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臘月,又到了吃掛麵的時節。
在肥東,說起掛麵,人們自然會想起橋頭集鎮的竹塘社區。作為中國「三大掛麵村」之一,這裡的手工掛麵已有百年的歷史,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手工掛麵,這裡的掛麵勁道爽口。
去年,社區辦起了掛麵工廠,將農戶們集中起來製作掛麵,「石塘掛麵」的品牌名聲大噪……
日產掛麵兩千斤
寒冷冬季,一個晴朗的上午,當記者來到橋頭集鎮竹塘社區的掛麵工廠時,只見兩位老人正將掛麵掛在屋外進行晾曬。78歲的範育政做掛麵已經有好幾十年了,自打村裡成立掛麵工廠,他便將製作掛麵的「陣地」從家搬到了工廠。「現在不僅做掛麵的環境好,而且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我和老伴兩個人,一個月能收入萬把塊錢呢。」範育政笑著告訴記者。
「晾曬時間不能長,也不能短,曬得太幹,面容易斷。而且,曬完的面不能馬上放到筐裡,要在案板上放個把小時,讓面回一回性,不然面脆入筐也容易斷。」老人家一談起做面,就說個沒完。
像範育政這樣的工人,如今在掛麵工廠裡有十來個。「一開始成立工廠的時候,就有四五個工人,現在天冷了,到了掛麵生產的旺季,所以工人就增加了。每天掛麵的產量能達到兩千斤。」工廠負責人李年琴告訴記者。
據了解,掛麵工廠是2020年9月份剛剛成立的。說起成立工廠的目的,社區書記劉傳榜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村裡的百姓做掛麵都是各自為戰,質量不統一、標準也不統一,屬於小打小鬧階段。所以,他們考慮把農戶們集中起來,統一原材料、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採購、統一銷售,以這樣的方式來生產掛麵,這樣竹塘村就可以有自己的掛麵品牌。而對於村民們來說,則採用按勞分配的績效方式,誰做的面多,誰就多拿錢,不吃大鍋飯。
在一個精美的包裝盒上,記者看到了「竹塘掛麵」四個字。原來,目前該村的掛麵已經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小小的掛麵,加上精美的包裝,不僅檔次高了,價格也賣了上去。
製成圓子更美味
掛麵不僅好吃勁道,還可以加工成其他美食。記者在掛麵工廠的食堂看到,一位師傅正在製作掛麵圓子。眾所周知,每年春節前夕,肥東就有炸圓子的習俗,包括糯米圓子、山芋圓子、掛麵圓子、蓮藕圓子等等。
說起掛麵圓子的製作步驟,據食堂大師傅介紹:先將掛麵煮熟,再冷卻20分鐘到半個小時,然後將面、肉以及其他配料放在一起進行充分攪拌,接著搓成一個個圓球形狀,擱置個十幾分鐘再撒上生粉,最後再進行揉搓,將圓子搓得越圓越好。緊接著就開始炸圓子,在將油煮沸後,將圓子放入鍋內,先是大火將圓子炸至定型,再轉小火同時不斷翻動圓子,保持每一個圓子都可以炸透,一般兩三分鐘就可以出鍋了。「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時間太長油會滲進圓子裡面影響口感,時間太短圓子炸得不脆不好吃。」
炸好的掛麵圓子,記者嘗了一個感覺到外面酥脆,裡面的面和肉香味十足。
掛麵好吃,炸出來的圓子也更香。對於竹塘社區來說,這兩年來,他們一直在主打「掛麵」品牌。據透露:竹塘掛麵現為合肥市「非遺」,分線上線下銷往全國各地,幾乎月月售空。儘管名聲在外,但「竹塘掛麵」還是面臨著「傳承難」的問題。「年輕人多數在外打工,做手工掛麵是一個耐力活兒,得有技術,有耐心才行。希望我們搞的這個掛麵工廠,以後也能吸引一些年輕人來這裡,讓我們的竹塘掛麵後續有人。」社區書記劉傳榜說。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