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駐村扶貧隊員要做好「四門」功課

2020-12-24 雲南網

作者:玉燕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對黨的初心使命的堅守和踐行,作為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基層幹部,駐村工作隊員要更加嚴於律己,做好「四門」功課,提升自我能力,為駐村扶貧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閉門」抓學習。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對扶貧政策理解透徹,把握到位,如果政策把握不準,解讀不到位,是很難做好扶貧工作的,所以駐村工作隊員鍛造自身的第一步就是強化理論知識。要深入理解政策,把理論學透徹,認真學習脫貧攻堅相關政策文件和各類重要講話精神,以便能夠迅速了解掌握村情村況,摸透群眾的貧困現狀。同時加強對農村工作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學習,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確保能儘快進入工作角色,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之中。

「開門」找問題。駐村工作隊員到村後首先要把村情民情摸透,然後再對症下藥,通過入戶走訪、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進行村情村貌的調研,主動尋找問題,主動了解村民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將收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匯總梳理,便於下一步改進措施的研究。同時要主動與貧困戶進行深入交流,摸清貧困戶的家庭狀況和生產生活情況,了解貧困群眾脫貧願望。只有針對性地解決好貧困群眾切身困難問題,才能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

「出門」抓整改。扶貧事業越是接近終點,越需要遵循問題意識,如某些形式主義的做法,只追求扶貧的形式美化和表面達標,既缺乏問題意識,也沒有真正解決貧困難題,反而成為制約村民脫貧的瓶頸。這種情形下,駐村工作隊員應當積極主動地向貧困群眾了解情況,詢問意見,根據群眾需求,以問題為導向,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施行過程中的扶貧項目,要根據群眾所反映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而對於已經完工的項目,也需要思考是否還能夠進一步完善與提效,並提出整改方案,以此達到扶貧事業的真正目標。

「上門」解難題。駐村工作隊員需時刻圍繞為民服務的目標,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發揚「想在前,幹在前」的工作風格,主動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的問題。同時對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與行業扶貧作戰隊積極配合,主動送政策入村、送崗位上門,深入村寨向村民宣傳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知識,耐心為群眾解答疑問。對於群眾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第一時間收集訴求、第一時間現場處理、第一時間反饋結果,真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相關焦點

  • 駐村隊員談體會 | 韓立友:五年扶貧「接力賽」 ,做好脫貧大文章
    駐村隊員談體會 | 韓立友:五年扶貧「接力賽」 ,做好脫貧大文章 2020-10-08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工作,就是幹|羅甸縣紅水河鎮平亭村駐村工作...
    2019年3月,單位主要領導找我談話,決定派我到黔南州羅甸縣紅水河鎮平亭村主持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我欣然答應,這對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出發前和幾個「老戰友」進行討教,得到的答案就是扶貧工作,就是幹。何大信(左二)上門聽取群眾反饋意見「何隊長,我們這個自然寨到現在都還沒有通硬化路,生產生活十分不便。」「何隊長,我們串戶路什麼時候開始搞呀,雨季馬上到了,再晚就來不及了。」
  • 【我的駐村故事】不忘初心幹扶貧 阿旺鎮駐村隊員 郭學良
    2015年東 川區脫貧攻堅戰開始打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始逐步全面覆蓋,我們單位也率先入駐了阿旺鎮芋頭塘村,我與支鍋山小組的5戶人家結對幫扶。2018年9月又以先鋒隊員的身份到村參加「百日會戰」,次年3月底被組織調為駐村隊員,國檢結束後又到安樂村駐村至今。
  • 「我的扶貧故事」丨把「駐」村變「住」村|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新莊...
    我叫陳名航,是遵義市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毛石分局派駐松林鎮新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我從2015年2月開始駐村以來,今年已是第6年。為儘快進入工作狀態,我進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到群眾家拉家常、摸情況。由於交通不便,村民組居住又比較分散,再加上群眾對我不熟悉,溝通難度大,每日早出晚歸,有時一天下來也走訪不了幾戶。儘管如此,我還是堅持再陡的山路也要爬、再偏遠的群眾家也要去。周末也常常放棄陪伴家人的時間,到新莊村民外出務工較為集中的高橋、南白等地開展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我叫陳名航,2015年2月起,我到了深度貧困村松林鎮新莊村駐村,今年是我駐村的第6年。   初到村上,看著眼前的狀況:省級貧困村、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生產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如何做好這個第一書記,我的心裡有些不知所措。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扶貧「三部曲」︱德江縣泉口鎮水塘村脫貧...
    「三部曲」講述我在水塘,駐村兩年的扶貧故事。  之一 冰雪扶貧路  2018年11月初,我從臨近的高山鎮轉到泉口鎮工作,雖說很近,卻很少有機會到泉口走走看看,對泉口的真實情況自然是知之甚少。只是聽別人描述,泉口鎮條件差、工作不好做。
  • 張寨村來了駐村扶貧工作隊 開封市環保局駐杞縣張寨村扶貧工作紀實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查看花生收穫情況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和第一書記到貧困戶家裡走訪□河南法制報記者王建芳/文圖村委辦公室漏雨的房頂被修好了;村小學倒塌的圍牆開始重建了這不,聽說村裡下半年又要通自來水了,連圖紙都畫好了呢。2018年1月15日,開封市環保局駐村扶貧工作隊來到張寨村,隊員們撲下身子、紮下根,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把張寨村當故鄉,把村民當親人,拉家常、話疾苦,主動親近群眾,充分了解民情,貧困戶家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田間地頭有他們的身影。
  • 桂林陽朔縣「三個注重」紮實做好駐村工作隊員管理
    實行駐村工作隊員與選派單位「責任、資金、項目」三個捆綁考評,制定《陽朔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管理辦法》,鄉鎮駐村工作分隊建立「一人一檔」工作清單,將駐村工作隊員的年度調研報告、工作計劃、周考勤公示、季度小結等材料及時歸檔,以清單管理方式由專人專櫃統一管理。
  • 「我的扶貧故事」和村民親如一家人|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駐村隊員...
    2018年5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駐到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在兩年多的駐村幫扶工作中,所見所聞、種種經歷給予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也為我留下了人生難忘的一頁。來到鼓坪村的第一天,我和負責鼓坪村四組的2名駐村隊員,帶上入戶走訪臺帳和惠民政策明白卡,在鼓坪村四組挨家挨戶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工作「三心二意」|沿河自治縣客田鎮紅溪村駐...
    交心換心「禮,坦誠相待,往,赤誠換心,張逸同志就是這樣和隊員相處,和群眾相融」,村指揮長劉宗裕如是對他的評價。「來指揮部報到後,他第一件是就是和所有隊員打照面,與隊員的交流感覺到很真切,看得出機關辦公室工作嚴謹,與隊員們的交流沒有華麗的辭藻,盡力用樸實的話語與群眾拉家常。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走在扶貧路上,回顧駐村參與扶貧工作的這幾年,是我感觸很深、感悟很多,也是自身進步和提升最為明顯的時候。
  • 駐村隊員在大山衝裡建農家樂,要火了!
    「黃文秀駐村剛滿一年,行車裡程就達到2.5萬公裡,我還差得遠。」觀看了《秀美人生》後,吳惠集打心底對黃文秀感到佩服。吳惠集是賀州市委政法委派駐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的駐村工作隊員之一。作為獅東村的精準扶貧後盾單位,市委政法委不僅補齊基礎設施、住房安全等短板,牢牢牽住脫貧攻堅「牛鼻子」,還落實「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派駐黨員幹部任脫貧攻堅突擊隊員,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活富裕是根本。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
  • ...大事系在心︱興仁市波陽鎮人民政府駐新寨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呂明山
    扶貧就是扶志,要扶信心、扶觀念,幫助貧困群眾找到擺脫貧困的鬥志和勇氣。  我叫呂明山,興仁市波陽鎮人民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組織派我到波陽鎮新寨村參加駐村扶貧工作,我有幸成為了一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
  • 「我的扶貧故事」希望村民過得更好更幸福|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駐村...
    「爸——爸——爸爸——抱——」  每一次,看著我那才一歲零三個月的兒子在視頻通話裡,要把手機翻過來找我的時候,我都禁不住有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包不住,要流下來。  我今年48歲了,在2018年的秋天,也就是組織派我到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滄江鄉新寨村駐村扶貧的那一年8月,我的兒子才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界。46歲有了他,我算是「老來得子」。  只是他一生下來,我就已經到距興義70多公裡外的滄江鄉新寨村駐村扶貧來了。我來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孩子還小,家中母親、嶽父、嶽母都七十多快八十的人了,我在山的這一邊,他們在山的那一邊。
  • 「我的扶貧故事」這裡成了我的第二故鄉|羅甸縣邊陽鎮者任村駐村...
    我叫楊廣芳,是羅甸縣邊陽鎮者任村駐村工作隊長。者任村總人口1457戶6516人,貧困人口478戶1782人,2014年困發生率為27.34%;全村人口基數大,貧困面廣,工作壓力山大。全天24小時都要睜著眼睛,每項工作都需要親自過問,因為群眾工作無小事,脫貧攻堅工作更如此。
  • 「我的扶貧故事」細心換真情丨貴定縣盤江鎮新沿村駐村隊員柳忠朝
    我叫柳忠朝,2019年8月底,在貴定縣盤江鎮脫貧攻堅指揮所的安排下,我被調整到新沿村新寨組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柳忠朝到村民家中走訪,宣傳就業創業等扶貧政策之後,我到民政查閱顯示,2019年6月4日,發放花北京醫療救助金17980.03元。那麼,自付金額還有2萬多!我想,還能不能找到其他報銷呢?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心願」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駐村幹部...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摘 要:關於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既有研究多探討外部環境如何塑造隊員的駐村實踐,而沒有較好地分析工作隊本身的組織特徵及其影響。本文將駐村幫扶工作隊界定為混合科層組織,認為其是有助於運動式治理向常規性治理過渡的組織基礎。
  • 將法治理想融入扶貧實踐——合山法院「95後」駐村隊員蘭定城扶貧...
    此時,一份來自市委組織部的文件,改變了24歲法官助理蘭定城的人生軌跡——他被選派駐嶺南鎮古樟村擔任扶貧工作隊員。駐村以來,蘭定城將自己的法治理想融入扶貧實踐,針對難點,精準施策,將脫貧措施落細落小、抓緊抓實,用勤奮與智慧助力古樟村戰勝貧困,正如他所言:「我要傳承『文秀精神』,讓青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綻放色彩。」
  • 「我的扶貧故事」以赤子之心攻克貧困|羅甸縣龍坪鎮大坪村駐村工作...
    我叫班洪貝,是羅甸縣龍坪鎮大坪村駐村工作隊隊長。   猶記得2015年,我帶著莊嚴的承諾,踏上脫貧攻堅的徵程。>猶記得大坪村還是深度貧困村,全村貧困戶352戶1457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4%,全村主要收入為勞動力勞務輸出,沒有規模產業,土地零散、破碎,全村因地勢險要,基礎設施滯後,婚姻嫁娶成功率低,村內光棍漢成群蹲在村口,到老還是單身成為鎮裡面供養對象;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自我發展動力不足的現狀很大程度成為致貧的原因,走在鄰裡鄉間都是垂頭喪氣,毫無精氣神,仿佛被下了咒語,如同行屍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