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控筆方法要懂,講究可不少!

2020-12-22 松風閣書法日講

首先,我認為硬筆書法比軟筆書法更容易掌握。相比於軟筆書法來說,硬筆書法的控筆方法是比較簡單的。

但是這並不是說硬筆書法完全就不需要學習、掌握筆法,這個能力肯定在硬筆書法中還是需要有的,因為我們說書法其實就是看你駕馭一個工具能力的高低的問題,所以不管是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這樣的問題其實都存在。

但是相對而言,軟筆更難辦到,硬筆比較簡單。

雖然說結論是有了,但是我們怎樣去把這個問題說明白呢?我認為還是要把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兩者相互對比一下,然後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比較確定的結論了。

首先我們先說一說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他們的共同點,然後從這些共同點中,我們再說一下,他們不同的地方。把這兩者區別弄清楚了,然後我們就可以很容易的從軟筆書法,或者說從硬筆書法的角度來看怎樣掌握硬筆書法的控筆能力這個問題了。

首先一點,我認為,他們相同的地方就在於,這兩個藝術形式都是書法。無論是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他們都是書法。那麼它們的本質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他們因為不同工具的選擇而造成的藝術種類不同。所以它們的本質區別就是書寫工具的不同而造成的。

硬筆為代表的書法形式和軟筆為代表的書法形式,前者的工具是硬筆,後者的工具是毛筆。但是不論怎麼變,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無論是硬筆書法還是軟筆書法,他們書法技術的基礎,都是對於工具的掌握能力的考驗。

而從更高層次上來看,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作品的好壞還要與書寫者的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更高層次的東西有關,但是就技術層面而言,對於工具的掌握和控制能力是衡量一個人書法水平好壞的重要標準。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對工具有絕對的掌控力,如果你對工具不完全的了解,你就無法無法寫出美妙的書法來。

因此,我們可以說無論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他們本質上都是書法,他們對於工具的掌握所要求的程度都是比較高的。

那麼我們再來看工具上的不同而造成的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上的區別。這個區別就是軟筆書法帶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為軟筆使用的工具是毛筆,毛筆是用毛做的,獸毛一般都比較柔軟。

但是硬筆書法的工具是硬筆,硬筆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筆頭是硬的,所以在書寫的時候也便於我們掌握、控制,這就是為什麼硬筆書法比軟筆書法更為廣泛普及的原因。

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去學習軟筆書法的,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能力去掌握像軟筆這樣,比較柔軟的,不容易掌握的工具的。

所以要想學好軟筆書法,其實是有難度的,但是這個難度,到了硬筆書法這裡,就十分簡單了,也就是說它的難度下降了,沒有軟筆書法這麼難了。

有好多人向我抱怨說,這個時代真的是世風日下,這個時代真是忘本,現在軟筆書法的學者越來越少了,大家都用硬筆寫字、用鋼筆寫字了,那麼我們祖宗的東西會不會丟了呀?

我認為這個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從社會實用性的角度上來說,硬筆起到的作用一點不比軟筆的貢獻少。無論從普及度還是難易度上來說,硬筆書法都是當代大眾書寫工具的一個最好的選擇。在藝術上來說,由硬筆書寫工具衍生出來的硬筆書法已經與傳統的古典書法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比方說有很多人用硬筆這一個典型的現代書寫工具和古代的書法經典結合,寫出了古人用毛筆寫就的書法效果,這其實就是用新工具對傳統內容的一個傳承。

所以我認為不管工具怎麼變化,只要我們對傳統傳統文化有敬畏之心,那麼傳統文化就不會丟失,而且可能會比以前活得更好、活得更長久、更有生命力

所以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不論工具是怎麼變化,書法從技術上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你去熟悉如何使用工具、去駕馭工具。也就是鍛鍊你的控制能力。這是一切書法的基本功,也是我們學習書法必備的一個基本的技能。

但是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迅速的掌握這套技能呢?

從總的角度上來說,學習書法根本就不存在捷徑,曾經有一位書法前輩這樣對我說。學書法最好的捷徑就是不走捷徑,由此可以看到書法其實是沒有捷徑的,只要你下苦功夫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一切都可以順理成章。但是沒有捷徑,不代表我們學習書法沒有方向,我認為這樣也是不可取的。

我認為以下幾點是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尤其是想要鍛鍊我們控筆能力的人應該注意的幾點,把這幾點掌握了,那麼,我想你的控筆能力應該不會太差:

第一、書體的選擇

關於書法字體的選擇上,我認為比較能夠鍛鍊人控筆能力的書體首推篆書,其次是楷書,然後是隸書,這三種書體的特點就是筆畫非常平,筆畫的波動和變化比較少,而且跳躍性也不是很高。然後再寫的時候速度相對較慢,能夠很好的鍛鍊我們對於筆的把控能力以及平穩書寫的能力、勻速書寫的能力。

而草書和行書,都是屬於快速書寫的書體,就不適合用來鍛鍊我們的控筆能力。在這三種書體中,我認為篆書最能夠磨練人們的心性,也能夠鍛鍊我們的能力。因為篆書筆畫要求非常平,幾乎可以說是橫平豎直的一個書體了。能把篆書寫好的人,也肯定是基本功掌握很好的人。

那麼同樣的道理,其實硬筆和軟筆是一樣的,如果你想鍛鍊你硬筆的控制能力,那麼我建議你在學習書體的時候也優先考慮這三種書體,把這三種書籍掌握了,那麼你的硬筆能力肯定會上一個臺階。

第二、工具的選擇

在工具的選擇上,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分別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軟筆書法所選用的毛筆的毛最好使用兼毫的、羊毫的筆最好。因為羊毫的筆最為柔軟。而柔軟的筆一般來說都不太容易好控制。

如果你初學書法一開始就使用羊毫毛筆,並且能夠把羊毫毛筆寫出狼毫的感覺,那麼你對其他種類的毛筆就有一個比較好的把控能力了。因為你已經把最軟的毛筆掌握的很好了,那麼你在駕馭其他種類的毛筆的時候也會得心應手。

至於硬筆書法在工具上的選擇,我認為還是選擇鋼筆比較好。因為原子筆和籤字筆,他們的書寫阻力都比較小,在這些工具當中,鋼筆的書寫難度比較大,如果把鋼筆掌握的非常好了,那麼其他的工具不用學習也可以掌握的非常好了。

第三、心態上的要求

不管我們說多少重要的法則,或者說有多少重要的技巧和方法,學書法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心態。因為你的心態決定你的行動。那麼我們在鍛鍊控制能力的時候,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呢?我認為我們應該極力避免的一個心態就是浮躁。

尤其是我們在臨帖的時候,因為篆書和楷書對於毛筆的控制能力要求比較高,然後初學者學這兩種書體的時候一般都有焦躁的心態,我認為這個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如果寫的不是很理想,一要仔細的尋找原因,千萬不能急躁。

以上三點就是我對書法鍛鍊控筆能力的一個建議,我想說的最後一個小問題就是,不管是硬筆書法還是軟筆書法,其實道理都是相通的,只要大家好好努力就一定能夠把書法寫好,也一定能夠掌握書法的基本功,成為一個書法高手。

相關焦點

  • 孩子學書法要單獨學?可以和其他學科一起學
    我們怎麼利用語文教學去幫助孩子學書法呢?下面,鑄翰教育特地為大家整理了一下,以便大家了解。堅持不懈的書法練習,有利於培養學生毅力、恆心、意志、韌性; (2)鑑賞歷代名家手跡、墨寶,可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的親切感
  • 學書法是否要學楷書?
    研究學問要避免不求甚解。有的學者往往能寫出令人昏昏欲睡的煌煌大論,卻解決不了「學書法是否要學楷書」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社會上曾有一個設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只要你稍有生物進化知識就可解答這個問題,雞是飛鳥進化來的,飛鳥是爬行動物進化來的,爬行動物如海龜和鱷魚都是從水中發展到陸地的兩棲動物,而海龜和鱷魚都是卵生的,所以進化到雞時還是卵生的。
  • 孩子為什麼對學書法興趣很少,甚至是沒有?
    那麼,你可知道孩子學書法興趣這麼少的原因是什麼嗎?下面,鑄翰教育特地根據學員實際情況,來跟大家解釋一番,僅供大家參考。對於孩子來說,學書法就是一個枯燥的事情,更何況,學書法不是簡單、短時間就能學會的,需要長時間地積累和努力,才能一點點學會,再加上,孩子年齡還小,他們的心思根本不在學書法上,而在於玩樂上,孩子學書法的興趣自然也就有限,甚至沒有了,學起書法來比較艱難,甚至是有的孩子學書法學了好幾年依舊在入門啟蒙階段,沒有絲毫長進。2.沒有書法氛圍。
  • 學書法,用具之九:紙
    我覺得,如果從學書法的角度來看,文房四寶裡,紙的重要性第三。 當兵的時候,復員回來在海島海關工作的年代,我一直是用舊報紙練書法。 以前,每個單位都會訂報紙。
  • 學書法的小孩,99%不會變壞
    臺灣教育界有句名言,就是「學書法的孩子不會學壞」,根據調查,一般學習書法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的比例很高,而犯罪的比例卻非常少。於是我們想,一是學習書法就必須有時間保證,學習書法的孩子剩餘的時間和精力就有限了。而最重要的是書法本身的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使得孩子在學習書法的同時在學習美,感受美,還在實踐美。一個美的環境對於陶冶孩子的心靈和性情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 學書法的孩子不會變壞
    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於網際網路便捷的交際,輸入法的出現,特別是智能輸入法的出現,大大提升了人們的溝通便捷性,於是就開始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那就是學書法沒有用了,因為大家都用輸入法了,字寫得再好你可能也用不上。
  • 王羲之《蘭亭序》中常見的三種起筆方法
    很多次提到起筆、行筆、收筆的概念,但是很多書友搞不明白李老師多次強調起筆、行筆、收筆的意義何在,今天就分享原題為《「九用」之起筆——《蘭亭序》中常見的三種起筆方法》,希望大家可以通過了解蘭亭序的起筆,對起行收有更深入的理解。
  • 鑄翰教育:書寫工具對孩子學書法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孩子學書法有很多好處,不管是對他們現階段的學習生活來說,還是對他們的未來,都起著重要的幫助作用,所以社會上的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孩子學書法,並為之付出了實際行動。書寫結果的好壞、高下,可以歸功於二者形成什麼樣的關係,顯然,對於初學者來說,性能優良的專業筆、墨、紙張有助於帶來較為順利的書寫效果;反之,性能較差的工具則會起到阻礙作用,所以,孩子要學書法,首先得有好的且合適的書寫工具,才能讓孩子好好學書法。
  • 學書法的益處是什麼?
    從古至今,書法在我國已經傳承了幾千年,更是出現了非常多的優秀書家,以及留下的許多經典的古代碑帖,再通過網際網路讓我們更加方便地接觸到書法,那麼,學書法的妙處是什麼了,在現階段,人們對於孩子的培養意識越來越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就有了很多學習書法,繪畫等等一系列培訓班。
  • 學書法先要了解楷行草隸篆五種字體特徵 練習順序也有講究
    篆書在可識讀性上存在相當難度,隸書則充分避開這一點。和篆書相對立,隸書之美在於方整,變篆書的曲為直,篆書線條美在隸書中表現為波磔的廣泛使用,字裡行間呈現出各種形態,駿健奮發、微少涵停,用筆以露取代篆之藏,頓筆方折,強調勢變。行書也稱行押書,是應用最廣泛的書體,介於楷草兩體之間,《宣和書譜》說:「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者之間,行書有焉。」
  • 鑄翰教育告訴你,孩子學書法的順序應該是怎樣的
    所以,孩子學書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三點內容:1.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即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凡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唾手可得的,寫字也是一樣的,肯定會遇到困難,有時在一段時間內會沒有進步的感覺,我們不能認為自己不是學書法的材料,就放棄了,所以,要學書法,首先要有信心學好,同時,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即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和克服困難的決心
  • 年紀大了還可以學書法嗎?
    圖片來源網絡首先我要說的是,學書法也是一種愛好,比如看電影,打麻將,逛街一樣,只要你喜歡,你隨時都可以進行,還樂此不疲。學書法什麼時候開始學都不晚,學書法學的是心態,學的是你對這麼藝術的熱愛,學的是你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學的是那種孜孜不倦的精神。
  • 學習書法除了要懂得筆畫、筆順和用筆方法外,還必須了解以下幾點
    那麼,學習書法,除了要懂得筆畫,筆順和用筆方法外,還必須了解每個字的結構形態,才能把每個字寫得勻稱、緊湊、美觀,所謂漢字的結構,就是字的筆畫之間、結構的單位之間的搭配關係、組識關係和形式。不同的書體(篆、隸、草、楷、行),有不同的結構規則,這裡只談:有關楷書結構的基本知識。
  • 學書法,一定要知道如何選紙,以麻宣卡紙為例
    很多書友喜歡直接在熟宣上面寫小楷,穩定性很好,但是熟宣基本不走墨,寫出來的字靈活性不夠,墨色深度也要差一些,因此,麻宣卡紙的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墨汁準備好後,用筆也是有講究的,在蘸墨之前,要先蘸一下清水
  • KnowArt|裴小波 談談小學生學書法
    知道書畫|裴小波 談談小學生學書法 首先要明確目的。 悠悠萬事,高考為大。 不要試圖成為書法家,靠賣字為生是要餓死人的。 切記切記。
  • 一位書法老師的忠告:請讓孩子學書法,不要讓孩子學寫字
    嘉強上課時有時會和孩子們聊聊讀書和寫作,一直和孩子們強調要多讀書,最好能做到一個月讀30本書,一年讀365本書,這樣的話就不怕作文寫不好了。今天上課有孩子反饋:家長說書法老師講得不對,怎麼可能一個月讀得了30本書?你和老師學書法就好,其他的就不用聽老師的了。
  • 幾歲開始學書法最好?
    究竟幾歲開始學書法最合適?沒錯,練字確實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對於一些特別調皮、老是坐不住的孩子來說,練字還能有效地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益處很多。但不少家長也有一點擔心:孩子年紀還小,學書法真的學得進嗎?
  • 老畢「歸隱」學書法:人總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
    老畢「歸隱」學書法:人總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自從老畢淡出人們的視野,江湖上便少了他的蹤跡,很多人猜測下馬後的他會幹什麼新工作,大家也是眾說紛紜。從「修身養性」的功能來講,書法不應拘泥於表面的美醜,而是要注重書寫內容與涵養。譬如視頻中老畢的這幅作品《家和萬事興》便謙遜多了,雖然從書法的角度講並無多少可圈可點之處,但這句話所包含的深層含義卻值得我們深思。在工作生活中我們難免遭遇困境,但身陷困頓之人踐行「家和萬事興」讓身心回到家庭的幸福懷抱,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身養性呢?
  • 一寫就錯的100個字,不學書法也要了解
    當然了,不學書法也要了解,日常使用也應該避免寫錯。本來漢字就難寫,再加上電腦和手機的頻繁使用,平時寫字的機會更少了,學習書法的朋友更是少之又少。熟悉的字都會提筆就忘,更何況這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漢字。這些漢字容易寫錯,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漢字的簡化。
  • 為何結婚三天要「回門」,有什麼講究?可算開了眼
    但是這之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就是,新娘在結婚三天後要回娘家。為何結婚三天要「回門」,有什麼講究?可算開了眼我國傳統結婚有很多的習俗和規矩,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結婚後要回門是大家都有的一種習俗。回門是中國古代的傳統民間婚俗,是指新婚夫婦成婚後首次回娘家,又稱歸寧。回門是漢族傳統的婚姻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