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等等頭銜的——天津。
不講它的歷史今個來聊聊到天津必吃十道小吃
第一道:天津的包子
最有名氣的要數夠不理包子」是馳名全國的天津特產食品,「狗不理包子傳統手工製作技藝」於第三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擔心在天津吃不到正宗的狗不理包子,於是經人介紹來到了天津狗不理包子總店。雖說貴,但也圖個口味正宗。
第二道、天津的大麻花
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麻花最正宗,秉承傳統工藝的百年老字號麻花老店,與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並稱的「天津三絕」。
第三道、自然是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為天津三絕食品之一,始創於清朝光緒年間(1900年),舊時因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耳朵眼炸糕用糯米作皮面,紅小豆、赤白砂糖炒製成餡,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狀,淡金黃色,餡心黑紅細膩,是津門特產。
第四道、天津的煎餅
煎餅餜子是天津著名的小吃。天津人把其作為早點。由綠豆面薄餅,雞蛋,還有餜子(油條)或者薄脆的「餜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辣椒醬(可選)作為佐料。香脆可口,口齒留香。
第五道、嘎巴菜
「嘎巴菜」本名應為「鍋巴菜」,天津話稱「嘎巴菜」。鍋巴菜以綠豆、小米水磨成漿,攤成薄厚均勻的煎餅(天津人俗稱鍋巴)、晾乾後切成柳葉形小條,浸在素滷之中,盛碗,點上芝麻醬、腐乳汁、辣油、辣糊、撒上滷香乾片和香菜沫等六種小料製成。 成品五彩繽紛,多味混合,素香撲鼻,鍋巴香嫩有咬勁,味美適口,營養豐富。 天津人把它做早點配油條食用,沒在天津住過的還真不知道怎麼點這道小吃!
第六道、天的崩豆張
崩豆張是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傳統小吃。崩豆外形黑黃油亮猶如虎皮,膨鼓有裂紋,但不進砂,不牙磣,嚼在嘴裡脆而不硬,五香味濃鬱,久嚼成漿,清香滿口,餘味綿長。並含有多種營養成分。
第七道、炸素卷圈
炸素卷圈是天津市的傳統風味小吃。該小吃色澤金黃,外脆裡嫩,清淡適口。以豆皮作皮,用綠豆菜、香乾、粉皮、香菜配以芝麻醬、腐乳、香油、薑末等佐料調拌成餡,然後再將餡放在皮上捲起來切成段,兩頭粘麵糊在油鍋內炸制而成。
第八道、、什大酥燒餅
什大酥燒餅是天津地區特色傳統名點。以蒸熟乾麵粉和大油成酥皮;以豆沙、白糖、紅果、棗泥、白蘿蔔絲、香蕉、桔子、芝麻鹽、燜乾菜等調配成餡;經包餡、制餅、烘烤而成。皮薄色白,松酥香甜,餡種繁多。
第九道、、楊村糕乾
楊村糕乾是天津市地方民間糕類小吃,始創於明朝永樂年間,源於雲片糕,是典型的運河文化的產物。楊村糕乾採用優質大米、白糖為原料,經過浸泡、碾壓、籮篩、攪拌、發酵、成形、加熱等十餘道程序加工製作而成。楊村糕乾以易消化、健脾胃、鬆軟可口而著稱。
第十道、10、果仁張
果仁張,中華老字號,其果仁製品創製已有160餘年歷史,屬宮廷御膳食品,被賜名為「蜜貢張」,是天津市的特產之一。種類繁多,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淨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