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帶著小寶去遊樂場玩,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小孩子,陪伴一位成人,又正值周末的關係,裡面的人真不是一般的多。
我有些心生退意,想和小寶說著換個時間再來玩,怎奈小寶脫了鞋子就衝了進去,像匹歡快的脫韁小馬,一路高呼快樂無比。
我也只好遂了他的意願,畢竟是哼唧了好幾天才成行的玩耍,再改時間,孩子難免會失落。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我戰戰兢兢的看著他在遊樂場裡跑來轉去,生怕他不留神兒撞到了更小的孩子,也怕他太大意讓那些大孩子撞到了他……真是天下可憐父母心啊!
小寶卻是一副快樂無比的樣子,一邊爬高下低,一邊拒絕著我的寸步不離:「媽媽呀,你就坐在那裡,對,就坐在那裡不要動,等著我就好!」
看來孩子是長大了,從最初到這個遊樂場,緊緊的拉著我,眼睛時刻盯著我;到如今主動要我坐在一邊,自己去玩耍,不過是小半年的光景罷了。
於是,我倒是多了一份閒心,可以去觀察一下身邊的孩子以及緊緊跟隨著他們的父母。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一個比小寶看起來大一些的小男孩,一路小跑的從我面前跑過,後面跟著的是他的媽媽,手裡拿著帶孩子出行必備的飲水壺,嘴裡嚷嚷著:「寶貝兒,你跑慢一點,再慢一點兒,媽媽跟不上你啦!」
說著說著,那位媽媽還伸手拉了一下孩子。
本來正在奔跑的孩子一下子沒有剎住,腳踩著一顆海洋球,又被媽媽拉著一隻胳膊,重心自然不穩,摔倒在地。
那位媽媽頓時慌了神,忙撲了上去,一手託著孩子的後背,一手抱著孩子的腿,直接把孩子從地上抱到自己懷裡,然後自己坐在地板上;
一邊連連說:「對不起,寶貝!對不起,是媽媽不好,媽媽錯了,摔倒哪裡了嗎?哪裡疼啊?」
一邊緊張的把孩子的衣服、褲子撩起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好像要生生的看出一個傷口來。
其實,遊樂場的地面都是鋪著軟墊的,即便是孩子摔倒了,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傷口的。
結果媽媽的緊張,把孩子襯託的從無所謂到很是緊張起來,直接嚎啕大哭:「媽媽,媽媽!」一邊哭著,一邊往媽媽懷裡蹭著。
聲音之大,把工作人員都給驚了過來詢問情況。
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但凡這個孩子出現在我的視線裡,身邊必定是拉著手的媽媽,就連坐滑梯,也是坐在媽媽的懷裡,母子一同滑下來的。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媽媽的過分緊張,表象來看,是非常的關注孩子,關心孩子,實則無形中束縛了寶寶的手腳,讓他無法自己去勇敢的面對人生中的磕磕絆絆,也無法正視自己其實已經長大的事實。
真的沒有這樣的必要啊!
小雛鷹能夠展翅高飛,離不開懸崖上媽媽向外推一把的「狠決」;小雞一直躲在媽媽的翅膀之下,所以只能膽戰心驚的只想躲避成長後的一切風雨。
孩子的成長,作為父母,該推一把的時候,還是要推一把的。一時的不忍,換來的是孩子長久的懦弱。不值得!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很多家長都會經歷這樣的現象:當寶寶正常的小磕小絆而摔倒之後,第一反應往往不是因為疼痛而哭泣,而是趴在地上左顧右盼:
若是大家都沒有關注到他,他也就能旁若無人的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再次投入到快樂的玩耍中去;
若是有人十分緊張的詢問他是否安好,他則立即會發出驚天動地的嚎啕,仿佛是受到了很大的委屈和驚嚇一般,需要安撫,需要幫助。
這個時候,若是家長在身邊,給他一定的鼓勵,讓他勇敢,他也就勇敢的面對了;
若是家長直接把他摟抱在懷裡,又是心疼,又是怨天尤人,孩子也自然而然的脆弱上幾分。
當然,若是寶寶太小(3歲是一個分水嶺),或者是的確摔得很痛,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給予安撫和照顧啊!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很多時候,我們鼓勵爸爸育兒,就是基於這種原因吧!相對於媽媽的事無巨細的呵護,爸爸會有更多的放手。
面對一些突發狀況的時候,爸爸體現出來的那種風輕雲淡,在無形中給孩子了很安定安全的效果,從而孩子能夠更加沉著勇敢的去面對一切。
我家小寶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孩子,能夠自己吃飯、穿衣、如廁等等;但是一旦他和我在一起,就多了許多撒嬌和耍賴的成份,不願意自己穿衣,不想自己吃飯,有時候上廁所也需要我陪著……
是的,我最近反思了許多,正是因為我對他照顧太過於精細的緣故,所以他在我身邊,總是一副長不大的模樣,萬事都想依賴著媽媽。
好在我也不怎麼動輒大呼小叫、誇張的面對他的一些行動,反而常常也會鼓勵他自己去嘗試、面對一些問題,所以,他的性格成長,還是比較不錯的。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另外,作為媽媽來講,很多女性成為媽媽之後,倒變得開始焦慮。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寶寶,焦慮孩子未來的方向和成長……
而這種焦慮,才是最為影響孩子成長的情緒。因為焦慮的媽媽,無法讓自己出於風輕雲淡的情感中,也就無法陪伴出沉著勇敢的孩子。
其實,作為媽媽讓自己放鬆而不是給自己增壓很重要。
媽媽本身就是一個很辛苦的職業,又無人替代,無從離職。所以,憑心而為,用心感受就好,而不用再特意給自己加壓。
如果過度期望通過「好媽媽」來證明自己,媽媽就會陷入不斷自我否定的怪圈中去。而自信、穩定、成熟、理智的養育態度,既能減少媽媽不必要的內心消耗,同時也會帶給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狀態與氣質。
所以,學會讓自己放輕鬆,努力保持時刻露出的笑容,嘗試做一個溫暖又睿智的媽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