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當代作家渡邊淳一,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家喻戶曉的《失樂園》。不過,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他另一部作品:《紫陽花日記》。
因為不懂日語,我讀的是翻譯過來的《紫陽花日記》。讀翻譯的作品,總會因為語言表達上的差異,讓人有種剛出鍋的菜被白開水漂洗過的感覺,雖然原材料還是那些,但是味道不可避免寡淡了。
所以,剛開始讀的時候,會覺得文字有點生硬。可越往後讀,就越發現渡邊淳一在寫作上的厲害之處,他對男女主角內心世界、細膩情感把捉和描述非常到位,而且這種描述很貼近現實中「假面夫妻」的真實世界。
《紫陽花日記》圍繞一個封面印有紫陽花的日記本展開,講述的是日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看似完美,實則支離破碎的「假面」婚姻。女主角志麻子是一位全職太太,將自己得知丈夫出軌時的惶恐、與丈夫和丈夫情人攤牌的歇斯裡地,到自己出軌後的釋然全部記錄在日記本上,而丈夫省吾通過「偷窺」這本日記,全新認識了自己的妻子,最後逐步回歸家庭。
本部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始終沒有多少正面衝突,甚至正常的交流都不多,作者卻通過一個「寫」、一個「看」,充分展現出妻子、丈夫兩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以及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從側面揭示出他們婚姻走向「假面」的原因。
如果我們看到一對中年夫妻,結婚十五年,育有一子一女,兩人門當戶對,才貌雙全。丈夫事業有成,是一家私立醫院的院長,妻子氣質優雅,雖是全職太太,卻將家裡和自己打理得僅僅有條。我們肯定會羨慕,因為外人看來這樣的婚姻簡直完美。
事實上,省吾和志麻子就是這樣的夫妻,看上去令人豔羨,實則裡面早已千瘡百孔,而省吾的出軌更加速了這場婚姻的潰爛。
看書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了前段時間看過的張鈞甯主演的微電影《餐桌上的陌生人》,講的是明明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夫妻倆,每天對話卻少得可憐,那為數不多的對話也是女主在問「你明天開會嗎?」「你餓了嗎?」「你睡了嗎?」以及男主回答的「嗯」或者是不回應。
這場景簡直跟志麻子和省吾太相似了,而且志麻子和省吾的情況更糟糕,因為省吾每天凌晨一兩點才回來,還不回家吃晚飯。夫妻倆之間的那寥寥數語也只圍繞孩子、明天去不去打高爾夫以及還有什麼衣服要洗等內容,並不是「我今天在醫院碰到了什麼趣事」「你今天插花遇到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省吾與志麻子的「婚姻失語症」很早就出現了。所以,當省吾看到志麻子在日記裡面控訴自己在生兒子這件事情上所受的委屈時,他才發現原來自己並不了解妻子當時的真實想法,甚至還責怪妻子沒有告訴他。可見,他們之間的「失語症」出現在婚後的前幾年,又因為生兒育女以及工作繁忙而愈演愈烈。
作為「渣男」的省吾,既然從來沒有站到妻子的角度去體會她的感受,自然在面對自己的出軌的事情上,也不會為妻子著想。他不僅為自己的出軌找藉口,還在心裡指責妻子讓情人詩織離開他是 「鑽牛角尖」「太固執」「小題大做」。
更有意思的是哪怕出軌這麼大的事情,兩個人都沒有發生多少正面衝突,更多地都是時不時酸言酸語的諷刺和試探,最厲害的一次也不過是志麻子為阻止省吾出門發生的一次推搡。通過日記,我們能夠清楚地了解志麻子和省吾都嘗試想與對方進行溝通,但不是溝通無果就是因為害怕無法溝通而放棄,在內心裏面,他們兩人都害怕因為意見不合而引爆更大的爭吵。
不過與其他患有「婚姻失語症」的夫妻不一樣,他們還有一個日記本,最後,省吾通過日記本這個載體,能夠了解到妻子的真實想法。
省吾通過不斷地「偷窺」妻子的日記,慢慢從記憶中搜索出當初選擇志麻子作為他的妻子的原因,他對志麻子最初的印象是她是個非常文靜的姑娘,更感到她是個聰明賢惠又很可靠的女子,知道自己最終是要繼承父親的醫院、自己開業的,覺得她是個值得信賴的姑娘。雖然省吾選擇志麻子有客觀考慮的成分,但無疑還是有愛的。
志麻子肯定是愛省吾的,雖然婚姻中受了不少委屈,但依舊願意付出和犧牲,尤其是知道省吾有情人後,更是輾轉反側、日漸消瘦,通過擺出院長夫人的身份、去公寓與詩織正面交鋒,甚至公開逼迫省吾與情人斷了聯繫,想讓他回歸家庭。這些痛苦的表現,與她後來移情別戀之後的淡然平和完全不同。
當志麻子身處丈夫出軌漩渦而無法自拔時,她想到了離婚。不過這個想法也是曇花一現,因為她的好友智津子以離婚過來人的身份勸她「一般工薪家庭,專職家庭主婦大概也只能得到三百萬,每個孩子的撫養費也只有七萬左右。像你這樣的,你丈夫的年收入即使是普通水平的三倍左右,撫養費也最多在此基礎上增加兩三萬」。於是,他們的婚姻牽扯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志麻子在離婚問題上選擇了退卻,而省吾在出軌上變得更加有恃無恐。
不單是分不到多少錢,還會涉及到子女,所以,哪怕兩人衝突很大,都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這也是他們要考慮的利益。
那麼,中年的省吾還愛志麻子嗎?肯定有,但可能不多。省吾在發現志麻子出軌之前,他以為自己更愛詩織,他可以不顧小孩和妻子奔赴情人,但依舊沒想過離婚,因為他覺得妻子不會主動離婚,不會觸及家庭的最大利益。
可當他發現志麻子出軌後,哪怕心中對妻子的行為很憤怒,卻也不敢公然就偷看日記而知道妻子出軌的事情與她對峙,只敢旁敲側擊,甚至還想挽回妻子。他被這件事情攪得心神不寧,對於詩織的離開變得無動於衷。
面對妻子的出軌,他甚至不敢像妻子一樣,向朋友諮詢離婚的事情,只能一個人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勇氣提離婚。他獨白道:「結婚已經十六年了,養了兩個孩子,開辦的醫院也很順利。這些當然離不開妻子在背後的奉獻和努力。……怎麼能說離就離呢,再說了,現在就離婚的話,平時的日子自然不用說了,醫院業務也肯定會受影響。……妻子其實要比想像中能幹得多,家庭重擔全由她一人承擔著」。省吾甚至還抱著一絲僥倖:「這是一時的花心,早晚會終止的。也許正像自己一樣,那個男人也會覺醒。」
不管是省吾還是志麻子,沒有離婚的終極原因,不是他們有多愛對方,而是離婚牽扯的利益太多,與利益相比,愛與不愛已不那麼重要。
看完這部小說,我一直在想如果只沒有詩織,志麻子和省吾的婚姻會不會就一直完美下去?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為他們的婚姻充滿窒息感,志麻子和省吾對對方都早有怨言,只是志麻子將這些怨言埋藏在心裡,所以她對省吾越來越冷淡,而省吾將這些怨言付諸行動,在外面養起了情人,甚至還養得底氣十足。
志麻子發現丈夫養情人後,益發痛苦,通過日記本抒發自己心中的苦惱,也讓丈夫通過偷窺日記的方式了解她最真實的想法。可即便是這樣,也沒有將丈夫拉回自己的生活,只是讓自己更加痛苦。所以,她最後聽從朋友的建議之後,跟大學老師淸原光彥發生了「婚外戀」。
志麻子有沒有出軌?這個問題一開始很困擾我,我始終覺得有修養和懂得自持的志麻子,應該不會放縱自己去發生婚外戀,甚至不會傻到給同樣出軌的丈夫留下把柄,畢竟社會對男性、女性出軌的寬容度完全不同。可她又那麼真實地在日記裡描述著出軌的經過,甚至自己也因為婚外情發生了很大變化,連身邊的朋友和省吾都發現她越來越漂亮。
可後來,我釋然了,決定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因為,對於志麻子來講,不管是出軌還是假裝自己出軌,都是她在這段無法擺脫但又讓人窒息的婚姻中找到的一個出口。
省吾在這段窒息的婚姻中,通過詩織找到了一個新世界;而志麻子通過遇到了老師,也發現了新世界。找到新世界後,她在日記裡剖白道:「事到如今,我們不可能再將自己繼續封閉在原來的圈子中了。……說不清這到底是好還是壞。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我和丈夫都有自己的世界這個事實。丈夫有丈夫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哪怕是假面夫妻,只要那樣做有利於在社會框架中繼續保證家庭生活的圓滿,就不必忌諱那樣的智慧。」
整個小說最後是開放式的結尾。不過,從封面上的紫陽花來看,應該是雙方都回歸到了家庭。
作為讀者,我當然也希望他們的婚姻能夠從前一階段的失衡走了出來,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最終走向圓滿。
紫陽花花語:希望、美滿團聚、善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