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職務作品的界定與權利歸屬

2020-09-13 吉林中公事業部

一、職務作品的內涵與法律特徵

顯然,職務作品是作品的一種具體類型。然而,職務作品的認定並不是從表現形式亦或是著作權客體差異出發,諸如《著作權法》第3條所羅列的文字作品、美術作品、音樂作品等八種作品,都不排除成為職務作品的可能性。換言之,職務作品之所以會成為一種獨立的作品類型,根本所在是著作權主體的具體創作情況,是外界客觀情況價值導向的產物,亦是對著作權領域內物質條件重要性的一種特殊表達。

如上所述,職務作品指的是作者為完成單位的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對此,結合我國的司法實務現狀,構成職務作品的須具備如下要件(特徵):其一,著作權主體與單位之間成立勞動法律關係。倘若著作權人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沒有勞動法律關係,所創作的作品自然不是職務作品,這也是職務作品與合作作品的重要區分。其二,創作作品是著作權主體的履職體現,即屬於著作權人的職責範圍。比如,遮天遊戲軟體公司的程式設計師甲的工作職責系編寫和維護遊戲軟體。在周末休息時間,如若甲給為其女兒編寫英語學習軟體,那麼該英語學習軟體不是職務作品。其三,作品的產生與著作權人工作所在單位的業務活動直接相關。如果權利主體的作品,無關工作,則非職務作品,例如順德海關公務員當年明月創作的《明朝那些事兒》。

二、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解決了什麼是職務作品,下一步我們就來探討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主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應當區分職務作品和非職務作品;第二步,將職務作品區分為一般職務作品與主要利用了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並由單位承擔責任的特殊職務作品。有鑑於此,不妨可從下述兩個角度對職務作品的權利歸屬有一個較為清晰系統的認識。

首先,秉承意思自治原則,約定優先,有約定從約定。但是署名權只能由作者享有,即關於署名權不可進行協商變更。

其次,在作者與單位未達成約定的情況下,此時分兩種情況討論。一般情形下,作品的著作權由作者享有,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所在單位享有在業務範圍內優先使用權和作品完成兩年內禁止他人以相同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簡單來說,可歸納為著作權屬於作者,不過單位享有部分優先使用權。在特殊情形下,存在一些特殊的作品,特別是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若是同時滿足下列兩個要件,除署名權以外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一是主要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加以創作,二是由單位對外承擔責任,二者缺一不可。簡言之,在特殊情況下,著作權歸單位,不過作者仍享有署名權與獲得獎勵的權利。

《著作權法》第十六條

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範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試題回顧:

工程師甲在本職工作範圍之內,利用單位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完成一項由單位承擔責任的產品設計圖。關於設計圖的相關權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設計圖的著作權由甲與所在單位共同享有

B.該設計圖的著作權歸屬由甲與其所在單位協商確定

C.該設計圖由甲享有署名權,由甲的單位享有著作權的其他權利

D.該設計圖的著作權由甲享有,甲的單位在業務範圍內有兩年使用權

【答案】C。解釋:根據《著作權法》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可以給予作者獎勵:(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相關焦點

  • 版權登記衝突時權利歸屬的認定
    版權登記有助於解決因版權歸屬造成的版權糾紛,並為解決版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但如果版權登記內容衝突時,如何認定權利歸屬?筆者認為,仍然應當遵循優勢證據推定的原則,即證據優勢方被推定享有著作權。其次,對於著作權歸屬的認定,根據我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由此可見,除職務作品外,誰創作了作品,誰即享有該作品的著作權。
  • ...修訂作品定義兜底條款 刪除禁止權利濫用條款 | 立法
    草案二審稿修訂作品定義的兜底條款、細化視聽作品歸屬區分、刪除禁止權利濫用條款等內容,引發熱議。修訂作品定義兜底條款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直播等新興形式的出現,作品呈現形式更加多樣化。如何定義作品的概念及類型,大家頗有爭議。草案二審稿對此做了回應。
  • 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二審:擴大作品範疇 刪去禁止權利濫用表述
    由此可見,立法試圖為將來可能出現的新的作品類型留出空間。  擬對視聽作品著作權分類保護  草案二審稿的一大亮點還在於,擬對視聽作品的著作權歸屬進行區分。  南都記者了解到,草案一審稿第十五條規定,視聽作品的著作權由組織製作並承擔責任的視聽作品製作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 並有權按照與視聽作品製作者籤訂的合同獲得報酬。另外,視聽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草案二審稿則原來的基礎上,另增加有關合作作品和職務作品的規定。
  • 立法 | 修訂作品定義兜底條款 刪除禁止權利濫用條款 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二審引關注
    草案二審稿修訂作品定義的兜底條款、細化視聽作品歸屬區分、刪除禁止權利濫用條款等內容,引發熱議。修訂作品定義兜底條款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直播等新興形式的出現,作品呈現形式更加多樣化。如何定義作品的概念及類型,大家頗有爭議。草案二審稿對此做了回應。
  • 作品該如何定義?視聽作品是否須細分?如何規定權利濫用?業界聚焦著作權法修改三大熱點
    作品類型是長期以來對文化領域和創作實踐的總結,根據作品的表現形式和使用方法能確定相應著作權內容、明確權利歸屬、認定侵權比對規則,這樣的設計具有法官找法便利和減輕司法解釋負擔的優勢。在網際網路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取消作品類型法定會增加審判工作的難度。而作品類型法定具有確定性和可預見性,這有利於基層法院改革,符合我國國情。
  • 「阿凡提」走出著作權歸屬「迷宮」
    是否為特殊職務作品 在案件審理中,對於「阿凡提」美術形象著作權的歸屬,美影廠與曲建方爭執不下。美影廠認為,涉案影片的創作攝製和人員安排均是由美影廠決定,所有經費均是由美影廠提供,最終造型的確定和採納也是由美影廠決定,因此涉案角色造型系在美影廠主持和領導下,由攝製組主創人員共同創作完成,應屬法人作品,著作權歸美影廠所有;即使是職務作品,也是「特殊職務作品」,曲建方僅享有署名權,其餘著作權歸美影廠所有。
  • 第二章 著作權 第二節 著作權歸屬
    以上是對公民作為作者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界定,而在實際生活中,通常以署名來認定作者,即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是作者,這是識別作者較為簡便的方法。當然,如有確鑿證據足以證明作品的署名人並非作者的除外。這個舉證責任一般要由主張著作權的人承擔。
  • 淺析涉股權代持案件的權利歸屬認定和法律適用問題(上)
    此外,股權代持不僅涉及股權歸屬問題,亦涉及公司其他股東、公司及第三人等諸多層面的法律關係,故有必要進行專門研究。本文系統梳理了股權變動各要素的效力及股權變動模式,從探討符合我國現行實在法的意思主義出發,雖圍繞代持關係下的權利義務歸結,實際亦輻射所有關涉股權變動案件的處理。就此問題的探討,既需要有相對紮實的理論功底,又需要敏銳的捕捉司法動態。
  • 頂層公寓閣樓權利歸屬的認定標準
    我國目前公寓住宅的閣樓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計入建築面積並在房地產登記簿中記載的閣樓,此類閣樓法律地位明確,通過相應的房產登記信息即可判定閣樓的權利歸屬;另一類閣樓是未計入建築面積且未頒發產證的閣樓(下文中「閣樓」都是指未計入建築面積且未頒發產證的閣樓),此類閣樓的權利歸屬法律沒有直接規定,爭議較大。  原告代理律師:本案閣樓是系爭房屋買賣合同標的的組成部分。
  • 職務著作權知識,程式設計師你可知?
    職務作品歸屬問題作為 IT 從業者,由於行業的特殊性,我們的軟體開發成果大部分是於職務作品,這也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職務作品的權利歸屬的法律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16條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14條對職務作品的權利歸屬作了明確規定,即:除依《著作權法》第16條第2款的規定外,職務作品的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有權在其業務範圍內優先使用。
  • 淺析職務侵佔罪的構成及司法認定
    曾有觀點認為,職務侵佔罪侵犯的客體還包括出資者的財產權。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規定,財產所有權是基於物權而形成的一種法律上的物的支配關係,在積極方面,表現為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在消極方面,則表現為獨佔或排除他人幹涉、侵奪和妨害的權利。
  • 進一步明確作品的定義和類型
    完善作品的定義和類型草案一審稿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了本法所稱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並列舉了作品的具體類型。有意見提出,修改後的作品定義限定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難以涵蓋技術類作品。也有意見提出,口述作品等作品不一定需要以有形形式複製,建議修改。
  • 著作權法草案刪第46條 網絡侵權界定新增條款
    職務表演合唱演出權利屬演出單位考慮到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表演者與演出單位之間的關係問題,本次修改參照職務作品規定,在第三十五條新增關於職務表演規定。職務表演的權利歸屬由當事人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其權利歸屬於表演者。
  • 民法典:界定侵權責任關係中各方權利義務
    原標題:民法典:填補空白完善侵權責任制度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通過對侵權人侵權責任的追究,落實了對各類民事權利的保障。  界定了侵權責任關係中各方權利義務  明確了被侵權人的損失擴大避免責任。侵權責任法第26條規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這被稱為「過失相抵」,但只限於損害的發生,不包括損害的擴大。
  • 職務行為界定待明晰
    圍繞是職務行為還是個人行為,引發爭議  公事還是私活?職務行為界定待明晰  閱讀提示  大連一保安,在開物業公司的貨車賣小區廢品時撞傷人遇索賠糾紛。保安認為,自己賣小區廢品一事物業公司知曉,且賣廢品的錢上交物業公司,自己的行為應為職務行為,不應擔責;物業公司則認為保安是開「公車」幹「私活」。雙方因此發生爭議。
  • 【深度分析】論無人繼承的著作權的歸屬
    著作人身權是指作者通過創作表現個人風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獲得名譽、聲望和維護作品完整性的權利。該權利由作者終身享有,不可轉讓、剝奪和限制。作者死後,一般由其繼承人或者法定機構予以保護。根根據中國《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布於眾的權利;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著作財產權是作者對其作品的自行使用和被他人使用而享有的以物質利益為內容的權利。著
  • 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再次提請審議 進一步明確作品的定義和類型
    有意見提出,修改後的作品定義限定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難以涵蓋技術類作品。也有意見提出,口述作品等作品不一定需要以有形形式複製,建議修改。還有意見提出,隨著文學藝術產業的不斷繁榮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法律、行政法規還未規定的新的作品類型將不斷出現,立法應當為將來可能出現的新的作品類型留出空間。
  • 擬對視聽作品著作權分類保護
    草案二審稿完善了作品的定義和類型,刪去了不得濫用權利影響作品正常傳播及法律責任的規定,並增加相關規定擬對視聽作品的著作權分類保護。今年4月初次提請審議的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將現行法律中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改為「視聽作品」,擬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顯著提高違法成本。
  • 視聽作品分類和權屬規定複雜化不利於作品傳播?《著作權法修正案...
    其中,二審稿第十七條對視聽作品的分類、著作權歸屬及後續利用作品的獲酬權等方面做了重大修改,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和爭議。二審稿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視聽作品中的電影作品、電視劇作品的著作權由組織製作並承擔責任的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籤訂的合同獲得報酬。」
  • 張國棟(棟梁)造價設計:委託作品著作權的歸屬該怎麼確定?
    一、委託作品著作權的歸屬該怎麼確定呢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法律規定委託作品的著作權的歸屬有兩種情形:1、由委託人和受託人在合同中約定;2、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由受託人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