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初啟,長治九中校園裡處處都被自信和快樂的氛圍所包圍。教學質量連年攀升,帶給教師的是收穫的喜悅,帶給學生的是滿滿的自信,帶給校園的則是無限的生機。這些可喜的變化,是長治九中厚植立德樹人沃土,不斷夯實教育基礎的成果。
當代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說,基礎教育的使命是「三底」,要讓孩子們有遵循原則準則的做人「底線」;有明亮溫暖、自信陽光的人生「底色」;有藉助所學文化知識形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人生「底蘊」。如何夯實這「三底」?長治九中不斷進行有益探索,並取得了積極成效。
青春之歌
每個教室裡的班級圖書櫃是備受九中師生歡迎的地方,在這方小小的天地,教師的眼界和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閱讀得以拓寬,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人文素養通過閱讀得以提升,閱讀教學的整體育人功能得以實現。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不要讓能力和知識關係失調」一節中指出: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他是不可能順利掌握知識的。對於閱讀教育的重要性,長治九中校長彭俊虎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說,為了提高廣大師生的整體素質,2019年學校專門列出了適合師生閱讀的人文素養閱讀書目、科學素養閱讀書目,甚至親子教育書目也包含其中,在全校實施讀書工程。躬身實踐,成效自顯。2019年10月,在全市第二屆中小學生經典誦讀大賽上,長治九中參賽作品《青春之歌》榮獲大賽一等獎。
閱讀工程
這只是長治九中夯實基礎教育的平凡一例。抓基礎,重在堅持問題導向,關鍵在於落細落小。2019年以來,長治九中結合學校實際,明確提出「降難度、抓基礎、小步子、勤檢查」的辦學思路,穩紮穩打、久久為功,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展。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的立校之本,長治九中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著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長治九中深入培養學生理想信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並通過國旗下的講話、主題班會、校園書畫攝影展、校本課程匯報展演、陽光體育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將素質教育貫穿其中。同時,持續推進「掃黑除惡,預防校園欺凌」教育活動常態化,堅決清除校園暴力行為,深入開展法治、安全與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推進實踐教育和勞動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升國旗
師生共建 「生本課堂 」是長治九中頗具特色的亮點之一。一年來,他們把「以學為中心」作為切入點,圍繞「學什麼」「怎麼學」「怎麼教」三個問題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導學案編制以及獨學、對學、群學研究與實踐,師生共同努力,為「生本課堂」如何成型提供了大量數據和寶貴經驗。同時,經過上百節課改帶頭人賽講課、公開課、示範課,隨機推門聽課,請課改專家診斷、糾偏,初高中課堂出現明顯變化,學生願學、樂學、學會、會學,「生本課堂」基本成型。
生本課堂
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長治九中以師生共建「生本課堂」為切入點,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全力構建高效優質課堂。他們不斷優化課改帶頭人隊伍,組織課改帶頭人示範課,對部分學科課改帶頭人進行了增補,充實了課改力量,加強了示範功能,並逐步輻射到全體任課教師。真正實現了課堂是舞臺,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課堂成為學生探索、發現、創造的場所,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的主體。組織編印了《長治九中精品導學案》,進一步鞏固了課改成果,開發了特色校本課程體系,有效拓寬了學生知識面,提升了學習興趣,大大激發了廣大教師的教學和工作積極性,促進了全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課堂改革
著力深化教育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創造條件。長治九中在常規管理、短板補齊上狠下功夫,進一步加強常規教學管理,不斷強化教師的質量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有力推動教學質量提升。在常規管理上,對備講輔改考等各個環節嚴格檢查與反饋,並與年度考核、績效分配掛鈎。學校領導帶頭深入課堂,常態化開展周周聽課、隨堂聽課,了解教師的原生態教學,夯實常態課堂。對早晚自習進行高效利用,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在短板補齊上,通過組織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質量監測查找差距,依託考試數據分析找準學科問題,採取針對性措施,不斷總結,不斷改進,不斷提升,努力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科學發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水平。
畢業典禮
厚植樹人沃土,夯實教育之基。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長治九中創新方式、躬耕踐行,以一流的業績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積極投身教育興市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