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標題,肯定要比之前那篇 『豐子愷《大人國》讀後感』更吸引人,明明結構一模一樣,可現在的人應該對這種日本名字更感興趣,比方說日料店的 『燒鳥』(實際上寫作『焼き鳥』,讀作yakitori) ,要是改成它本土化的名字「烤串兒」,相信很多人也不會趨之若鶩了吧(笑),再舉個更通俗的例子,我們常說的『料理』,其實也是日語名詞,翻譯過來就是『菜』,好像很多人覺得換個不常見的名字或者說法就很洋氣,很與眾不同了,不過也可以理解這種心理。」
最早對這本書感興趣還是因為一部動漫——《文豪野犬》,當然《火影忍者》裡面也有一個叫做「三重羅生門」的忍術。近來找到了這本書來看,意外地發現前半部分章節我似乎都有印象,那就應該是在大學時期讀過了。
先貼一段百科:
羅城門 (Rajōmon)或羅生門 (Rashōmon),本為日本京都(Kyoto)羅城 (Rajō)的城門。羅生門原為日語,後用來借指人世與地獄之界門,事實與假象之別。通常指: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最終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
這本書是由許多個小章節組成,可以看成很多個短篇小說,當然最後一部分《侏儒警語》除外,當中最精妙最值得推崇的當屬《地獄變》,讀來真使人有後脊發涼之感。
它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簡略來說,是一位性情古怪的名畫家,為了創作出一幅「地獄變屏風」經歷了各種詭譎、異於常理的事件,最後差畫龍點睛之筆之時,為了完成絕世之作,看著自己人世間唯一深愛的女兒在烈火中活活燒死的故事,多麼駭人!芥川龍之介最後描繪出的那個烈焰熊熊,而嬌美的女兒在其中蒙受大難的情境真如現世的地獄一般!想到此處禁不住吸一口涼氣,我很難理解芥川龍之介在這個短篇中想要表達的東西,是藝術嗎?我只覺得這讓我對藝術產生了極大的敬畏之心,尤其聯想到割耳的梵谷、殺妻的顧城時,更讓我肅然,對藝術家和真正的藝術的肅然,某些精神層面的無法言喻的東西,想來讓人有種對未知的恐懼。
其次備受好評的應該是《密林中》,一個偵探懸疑故事,日本的作家在這方面自然是非常遊刃有餘的,可惜我對這類作品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我也不看名偵探柯南)。我個人最喜愛的其實是最後的《侏儒警語》,這篇可以說是名言警句合輯,有點類似於《論語》的形式,其中很多句子我都覺得非常妙,比方說:
「健全的理性發出命令:『勿近女人!』健全的本能則發出相反的命令:『勿避女人!』」
「老好人最像是天上的神。第一適合對其講述歡喜,第二適合與之傾訴不幸,第三是可有可無。(哈哈哈這句話笑死我了,🐭人又被迫害)」
再比如說:
「最聰明的處世術是:既對社會陋習投以白眼,又與其同流合汙」
「古往今來,虔誠的藝術至上主義者大抵是藝術上的敗北者。正如堅強的國家主義者大抵是亡國之民一樣——我們任何人都不會追求我們本身已有的東西。」
此篇章內容極其豐富,既有深度又有寬度,適合茶餘飯後小品,幡然有趣。
縱當風情有千種,又與何人共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