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IQ的關係:漢字圈比英語圈智商高,是漢字的作用嗎?

2020-12-10 猴軍集

據西方學者統計,漢字文化圈,中、日、韓三國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地區,平均智商都在105以上,比世界平均智商高15%!

智商:西方人喜歡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把智商說得很神秘,與幾十種因素扯在一起,其實智商並不複雜!智商源自大腦,腦子用得多,智商自然就高!

為何是這三國智商最高?它們飲食不同、氣候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民族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均使用「漢字」。有人說韓國人不是使用韓文嗎?其實韓文中80%的單詞都來自中文,現在韓國規定中小學必須接受基礎漢字教育,掌握1500個常用漢字。可見,漢字是中日韓現在唯一的相同點,是三國高智商背後的秘密!

漢字為何能提高人的智商?

1、漢字是象形文字,需要大腦進行更深層次的處理

英文是表音文字,文字就是聲音,聲音就是文字,所以大腦對英文的處理比較簡單,看字就是為了分辨聲音,識別了聲音就知道了意思。

而漢字是更多維的文字:首先它是一幅圖,圖是抽象的,蘊含有意思;其次,漢字本身不表音,需要專門記憶讀音;再次,漢字通常不會孤立出現,會與其它字組成詞,組合方式千變萬化。大腦在處理漢字的時候,會進行更多運算,進行更深層次的識別和聯想。

2、漢字龐大的詞彙量需要大腦高速處理

中文有5000年歷史,在漫長的使用中積累了龐大的有效詞彙。而英語的歷史只有幾百年,甚至在前面幾百年英語連文學都沒有,只有簡單的日常對話,所以英語是比較簡單的、文化含量比較低的年輕語言。英語雖然有100萬詞彙,但大部分都是名詞,有效詞彙遠比不上中文。在說話時,中國人大腦運行速度要快於英國人,因為中國人有更大的詞彙庫需要做選擇。

比如,某英國人在大街上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他大腦裡會這樣想:The girl is so beautiful(這女孩真漂亮)。在說這句話之前,他需要進行的選擇不多,除了so beautiful,它還可以使用heavenly beauty(天生麗質)、goddess(女神)、unequaled(無與倫比的),在英語中形容美的單詞不多,所以他的大腦不需要太多運行就能把所有可選項過一遍,從而完成自己的選擇。

如果是一個中國人在大街上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他會怎麼說?說之前他的大腦會怎樣運行?在中文中關於美的單詞大約有幾百個個,我簡單說幾個:漂亮、美麗、好看、正點、標緻、俊俏、俏麗、美豔、明豔、淑女、動人、狐媚、妖嬈、秀麗、妍麗、佳人、仙女、女神、嫦娥、貂蟬、國色天香、傾國傾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亭亭玉立、秀色可餐、出水芙蓉、貌若天仙、絕世佳人、花容月貌、如花似玉、豔若桃李、蘭質蕙心、明眸皓齒、窈窕淑女、小家碧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眉清目秀、眉目如畫、百媚叢生、楚楚動人、英姿颯爽、風情萬種、秀外慧中……!

如果一個中國人學識夠淵博,在表達這個女孩美麗的時候,他的大腦就要進行超高速運轉,在數百個形容女孩美麗的詞庫中選擇他認為符合這個女孩的一個!

所以說,同樣一句簡單的讚美人的話,對中國人和英國人來說是不同的,英國人只需要在幾個固定化的語句中選擇一句,而中國人要在無數種可選項裡選一個!

中文是更適合文學創作的語言,因為它的技巧性更高,表達力更強,優秀的作家可以寫出無與倫比的美麗作品,這是詞彙貧瘠的英語所做不到的!

3、漢字的「積木特徵」能鍛鍊人的智力

積木是人類發明的用來鍛鍊兒童智力的玩具,它有很多種不同用途的零件,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形成不同的事物,能鍛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空間感和創造性。

漢字其實就是一種」積木遊戲「,每個漢字如同一個積木零件,它可以放在左邊、右邊、上邊、下邊、中間,不同的擺放能造出不同的詞彙。比如「人」,與「一」組成「大」,與「I」組成「個」,與「人」組成「從」,與「二」組成「天」,前面加個「大」組成「大人」,後面加個「家」組成「人家」。中國人其實從嬰兒時代就開始玩「積木遊戲」,玩一輩子「積木遊戲」,我們的大腦時時刻刻在進行著與「空間」、「想像」、「創造」有關的鍛鍊,這種大腦運行方式,智商不高才怪!

英語就缺乏這種空間感,它的字母不含意義,而單詞又是固定的,能玩的也就是扣出其中的一個字母,讓孩子去填寫,對智商的鍛鍊作用小得多。

可見,是漢字賦予了中日韓三國人高智商,並非種族、血統、生活習慣、氣候或者飲食。漢字才是中日韓現代集體崛起的基因解碼!

有人說為啥科學家都來自西方、發明都來自西方?中國融入現代世界才幾年?改革開放後中國是如何發展的?再看看日韓融入世界後的表現?你還能說什麼?我認為一百年後再比較東亞和西方的成就會令很多公知啞口無言!

請珍惜漢字,用好漢字,它會讓你越來越聰明!

城市、經濟、科技、地理、人文,歡迎關注猴軍集!

相關焦點

  • 漢字和英語的較量:漢字的精準、自由和智能化吊打英語!
    此外,英語「line」還有單複數、過去式、現在式等多種形式!看到了嗎?英語單詞一樣存在多義詞現象!多義詞是語言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是人類發散性思維在語言中的表現。我想不僅是中文和英文,在任何語言裡,多義詞都是普遍現象,除非這種語言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單詞,根本無法描述這個世界!英文不僅有多義詞,還有各種時間形式、單複數等多種異化形式!
  • 帶你認識文字:漢字的特點,漢字與漢語的關係
    帶你認識文字:漢字的特點,漢字與漢語的關係漢字的特點(一)從形義上來看,漢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這也就是 說,漢字不像表音文字,它是不實行分詞連寫的,這一特點對我們學習語言有些不利,它使 我們不容易確立詞的界限,不容易掌握句子裡的停頓。例如「我們學習漢語」中的「學」只 是一個語素,但在「我們學英語」中的「學」就是一個詞了。這是我們今後學習中應該注意的。
  • 再論漢字:人類唯一能適應未來星際文明的語言,完美的如同藝術!
    這就是漢字的魔力!有人說這種功能沒啥用,只能顯擺用!在《三體》中人類發明了一項新技術,患絕症的人可以冬眠等幾百年後甦醒,用未來的技術治癒絕症。如果是中國人,冬眠醒來只要一年就能適應未來世界,而英國人行嗎?他連基本的單詞都還沒學全!不要認為我說的是天方夜譚,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 漢字與英語對比:漢字如同獨孤九劍,英語如同軍體拳!
    1、詞彙量對比英語:常用詞彙3-5萬個,規範+非規範詞彙總量約100萬個,普通人掌握3-5萬個詞彙就能進行基本的閱讀和交流,但對各大專業研究者來說,還需要掌握幾萬-十幾萬不等的專業詞彙。所以英語是一門入門簡單,但精通非常困難的語言,普通人與專業人士之間有著巨大鴻溝,基本無法進行交流。
  • 漢語漢字是多維語言體系
    關於文字語言,走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漢字的多維特性,可以簡單的用維度的概念來對應一下,英語和漢語,由字母組成的單詞語言體系,是一維的,而由漢字組成的漢語語言體系,至少是二維的,甚至是更高的立體維度,漢字的產生,就是一種象形文字。
  • 幼兒漢字學習研究價值
    幼兒漢字學習包括嬰幼兒識字、讀字、講字的漢字教學以及兒童的認讀、跟讀、朗讀、閱讀、寫作等方面。兒童漢字學習有助於兒童語言發展和大腦開發與智商提高。現代人體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右腦開發對兒童智力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漢字學習是左右腦同時開發,而英語僅開發左腦。
  • 漢字是低等文字?從電腦程式員看漢字的高效和強大
    我想說持這種觀點的人完全是在偷換概念,以不成立的證據惡意攻擊漢字。一、程式語言≠英語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基礎是「程序」,程序是以「計算機程式語言」編寫的,如Java、Python、C語言、C++等,但這些程式語言並不等於「人類語言」,更不等於「英語」!計算機程式語言的本質是以符號定義「指令」,以「指令」引導計算機完成某種計算。
  • 痛苦的失讀症,漢字治癒
    研究表明,英語國家的失讀症發病率為5%,發病率和中國大陸相當,港澳臺地區發病率為10%,比英語國家和中國大陸還要高。失讀症是一種閱讀障礙(Dyslexia),造成這種障礙的原因有多種,因此患者也會表現出許多不同的症狀。視頻中的女學者拉弗內是英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她的研究對象是一位患有失讀症的10歲小女孩兒,名叫萊蒂。
  • 漢字為何能令外國人痴迷?與英語相比漢字有什麼魔力?
    #近日西方某論壇上討論起東亞的虎文化,並談到了老虎額頭上的花紋與漢字「王」的關係,外國人感到很神奇,中國人居然能從老虎身上獲得靈感創造出「王」這個字,這個漢字造的太好了,老虎是力量的象徵,用它額頭上最明顯的符號作為文字,如同西方的家族紋章,這簡直是天才的創造!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憑什麼漢字要統治一個外族?一種語言是否適用,只有用的人自己知道,中國人自己的優越感自己感受得了!世界上那麼多國家民族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中文卻不是!要知道英語對很多國家的影響遠遠沒有中國漢字漢語對周邊國家影響的時間更長,為什麼漢字不能被周邊國家接受成為官方語言?所謂民族自尊是你以為的而已。
  • 漢字注音學英語
    當年我們學習英語,遠沒有現在的孩子那麼幸福。現在的孩子有電子詞典、英語學習機、英語點讀機等高科技學習工具,而我們當年,除了一本英語課本,別無它物。每次上課,老師在課堂上講一遍,根本記不住。 為了學好英語,我買過幾份《北京周報》,還買過一本《共產黨宣言》。可是在這些雜誌和書上,我只認識共產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等英語詞彙。但是,我沒有灰心。
  • 兒童讀經開發右腦潛能(附漢字對提升兒童智力的作用)
    王財貴指出:「以讀經的方式教導,光從認字價值來說,則三年的幼兒園讀經,可能認得三千字至五千字以上……  」漢字是開發兒童潛能的一把金鑰匙。現代腦科學研究發現,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碼在左腦上發生作用的單腦文字,而漢字則是音碼、形碼和義碼在左右腦上同時起作用的復腦文字。幼兒學習漢字,不僅能刺激左腦,而且有利於開發右腦,有利於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協調發展。
  • 申小龍:漢字怎樣處理它和漢語的關係?
    中文系一年級本科生小劉在語言與文化課後發來郵件:今天我們再次提到了漢語是唯一的表意文字,直接參與語言的構建,而日語的假名和韓語的諺文都是拼音符號。這一論述給我很大觸動,使我既有「悟」又有「疑」。我以為,表意文字構建的語言的一大特點,即依賴視覺的閱讀在語言的理解和傳承中作用很大。
  • 大班語言教案:漢字飛機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語言教案:漢字飛機   設計意圖:   近段時間發現我班幼兒對認字很感興趣,有許多小朋友都拿來了各種故事書,來看
  • 漢字和英語的較量:漢字具有精準、自由和智能化優勢!
    最近發了幾篇討論漢字的文章,很多人說漢字多義字太多,不精確,容易產生歧義。其實一個字有多重意思,本身就是「漢字」的優勢所在,「漢字」的多義並不影響漢字的精確性!今天就繼續拿英語試刀,用英語的亡魂展現漢字的「精準」!
  • 漢字和英語的較量:漢字具有精準、自由和智能化的優勢
    最近發了幾篇討論漢字的文章,很多人說漢字多義字太多,不精確,容易產生歧義。其實一個字有多重意思,本身就是「漢字」的優勢所在,「漢字」的多義並不影響漢字的精確性!今天就繼續拿英語試刀,用英語的亡魂展現漢字的「精準」!
  • 細說漢字:八卦是最早的漢字?日語和漢字?聲調、舞蹈和節奏?
    西方能嗎?西方的語言習慣一直在變,尤其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一天一個新詞,很多英語為了表達方便,形成網絡表達的網絡語言,讓他們去讀讀古典的莎士比亞文學試試?語境和語義大部分都變了,很多人都讀不懂了。但咱們中國有「文言文」這種體系存在,無論時代怎麼變,咱們都可以讀懂古人的文章。你說咱們中國的漢字好不好?既然咱們中國漢字是表意的,不是說咱們沒有表音的漢字。
  • 漢字與其音節的數量對應關係及其應用價值
    摘  要  漢字和其它語言的文字相比,在音節上表現出獨有的特點。漢字和音節的數量對應關係在以往的相關的論述中要麼語焉不詳,要麼以偏概全。論文通過對比的方法,詳述了漢字與音節之間的數量關係。文章指出漢字和音節之間並非一一對應關係,而是較為複雜的對應關係。理清漢字與音節的數量對應關係有利於漢語及對外漢語教學;同時有助於提高漢語信息處理技術,尤其是拼音輸入法的改進。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目前全世界查明的語言一共有5651種,此外還有一部分不被視為獨立語言的方言。19世紀比較學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種語言,結果發現有些語言的某些語音、詞彙、語法規則之間有對應關係,於是他們便把這些語言歸為同一語族。有的語族與其他語族之間又有些對應關係,於是又歸在一起稱為同系語言。各種語言之間的譜系關係由此形成。這實際上是基於生物學概念假設若干語種是由特定祖語演化而來。
  • 漢字在日本的命運幾經起伏,去漢字?不可能
    現在在假期中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國外旅遊,而與中國最相近的亞洲國家日本可以說是比較受歡迎的,而當中國人去日本旅遊的時候無論是站牌還是超市,入目的都是漢字,讓大家生出很多親切感,不過通過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漢子與我們熟悉的有些許不同,而近期蔣建強新出版的《漢字力》中說了很多關於漢字與日本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