你,但最終你還是接受了,然後你才知道,被招安還是幸福的,否則如果你一意孤行非要當敵人,那只會被攻克。古人真狠!
上九:同人於郊,無悔。白話解釋:團結更大範圍內的力量,就不會後悔。最後一爻實際是點題,應和了卦辭,「同人於野」和「同人於郊」基本是一個意思,總之,團結更多的人是個大好事。
孔子又說了: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無外乎還是他那一套所謂「正」「中」等等,我覺得沒完沒了的強調他自己的概念已經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