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詩
(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
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
機關用盡不如君。
這是一首饒有理趣,借題發揮的警世詩,誰能想到,這竟是詩人黃庭堅七歲時所作。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作品有《山谷詞》。
黃庭堅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黃庭堅幼年便聰穎過人,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驚奇。以為他是千裡之才。
據《桐江詩話》中記載,黃庭堅七歲時,即公元1051年(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邀請幾位詩友一起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 !」這時,黃庭堅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為題,作了這首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描寫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畫。牧童騎著牛兒,從前村慢慢走過;吹著笛兒,笛聲在田間隨風飄悠。「騎牛」與「吹笛」,生動地描摹出牧童灑脫的形象、悠閒的心情:同時,詩人把牧童放在「村」與「岸」的背景上,使畫面境界外闊,顯得「野」味濃鬱。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即事論理,拉出逐利爭名、機關算盡的「長安名利客」與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場上爭名逐利的庸人,費盡心機,其實不如牧童自在快樂啊!在一貶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賞、不與俗流合汙的心態,同時也在讚美牧童。
該《牧童詩》與《紅樓夢》裡的名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中悠閒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歸,不愁食衣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飄逸而又理想,可惜在當時的封建制度下,只不過是文人學士們的「空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