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一身「匠氣」要如何破解?

2020-12-15 南宗老伍

總第1125期;歡迎關注。

「讀書萬卷始通神」

唐代張懷瓘在《書論》中開宗明義,說出了書法者必須要明白的一個道理:

論人才能,先文而後墨。羲獻等十九人,皆兼文墨。

言簡意賅,你看王羲之、王獻之等大書法家,都是文墨兼通的人才啊。

現在的人已經不懂得這層道理。冒昧地說一句,你看各大書法交流群裡,論學問的少,糾纏於一筆一畫、如何運筆使轉的多。甚至,有很多的人,沉醉於一個字劃分出幾十個筆法的技術,埋頭苦練,而忘記了書法背後需要文墨支撐。

宋四家之首的蘇東坡在《酬柳氏二外甥求筆跡》中諍諍告誡後生晚輩: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圖:蘇東坡《黃州寒食帖》)

意思是,如果沒文化,退筆如山、廢紙三千又有什麼用?所以,排名第二的黃庭堅才由衷感嘆道:

予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也。

這可不是浮誇,方家深明此中深意,即使相同的筆墨痕跡,但你就沒有學問文章之氣,那就是廢紙一張,不足珍也。

黃庭堅在《跋周子發帖》中舉同時代的王著為例說,他雖然主持刊刻了《淳化閣帖》,臨摹蘭亭、樂毅等帖,研習智永和尚等人的書法都很惟妙惟肖,可以說是非常善於用筆的人了。但他的書法流美又有什麼用呢,還不是和周越一樣,沒有真正的書名。要是他在多讀點書,不隨世碌碌,就不會是「病韻之書」了。唉,都是「胸次之罪,非學者不力也。」不是他不努力,還是因為沒有文化的底子啊。

所以,書有貴俗之分。黃庭堅有一句話值得學書人再次深思:

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你是胸無點墨(靈府無程),還是廣讀聖哲,答案應該是不難選擇的吧。

(圖: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作為「最後一位帖學大師」,明代的董其昌也是同樣聊過書法的格調問題。他最為有名的是那本《畫禪室隨筆》文藝專著,摘錄其中最簡明扼要的一句話: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丘壑」為內涵深遠寬博,「鄄鄂」代指章法氣韻格局。只有當你具有了這些素質,一下筆就自然風華萬千,品位高雅了。

(圖:董其昌《方暘谷小傳》)

關於這一點,清代的何紹基有四句話值得銘記:

從來書畫貴士氣,經史內蘊乃外滋。若非柱腹有萬卷,求脫匠氣焉能辭。

網絡最慣常使用的詞彙便是「匠氣」,點評他人書法,這是無懈可擊的評語,沒得反駁的餘地。為何?有幾位同學,肚子裡有萬卷詩書為底蘊?縱使你將使轉一類的筆畫練得無比流暢,肌肉的條件反射練到九段水平,恐怕到老都也只是一個「字匠」啊。

(圖:何紹基《錄東坡廬山詩》)

相關焦點

  • 國畫最忌諱俗氣與匠氣,可是如何去擺脫呢?這三點足夠了
    國畫作品中的俗氣和匠氣的說法由來已久,所謂俗氣就是畫面構圖拘謹,用色豔俗,筆墨韻味不足,線條死板,缺乏變化,整體效果缺乏美感和意境。所謂匠氣,是指在國畫的創作中用筆拘謹乃至刻板,造型缺乏變化,好似工匠做活一樣,好的工匠做的活不但精緻,而且美觀,差的工匠做的活就不那麼美觀 ,總是顯得死板。
  • 國畫作品如何脫去俗氣和匠氣,一人簡說
    匠氣有很多角度,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匠氣。】有些人理解「俗」,就是土,不機巧的拙。現在「俗」的問題,主要是「豔俗」或者「媚俗」。現在有一些畫家,用國畫畫一些女性。現在「匠氣」的問題,不夠匠氣。「匠氣」本來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詞,甚至偏褒義。
  • 學書法的小孩,99%不會變壞
    臺灣教育界有句名言,就是「學書法的孩子不會學壞」,根據調查,一般學習書法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的比例很高,而犯罪的比例卻非常少。於是我們想,一是學習書法就必須有時間保證,學習書法的孩子剩餘的時間和精力就有限了。而最重要的是書法本身的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使得孩子在學習書法的同時在學習美,感受美,還在實踐美。一個美的環境對於陶冶孩子的心靈和性情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 「匠氣」和「匠技」、「匠心」不是一碼事
    沾染上匠氣,束縛在套路裡精益求精,無異於緣木求魚。老師群體裡有人是師,教有所成,深受學生尊崇,少數人甚而成就為大師;而另一些人則一生都是個匠人,靠教書謀生,日日循環往復,如此而已。    但「教書匠」說的是一個人身上的匠氣重,並非否定了匠技、匠心。其實教書還就得先從匠技練起,而且要做個出活細緻、紮實的「教書匠」。
  • 學書法是否要學楷書?
    研究學問要避免不求甚解。有的學者往往能寫出令人昏昏欲睡的煌煌大論,卻解決不了「學書法是否要學楷書」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社會上曾有一個設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只要你稍有生物進化知識就可解答這個問題,雞是飛鳥進化來的,飛鳥是爬行動物進化來的,爬行動物如海龜和鱷魚都是從水中發展到陸地的兩棲動物,而海龜和鱷魚都是卵生的,所以進化到雞時還是卵生的。
  • 孩子為什麼對學書法興趣很少,甚至是沒有?
    那麼,你可知道孩子學書法興趣這麼少的原因是什麼嗎?下面,鑄翰教育特地根據學員實際情況,來跟大家解釋一番,僅供大家參考。對於孩子來說,學書法就是一個枯燥的事情,更何況,學書法不是簡單、短時間就能學會的,需要長時間地積累和努力,才能一點點學會,再加上,孩子年齡還小,他們的心思根本不在學書法上,而在於玩樂上,孩子學書法的興趣自然也就有限,甚至沒有了,學起書法來比較艱難,甚至是有的孩子學書法學了好幾年依舊在入門啟蒙階段,沒有絲毫長進。2.沒有書法氛圍。
  • 匠心與匠氣
    老師做久了,難免有匠氣,不再願意花時間去研究教材,去認真備課了。要考試的內容,信手拈來,不考試的東西基本不知道。有的老師永遠是那樣刻板的課堂,味同嚼蠟,學生心生厭惡,自是情理之中。但從良老師似乎並不滿足現狀,他博覽群書,總是在充實自己,生動的教學來源於自己深厚的專業基本功。
  • 孩子學書法要單獨學?可以和其他學科一起學
    我們怎麼利用語文教學去幫助孩子學書法呢?下面,鑄翰教育特地為大家整理了一下,以便大家了解。3.語文教學對孩子學書法的作用書法教育應該從小學起就要重視,書法教學要充分發揮語文教師的骨幹帶頭作用,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向學生講清楚漢字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筆劃、書寫的注意事項、執筆方法、漢字書寫筆順以及書寫正確姿勢等,要求他們:在書寫作業和考試答卷中,要做到字跡清楚,筆劃不多不少,格式正確,標點鮮明;字跡要力求美觀,做到橫平豎直,疏密勻稱,比例適當;書面力求書面整潔美觀
  • 學書法的益處是什麼?
    從古至今,書法在我國已經傳承了幾千年,更是出現了非常多的優秀書家,以及留下的許多經典的古代碑帖,再通過網際網路讓我們更加方便地接觸到書法,那麼,學書法的妙處是什麼了,在現階段,人們對於孩子的培養意識越來越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就有了很多學習書法,繪畫等等一系列培訓班。
  • 學書法的孩子不會變壞
    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於網際網路便捷的交際,輸入法的出現,特別是智能輸入法的出現,大大提升了人們的溝通便捷性,於是就開始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那就是學書法沒有用了,因為大家都用輸入法了,字寫得再好你可能也用不上。
  • 鑄翰教育告訴你,孩子學書法的順序應該是怎樣的
    所以,孩子學書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三點內容:1.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即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凡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唾手可得的,寫字也是一樣的,肯定會遇到困難,有時在一段時間內會沒有進步的感覺,我們不能認為自己不是學書法的材料,就放棄了,所以,要學書法,首先要有信心學好,同時,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即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和克服困難的決心
  • 年紀大了還可以學書法嗎?
    圖片來源網絡首先我要說的是,學書法也是一種愛好,比如看電影,打麻將,逛街一樣,只要你喜歡,你隨時都可以進行,還樂此不疲。學書法什麼時候開始學都不晚,學書法學的是心態,學的是你對這麼藝術的熱愛,學的是你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學的是那種孜孜不倦的精神。
  • 老畢「歸隱」學書法:人總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
    老畢「歸隱」學書法:人總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自從老畢淡出人們的視野,江湖上便少了他的蹤跡,很多人猜測下馬後的他會幹什麼新工作,大家也是眾說紛紜。近日,我們發現有人頻頻曬出老畢「歸隱」後學書法的視頻,一張零亂的書桌,一支用舊的禿筆,一身疲倦的背影……,畫面孤寂冷清,不免令人唏噓。不得不讓人感慨:人生還是需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度過生命的困頓和失落。為什麼很多人退休後都喜歡以寫字畫畫來打發時間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常說的「書法可以修身養性」。
  • 鑄翰教育:書寫工具對孩子學書法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孩子學書法有很多好處,不管是對他們現階段的學習生活來說,還是對他們的未來,都起著重要的幫助作用,所以社會上的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孩子學書法,並為之付出了實際行動。通常情況下,家長讓孩子學書法,都是通過給孩子報個少兒書法班,找個專業的書法老師,讓孩子跟著專業的書法老師一起學習書法就行了,而家長們自己呢,就只管日常的接送孩子上下書法班,孩子學得好,也不鼓勵孩子,一旦孩子學得不好,就會立馬埋怨孩子「笨」;對書寫工具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剛開始學習書法的階段,家長們沒必要給孩子買好的書寫工具,隨便買一支筆和紙張就可以了,反正都能寫,等以後水平高了再選擇好的書寫工具
  • 學書法,一定要知道如何選紙,以麻宣卡紙為例
    各位書友大家好,這一期我們要介紹的是一種紙——麻宣卡紙。圖片中:中間圓形的部分是宣紙的一種,主要材料是麻,所以稱之為麻宣,而後面方形的是軟卡紙,通常大小為34cm*34cm、38cm*38cm、50cm*50cm。通常麻宣卡紙中麻宣的形狀一般為鏡片、扇面以及方形。
  • 學書法,控筆方法要懂,講究可不少!
    我認為還是要把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兩者相互對比一下,然後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比較確定的結論了。首先我們先說一說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他們的共同點,然後從這些共同點中,我們再說一下,他們不同的地方。把這兩者區別弄清楚了,然後我們就可以很容易的從軟筆書法,或者說從硬筆書法的角度來看怎樣掌握硬筆書法的控筆能力這個問題了。
  • 一寫就錯的100個字,不學書法也要了解
    當然了,不學書法也要了解,日常使用也應該避免寫錯。本來漢字就難寫,再加上電腦和手機的頻繁使用,平時寫字的機會更少了,學習書法的朋友更是少之又少。熟悉的字都會提筆就忘,更何況這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漢字。這些漢字容易寫錯,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漢字的簡化。
  • 學書法,書法用具之一:文房四寶,六寶,八寶
    學書法要準備什麼用具?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一再遇到學生問這個問題。所以,先放下隸書,專門來寫一下書法用具。
  • KnowArt|裴小波 談談小學生學書法
    知道書畫|裴小波 談談小學生學書法 首先要明確目的。 悠悠萬事,高考為大。 不要試圖成為書法家,靠賣字為生是要餓死人的。 切記切記。
  • 學書法,從哪種字體練起好?
    其實,這幾種都可以,初學者首先要解決的是筆法問題,因而學哪一種都可以解決此問題,但我更提倡楷書,因為楷書更容易上手,畢竟平時我們接觸最多的是楷書,容易建立興趣。書法現在被某些人弄的烏煙瘴氣,故弄玄虛。一人一套理論,光筆法就上百種,初學者暈頭轉向,也不知道誰對,聽聽都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