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稅屬學術探討 開徵時機未成熟 業界存爭議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是否開徵遺產稅,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此前有媒體報導,9月23日,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在一次講座上透露,徵收遺產稅被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草稿。

  「這是純學術的探討,和政府信息發布毫無關係,不能說就寫入草稿了。」當天晚間,劉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但鑑於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國家改革進程中的重要地位,「遺產稅問題是不能迴避的。」

  劉桓表示,目前針對遺產稅的討論,將圍繞是否開徵、開徵後的經濟效益及法律可能性等幾方面為重點展開研討。

  雖然開徵遺產稅是大勢所趨。「但就目前來看,稅基的界定、評估和監控尚面臨技術層面的障礙,甚至還包括既得利益群體的阻力。」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告訴記者。

  開徵「腳步」漸近

  遺產稅,就是針對財產所有人去世以後遺留下來的財產而徵收的一種稅。最早的遺產稅始於古羅馬帝國,距今2000年,而現代意義的遺產稅則始於400年前。

  徵收遺產稅的一個重要目的,即避免財富過度集中。在西方國家,貧富差距懸殊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對此,政府採取了徵收遺產稅予以控制。同時能平衡納稅人心理,鼓勵自我創造財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一代人的財富差距在下一代人身上延續,利於社會公平目標的實現。

  今年2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等部委 《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問題。」

  今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在京發布《遺產稅制度及其對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啟示》課題中期成果報告。報告認為,無論從社會公平政策、轉變增長方式,還是縮小貧富差距,推進遺產稅改革的時機均已成熟,條件也已基本具備。

  此外,記者還梳理資料發現,早在1950年通過的《全國稅政實施要則》中,就將遺產稅作為擬開徵的稅種之一,但限於當時的條件未予開徵。

  1994年的新稅制改革將遺產稅列為國家可能開徵的稅種之一。1996年全國人大批准了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中提出「逐步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

  那麼未來是否會開徵,劉恆認為這需要做好均衡,因為每一項政策,都有利益的受損者也有受益者,博弈的良性循環過程仍待嚴謹的科學數據研究來推動。

  業界存在爭議

  何時開徵遺產稅時,機成熟與否很重要。對此,業界也有不同的聲音。

  王雍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目前來看,稅基的界定、評估和監控還面臨技術層面的障礙,開徵時機待考。

  從當前中國的養老模式來看,劉桓認為徵收遺產稅不符合現狀,與美國以國家養老模式為主不同,中國是以居家養老為主,少數人群則依靠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此外,珠寶首飾等財產,在價值核定上存在技術性難題。

  而且從學術探討的角度來看,統計世界各國的遺產稅徵收情況,大體是一個萎縮的趨勢,而不是在擴張。

  原因在於,如果該項稅負過高,會導致資本財富外流,這是國際上的一個大趨勢。有專家指出,即使日後開徵,也會選擇適當的起徵點和稅率,起徵點會較高,稅率會較低,以便減少牴觸情緒。

  與開徵時機待考的觀點形成對比的是,在日前的莫幹山會議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直言:「前一階段北京師範大學收入分配改革研究院,就做了一個遺產稅的課題。我們現在條件怎麼不成熟呢?成熟不成熟就看你有沒有富翁,我覺得條件已經成熟了。」

  對此,劉恆表示,從全球範圍看,我國存在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即「中國的富翁呈現低齡化的趨勢。」即便現在開徵遺產稅,也落實不到仍在世的人頭上。這很難根據富翁的絕對人數來決定是否開徵遺產稅,二者之間沒有什麼必要的聯繫。

  劉桓表示,如果現在推出遺產稅,估計很難徵收,而且會給一些企業家帶來壓力。

相關焦點

  • 開徵遺產稅 不能只言其「利」
    研究稱,我國已基本具備徵收遺產稅的條件,並建議將500萬元作為遺產稅起徵點。國務院此前批轉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曾要求,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問題。  (3月3日《京華時報》)  財富不透明  遺產稅只是紙上談兵   北師大的報告認為,「無論從社會公平政策、轉變增長方式,還是縮小貧富差距,開始徵收遺產稅時機已成熟,條件也已基本具備」。那麼,遺產稅真的就「只欠東風」了嗎?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遺產稅該不該開徵?
    遺產稅到底是否徵收?何時徵收?徵收遺產稅如何確保公平?專家學者們對此觀點並不一致。  遺產稅徵收時機  到來了嗎?  【焦點】繼今年2月,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若干意見》提出「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問題」之後,近期有媒體報導稱國務院參事劉桓透露,遺產稅被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草稿。
  • 當下的中國不宜開徵遺產稅
    ■ 社論  開徵任何一個新稅種,都應該採取慎重的態度,不僅要看到國際社會的情形,也要充分考慮國情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  遺產稅要開徵了?近日,財政部在其網站公布了《財政部關於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107號(財稅金融類018號)提案答覆的函》。
  • 十四五期間,建議穩妥開徵房產稅、遺產稅?看看經濟學家怎麼說
    但隨著「十四五」的臨近,它們似乎離大家又更近了許多… … 近日,在談到如何通過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來促進社會公平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給出了多個建議,其中一條就是提高直接稅的比重,發揮稅收平衡貧富差距的作用,比如穩妥開徵房地產稅,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
  • 今日輿情解讀:開徵遺產稅還需公眾理性面對
    但要交幾十萬遺產稅,小孩努力工作,存了幾年終於攢夠了遺產稅,辦了手續繼承了爺娘個房子。幾年後,房子70年產權到期了。 以房養老、房產稅、遺產稅,這些政策基本上可以確保絕大多數人在死去的時候回歸到無產階級的隊伍裡來了。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 專家: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
    摘要 【專家: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29日表示,收入差距過大是制約一個國家消費總需求的重要原因,我國通過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消費水平的空間還很大。
  • 遺產稅屢演「狼來了」 徵收條件是否成熟引爭議
    有專家指出,根據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遺產稅應當明確定位於「富人稅」,即僅對資產達到極高標準的「巨富」徵收,要注意將一般性的財產繼承排除在外。   徵收條件是否成熟   遺產稅在許多國家都被視作緩解貧富差距的稅種,對社會確有不少積極作用。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目前有114個國家已開徵遺產稅,美、日等國近年來加大了對遺產稅的徵收力度。
  • 專家再談遺產稅:徵收條件尚未具備起徵點存差異
    :徵收條件尚未具備起徵點存差異 2004年11月02日 13:47 1994年的新稅制改革將遺產稅列為國家可能開徵的稅種之一,爾後,遺產稅的開徵又被寫入《國家「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裡面。黨的「十五大報告」也指出:調節過高收入,完善個人所得稅,開徵遺產稅等新稅種。一時間,遺產稅的開徵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    隨著近幾年中國億萬富翁「成批」地出現,遺產稅問題再次引起大家的關注。
  • 遺產稅真的要來了嗎?由專家建議解讀遺產稅開徵可能性及應對之法
    在29日下午舉行的圓桌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在題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促進國內經濟循環》的演講中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徵遺產稅。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使「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那麼,如何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來實現這一目標?
  • 美國遺產稅:百年稅種 爭議仍存
    到了近代16世紀末,荷蘭、德國、法國等也相繼開徵遺產稅。美國的遺產稅有近兩百年的傳統。早在19世紀,聯邦政府就開始不定期地徵收遺產稅用作軍費,一旦戰事停止,納稅也隨即停止。1916年通過的《收入法》將現代的收入稅引入美國,其中也包括了初具雛形的遺產稅,當時的個人豁免額為5萬美元,稅率根據財產數額大小在1%到10%不等。
  • 房產稅沒來,「遺產稅」先來了?房子多的人恐怕「難眠」
    有業界專家說,增加房子供給,房價自然能夠下跌;有有人說,買房20年內不準賣,房價必然下跌。誠然,這些方法確實能讓房價下跌,但不太好實現。其實,大部分購房者一致認為,開徵房產稅是降房價最好的辦法!那麼,房產稅什麼時候能開徵?如何徵收?對此,業界普遍認為,當前我國房產稅的立法程序沒有啟動,這意味著5年內房產稅出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 外交部: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時機遠未成熟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朱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在回答中國無意參加所謂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相關問題時說,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不在一個量級,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的時機遠未成熟。「眾所周知,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不在一個量級,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的時機遠未成熟。」華春瑩說,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對核裁軍負有特殊、優先責任。當前形勢下,美方應積極回應俄方對《關於進一步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措施的條約》的呼籲,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削減核武器,為其他核武器國家參加多邊核裁軍談判創造條件。
  • 財經知識百科:遺產稅|百科 遺產稅_網易財經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通過的《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將遺產稅作為擬開徵的稅種之一,但限於當時的條件未予開徵。1994年的新稅制改革將遺產稅列為國家可能開徵的稅種之一。1996年全國人大批准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第9個五年計劃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中提出「逐步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
  • 取消遺產稅是世界潮流
    漫畫/陳存昌  關於開徵遺產稅的傳言,由來已久。幾乎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傳一陣。事實上,近年來,有不少專家公開建言,適時開徵遺產稅。  《新京報》刊發社論說,開徵任何一個新稅種,都應該採取慎重的態度,不僅要看到國際社會的情形,也要充分考慮國情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至於未來如何取捨選擇,也一定要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做相應調整。不過總體而言,對於當下的中國,還真是不宜開徵遺產稅。  經過了近4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相當一部分民眾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 媒體:中國富人資本不透明 徵遺產稅比美國難
    新中國成立伊始,1950年頒布的《全國稅收實施要則》中列有遺產稅,但因富裕階層當時已然消失,也就沒有開徵的必要。改革開放後,允許社會財富在市場中流動,貧富分化日益凸顯。在這種情況下,開徵遺產稅進入國家議事程序。1997年中共的十五大報告正式提出「開徵遺產稅」,2004年公布了《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2010年對此《草案》進行了修訂補充,但未改變《草案》屬性。
  • 《細胞研究》創刊三十周年 業界探討創建一流學術期刊
    《細胞研究》創刊三十周年之際,業界共同探討中國科技期刊未來發展之路。  據介紹,《細胞研究》於1990年由中科院原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姚錱院士創辦,他並為之辛勤耕耘十餘載。當時中國生命科學整體處在發展初期,科研工作與國外的交流剛剛起步,在國際英文期刊上發表文章也很困難。建立一個促進中國與國際間細胞生物學交流的平臺就是當年姚錱院士的辦刊宗旨。
  • 花旗:風險資產回調「已經降臨」,抄底時機遠未成熟
    花旗:風險資產回調「已經降臨」,抄底時機遠未成熟; ① 花旗 外匯策略師Calvin Tse表示,基本面和技術面因素匯合,意味著預計下半年發生的 美國風險資產回調「已經降臨」,而且「才剛剛開始」。 ② Tse在周四報告中稱,各資產類別都在突破關鍵技術位。
  • 看看美國人怎樣徵遺產稅
    人心思進  遺產稅這一稅種的爭議一直很大,各派政治力量圍繞遺產稅的角力至今餘波未平。  近日,國內多個網站都在盛傳深圳即將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徵遺產稅。其透露,試點方案規定,1000萬元以上的遺產,適用稅率為50%,而且應納稅金不能從遺產裡出,且必須在三個月之內交齊,否則全部收歸國有。
  • 「燃油稅」或即將開徵 中國石油表示影響不大
    是否已到開徵燃油稅最好時機?早在1994年,有關部門就正式提出開徵燃油稅。1997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費」替代養路費等,擬於1998年1月1日起實施,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決定。但最終,計劃還是趕不上變化,這一等就是14年。
  • 外交部重申:中國參加所謂「三邊軍控談判」時機遠未成熟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不在一個量級上,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的時機遠未成熟;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對核裁軍負有特殊、優先責任。  華春瑩表示,中方已經多次闡明了立場,無意參加所謂「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的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