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地獄更恐怖,謊言的人性迷宮——《羅生門》

2021-01-07 半夜書屋

羅生門是一個源自日本的舶來詞,往往是形容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情況。

不過,羅生門為什麼成為真相不明的代名詞呢?他的原意究竟是什麼呢?

漫畫火影忍者的羅生門形象

今天筆者就通過介紹一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 來和大家一起看一下關於人性和謊言的故事。

竹林中的故事其實並不複雜,一個日本武士在帶著妻子前往若狹的過程中路遇強盜,結果武士的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本人也被殺死,而在此之後強盜本人也被抓捕了。

日本武士的形象

事實上這本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可真正有趣的事剛剛開始。

這起案件的目擊者包括上山砍柴的樵夫、經過的僧人、抓捕強盜捕快以及武士妻子的母親,同案件的當事人,那個殺人的強盜,被侮辱的武士妻子,以及被巫女招魂的武士靈魂竟然分別給出了不同說法,單獨的看,他們的話都可以自圓其說,然而又相互矛盾。

竹林中的故事

故事中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目的說出了有利於自己的證言,於是我們再沒辦法分辨究竟是誰說了謊,甚至是否是所有人都撒了謊!

這是一個比任何偵探小說都更玄奇的故事,因為在這個故事中,並不是真相只有一個,而是我們都陷入人性的迷宮中無法找到真相。

於是通過這篇小說,作為懷疑主義者的芥川龍之介向所有人提出了一個終極的問題:「真實真的存在嗎?」

受到主管判斷的影響,我們聽到的,了解的,甚至我們看到並說出去的是絕對的真實嗎?

懷疑主義者 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多是鬼怪與怪奇,而這篇竹林中除了招魂的內容外,幾乎沒有詭異的內容,這就是因為,人性對於真實存在的否定已經是比任何鬼怪都恐怖的森羅地獄了。

不過說了這麼多,讀者朋友是不是還是不知道這個故事和羅生門有什麼關係呢?

羅生門電影海報

原來這部《竹林中》在1950年經過改編,由大導演黑澤明執導,拍成了電影,並且在1951年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而這部電影就叫做《羅生門》,所以,相比於原著,羅生門反而成為了現象級的詞語。

關於羅生門的故事筆者就介紹完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呢,如果喜歡可以關注筆者的百家號,一直有好書推薦啊。

相關焦點

  • 《羅生門》:即使是謊言的世界,依然要相信人性光輝的永恆
    經常看到媒體報導「某某的羅生門事件」,意思是說某個人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而編造出各種謊言。「羅生門」一詞源自日本導演黑澤明執導的影片《羅生門》,影片裡的人物為了自身的利益編造了各種謊言和欺騙,使整個故事情節撲朔迷離,最終在京都的正南門——羅生門這個地方得以真相大白。
  • 《羅生門》:在道德算什麼的成年人中,生存是需要的
    《羅生門》的短篇故事是芥川龍之介,整個故事很簡單,但故事生動,背景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天災人禍,社會動蕩,經濟蕭條,只剩下殘破的佛像,沒有修復羅生門。單詞「羅生門」在日語中的意思是「人間與地獄之界門」。在這裡,《羅生門》最初只是一個普通門,但後來被世人更多地稱為地獄之門。
  • 《羅生門》:去處不是去處,歸途也不是歸途
    似蓮非蓮便已是蓮,似地獄非地獄便已是地獄,羅生門便是這樣的存在,芥川龍之介在自己的世界裡造出了這個地獄一般的門,幾萬個字便能從中看出所謂人間地獄的模樣。在他筆下的人間地獄是經過各種災難後的日本京都,各種死屍堆積在羅生門前,"於是趁這荒涼的好機會,狐狸來往,強盜來往。"
  • 第五人格:紅蝶演繹之星「羅生門」上線,美麗背後是恐怖凜然
    這鄙視冷漠的目光,比被強盜玷汙更讓女人受傷。女人拿著匕首,懇求丈夫殺掉自己,丈夫卻依舊一言不發,女人痛苦陷入昏迷,醒來發現丈夫胸口插著那把匕首。女人認為是自己暈倒失手殺掉丈夫,想自殺卻沒成功。武士不願意承認自己懦弱,不願意承認自己弱到被強盜殺掉,也捏造了謊言。這很可怕。為何黑澤明電影《羅生門》的劇本是《竹林中》,名字卻叫羅生門?這是因為《竹林中》和《羅生門》一脈相承,都是在描述人性之極惡。
  • 羅生門引發的人性猜想
    在日本就有一個著名的概念叫羅生門。什麼是羅生門呢?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取材於《今昔物語》而在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羅生門(羅城門)是都城正中的個建築是時值戰爭時期到處都堆滿死屍的地方,一個被主人趕出門的家奴正在等候著雨停,偶然看見以拔死人頭髮為生的一個老嫗,覺得已經走投無路的家奴在激烈內心活動下最後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
  • 重溫《羅生門》,原本暖心的結尾,卻讓我心中一涼
    謊言不是為了欺騙他人,而是為了欺騙自己。在交織的謊言中,三個版本各為三人添上不同的面貌。在多襄丸的版本中,他英勇而盜亦有道。在女人的版本中,她雖然身軀受辱,靈魂還是貞潔的。而在丈夫的版本中,他受到了女人的背叛,為維護自己的名譽而自殺。武勇、貞潔、尊嚴,三人所重視的價值都在現實中被打破。他們無法接受現實中不堪的自己,只能用自欺蓋住真相。
  • 《羅生門》這部影片也是對人性的深刻解讀,演員演技也是超級棒!
    影片裡面羅生門的鬼害怕人類的兇殘逃走了。人有善的一面,也有自私、軟弱的一面,三船敏郎和女主演技超好。羅生門被毀了,生命卻在延續。為什麼以和尚和柴夫為敘述主體?因為和尚是上帝柴夫是人,上帝知道一切,什麼都不做,但上帝評判世人;人雖怯懦,虛榮、冷漠,但能在警醒後殘存善良。
  • 《羅生門》:這是人的本性
    2、不幸的是,我明白了有時候只有藉助謊言才能說出真相。3、最聰明的生活方式不僅是對不良的社會習慣視而不見,而且與之交往。4、藝術與女性。一定要籠罩在一個時代的精神或盛行的氛圍中,中國才能出現風情萬種。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每當我讀到《羅生門》時,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沮喪和沮喪。日語漢字中「羅生門」的原意是「羅城門」,「羅生門」的原意是「京城門」之意。因為古代的戰爭,日本有很多屍體。這具無名的許多屍體被拖到城樓丟棄,經過多年的年久失修和頹廢,他變得荒涼了陰森。長期以來,人們的印象是「羅生門」是通往地獄的大門。
  • 他人即地獄:在惡化的關係中,他人就是更恐怖的一重地獄(下)
    同樣的一群客人,同樣關於租借人殺人的懸疑,大樓的感覺,這個「他人的地獄」營造恐怖氛圍中更出色,懸疑故事情節的設置上也更令人意外。作為另一個為男主服務的作家,他為電視劇加入了很多地方,他的內心獨白表現出對周圍的一種潛在的態度。
  • 千手柱間的五重羅生門比大蛇丸的三重羅生門強在數量而非防禦力?
    「羅生門」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城的外郭)」,最原始意義是指設在「羅城」即「京城」的門。古代日本常年戰亂,屍橫遍野。許多無名死屍,被拖到城樓丟棄,年久失修後給人們心中留下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羅生門」是通向地獄之門這一鬼談幻象之說。
  • 文豪野犬:港黑中最恐怖的異能力是哪種?不是重力,也不是羅生門
    文豪野犬:港黑中最恐怖的異能力是哪種?不是重力,也不是羅生門 在這部異世界能力對抗的動漫中,港黑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相對於偵探社來講,他們的異能力更加的趨向於破壞,而其中以中也的重力控制和芥川的羅生門為最,自然也少不了紅葉的夜叉,但是其實還有一個更加恐怖的異能力存在,這個異能力甚至被港黑首領森鷗外所忌憚,它就是腦髓地獄。
  • 1950年《羅生門》懸案,一個連柯南也無法知道的真相
    黑澤明用一部《羅生門》解釋了什麼是羅生門,他憑藉這部電影在威尼斯影展上獲得金獅獎,而1990年,他又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50年的《羅生門》的存在不僅僅只是作為一部經典影片,更是發人深思且具有教育意義的經典影片。電影總片長只有88分鐘,關於一宗謀殺案,關於兇手到底是誰?關於真相是什麼?人性又是什麼?
  • 《羅生門》到底在講什麼?
    要說羅生門到底講了什麼,我們最好還是先說說羅生門是什麼吧。《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在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主要情節取自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故事主要講述在一個雨夜。一位武士家奴被主家趕出家門,碰巧在羅生門這個地方看見了一個正在拔死人頭髮的老婦人。
  • 日本小說《羅生門》,魯迅稱讚並翻譯,對人性的探索值得深思
    《羅生門》出自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之手,芥川是上世紀初日本文學史上的一大家,尤其是短篇小說最為出色。只是芥川的命運卻令人唏噓,仿佛是日本作家的宿命,他們的一生無比悲涼,很多人都選擇了自殺。比如三島由紀夫,比如川端康成,比如太宰治,他們或切腹,或飲彈,或跳江。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讀後感
    「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標題,肯定要比之前那篇 『豐子愷《大人國》讀後感』更吸引人,明明結構一模一樣,可現在的人應該對這種日本名字更感興趣
  • 這部臺灣版的《羅生門》跟你想的不一樣——《阿嬰》
    「羅生門」只是一個引子,真正將這個故事展開來的是壓抑的欲望與道德的枷鎖。這兩個傳統的字眼註定了本片與眾不同。阿嬰是王祖賢主演的恐怖電影從語言的意義來看,這兩個詞是不同的,相互對立的兩個詞必定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那個火花成為正編的主線看完之後,原來像羅生門這樣的故事邏輯反而不是重點,重點是像片名一樣,道德和欲望的衝突縣太爺的千金阿嬰與武舉人結為連理,武舉人一心習武,十分冷落阿嬰一次外出,休息時,阿嬰遭到花賊的汙辱起兵者雖然站了起來,但還是敵不過花賊自己被綁在樹上,目睹了阿嬰受到侮辱數日後
  • 羅生門和人性的黑洞
    再看看別人,謊言、偏執、九曲心腸,滿屏都在上演「羅生門」。明大桃花事件,北大吳謝宇犯罪之謎,仁濟醫院專家因拒絕接診插隊病人被警方帶上手銬帶走事件……。老天假裝厚愛我們,眾多選項一字排開,人們都紛紛選擇貪婪、夾雜謊言、編織「圈套」,試圖將真相掩埋於糟亂的回憶之中,卻把內心的「黑洞」一覽無餘地擺在我們面前。
  • 心理學教你擺脫陷入羅生門的困惑
    最近在追《嘆息橋》,被宣傳語「走進愛情羅生門」所吸引,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普通人的日常,普通到就像身邊隨處可見的八卦,但是敘事方法很有趣,開頭看得雲裡霧裡不知所謂,看到第三集才發現有兩條故事線,20年前和20年後,而且每一集都是用不同人物的視角為主視角講述故事,這種手法,倒是真的如圖《羅生門》小說一樣。
  • 鬼畏羅生門
    鬼畏羅生門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謊言,令事實真相不為人知,是為「羅生門」。其實,不是不為人知,是在絕對意義裡,根本就沒有真相可言。我曾經聽說過羅生門裡面的鬼因為害怕人類的兇殘而離去。所有神的屬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殺。
  • 第五人格:5套演繹之星紫皮集齊,紅蝶「羅生門」驚豔到不能自已
    相信莊園玩家在期盼春節活動的同時也對於紅蝶演繹之星時裝念念不忘,如今春節活動的驚豔已經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而紅蝶演繹之星時裝「羅生門」也隨著而來。本不抱有任何幻想的紫皮卻在「羅生門」的驚豔之下讓人忘記了自我,4888碎片絕對是有史以來最讓人信服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