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得特別快,仿佛一切都才剛開始,但回過神來卻已經到了9月。備考、出願,線上面試…即便是在疫情當下,大家的留日計劃也依然在繼續推進。日本也漸漸放鬆了籤證政策,相信離大家開啟留學旅程的日子不遠了!
#留學第一年,什麼最難
俗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到日本的第一年,往往會是是面臨各種挑戰的最艱難的一年。這次,為了幫大家提前了解留日生活,我特意做了個問卷調查,題目是:「我來日本第一年最難的事情是:(可多選)」。有73位有留日經歷的朋友做了選擇,結果如下:
選擇「其他」項的人裡面,提到了飲食習慣和打工辛苦的問題,也有幾位朋友表示第一年愉快度過:
#TA們的第一年
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還選擇了10位留學生前輩進行了深度的採訪。旨在讓大家通過前輩的故事和現狀,對初到日本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準備。各位採訪對象目前都在自己領域安定下來,過上了理想的生活。從當初的泥濘無助到今天的熠熠生輝,也讓我深深感到個人努力與時間沉澱的力量。
在此聲明:本文涉及的人物及數字都來自真實的留日前輩分享。十分感謝這些朋友們對留學後輩的支持!
採訪對象1:MR.K
初到日本時間:2006年
初到日本情況:帶一年獎學金讀日本語別科
取得學歷/學位:工科碩士
現狀:畢業後在日工作並取得綠卡(永駐)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日語能力不夠。
具體:
日語零基礎來到日本。由於出色的專業課成績和英文能力,在到達日本後3個月就通過了碩士的入學考試。但是在日本的學習一直進步不大。雖然通過9個月的學習合格了n1,但能力只停留於紙面,聽說能力還是很欠缺。以至於在加油站工作,給客人加油時,把汽油聽成柴油,導致客人大怒並賠了錢。
採訪對象2:MR.Z
初到日本時間:2013年
初到日本情況:進入語言學校備考大學院
取得學歷/學位:工科碩士
現狀:畢業後回國後進入日企工作。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不適應日本的食物。
具體:
吃不慣日式,不喜吃米。有些食材太貴或者買不到。跟中國北方的飲食習慣相差很多,味道偏甜偏淡。由於很難買到可口的吃食,最後自己學會了做飯。
採訪對象3:Ms.W
初到日本時間:2012年
初到日本情況:進入語言學校備考大學院
取得學歷/學位:經濟學博士
現狀:畢業後回國供職於某金融機構研究所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經濟壓力
具體:
學費和物價都比較高,想自己打工賺錢但是又一直沒有找到工作。節衣縮食過了第一年,window shopping,一年沒買過一件新衣服。後面進入國立大學,學費獲得減免,經濟壓力減輕了許多。
採訪對象4:Ms.C
初到日本時間:2014年
初到日本情況:國費留學直接進入到大學院
取得學歷/學位:經濟學博士
現狀:畢業回國供職於國家研究機構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日語能力不夠
具體:
由於有獎學金,又直接進學,所以經濟壓力和學業壓力都不大。但是日語零基礎,平時上課靠英語,生活上很不方便。沒經歷語言階段,來了就開始了科研,學習日語的時間和機會都不多。出去吃飯點菜都不會,只能手指著說這個那個。經常經歷聽不懂的尷尬,毫無國費生的優越感,反而特別羨慕學部上來的學生。
採訪對象5:Ms.J
初到日本時間:2009年
初到日本情況:本科畢業後讀語言別科,目標是大學院
取得學歷/學位:外語類碩士
現狀:碩士畢業後在國內學校擔任日英雙語教師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升學壓力
具體:
英語專業畢業,想考日本的語言教育專業。但是日語能力和專業課能力都一般,準備時間也不多。害怕考不上,只能通宵達旦的學習。在大學院的夏季考失敗後,頂著巨大壓力在冬季考中合格。其實當時自己連考不上回國的行李都打包好了。
採訪對象6:Miss.S
初到日本時間:2006年
初到日本情況:國內高中畢業進入語言學校準備留考
取得學歷/學位:經濟學博士
現狀:在日某大學任教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不知道要做什麼
具體:
在國內讀過語言課程。到了日本後,生活學習都要靠自己打理,而當時年紀太小,毫無思路,幾乎在戰戰兢兢中度過了第一年。選擇學校也基本靠語言學校老師給的建議。現在十分感謝他們。
採訪對象7:Miss.Q
初到日本時間:2009年
初到日本情況:進入語言學校,目標是考入大學院
取得學歷/學位:博士中退
現狀:在日本某學校做教務管理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日語能力不足
具體:
日語零基礎來日本,由於專業課成績很好,不擔心升學。但是老師講話完全理解不了,買東西看醫生都不能一個人去。半年內幾乎都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而且特別害怕說錯。想找一份兼職工作也因為日語不好沒有成功
採訪對象8:Ms.H
初到日本時間:2010年
初到日本情況:日語專業,進入語言學校備考大學院
現狀:定居日本 全職主婦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想回國但父母不同意
具體:
日語水平很好,所以可以在語言學校期間補習進學考試。但是特別想家想父母,趁機票打折回國後就不想再去日本。被父母怒斥後,回到日本。之後沒有考入理想的大學院,卻找到了一份很喜歡的全職工作,就放棄了升學之路。
採訪對象9:Ms.D
初到日本時間:2013年
初到日本情況:語言學校備考大學院
最終取得學歷/學位:理學碩士
現狀:畢業後在日本就職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經濟壓力
具體:
家裡給的經濟支援有限,所以立下目標,語言學校只能讀一年。在這一年,除了備考、學日語,還通過做兼職補貼生活費,省吃儉用準備好了大學院的入學金和第一年學費。最後得到的學費減免,竟然成了自己第一筆積蓄。
採訪對象10:我自己
初到日本時間:2008年
初到日本情況:國內申請研究生去日本
現狀:博士畢業後進入日企研究機構
第一年的最大困難:沒有朋友,十分孤獨
具體:
由於是研究生的身份,老師要求並不太嚴格。同屆只有我一個研究生,其他人也並不太在意我,感覺很難融入老生的隊伍。而國內的同學開啟了讀研或工作模式,漸漸也少了話題,感到十分孤獨無助。這種情況在正式入學、認識了同屆的同學並可以一起上課活動後,得到了好轉。
#日本的留學生現狀
時代在改變,離我第一次去日本也有10多年了,所以當時的境遇也許會與現在的留學生有些不同。但每當我問及在日本的第一年,每個留過日的人都會陷入一點點靜默和深思。第一年的艱辛,現在回首看也許都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是每個人掙扎著想越過的坎兒。
說到時代改變,對於現在的語言學校在讀留學生的困難,我也作了一下了解。
這兩年,留學生的經濟條件普遍好轉了,很多人不需要兼職打工補貼生活。但也是由於留學生數量多了,學校考試變嚴格了,升學壓力成為了主要的困難。水漲船高般的道理:個體更優秀,同時競爭更激烈了。
根據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調查,至2019年5月1日為止,日本的留學生數量已經達到了312,214人,其中中國國籍留學生為124,436人。
同時該機構也對留學生認為的生活困難等問題進行了調查。
從留學生來考量留學生活,回答「物價高」的有40.3%,其次是「生活習慣宗教習慣的不同」佔14.1%,再次是「日語的學習」佔11.4%。
#後記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非想向大家強調留學的難處,而是想告訴大家:正因為留學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所以更要為此做好覺悟和充分的準備,思考自己想從留學中獲得的是什麼。經歷過留學生活的洗禮之後,相信所有人都能獲得珍貴的記憶和的成長的財富(^-^)V屆時也許會擁有像這些受訪者一樣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