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常見乳腺炎九成醫生都不會鑑別

2020-12-25 環球健康

左為杜玉堂,右為黃漢源。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教授黃漢源、北京東直門中醫院原乳腺外科主任杜玉堂教授與京城20多家媒體齊聚一堂,分享兩人多年來研究與治療肉芽腫性乳腺炎的成果與心得,呼籲重視乳腺炎性疾病的防治與研究。

  在會上,黃漢源教授說,「一年一度的粉紅絲帶月,讓大家保持了對乳腺癌的高度警覺,醫學界對乳腺癌的研究較為重視且進展較快,而乳腺炎性疾病的研究卻相對滯後。如漿細胞性乳腺炎屬於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變,是乳癌的鑑別診斷之一,容易被誤診為乳腺癌。誤診率高達80%。」

  而肉芽腫性乳腺炎被誤診的機率更高,在早期腫塊沒有紅腫之前常被懷疑為乳腺癌,晚期破潰後常被誤診為乳房結核或漿細胞性乳腺炎。杜玉堂教授痛心疾首地說:「乳暈瘻管(Zuska病)、漿細胞性乳腺炎PDM(導管擴張症)、肉芽腫性乳腺炎(GLM)是三種常見慢性乳腺炎。而如果把『如何鑑別三種常見慢性乳腺炎』作為考題, 90%的醫生可能都不及格!尤其肉芽腫性乳腺炎(GLM)新到很多醫生們不知道,不會治,誤診率臨近100%!誤診可能導致女人同樣失去乳房,給女人帶來的痛苦不亞於乳腺癌。」

  目前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的治療面臨著窘境——誤診誤治或者不願意治。因為治療困難,復發率高達到30%,很多醫生因擔心引起醫患糾紛,不願意治療。這也是多年來兩年教授致力於這兩種疾病的研究與治療的原因。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們目前對這兩種疾病有著有效的手術方法,即治好病,又保住乳房,把復發率降低到2%-5%。 

  專家強調,乳腺外科與普通外科不一樣。乳房有其特殊性,其美觀和功能對於女性和家庭至關重要。所以,不能把乳房當成肚皮一樣隨便動刀。兩位教授希望將來通過對基層醫生的培訓,助力基層醫生快速成長,實現這兩種疾病診療服務的輻射(一線城市)、下沉(二三四線城市)、和普及(更廣泛地區),逐步解決這部分病人「看病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治療哺乳期乳腺炎 常見的方法有這三種
    >治療哺乳期乳腺炎 常見的方法有這三種2019-08-15 10:42:12出處:PCbaby作者:劉曉雁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療措施有哪些?PCbaby邀請到廣東省中醫院乳腺外科劉曉雁醫生為媽媽們解惑。
  • 專家:放開二胎等於打開了肉芽腫乳腺炎的魔瓶
    作者:北京東直門中醫院原乳腺外科主任杜玉堂教授  醫學界對乳腺癌的研究較為重視也進展較快,而乳腺炎性疾病的研究卻相對滯後。乳暈瘻管(Zuska病)、漿細胞性乳腺炎PDM(導管擴張症)、肉芽腫性乳腺炎(GLM)是三種常見慢性乳腺炎。
  • 乳腺炎纏上身,多久能好?
    乳腺炎又叫急性哺乳期或產褥期化膿性乳腺炎,是由於細菌(通常是葡萄球菌或鏈球菌)侵入乳腺引起。母乳餵養的女性在分娩後的最初幾周通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可導致乳腺管內和周圍結締組織發生炎症。具體表現是發燒,乳房紅腫熱痛,也可能會出現流感樣的身體疼痛和疲勞。 乳腺炎的併發症是什麼?
  • 疫情期間 出現哺乳期乳腺炎發熱怎麼辦?
    發熱是哺乳期乳腺炎的典型症狀之一,也是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之一。在新冠疫情期間,哺乳期的媽媽們最易患的乳腺炎出現了發熱症狀應該怎麼辦?在這裡,順義婦兒醫院乳腺中心的醫生有話說。急性乳腺炎常發生於哺乳期的任何階段,特別是初產婦產後1—2月內,多由乳汁淤積、細菌入侵等原因引起,並且此時產婦體質虛弱,免疫力下降,大多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也讓乳腺炎有了可乘之機。急性乳腺炎的常見臨床表現一方面是乳房的紅腫、疼痛,皮溫升高,另一方面就是發熱。
  • 乳腺炎寶媽到底能不能哺乳?這個醫生三句話就講清了,好簡單
    文 | 幸孕姐小張是一位新手寶媽,因產後沒注意乳房的護理而患上了急性乳腺炎,聽月嫂說患病期間不能給孩子餵奶,容易讓孩子生病,而一位醫生朋友又說可以正常哺乳。一邊是帶娃經驗豐富的月嫂,一邊是可信的朋友,小張拿不定主意了,得了乳腺炎還能繼續餵奶嗎?相信有不少哺乳寶媽都和小張有一樣的困惑,為此幸孕姐特地邀請了本地一家權威三甲醫院的陳醫生,她是一位坐診20多年的婦產專家,今天來給大家答疑解惑。配圖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幸孕姐:陳醫生,您好。
  • 非哺乳期乳腺炎,肉芽腫性乳腺炎?漿液性乳腺炎?保守還是手術?
    嚴重者可行乳房全切±乳房再造(董浩醫生認為分期為宜)。北京乳腺專家董浩為您深度解讀乳腺知識董浩醫生講解非哺乳期乳腺炎的預防與治療在我門診,遇到很多的這個年齡段的女性,需要照顧家、照顧孩子、工作,然而,因為這個遷延不愈的非哺乳期乳腺炎長時間治療,對她們的生活、工作都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這是個非腫瘤性疾病,但是很難根治,目前多數治療的方法是對症治療,目的是減少今後反覆發作的機率。下面結合我自己的臨床經驗,給大家深入淺出的做一些講解。
  • 得了乳腺炎醫生這樣說,我要聽嗎?
    於是在我的手指的引導下,B超醫生終於發現了那裡有個包塊,我問她像不像積乳囊腫,不理我,最後給的結論是,炎性反應。 拿著B超單子再回到乳腺科主任那裡,過程我已經不想說啦,直接跳到結論。醫生:一歲了還在餵奶啊,你這是乳腺炎啦。我:不是積乳囊腫嗎?醫生:這單子上顯示炎性反應啊。
  • 得了乳腺炎,還能給寶寶餵奶嗎?關於乳腺炎的知識都在這裡
    乳腺炎可能發生在哺乳期的任何時候,但以產後首4周最為常見(那時候乳房仍然腫脹),尤其常發生在沒有哺乳經驗的新手媽媽身上。向醫生或助產士請教如何正確哺乳,以防患上乳腺炎。乳腺管發炎了就會阻塞,之後可能引起乳腺炎。 如果可以,最好採取仰臥睡姿。然而,如果你喜歡側睡,可以利用長形抱枕調整成一個舒適、不會壓到乳房的睡姿。
  • 2020年安徽檢驗學考試資料:三種常見貧血的鑑別
    2020年安徽檢驗學考試資料:三種常見貧血的鑑別 貧血是指患者外周血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血細胞比容均低於參考值下限時出現的一系列病症。
  • 乳腺炎乳房疼痛,按摩就可以了?醫生這麼說
    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為了更好的進行母乳餵養的宣教,王醫生也給大家科普一下我急診經常會遇到的哺乳期疾病:乳腺炎。這些病人大多都是初次嘗試餵奶的媽媽,在餵奶時發現乳房變紅,按壓疼痛來就診,乳房又硬又漲,但是也沒有奶水。今天王醫生就來說一說這究竟應該怎麼辦?
  • 哺乳期撞上乳腺炎苦不堪言!到底什麼是乳腺炎?一文解答
    另外即便是處於非哺乳期間同樣會出現乳腺炎症,這種在臨床上被稱為是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療時間長,還很容易復發,後期也有可能會引發併發症,一定不能掉以輕心。什麼是乳腺炎?其實只要能夠讓乳腺出現炎症,從而引發病變都能夠稱為是乳腺炎。比如哺乳期乳腺炎,通常都是發生在哺乳期女性身上,由於在哺乳期間乳腺管有出現堵塞的情況,後期還有細菌進入到裡面,導致發生了細菌感染,後期造成病變。
  • 肉芽腫性乳腺炎為何總是復發
    肉芽腫性乳腺炎的術後復發,無論對於外科醫生還是病人或家屬,都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經驗不豐富的外科醫生覺得手術不難;認為不就是一個乳腺炎性腫塊切除嗎?   可是術後病人很快復發,手術醫生陷入尷尬境地,以至於下次再碰到這樣的病人,不敢輕易手術,轉而建議糖皮質激素治療或中醫中藥治療。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學資料:三種常見貧血的鑑別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學資料:三種常見貧血的鑑別 貧血是指患者外周血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血細胞比容均低於參考值下限時出現的一系列病症。
  • 母乳媽媽乳腺炎應該怎麼辦?
    很多母乳媽媽都遇到了漲奶、堵奶等哺乳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處理的不及時,就會引起乳腺炎。估計有過經歷的媽媽現在聽到這三個字還嚇得冒冷汗。那麼什麼是乳腺炎呢?乳腺炎多發生在寶寶出生後的6周到8周左右。但是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見的疾病,哺乳期的任何時間段都有可能發生。乳腺炎有哪些類型?1、瘀滯型乳腺炎這種乳腺炎是因為乳汁淤積,引起乳腺堵塞引起。
  • 乳腺炎的治療法 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見的病變,如果因為乳腺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治療,乳腺炎的治療法有很多還有偏方,那麼應該如何治療呢?乳腺炎的症狀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吧!乳腺炎的發生如果是因為乳液沒有排清還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我們需要重視乳腺炎的治療法,找到原因積極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乳腺炎。
  • 常見有機物的鑑別
    有機物的推斷及鑑別是有機化學習題的一種重要類型,知道了常見有機物與一些重要試劑的反應及現象對解決這些問題很重要,現將常見有機物的鑑別總結如下
  • 出現了乳腺炎的症狀,就別給寶寶餵奶了?醫生:要視情況而定
    乳腺炎是哺乳期最為常見的疾病,尤其是第一次生產的媽媽,患急性乳腺炎的發病率更是高達2%~4%,其主要原因是由於乳汁淤積並且導致病菌入侵所誘發的。 乳腺炎對於產婦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僅僅是出現紅腫熱痛,高燒發熱的現象,還會引發產後焦慮症等,尤其需要考慮是否繼續給寶寶餵奶的問題,擔心因此影響寶寶的健康等,對產婦的身心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那麼出現乳腺炎的症狀就一定要停止給寶寶餵奶?醫生:應該因情況而定,儘快治療,還是可以很快恢復的,不用過於擔心。
  • 乳腺炎都有哪些症狀表現?
    乳腺炎是我們女性朋友容易發生的一類婦科病,而且當我們沒有及時的發現和治療的話很容易發展成為乳腺癌。那麼乳腺炎我們就不能察覺了嗎,其實不然,我們讓乳腺科的醫生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乳腺炎都會有哪些症狀表現。
  • 乳房腫脹、脹痛、有硬塊都可能和乳腺炎有關!別讓乳腺炎影響了母乳餵養
    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高頻的詞語:乳腺炎。乳腺炎的確是哺乳路上的一大攔路虎。首先是乳腺炎發生率比較高。有研究結果顯示:產後6個月內哺乳期乳腺炎復發率為40.5%;另一項研究表明:第一胎發生過哺乳期乳腺炎的女性,二胎或多胎哺乳期乳腺炎復發率為57%。還有很重要一點——乳腺炎疼啊!能在乳腺炎期間堅持母乳的寶媽,真的是全靠一腔母愛撐著。
  • 如何防治乳竇堵塞和乳腺炎
    許多時候,母親自己就能治療乳竇堵塞或乳腺炎。無論母親自行處理還是諮詢醫生並吃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繼續哺乳對於母親和嬰兒來說都是最佳方案。乳竇堵塞還是乳腺炎?乳竇堵塞和乳腺炎之間的區別往往是輕重程度。乳竇堵塞指的是乳房中出現疼痛點或者硬塊,但是母親沒有發燒。發生的原因是某處乳竇沒有完全疏通,變得發炎腫脹。堵塞部分後方壓力增大,引起周圍的軟組織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