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不專心,媽媽急得直發火,哈佛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

2020-12-18 硬核媽媽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自從孩子上了學,家長都都孩子的學業非常傷心,但喜歡學習的孩子總在少數,剩下的孩子在學習上卻是讓父母頭疼不已。

就單單說孩子的課業輔導,網絡上這類段子層出不窮,隔著屏幕都能看出家長的血壓直線上膘,有多少父母被出病來。

有家長說:

「孩子學習總是不專心,平時好好的,只要一坐下來學習,就總是事兒特別多,又是上廁所又是喝水,再不就是哪裡有聲音影響他了。但是一到看電視的時候,有特別專注,這時候你跟他說啥,他都老僧入定,好像什麼都聽不見,不會給你任何回應。」

同樣作為家長小賢也有這方面的問題,卻是是很讓人來氣。

出現這樣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分心是本能,而在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時,很多家長都存在著一些誤區。

哈佛大學一項關於專注力的著名實驗

這項哈佛著名的實驗是由克裡斯·查布利斯和丹尼爾·西蒙斯提出,叫做「看不見的大猩猩」。

丹尼爾他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視覺注意力和意識的關聯,兩人以康奈爾大學加收奈瑟早年的一項研究為基礎,設計出了新的研究。

首先他們讓6名學生分為兩隊,一隊穿白色T恤,一隊穿黑色T恤,白隊之間互相傳球,黑隊之間互相傳球,兩隊隊員混在一起,邊傳球邊來回穿插走動。

丹尼爾將這段錄好的視頻播放給被試看,並要求被試觀察視頻中白衣服的人共傳了幾次球。

在觀看完視頻後,調查者會向被試提出一系列問題。

問題1:「白衣服的人共傳了幾次球?」

問題2:「有注意到其他不尋常的事物嗎?」

問題3:「有注意到背景有幾臺電梯嗎?牆上有有 幾個『S』標記?」

問題4:「是否在視頻中看到一隻大猩猩走過?」

這項調查顯示,在被試中只有32.8%的參與者有注意到大猩猩的存在,更多的人都子關注白衣服的人的傳球次數。

對於這樣結果研究者們提出疑問「是什麼讓大猩猩成為隱形的呢?」。

答案是:這種感知上的失誤是源於對意料之外的事物缺乏注意力,形成的「不注意視盲」。

通過實驗對孩子注意力的啟發

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孩子分心是正常的心理相信,比如說孩子看電視專心,因為孩子對電視內容非常感興趣,專心投入在劇情中,因此對於外界穿插進來的元素是具有屏蔽性的。

而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不專心,是因為孩子雖然坐在課本前,但是注意力卻是不在的,因此外界的一點點幹擾都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因此在培養孩子注意力時,不是嚴防死守,讓孩子天天坐在書本前幾個小時就是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真正聚精會神的學習的表現,應該是忘記時間的。在完成一件事情時心無旁騖,忘記時間,忽視身邊的幹擾,當完成後可以舒緩注意力緩解大腦。

知道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時間,合理安排學習任務

每個人的專注力都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年齡專注力也是不同的。

3歲:3歲孩子的專注力大約可以保持在5分鐘左右。

6-12歲:孩子在這一階段的成長是很快的,在專注力上也有所進步,至少在10分鐘以上。

15歲以上:孩子長到這一年齡階段,注意力也就本上可以與成年人相當,越保持在20-25分鐘。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按照相應的有效時間,制定培養方案,給孩子創造一個較為安靜的環境,根據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獨立研究完成一項任務,家長儘量不要去打擾孩子,中斷孩子的注意力。

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在孩子完成學習小目標時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和稱讚,讓學習在孩子的心理分類中不被分到負面的情緒中。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從小培養專注力很重要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3個小技巧了解一下
    導讀: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3個小技巧了解一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哈佛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專注力需從小培養,家長不妨試試3招
    哈佛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專注力需從小培養,家長不妨試試3招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我們會發現,即使再怎麼愛玩的孩子,也不會只玩一個玩具,幾乎每次都是玩玩這個再玩玩那個,很少會專心致志的只玩一個玩具,這就涉及到孩子的專注力的問題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4個培養專注力的方法學起來
    哈佛教授賴特給哈佛學生的忠告:三心二意地坐一天,不如一心一意幹一小時。孩子分心是讓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痛的事情,明明這孩子就坐在你的身邊,但你明顯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思想已經遨遊到千裡之外。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只要出現任何一點其他聲音,這耳朵就像兔子一樣豎起來,心裡更是百爪撓心,屁股像長了釘子一樣,根本看不進去眼前的作業。於是很多家長就好奇,為啥這孩子就這麼容易分心?為什麼孩子總是愛分心?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從小培養專注力很重要
    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需要家長得好好引導人的天性就容易分心,不僅是孩子,大人也常有分心的時候,這是正常現象。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從小培養專注力不可忽視
    important}導讀:在照顧孩子的各位媽媽們應該對孩子的專注力表現深有體會,很多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難以集中精神的,本來自己在做事情做得好好的,突然就不願意了,喜歡到亂跑亂逛,一刻也不能夠消停,這可是累壞了不少在家帶孩子的媽媽。
  • 哈佛大學研究證實:孩子分心是本能,訓練專注力,要趕在6歲前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領居家有個小男孩,每天都被媽媽逼著寫作業,可是在媽媽的聲嘶力竭怒吼下,孩子還是三心二意,媽媽在一邊也總是分心,被打一通安靜2分鐘,沒一會兒又開始思緒神遊了,考試也經常四五十分,為此老師沒少叫家長。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3個小技巧了解一下
    01實際上,這就是「專注力差」的表現遇到孩子這種情況,媽媽有時候會焦慮。注意力這麼容易分散,在學習上豈不是會表現得非常糟糕?這種擔心不無道理,想要學習好,擁有專注力是項非常重要的指標。有些孩子還特別喜歡動,仿佛椅子燙屁股,坐也坐不安穩,更別說在課堂上專心學習了。媽媽們為了讓孩子集中注意力,也想了不少辦法。但由於對專注力的理解不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走入了誤區,因而收效甚微。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分心是孩子的本能,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專注力
    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家庭條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父母也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唯獨學習這件事,父母卻幫不上什麼忙,然而學習也一直是家長們最為注重的一點,所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總會想方設法的去督促孩子,結果發現怎麼看著孩子他都很容易分心,一會想上廁所、一會想喝水,就是不能專心學習,這是為什麼?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分心是孩子的本能,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專注力
    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家庭條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父母也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唯獨學習這件事,父母卻幫不上什麼忙,然而學習也一直是家長們最為注重的一點,所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總會想方設法的去督促孩子,結果發現怎麼看著孩子他都很容易分心,一會想上廁所、一會想喝水,就是不能專心學習,這是為什麼?
  • 哈佛大學:分心是孩子本能,培養孩子專注力,不妨試試這4個辦法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點孩子做事總是不專心,做做事心思就到了別的地方去;叫孩子做什麼事的時候就是叫不動,你去伸手拍孩子的時候,孩子轉過頭來,一臉茫然的看著你;給孩子輔導作業,講講題,還是的是就不在題上了,心思都不知道飛哪去了。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的4個小技巧,值得收藏
    左搖右擺,思維神遊,總是溜號,就是不專心。,但是我最近看到哈佛大學的一個實驗,我忽然就明白:孩子的分心是本能。最後得出的結果孩子分心是本能反應。對於孩子來說,專注力確實是有限的,科學家研究過還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呢!我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家孩子的專注力時長,如果在範圍之內,家長就不要擔心。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的4個小技巧,值得收藏
    談到孩子專注力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有的時候教孩子,孩子怎麼也聽不見。就好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知玩玩具」的感覺。但是在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就會時不時的左搖右擺,思維神遊,總是溜號,就是不專心。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專注力需從小培養,教你4招
    文/小朵朵說育兒很多家長呵護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替孩子做的都儘量為孩子做了,但就是有一件事是家長不能代替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學習也正是家長最注重的事情之一,家長只能在一旁干著急,卻不能上手幫忙,家長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讓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經常分心,這就讓家長很頭疼。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這3個方面要做到位
    專注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指的是一個人專心做一件事情或者活動時的心理狀態,人們的專注力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專注力不足,就會出現走神、分心、坐不住的情況。這裡的時間是孩子從事學習、閱讀、費神等等事情的時間。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就連成人最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才到25分鐘。
  • 喋喋不休的背後是母性本能,《不急不吼做媽媽》也能教出優秀孩子
    媽媽們為什麼會對孩子喋喋不休?她們總是喜歡提醒孩子,說一大堆的大道理,重複又重複,孩子一旦不聽或不配合就大發脾氣,繼而否定指責孩子?這些狀況相信會是新手媽媽們的常態呈現。而《不急不吼做媽媽》這本書,恰恰能夠幫助媽媽們解答這些方面的問題。作者為日本著名教育專家山崎房一,將多年來的教育經驗以及開辦「媽媽心理學講座」的授課心得結集成此書。
  • 孩子學習分心是必然的,家長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不妨試試這2個方法
    有的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不是學習這塊料,甚至認為孩子學習差是因為智商低。其實一個班裡學習成績有明顯的差距,和孩子的智商沒有多大關係,在我看來,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出現了問題。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成績平平呢?多數是「專注力差」的緣故。專注力是一個人對於某件事情當時的心理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的注意力。
  • 哈佛研究發現: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是這三個你沒有發現的真相
    ;●  一讓練樂器就不情不願,東張西望;●  寫作業不專心,教了好幾遍都學不會在孩子小時候,惹家長發火通常是孩子哭鬧、怎麼說也不聽的時候,而上了小學之後,就到了爆發期——有一位媽媽朋友,在孩子上小學之前信誓旦旦,表示絕不發火,一定耐心、溫柔地教孩子。
  • 衝孩子發火,傷了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一肚子氣,不妨這樣做
    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關於育兒的理論家長們也聽了不少,其中共同的一點就是:別衝孩子發火。可道理我們都懂,有時孩子一副&34;,可真讓人忍不住生氣。衝孩子發火,傷了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生氣,我們當家長的到底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