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號,有網友爆料,稱北京一小學家長,因為孩子科技課題作業是直升機原理,便將直升機開到學校。
此舉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不少人質疑該家長此舉是在炫富。
而該家長回應道:自己及公司沒必要炫富和炒作,只是為了孩子了解直升機,了解這個行業,把這個科技節的活動做得更真實。
該家長稱,自己是做直升機運營的,本次學校科技節也是應校方邀請以公益形式配合學校的科技節活動。而本次的飛行也獲得了所有相關的飛行許可。
也有不少網友支持這位家長:硬核!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
不過有些網友則是感慨連連:現在生孩子,真是壓力山大啊。
而小編在看到這條新聞時的第一反應,則是:給孩子買一架遙控直升飛機,很貴嗎?
就算不是炫富,該家長的行為,也實在是太扎心了。
雖然家長此舉是出於校方的邀請,而校方的初衷也是為了更好地開展本校科技節活動,但這個行為卻無形中將學校裡的貧富差距揭露了出來,在小盆友的心中種下了貧富階級的種子。
小編可以想像到,該校科技節之後,這位家長的孩子在學校一定能大受歡迎,而其他家長也許會遭到自家小孩的會心一擊:為什麼我們家沒有直升飛機?
求其餘家長的心理陰影面積
如果說北京該小學只是無心的揭露了學生中的貧富差距,那麼深圳福田區南華實驗學校確實卻是赤裸裸「嫌棄」起了「低層次家庭」的學生。
近日,深圳福田區南華實驗學校的一紙「重要信息通告」引起了家長的憤怒。
「我們不是看不起這些生源,而是這些原本的固定生源大多來自一低二多三無的低收入,多孩子,無房無固定職業無教育規劃的低層次家庭,嚴重缺乏前期基本行為和教養與基礎積澱,存在嚴重行為與知識缺陷。」
在這份通告中,例如「低層次家庭」、「最低水平的生源」、「行為與知識欠缺」等字眼讓家長們看了十分難受。
隨後該校副校長則解釋:該通告並不是學校的官方通告,只是校長在學校內部行政微信群裡的一段話,沒想到會被人截取出去,冠以「重要信息通告」的抬頭,加上了校徽的圖片,讓這段內部的發言,變成了校方的官方公告。
但即便如此,作為一校之長,在自媒體上「信馬由韁」,實在匪夷所思。在這位校長看來,「一低二多三無」便屬「低層次家庭」;反之就是「高層次家庭」。「層次」高低的界定,簡而言之,大概只有兩個字:「貧」與「富」。之後的言論不過是按此邏輯的推演罷了。
德國一位哲學家曾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一校之長對「低層次家庭」生源頗多嫌棄,這不僅是對很多學生、家長的傷害,更是對教育公平的傷害,也背離了身為人師者應有的職業操守。這不是失言,而是失職。
而社會上,諸如此類的「教育理論」與奇葩的行為方式,也並不少見:山西朔州市朔城區某中學曾要求初三年級班主任「摸清」學生家長任職;杭州餘杭區一所小學,老師把學生分為精英組、平民組、麻將組,而麻將組底下的,就是學習不好的學生;還有某小學老師布置作業,讓學生拍攝「我家的車」,細說「我們小區」……這些學校這麼做的意圖,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部分身陷其中的學生,心裡陰影面積有多大,不難想見。
千百年來,中國就奉行著「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即使是封建社會,唐朝之後,數代統治者也在不斷改良科舉制度,就是為了讓寒門子弟也有出頭的一天。而到了現代,這些學校竟公然做出了嫌貧愛富的行為,有違樹德育人的初衷,實在令人可恥。
無怪如今有人感嘆:寒門難出貴子。就是這些學校,從小將學生們分成「三、六、九等」,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嫌貧愛富」、「貧窮可恥」、「自卑自棄」的種子,再加上教育資源的刻意傾斜,寒門學子或許連公平的教育機會都得不到,更別提出頭了。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齊魯網、瀟湘晨報、北京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