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羅生門》,淺析其作品內涵以及帶給我們關於創作的思考

2021-01-07 筆尖兒愛寫作

人如果不自私,就無法活下去,哪裡有軟弱,哪裡就有謊言。——芥川龍之介

最初對芥川龍之介的了解,是從他的《羅生門》開始。

讀了這個短篇,一方面,我由衷感嘆道他思想的深邃和表達的尖銳,人竟然拔死人的頭髮做假髮換錢維持生計,人竟然為了能生存下去,不顧後果地相互傷害。

另一方面,我又感嘆道芥川龍之介的偉大之處,在於他駕馭文字的能力,他用簡潔的文字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將他們的全部想法躍然紙上,讓人們看到思想的「骯髒」之處,同時又對他們有著一絲憐憫之心。

人世間的悲情莫過於透過文字可以看到一個「人吃人」的畫面。這樣的作家有幾個,比如說魯迅,比如說芥川龍之介。

我們從三個角度淺析《羅生門》這部作品,分別是:

一、《羅生門》想要表達的具體內涵

二、作者芥川龍之介和他的創作風格

三、我們從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中,學習如何創作

01 《羅生門》以短篇作品形式,向我們展現一幅生動的人性畫面

以《羅生門》命名的書籍,多由芥川龍之介的幾個短篇整理在一起。這本《羅生門》命名的書籍,其中包括《竹林中》、《河童》、《杜子春》、《某傻子的一生》等等短篇小說。

書籍的版本不同,所收集的作品也不相同。比如日本一部電影名字叫《羅生門》,其實它講述的是短篇《竹林中》的故事。

我們以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羅生門》為代表,來看看其作品所表達的內容,以及作者對於社會底層民眾和人性的深刻描寫。

故事梗概

黃昏時候,有一個僕人在羅生門下躲雨,他看到一個老嫗在從女屍頭上拔頭髮,於是出於好奇,便審問老嫗的舉止,原來老嫗為了生存下去,拔屍體頭髮做假髮用來換錢。

僕人正對於是生是死猶豫不決之時,老嫗的做法仿佛給了他靈感,他想著老嫗賺死人的錢,我也可以賺活人的錢,接著他扒掉老歐的衣服,卷著衣服揚長而去。

衣服可以用來換錢,讓自己繼續活下去,僕人沒有管老嫗的死活。

作品對於人性的刻畫達到極致

一是,僕人在孤寂恐懼的羅生門下,思忖著是等著餓死還是去做以死人為生的盜賊,這是對於為善還是作惡的選擇。

為善的一面,沒有任何作為即是為善:對於生活的困苦,他已無計可施,他餓死,不會傷害到任何人;作惡的一面,為了活下去,他要偷盜死人的財物維持生活。

為善還是作惡,就在一念之間,這是人們在艱難困苦面前常有的思考。作者對人物心理活動做深層次刻畫,目的在於通過清晰地描寫表現人性中糾結的一面。

二是,一個老嫗 「好像母猴替小猴抓頭蝨般」,從屍體頭上把長發一根一根拔起來。在老嫗眼裡,羅生門下的屍體都是一筆筆的假髮生意,是可以生存下去的口糧。

看到這樣的文字,腦中的畫面讓人不寒而慄。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人們竟然要靠死人過生活,這和僕人當盜賊的想法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者在此想要表達的是生存在社會低層民眾的狀態,他們靠「人吃人」苟且地活著。這又是一個刻畫人性的畫面,為了生存下去,人性是泯滅的,是盲目的,是沒有任何道德意義而言的。

三是,僕人左右為難,對於為善還是作惡下不了決心之時,老嫗的舉止給了僕人不好的誘導。他已將選擇為善拋在九霄雲外,於是他扒掉老嫗的衣服,換錢,這樣就不會餓死。

這是作者對於人性另一層次的刻畫,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影響的,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大的模仿現場。老嫗靠拔死人頭髮活下去,僕人靈機一動便覺得他有更高明的辦法,這就是老嫗對僕人的影響。

當人性的背面被全部暴露出來之後,只有比不道德更惡的行為出現。因為比起聰明,誰也不願服輸。

芥川龍之介通過人性的各個層次描寫,揭露了社會底層民眾「人吃人」的生存狀態,也讓人們看到人性中極度自私的一面。

描寫人性的惡是,為了揚善;寫人性弱點,是為了引起人們對於人性的關照和救贖。

芥川龍之介

02 芥川龍之介:冷峻的筆伐,簡單的故事,富有內涵的文字

芥川龍之介,日本小說家,1892年生於東京。1916年,他在上學期間發表的短篇小說《鼻子》,受到夏目漱石的讚賞。

芥川初期作品多以宮廷、江戶時代及明治時代等歷史題材為背景;中期作品融入寫實,並有自傳的成分;晚期因受到精神和肉體的痛苦折磨,其作品風格也變得沉重、黑暗和死亡。

芥川龍之介,與森鷗外、夏目漱石被稱為20世紀前半葉日本文壇上的三巨匠。

其創作特點多具有懷疑態度,披露自私利己的人性醜惡,通過對死亡的深刻意識描寫悲劇美。

芥川龍之介擅長短篇小說,他用冷峻的筆伐,簡單的故事,和富有內涵的文字,向我們表達作品的主題,表達他自己的思緒,表達對於人性的看透和悲憫。

比如他說「對於美我是多麼悲哀,因為我無法戰勝自己的完美。」芥川的文字總是有隱隱地痛在裡面左右徘徊,讓人讀起來從心底誘發出悲涼的感覺,不管文字多麼美,文字背後的悲觀情緒潛藏其中。

再比如他說「我們之所以喜愛大自然,因為大自然既不會憎恨我們,也不會忌妒我們。」芥川借大自然暗諷人性。憎恨,忌妒,這些都是人類的情感,也是人們由於自私自利而產生的負面情感。

他對於人性醜惡的描寫直接而了當,就像他的短篇小說集《羅生門》的輯一:人性,其中包括《羅生門》、《竹林中》、《大石內藏助的一天》

還有他說「當捲起海浪到煩惱的天空,只有在浪花中掬起剛升起的月光,才是有生存價值的生命吧!」

芥川龍之介晚期文字中充裕的死亡意識,讓我們感覺到他的無望和絕望。這樣的對於生與死的感悟,是他富有特色的寫作情懷之一。最後他為了追求文學和人生,和對美好世界的嚮往,對於思想和靈魂的解脫,從而選擇了真正的「死亡」。

03 好的作品,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入木三分地刻畫,來表達社會,表達人性,表達自己

芥川的作品之所以時至今日仍然發人深省,給人啟迪,讓人們讀之便難以忘懷,正是他作品的主題鮮明,都是在表達著與人類相關的深刻話題,比如表達社會底層民眾的疾苦,比如描寫人性的利己主義,比如表達作者自己對於死亡的認識。

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不僅讓我們看到他的寫作特點,更需要創作者去學習,思考,去寫出好作品,讓好的創作繼續傳承。

那麼,作者寫出怎樣的好作品激勵人們?方法在於,讓文字產生真實性的影響,引發人們與之共鳴,打動內心,從而激勵人們做出思考和反思。

人們覺得作者在與他們交談,似乎能夠看到他們的所思所想。

就像《羅生門》中的僕人的心理刻畫,他做的是生是死的選擇,讓人們思考人性在這樣的抉擇面前,是為善還是作惡呢?可能人們會譴責僕人以作惡的行為來獲得溫飽,但他的行為似乎也是事出有因。

作品中人物讓人們覺得那些人「就像我,或我認識的某人」。

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讓人物活生生地站在人們面前,而且這個人物感覺就是某個人自己,人們或多或少的特質在作品人物身上體現,現實與文學相互對應,文字有了真實性影響,人們覺得作者能看透他們的心思,知道他們想法,甚而用積極的文字引導人們走向正確的路途。

人們覺得作品中的故事或情節觸動他們的情感,比如愛慕、恐懼、悲痛、憤怒等,好像人們就活在作品中一樣。

當老嫗一根一根地拔掉死人頭髮時,人們做何感觸?恐懼、詫異、抑或是憤怒,等複雜的情感忽然湧上心頭,作品的情節牽動著人們的內心情愫。

這樣的故事或情節描寫,首先讓人們充滿對場景的想像,然後內心的情感跟上想像的節奏,最後對作品做出評判:能夠打動人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好的作品始終激勵著人們的思想,這是作品的最大威力所在。

好作品,能夠潛移默化地侵入人們的大腦,讓人們甚至是強迫人們思考生活和人生,從而達到讓人們去追求更充裕的生活,選擇理解和諒解他人,能夠樂觀地去看待生與死,最終做到人性的救贖和解放。

相關焦點

  • 淺析邊關攝影的創作與發展
    作為新時代的軍事攝影工作者,面對具有悠久歷史底蘊的邊關文化,如何賦予攝影作品鮮明的時代特徵、獨特的地域風情,以「新邊塞詩、新邊關景、新界碑情」等視覺圖像表述形態,創新邊關攝影的藝術呈現,已經成為當前邊關題材軍事攝影創作亟待思考與探索的命題。
  • 草根自媒體創作之-5W1H分析法淺析
    草根自媒體創作之-5W1H分析法淺析自媒體,始終是網絡上經久不衰的討論話題。喜歡創作和分享,將自媒體平臺作為一個展示和交流的途徑。自媒體不僅限於文字,所喲,我們用創作這個詞。喜歡寫文章,喜歡畫插畫,喜歡研究古玩,喜歡拍攝。希望,有一個好的平臺,能夠將這些創作作品搜集在一起,分享發布,讓更多有共同愛好的朋友一起交流,成長。
  • 從如何閱讀文學作品角度,淺析《嫌疑人X的獻身》的創作特點
    我們也像解決著名數學難題一樣,東野圭吾創作出一部廣受好評的文學作品,我們作為讀者來判斷這部文學作品的創作特點,及其現實意義。01 「記憶」——東野圭吾的作品給我們的閱讀體驗進一步升華著名文學批評家弗萊說,「一部文學作品是從別的文學作品中成長出來的。」
  • 胡逸揚:歷史寫作,帶給我們思考和看向未來的全新視角
    1寫作歷程在接到第二屆歷史寫作活動通知後,學校歷史老師在歷史課上進行了蘭山杯活動的宣講以及歷史寫作相關知識的普及。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從未想到有這樣一項活動,能將我所喜愛的文學和歷史如此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 關於深圳文學的三個命題,值得我們「深」思考
    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主持研討會,並做了主題為《關於深圳文學的三個命題》的發言。張忠亮結合自身閱讀經驗和調研感受,進一步對深圳文學創作與發展提出獨到的思考。 張忠亮表示,關於深圳文學的三個命題,是值得深圳廣大作家在未來的寫作中深入思考的。
  • 班苓:希望我的作品帶給人們愉悅
    我喜歡充滿陽光、愉悅的,讓人心靈輕鬆的精神內涵,嚮往的、追求的,積極帶有理想的豐富內容,希望作品帶給大家愉悅高興,這樣我也高興。畫畫已與我的人生融為一體創作時需要孤獨,不然我沒辦法靜下心來完成作品。我需要思考,為作品注入思想性的東西,技法上要有獨到之處。當然我也喜歡熱鬧,喜歡群體的交流,來刺激你的感觀和神經,也不能整天一個人悶著,要接觸社會,了解這個時代,不然你的作品怎麼能跟上這個時代,反映這個時代,體現這個時代。我們5、60年代的人,對審美的追求跟現在完全不一樣。
  • 一場關於侵權的回應,徹底揭開了《野狼Disco》的利益羅生門
    就在寶石Gem登上 2020 央視春晚完成了名利雙收後,這樣的一條消息或許會重新影響大眾對於這位 2019 金曲創造者的看法,也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因利益而發生的羅生門。其實,在說唱領域偶爾聽到熟悉的Beat是很常見的事,因為說唱作品的創作動機往往來自於Beat,Rapper在聽到帶來靈感的旋律後,可以通過授權採樣做成Beat再進行說唱歌詞與旋律的創作,所以一首優質的旋律被幾位Rapper同時相中,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在去年時,就有媒體認為《野狼Disco》並不存在抄襲,但它的問題出在是否拿到了授權。
  • 《羅生門》到底在講什麼?
    要說羅生門到底講了什麼,我們最好還是先說說羅生門是什麼吧。《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在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主要情節取自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故事主要講述在一個雨夜。一位武士家奴被主家趕出家門,碰巧在羅生門這個地方看見了一個正在拔死人頭髮的老婦人。
  • 百年經典《羅生門》探求人生意義與價值必讀,芥川龍之介名篇
    《羅生門》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在日本,「芥川龍之介文學獎」是現代最有權威的文學獎,也是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獎。這個獎項,是本書作者,芥川龍之介去世7年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從中我們便可看出作者在日本文壇的霸主地位。芥川塑有短篇小說「鬼才」之稱,一生著作150餘篇,篇篇經典。
  • 比地獄更恐怖,謊言的人性迷宮——《羅生門》
    漫畫火影忍者的羅生門形象今天筆者就通過介紹一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 來和大家一起看一下關於人性和謊言的故事。這起案件的目擊者包括上山砍柴的樵夫、經過的僧人、抓捕強盜捕快以及武士妻子的母親,同案件的當事人,那個殺人的強盜,被侮辱的武士妻子,以及被巫女招魂的武士靈魂竟然分別給出了不同說法,單獨的看,他們的話都可以自圓其說,然而又相互矛盾。
  • 過洋節帶給我們的思考(深聚焦)
    原標題:過洋節帶給我們的思考(深聚焦) 洋節的盛行,給我們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節日提供了怎樣的思考?   含蓄的中國人需要一個開放的情感平臺   洋節為何受歡迎?   小張,24歲,剛從大學畢業工作一年。回想起去年萬聖節的場景,小張難掩興奮,「與新同事們平時交流不多,這次一起製作南瓜燈、參加變裝舞會,大大溝通了感情。」   「參加工作後,壓力驟增。
  • 羅生門引發的人性猜想
    從回答的答案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同同一個問題、事情或具體的某一個名詞,在不同的認知領域就有不同的描述。同樣的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或一個名詞,將會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將會有不同的描述。在日本就有一個著名的概念叫羅生門。什麼是羅生門呢?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取材於《今昔物語》而在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從何而來:看短篇小說在其創作中的重要性
    01《挪威的森林》的主題和內容就是在其短篇小說《螢》創作的基礎上生發而出「村上春樹熱」 既是一種文學現象和出版現象,又是一種文化現象和社會現象。村上春樹開始文學創作是在30 歲以後,至今已活躍於文壇30 餘年。雖然村上春樹開始文學創作的時間較晚,但是他的創造力是驚人的。
  • 《羅生門》隨筆感想
    芥川龍之介把故事地點設置在羅生門下,羅生門是一個通往城內城外的大門,同時也是決定僕人未來選擇的重要場所(善良or邪惡)。故事的結尾「僕人的去向,自然無人知曉」給大家留下了一個深深地懸念,僕人是去了城外還是城內。而從時間上來說,芥川的文學作品屬於黑格爾的「未來優先論」——未來、現在、過去,即行為是時間,發端在未來。
  • 淺析職務作品的界定與權利歸屬
    一、職務作品的內涵與法律特徵顯然,職務作品是作品的一種具體類型。然而,職務作品的認定並不是從表現形式亦或是著作權客體差異出發,諸如《著作權法》第3條所羅列的文字作品、美術作品、音樂作品等八種作品,都不排除成為職務作品的可能性。
  • 1950年《羅生門》懸案,一個連柯南也無法知道的真相
    黑澤明用一部《羅生門》解釋了什麼是羅生門,他憑藉這部電影在威尼斯影展上獲得金獅獎,而1990年,他又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50年的《羅生門》的存在不僅僅只是作為一部經典影片,更是發人深思且具有教育意義的經典影片。電影總片長只有88分鐘,關於一宗謀殺案,關於兇手到底是誰?關於真相是什麼?人性又是什麼?
  • 攝影之眼|關於「我們」的思考
    攝影展《關於我們》原定於三月開幕,但因疫情,六月初才開始對公眾開放。雖說是公共空間,進門還是需要按門鈴的。我再三確認沒有誤按了法娜·圖切克女士的私宅門鈴後,輕輕按下基金會門牌邊的按鈕。不久,策展人熱情地出來迎我進門,感覺就像拜訪私人居所。
  • 前段時間剛剛被真人毀掉的神作,其動畫作品堪稱經典!
    看評論更是有網友直接將矛頭指向本田翼!心疼小翅膀,其實本田翼是小編很喜歡的演員,雖然剛剛出道的時候常常尬演,但是在2016年《校對女孩河野悅子》中的表現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況且小翅膀還是長得很漂亮的。其實03版作品是跟09版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就來說說2003年的作品,它可以說是一個電視原創動畫,因為當時動畫超過了漫畫的的劇情,後面劇情走勢就屬原創了。而且導演也很強大——水島精二。他導演過通靈王,成為了我們童年的記憶。
  • 兩個詩人食指和餘秀華打嘴仗之後,帶給我們的思考
    兩個詩人食指和餘秀華打嘴仗之後,帶給我們的思考文·段宏剛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一周前,朦朧派詩人代表食指嚴厲批評「網紅」詩人餘秀華,餘秀華第一時間強烈回擊,可以說,兩人把「文人相輕」的陋習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