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民間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對於寶寶亦是同樣的道理,他們剛出生,就有新鮮的母乳喝,真是羨煞眾人!
但是,伴隨著寶寶的成長,母乳不可能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營養需求,肉開始逐漸進入他們的視線。
肉類食物,是人體獲得蛋白質和能量的重要來源,毫不誇張地說,肉類食物和蔬菜、水果同等重要。
看到這裡,可能就會有家長質疑:和尚也不吃肉,他們不也身體倍棒?活到七、八十歲毫無問題?
沒錯,大部分和尚一生都不會吃肉,身體肯定會缺乏礦物質或蛋白質。
但是,他們的飲食營養均衡,會通過菌類、蔬菜來彌補這些營養物質!
再加上和尚經常打坐念經,心無雜念,這就有益於他們長壽。
然而,寶寶不是和尚,他們沒必要為了吃素,而放棄吃肉補充身體能量。
所以,當孩子滿6月齡時,家長就要考慮給孩子添加肉了!
說起來,大部分家長都覺得肉不好消化,他們給娃添加輔食時,都會把肉放在最後面,等寶寶長牙或者滿一周歲時再添加。
但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因為,寶寶吃肉太晚,就容易導致貧血!
眾所周知,母乳被稱為嬰兒成長最天然、最完整、最安全的食物,營養成分豐富,但是鐵含量不足。
據《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的報導:6~24月齡兒童貧血病率最高,2歲以內嬰幼兒貧血率達到31.1%,平均每10個裡面就有3個貧血。
寶寶成長過程中,不額外攝入補鐵的食物來源,就容易患缺鐵性貧血。
肉類可以補充大量的鐵和蛋白質,特別是紅肉中的代表豬肉、羊肉,是鐵和鋅的重要來源。
寶寶過晚吃肉不行,那麼過早吃肉呢?
民間某些地方,流傳著「百日開葷」的習俗,意思是寶寶滿一百天的時候,家長會舉行慶典,給寶寶開葷吃肉。
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
寶寶才3個月,胃腸道十分脆弱,別說肉了,就算是普通的蔬菜、水果都難以招架啊!
所以,寶寶吃肉的時間,就是添加輔食的時機,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多數家長都餵錯了!
寶寶滿6月齡時,也不能隨意吃肉,這裡面的學問還不少!
畢竟,寶寶這時候的腸胃功能薄弱、咀嚼能力近乎沒有,若是直接吃肉塊,可能會直接卡在食道中。
所以,家長給孩子添加肉類輔食時,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的原則。
譬如,寶媽先給孩子添加一點點肉類輔食,寶寶吃後觀察2~3天,如果寶寶身體沒問題,就說明不會對肉過敏,在這個基礎上慢慢地加量。
而肉的性狀也有學問,寶媽要把肉磨成肉泥給寶寶食用,寶寶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再慢慢改變肉的性狀,從肉泥變成肉糜、肉末、肉片……
不同月齡,寶寶每天吃多少肉?
6~8個月:寶寶每天逐漸吃到30g肉禽魚;
8~10個月:寶寶每天逐漸吃到50g肉禽魚;
10~12個月:寶寶每天可以固定吃50g肉禽魚;
1~2歲:寶寶可以吃50~75g肉禽魚。
小貼士
家長給寶寶添加肉類輔食時,優先添加紅肉,因為紅肉是鐵的重要來源之一;
其次是白肉,富含豐富的優質蛋白及胺基酸,肉質細嫩,適合寶寶消化;
最後是魚肉,這類食物致敏性較高,所以放到最後,家長給寶寶添加過程中要注意少量,同時觀察寶寶身體情況後,再決定是否繼續添加。
1.寶寶吃肉只嚼不咽最後吐
寶媽嬋嬋的兒子就喜歡嚼肉,吃進嘴裡後可以嚼2分鐘,就是不咽肚,等到最後肉的味道都被嚼沒後,他就會吐出來,這也急壞了嬋嬋。
「這樣吃肉根本吸收不到營養,這可咋辦?」
說起來,我們在看恐怖片時,可以發現殭屍或鬼魂吃飯時,都會吸一口桌上的飯菜,緊接著一道白氣就從飯菜中鑽出來,飛到他們的嘴巴裡。
這跟寶寶只嚼不咽有異曲同工之妙,唯一的區別就是殭屍或鬼魂可以攝入「營養物質」,而寶寶卻「白費口舌」。
其實,寶寶之所以這麼做,可能是他們的咀嚼能力還不夠,口腔和舌頭的肌肉不夠協調,沒辦法把肉嚼成肉糜,無法咽肚。
解決方法:
①從食物上下手,把肉類食物的質地變成泥糊狀,這樣寶寶稍微嚼下就可以咽肚了。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長可以採取「由稀到稠」的原則,慢慢地給寶寶增加難度,既可以讓寶寶安心吃肉,又可以鍛鍊咀嚼能力。
②從寶寶身上下手,家長可以給寶寶示範咀嚼、吞咽的過程,他們的模仿能力超強,多看幾遍後就會學會自主咀嚼、咽肚了。
2.寶寶對肉不感興趣
大部分寶寶都不會討厭肉,他們都肉不感興趣,可能是覺得味道不好吃或者顏色不好看。
家長絕對不能灰心,可以多看看菜譜和輔食書籍,在肉類輔食上多做一些創新和嘗試,肯定有寶寶愛吃的肉!
譬如,寶寶不喜歡單純的肉湯,家長就可以把肉做成餡餅、餃子,以此來增加食物的豐富度,說不定寶寶會喜歡哦。
市場上不乏有黑心小販賣「問題肉」,寶寶吃到這些「病肉」,就容易壞肚子,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分辨好肉與壞肉。
1.查認證
正規的肉都會被印上檢疫驗訖印章,可能是藍紫色,也可能是大紅色,肉上有印章才是合格肉,否則就沒有安全保證。
2.看顏色
新鮮豬肉呈淡粉、淡紅色,肥肉有光澤;新鮮牛羊肉呈鮮紅色;新鮮雞肉呈淡黃或白色。
注意,豬肉不可能呈鮮紅色,除非放了違禁的東西或者放置時間過久。
3.聞氣味
新鮮的肉沒有特殊氣味,比較新鮮,羊肉腥味可能會重一些,豬肉、牛肉淡一點。
但是,放置時間太長的肉就會有血腥味或腐臭味,特別是夏天,這股味道非常容易聞出來哦。
4.摸質地
新鮮的肉不會粘手,彈性很好,就像史萊姆,很容易陷進去又彈回來。
變質的肉有黏性,摸上去就會覺得發粘,彈性也很差。
正常來說,家長可以給孩子買腿肉和裡脊,這兩部分的脂肪含量較小,相對來說更健康。
兜媽寄語
寶寶如何吃肉更健康?晚吃、早吃、錯吃都不行!這些學問要早知道!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家的寶寶喜歡吃肉嗎?有沒有碰到什麼難題,可以留言探討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