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文難學,中文到底難在哪兒了?| 壹讀知道

2021-02-23 壹讀

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感覺自己已經不會說話了的壹讀君|何滿子

壹讀君的國際友人:(手拿話筒)我要感謝我的中文老師,是他讓我學會了說流利的法語。當我上了第一節中文課之後,就感到排山倒海般的崩潰,於是轉去了法語班。

壹讀君,中文為什麼這麼難學?!

壹讀君:不要感到孤獨!中文難學這件事,被老外吐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

在許多語言裡,要拒絕一個人,可以說「等你先學好中文再來見我吧」。

而聽不懂一個人所說的話,可以說「你在說什麼呢?聽著和中文似的」。

以至於法語裡「c』est du chinois」(這是中文吧)已經成為了固定用語,爵士歌手賽日·甘斯布還有一首歌,歌名就叫「女人啊,你簡直就像中文一樣」。

還有法國版「女人心,海底針」的連環畫:

更有無數前赴後繼的中文學習者,溫順地排著隊倒在學中文的沙灘上——

你覺得德語難學?中文說,「你真可愛。」 (冷笑.jpg) 

蜂蜜和蜜蜂?他們兩個聽起來完全一樣,但是意思卻不同?

所以中文到底為什麼這麼難學?壹讀君總結了以下原因:

難寫的漢字

漢字對於寫慣了字母和單詞的西方人來說,是首當其衝的令人頭疼。

對於拉丁語系(英語德語法語……)的所有語言來說,最基本的組成單位是字母。一個英國人,學會26個字母,以及標點符號、空格所有這些句子的組成部分,需要多久?大約1,2天。 

中文呢?

中文裡,並沒有和拉丁語系的字母相對應的基本單位。非要說組成語言最基本的「字素」,只好算偏旁部首。可是偏旁部首的數量可比拉丁字母的數量要多得多了,儘管各種字典的分法不一:《說文解字》分了 540部,《康熙字典》分為214部,《新華字典》分為189部,最新出版又變成了201部。

不管是哪種算法,都比拉丁字母的數量多多了,可這還不是漢字最難的地方——

因為即使記住了所有偏旁部首,如何將他們組合還是一個難題。英語的書寫是一維的,每個字母挨著從左向右寫下去。可漢字卻是一個個二維圖象:偏旁部首們可以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內一外,還有三個、四個部分擰在一起變成一個字。更甚的是,在組成漢字的過程中,這些部首會被擠壓、被拉抻、被扭曲、被異化,最終才能全部被fit進一個方塊字中。

所以對於母語是拉丁語系的西方人來說,學英語,隔層紗,學漢語,隔座山。

寫了還是不會讀

好不容易學會了寫字,學中文的人還會遇到第二個當頭一棒的難題:寫了還是不會讀。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語言,都是拼音文字,看著一個單詞的拼法,就能大致讀出它的讀音來。

可中文不是因缺思廳,漢語言裡會意字的邏輯超乎想像地複雜——

首先說,雖然多數中國人都稱漢語是象形文字,但按照語言學上的歸類,漢字其實並不是象形字,而是會意字。

象形文字在古中國、古埃及這些文明裡都出現過,但是經過幾千年的演變,象形字在現代語言中已經幾乎絕種了。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不是有些和中國的還蠻像?

現代漢語經過演化,從象形漸漸發展成了會意字,從完全的圖畫轉變為方塊字,每個方塊字由一些「字素」組成。這些字素中,有的會意,有的象聲,還有的……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在那裡。

漢字中,有一小部分可以從字形和偏旁部首裡大致猜到讀音,但是大部分不行。所以對於母語是拼音文字的人來說,學中文相當於學兩門語言——一門說的漢語,一門寫的漢語。即使會講流利中文的人,也可能一個字也不認識。(這也是在教育未普及化的中國,文盲率極高的原因。)

語境,一切都是語境啊

初學一門語言時,各位有沒有遇到這樣的狀況,一句話裡每個字都認得,連成句子卻不知所云?

學漢語的外國人一定遇到過。因為漢字比拉丁語系中的單詞語義要模糊許多,乃至於往往單看一個字,完全無法知道指的是什麼意思。

往往越常用的字,可能的意思就越多,理解也就越依靠語境。譬如上一句裡的「就」字,單拿出來,誰知道在說什麼?

更甚的是,看書本文字的難度還是其次。口語中,不僅每個字的意思眾多,每個讀音可能指代的字也動輒成十上百,譬如一個yuan的音,是公園、人緣、還是類人猿,不聯繫上下文是猜不出來的。

還有聲調?

最令歪果人無法理解的,莫過於中文裡的四個聲調。同一發音,聲調不同還能表示不同意思?(我還沒開始說粵語裡有九個聲調呢……)

目前世界上的所有主流語言中,中文是唯一一個用不同聲調表示不同意思的語言。

對於歪果人來說,這必頂詩一格很達的章礙。

關於漢字四聲的麥當勞教學法

神奇的語法

每個人說起自己的母語,都會認為自己的母語沒有語法。中文有語法嗎?除了語言學專業的學生之外,大部分中國人都沒學過中文語法。中文似乎「天生」就是這麼講的,選詞造句的方式、句子的結構,似乎「天生」就是這麼自然。

但是學中文的外國人會沉痛地告訴你:中文的語法難到讓人摸不著頭腦。

確切地說,中文語法的難處不在於複雜,卻在於簡單:動詞不分人稱和時態、詞性轉換沒有變化,沒有不規則動詞,沒有動詞單複數之分,沒有陰性陽性,不用擔心主謂一致……

「我吃」與「你吃」,「今天吃」與「昨天吃」,「我愛」與「我的愛」,沒有前綴後綴,一個字用遍各種場合詞性。

沒有這些複雜的語法規則,中文豈不是變得很簡單?

非也。

因為原本可以從詞性變形和動詞規則裡體現的時態和語義,在中文裡只能通過語境和少量語氣助詞來體現。請看以下對話——

「你吃了嗎?」

「我還沒吃。」

「那你吃點吧。」

「不,我吃不了。」

第一句中的「了」表示完成時,第二句的「還」是副詞,表示到現在為止(「還沒」相當於not yet),第三句的「吧」表示祈使語氣,到了第四句同樣一個「了」字,表示可能。

真可應了老子的那句著名的開篇語:道可道,非常道。

壹讀君解釋到這兒,已經有種吃不下飯的感覺,剩下的漢語語法,只能請諸位自行體會了。

不過!如果你也有外國友人,請讓我最後送出一句金玉良言,方能以不變應萬變,放之四海而皆準,一定要記好了啊——

參考資料:

1.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John DeFranci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 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YR Chao 趙元任,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

和壹讀君勾搭的傳送門

聯繫電話:010-85690155

人才招聘:recruitment@yidutianxia.com

文章投稿:tougao@yidutianxia.com

商業合作:business@yidutianxia.com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外國人說中文很難學
    經常了解到有人說中文是世界上最難掌握的語言,其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對此有質疑。語言就是一個交往的工具,使用的多了,在留心記一下規律自然就能夠基本運用了。為什麼國內和國外都有這樣的一種聲音,就是漢語難學,漢語真的難學嗎,我不認為是這樣的,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所以還沒有開始學習就說難是不恰當的,只有那些學成的人才有資格說難與易。之所以都說難,主要是優越性。
  • 中國人學日語難還是日本人學中文難?
    關於這個問題,日語菌個人覺得呢,應該是日本人學中文更難一點,畢竟我們的日語教材長這樣:……還真是語句通俗,結構簡單,將寓教於樂的精神貫徹得十分徹底呢,就是學成實際使用時容易被打。日語菌還挺想知道日本人看到這樣畫風清奇的教材,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去學習的。
  • 還在抱怨英語難學?老外都在中國學中文並創業了
    大多數人覺得英語難學,單詞不好背、語法困難,就算開口說了還是說著一口「中國式」英語。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人,抱怨難學的聲音都來都沒有停過。可是你是否想過,外國人來學中文也是一樣的痛苦呢?他們會覺得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偏旁部首、一字多意、成語以及一語雙關的詞,都讓他們覺得頭疼不已。他們覺得中文的語法和英語完全不同,在他們眼裡也是顛倒的。
  • 國人學英文難,老外學中文更難,外國網友:我是誰?我在哪?
    世界上,英文是通用語言,因此無論走到哪,無論在哪個國家都要學習英文,這樣你才能跟其他人無障礙的交流。在中國很多國人覺得學習英文特別艱難,英文的詞彙、語法、句式構成都跟中文完全不一樣。在我們覺得學習英文很難的時候,老外同樣覺得學習中文特別艱難。國人學英文難,老外學中文更難,外國網友:我是誰?我在哪?我們考英語四級的時候覺得這還好不算特別難,但外國人考中文四級的時候,卻是被直接勸退。中文到底難在哪兒了?
  • 日本人學中文,會比中國人學日語更難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那些學習中文的日本人,心裡可能也在抱怨「中文怎麼這麼難!」雖然中文與日語裡都有漢字,降低了學習對方語言的難度,但是真正學習起來發現兩國語言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有小朋友會問了,「日本人學中文,會比中國人學日語更難嗎?」
  • 中文會成為的通用語言嗎?中文真的很難學嗎?
    事實上中文不難學,英語也不容易學。我們很多人學了七八年中國,但大多數人都沒有學好。因為英語是入門困難的,學習十分鐘會說HELLO,GOODNIGHT,但是要真正使用他就更難了,比如說,掌握英語四級4000多個單詞需要七八年時間,從初中到大學也需要七八年的時間,英語的四級水平與實際使用還有一點差距,特別是閱讀英文文學作品,需要6級,即6000個詞彙。
  • 為什麼說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看完恍然大悟!
    據統計,世界上共計有6300餘種語言,但是最難學的是哪種呢?據美國外交學院的排行,中文被劃至最難的第 5 級——母語為英語者至少要學滿 2200 小時才能達到「精通」水平。一般來說學中文的外國人,最容易被吐槽的就是中文發音了,因為相比外國人比較常見的拉丁語系來說,中文的拼音發音是有四個音調,相比英語,學習英語書寫時面對的任務:26個字母(包括大小寫,再加上一些書寫方式和變體,還有引號,分號,破折號,括號等等)從左到右,水平書寫。
  • 中文是最難學的語言?
  • 外國學生談說中文:最難的發音是「ZHU」
    ,到底有多難?或許,只有學習中文的外國人自己最有發言權。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美國賽區預賽中,參賽的幾名外國學生一致感慨,說好中文最難的不是傳說中的語法,不是前鼻音後鼻音,而是聲調。  今年21歲的邁克·斯班瑟來自夏威夷大學,頭髮捲曲,皮膚白淨。學習4年中文的他起了個很地道的中文名字「史建國」。由於同學中不少來自中國,經常私下操練的他如今已經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 學中文難?那俄語難不難?
    經常被問到:俄語難不難學?先看看外國人學中文:來自古老東方的神秘力量讓西方人感受到了被漢字支配的恐懼那麼學俄語是怎樣的體驗呢?第一天上俄語課,學了:我(я)/愛(любить)/你(ты).我愛他:я люблю его;我愛過她:я любил её;他愛我:он любит меня;她愛過我:она любила меня;再然後,發現一個俄語一個單詞的變化,要嚇死人:之後大概都有這樣的心態
  • 教外國人中文難不難?
    一個擁有某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通過有效的方式方法傳授給沒有這種知識和技能的人叫做「教」。那麼這裡的「教」是一個過程,就像我5歲的侄子「教」他的奶奶怎麼使用iPad。這樣說來「教」外國人中文一點兒也不難。因為這裡沒有提到「教」 的結果「會」, 但「會」才是學的目的。教人容易,教會難。因此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且要看「教和學」兩方面。外國人學中文難不難?
  • 中文和英文哪個難學
    許多外國人會抱怨中文難學,因為中文有那麼多漢字,而英文只有26個字母,另外一個英文單詞的發音和它的拼寫之間的關係很緊密,即使不認識的單詞,掌握一些英文發音規律也可以正確讀出來
  • 歪果仁被中文整哭了!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我信了
    外國人學中文,同樣也有音譯小抄。文字讀著勉強像那麼一回事,但是當你聽到就不是那個味兒了。說真的,要是不標註字幕,我也聽不懂他在講什麼。所以,如果聲調發不準確,是很難讓別人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比如初學中文的歪果仁去餐館吃飯,對服務員姐姐說:小姐,水餃一碗多少錢?這要是不小心 jiao 發音重了些,可能會當場挨揍。當外國人想要踏踏實實學聲調的時候,可他們沒想到還有一個東西,叫多音字。
  • 別再抱怨英語難學了!看完歪果仁的中文作業,不忍直視
    外國人學習中文感覺漢語難學的原因 ?外國人學習中文為什麼會覺得中文那麼的哪學習呢?
  • 中文有多難學?「支付寶」進入HSK試題 老外被難哭!
    這些謎一樣的「方塊字」太難學,也是不少外國友人常常會抱怨的問題。一位外國網友Natalie在美國問答網站Quora上,曬出了自己中文漢語等級考試(HSK)4級的模擬試題,題目為「看圖,用詞造句」,試卷中還給出了一個範例:「街頭小販做買賣都用上支付寶了。」這位外國網友表示:「把生意叫做『買賣』就算了,還要帶上支付寶。
  • 中文真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嗎?
    中文真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嗎?在國外某知名論壇上,網友們對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其中一名會12門語言叫阿圖羅·吉爾的西班牙人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收穫不少點讚。請尊重地忽略其他所有說中文不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的回答(我們假設我們說的是世界上主要的語言)。
  • 外國人驚嘆中文難學七大原因
    在一些外國人看來,學習中文已成為他們最為頭疼的事情。漢語的語調和漢字好像都是個難題。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中文這麼難學的呢?漢語之所以難學,就是因為要學的漢字實在太多,這也是絕對的事實。還有,漢字的拼寫方式也不是很規則,也就是說,如果從一個漢字的組合方式中得不到任何顯而易見的語義提示,或者其中沒有包含什麼有用的偏旁部首,就會把一個漢字的寫法忘得乾乾淨淨。
  • Tarzan學不好中文,怒改ID:中文好難
    每年轉會期都有不少韓援加入LPL,今年也不例外,而且今年來LPL的韓援要比以往更多,其中就有不少知名韓援來到LPL,例如Tarzan,Viper。值得注意的是,Tarzan加入了LNG,但是LNG在LPL排名並不高,屬於中下遊隊伍,此番Tarzan加入,勢必帶領LNG起飛。
  • 英語難學?看看外國人的中文試卷,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什麼?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英語,其實不然,最難學的是咱們的中文,可能大家從小說普通話寫漢字就覺得中文不難,但事實上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語言更是富有奇特的魅力,我們普通人了解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丁點,要想了解透徹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 想到外國人學中文,學英語好像沒那麼難了
    單詞要標準,不能說中式英語,其次,要耳濡目染,身邊的人不能說,那我們就聽一些外國的新聞,看一些電影,聽一些歌曲。最重要的是時間積累,時間久了,就會說得好的。我們不能悲觀,要想到老外學中文,那可是就不容易了。一說起中文,老外常常知道有這兩種:國語和廣東話,但其實除了廣東話,中文裡還有各種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