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稅屢演「狼來了」 徵收條件是否成熟引爭議

2020-12-25 人民網

  法國正在以「富人稅」名義意圖為政府每年帶來2.1億歐元(17.5億元人民幣)收入,地球另一邊的中國學者則是希望以「遺產稅」的名義每年為國家增收2000億元。

  近日,「遺產稅被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草稿」的傳言成為討論熱點。儘管被指披露信息的國務院參事劉桓後來否認有此一說,但遺產稅的爭議熱度不減。有專家指出,根據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遺產稅應當明確定位於「富人稅」,即僅對資產達到極高標準的「巨富」徵收,要注意將一般性的財產繼承排除在外。

  徵收條件是否成熟

  遺產稅在許多國家都被視作緩解貧富差距的稅種,對社會確有不少積極作用。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目前有114個國家已開徵遺產稅,美、日等國近年來加大了對遺產稅的徵收力度。

  而對於中國來說,開徵遺產稅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今年2月,國務院同意並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意見首次提出,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問題。那麼,目前中國推出遺產稅是否成熟?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發布的《遺產稅制度及其對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啟示》認為,推進遺產稅改革的時機已成熟,條件也已基本具備。據保守估計,在中國高收入群體中,資產總量在100萬元以上的人超過1000萬,他們的財富將成為遺產稅的稅基。

  報告分析稱,現代市場經濟國家遺產稅收入一般可達稅收總額的1%至2%。鑑於我國此項改革是從無到有,按遺產稅收入達稅收總額的2%計算,2012年我國稅收收入超過10萬億元,此項即能增收2000億元。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也認為,中國的億萬富翁數量都已經趕上美國了,有各種方式富起來的群體,這是遺產稅開徵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

  不過,有不少學者對此並不認同。在分析人士看來,遺產稅的徵收必須建立在經濟社會各方麵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否則很容易淪為「窮人嫌棄、富人逃避」的空頭稅收,最終陷入無法落實的死循環。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遺產稅徵收的前提一定要完善個人財產登記制度」,此外稅率要合理,門檻要適度。

  上海大學法學院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陳劍平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強調,目前中國財富統計還比較混亂,個人財產登記、申報制度尚不健全,財產評估制度不夠完善,遺產數量難以確認,無法保證遺產在徵收之前不被分割或轉移等。與此同時,人們在觀念上還無法接受,人們早已習慣「子承父業」的遺產繼承方式。

  徵收範圍如何定

  目前,社會上圍繞遺產稅開徵的可行性存在很多爭議。那麼,即便是開徵遺產稅,又面臨哪些難點?在分析人士看來,起徵點、稅率的制定等是關鍵,而如何防止財富「外逃」也是一大難點。

  據報導,早在2004年9月,財政部就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並在2010年進行了修訂。據稱,2010年的修訂版,給出了具體徵收起點、對應稅率及其計算方法。按照該方案,遺產稅自80萬元起徵,500萬元的遺產淨額應納稅84萬元,1000萬元、3000萬元的遺產淨額分別應納稅209萬元和1034萬元。這組數據一出,立即引發爭議,尤其是80萬元的起徵點。對於這一草案,網友大呼「傷不起」,根據目前房價一路高漲的情勢,隨便一套房都有可能超過80萬元,真是躺著也中槍。

  事實上,目前各種遺產稅的消息,大多依據的是專家說法或「過時」草案,並無確切的權威消息。但喧囂背後,恰恰說明這一稅種的複雜性。

  上述報告則提出,將遺產稅的起徵點設為500萬元。其計算方式參照個人所得稅的高收入人群,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三口之家年收入為36萬元,15年即為500萬元。

  對於500萬元起徵的建議,網友們同樣覺得不靠譜,「有500萬就是富人了嗎?」大多數網友認為,是否500萬元起徵還要經過調查論證,考慮到房產價值,500萬元起徵實在太低了。

  在崔新生看來,開徵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時間太早或稅率太低都不能起到預期作用,而稅率太高則不被人接受。國家相關部門需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以及相關法律綜合考量最終的結果。

  宋頌興則建議,早期的起徵點要高一點,因為在大城市中,一套商品房就價值百萬元,如果起徵標準太低的話,人人都成了遺產稅的徵收對象。而未來的徵收對象,主要還是一些金融性和生產性資產,不應該把生活資產如基本住房之類的歸為遺產稅的徵收內容。

相關焦點

  • 深圳多次被傳徵收遺產稅 在中國徵收是否適合?
    近日,「深圳將開始徵收遺產稅」的消息甚囂塵上,經證實該說法系不實信息。遺產稅是針對財產所有人去世以後遺留下來的財產而徵收的一種稅。它最早起源於歐洲,近代的遺產稅始於荷蘭,此後,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也相繼開徵遺產稅。許多國家之所以徵收遺產稅,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避免財富過度集中。在西方國家,貧富差距懸殊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對此,政府採取了徵收遺產稅予以控制。
  • 專家再談遺產稅:徵收條件尚未具備起徵點存差異
    而在許多發達地區,那些作為父母的富豪們已經開始為迴避遺產稅而將房產提前過戶給未成年的子女。    在當前階段,中國開徵遺產稅條件成熟了嗎?     對話    開徵遺產稅能否縮小貧富差距?>    主持人:目前,關於現階段是否應該開徵遺產稅的話題大家都很關注,您認為我國開徵遺產稅的時機和條件是否成熟?
  • 葉檀:徵收遺產稅 還可以再等等
    他近日在中國進行演講時表示,「最近中國推行的反腐行動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同時建議中國除了個人所得稅之外,還應該徵收遺產稅、房產稅等資本稅。」中國現在是否適合徵收遺產稅?筆者並不樂觀。中國現在處於移民高峰期。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報告,截至2013年底,中國約60%的高淨值人士(1000萬元以上)表示自己正在考慮或已經完成投資移民,與兩年前比例大致持平。
  • 遺產稅屬學術探討 開徵時機未成熟 業界存爭議
    開徵「腳步」漸近  遺產稅,就是針對財產所有人去世以後遺留下來的財產而徵收的一種稅。最早的遺產稅始於古羅馬帝國,距今2000年,而現代意義的遺產稅則始於400年前。  徵收遺產稅的一個重要目的,即避免財富過度集中。在西方國家,貧富差距懸殊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對此,政府採取了徵收遺產稅予以控制。
  • 徵收房地產稅的條件基本成熟
    不過,按照房產稅徵收的相關意見,房產稅被確定為地方稅,也就是說,這個稅種由各地自行決定,開徵相關工作也由地方決定,地方省級政府起草發布實施細則。其實,對開徵房產稅特別有利的一個環境就是房價的穩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的條件。如果不穩定房價,大家為逃避房地產稅而集中拋售的話,房價就會出現失控性下跌。
  • 財經知識百科:遺產稅|百科 遺產稅_網易財經
    遺產稅是以被繼承人去世後所遺留的財產為徵稅對象,向遺產的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徵收的稅。徵收遺產稅,對於適當調節社會成員的財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會公益事業的財力有一定的意義。遺產稅常和贈與稅聯繫在一起設立和徵收。但是,為了吸引投資和資金流入,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故意不設立遺產稅或者廢除遺產稅。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遺產稅該不該開徵?
    遺產稅到底是否徵收?何時徵收?徵收遺產稅如何確保公平?專家學者們對此觀點並不一致。  遺產稅徵收時機  到來了嗎?  【焦點】繼今年2月,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若干意見》提出「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問題」之後,近期有媒體報導稱國務院參事劉桓透露,遺產稅被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草稿。
  • 中國也要徵收遺產稅?三大「死穴」,令其不得不取消徵收
    說起遺產稅,那不得不提最近國際上反響非常大的一個熱點,那就是川普減少美國的遺產稅。這個消息一出,更是激起了國民對於遺產稅的討論。對於遺產稅,到底該不該減少甚至取消。其實對於當今的人們來說,隨著資本的全球化,人們的行為方式也越來越自由,落葉歸根的思想似乎已經不太那麼重要,很多人就懷著哪個國家稅少,我就去哪個國家的思想。甚至對於那些有錢的富人們來說,哪個國家沒有遺產稅,我就去哪個國家。因此,我覺得有三點,對於國家來說,逼其不得不取消徵收遺產稅。
  • 今日輿情解讀:開徵遺產稅還需公眾理性面對
    變態辣椒(時政漫畫家):這遺產稅的起徵金額差距也沒接軌呀,明明是脫軌了。 遺產稅起徵點80萬引熱議 範忠信(杭州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徵稅還是打劫?】馬上徵收遺產稅,起點是八十萬。
  • 當下的中國不宜開徵遺產稅
    遺產稅要開徵了?近日,財政部在其網站公布了《財政部關於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107號(財稅金融類018號)提案答覆的函》。該函回答了全國政協委員段祺華關於遺產稅法律法規修改的提案的相關問題。財政部表示,我國目前並未開徵遺產稅,也從未發布遺產稅相關條例或條例草案。  關於開徵遺產稅的傳言,由來已久。幾乎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傳一陣。
  • 開徵遺產稅 不能只言其「利」
    研究稱,我國已基本具備徵收遺產稅的條件,並建議將500萬元作為遺產稅起徵點。國務院此前批轉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曾要求,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問題。  (3月3日《京華時報》)  財富不透明  遺產稅只是紙上談兵   北師大的報告認為,「無論從社會公平政策、轉變增長方式,還是縮小貧富差距,開始徵收遺產稅時機已成熟,條件也已基本具備」。那麼,遺產稅真的就「只欠東風」了嗎?
  • 2018年開始徵收遺產稅嗎 遺產稅有哪些種類
    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大家要了解一下關於稅費的相關知識,不同的城市對於房屋稅費的徵收也是有差異的,在繳納稅費之前要了解一下相關的細節,有很多的朋友們房屋可能是尚未留下來的,就是我們常說的遺產繼承,那麼2018年開始徵收遺產稅嗎?遺產稅有哪些種類?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吧。
  • 媒體:中國富人資本不透明 徵遺產稅比美國難
    今年1月,深圳市長許勤急忙澄清,指「深圳將試點遺產稅」一說是「空穴來風」。然而,僅僅過了兩個月,來自北京的一則報告,在徵收遺產稅傳言的熱火上又澆了一勺油。3月2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發布了《遺產稅制度及其對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啟示》發布中期成果報告。該報告認為,推進遺產稅改革的時機已成熟,條件也已基本具備。
  • 遺產稅在美國
    聯邦遺產和州稅美國聯邦遺產稅今年的起徵點為每人525萬美元,超出部分以稅率40%徵收。如果夫婦兩人同為美國公民,他們共可將1050萬美元的財產免稅或捐贈給他人。夫妻之間的財產繼承不用交任何遺產稅,值得一提的是,遺產如果是捐贈給政府認證的慈善機構,受捐的慈善機構也可以免稅。
  • 看看美國人怎樣徵遺產稅
    人心思進  遺產稅這一稅種的爭議一直很大,各派政治力量圍繞遺產稅的角力至今餘波未平。  近日,國內多個網站都在盛傳深圳即將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徵遺產稅。其透露,試點方案規定,1000萬元以上的遺產,適用稅率為50%,而且應納稅金不能從遺產裡出,且必須在三個月之內交齊,否則全部收歸國有。
  • 陳思進:看看美國人怎樣徵遺產稅
    而這樣的謠言不斷傳出,我想,可能出自近年來國內貧富漸漸懸殊,使人寄望於出臺遺產稅來調節的美好願望吧。  美國就是實行遺產稅的國家,通過對富人遺產的高額徵稅,來減少不勞而獲「接力」傳富的行為,意在實現代際接替的平等化,不致使富人的下一代過度地贏在起跑線上。而且徵得的遺產稅款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從而對弱勢群體進行補貼,以增進社會的整體效益。  但這一稅種的爭議一直很大。
  • 十四五期間,建議穩妥開徵房產稅、遺產稅?看看經濟學家怎麼說
    但隨著「十四五」的臨近,它們似乎離大家又更近了許多… … 近日,在談到如何通過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來促進社會公平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給出了多個建議,其中一條就是提高直接稅的比重,發揮稅收平衡貧富差距的作用,比如穩妥開徵房地產稅,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
  • 遺產稅真的要來了嗎?由專家建議解讀遺產稅開徵可能性及應對之法
    「建議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開徵房地產稅,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宋曉梧表示。具體來看,宋曉梧首先建議,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擴大症候群收範圍,實行家庭申報制度,並適當降低勞務所得最高邊際稅率,加大對短期資本利得、財產交易所得的調節力度。
  • 房產稅沒來,「遺產稅」先來了?房子多的人恐怕「難眠」
    如何徵收?對此,業界普遍認為,當前我國房產稅的立法程序沒有啟動,這意味著5年內房產稅出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個消息一經發出,讓許多剛需非常失望。說實話,大家不必失望,雖然房產稅短期內很難開徵,但「遺產稅」卻可能先來了。
  • 徵收贈與稅和遺產稅是否解能決貧富差距問題?
    最近關於遺產稅與贈與稅的討論又開始了,很多專家認為徵收的目的是解決貧富差距,然而徵收這兩項稅,真的能夠解決貧富差異問題麼? 為什麼選擇遺產稅和贈與稅,而不是通過完善的個稅等其他方稅務制度去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