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玉燕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對黨的初心使命的堅守和踐行,作為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基層幹部,駐村工作隊員要更加嚴於律己,做好「四門」功課,提升自我能力,為駐村扶貧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閉門」抓學習。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對扶貧政策理解透徹,把握到位,如果政策把握不準,解讀不到位,是很難做好扶貧工作的,所以駐村工作隊員鍛造自身的第一步就是強化理論知識。要深入理解政策,把理論學透徹,認真學習脫貧攻堅相關政策文件和各類重要講話精神,以便能夠迅速了解掌握村情村況,摸透群眾的貧困現狀。同時加強對農村工作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學習,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確保能儘快進入工作角色,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之中。
「開門」找問題。駐村工作隊員到村後首先要把村情民情摸透,然後再對症下藥,通過入戶走訪、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進行村情村貌的調研,主動尋找問題,主動了解村民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將收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匯總梳理,便於下一步改進措施的研究。同時要主動與貧困戶進行深入交流,摸清貧困戶的家庭狀況和生產生活情況,了解貧困群眾脫貧願望。只有針對性地解決好貧困群眾切身困難問題,才能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
「出門」抓整改。扶貧事業越是接近終點,越需要遵循問題意識,如某些形式主義的做法,只追求扶貧的形式美化和表面達標,既缺乏問題意識,也沒有真正解決貧困難題,反而成為制約村民脫貧的瓶頸。這種情形下,駐村工作隊員應當積極主動地向貧困群眾了解情況,詢問意見,根據群眾需求,以問題為導向,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施行過程中的扶貧項目,要根據群眾所反映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而對於已經完工的項目,也需要思考是否還能夠進一步完善與提效,並提出整改方案,以此達到扶貧事業的真正目標。
「上門」解難題。駐村工作隊員需時刻圍繞為民服務的目標,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發揚「想在前,幹在前」的工作風格,主動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的問題。同時對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與行業扶貧作戰隊積極配合,主動送政策入村、送崗位上門,深入村寨向村民宣傳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知識,耐心為群眾解答疑問。對於群眾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第一時間收集訴求、第一時間現場處理、第一時間反饋結果,真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