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多次被傳徵收遺產稅 在中國徵收是否適合?
遺產稅是針對財產所有人去世以後遺留下來的財產而徵收的一種稅。它最早起源於歐洲,近代的遺產稅始於荷蘭,此後,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也相繼開徵遺產稅。許多國家之所以徵收遺產稅,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避免財富過度集中。在西方國家,貧富差距懸殊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對此,政府採取了徵收遺產稅予以控制。
-
財經知識百科:遺產稅|百科 遺產稅_網易財經
遺產稅是以被繼承人去世後所遺留的財產為徵稅對象,向遺產的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徵收的稅。徵收遺產稅,對於適當調節社會成員的財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會公益事業的財力有一定的意義。遺產稅常和贈與稅聯繫在一起設立和徵收。但是,為了吸引投資和資金流入,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故意不設立遺產稅或者廢除遺產稅。
-
專家再談遺產稅:徵收條件尚未具備起徵點存差異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2/3的國家和地區徵收這種稅。對於窮人來講,徵收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是平衡貧富差距、調節社會分配的有效手段;而對於富人來說,採取這些手段似乎總覺得有些「殺富濟貧」的味道。 遺產稅最早產生於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出於籌措軍費的需要,埃及法老胡夫開徵了遺產稅。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遺產稅該不該開徵?
關鍵是要不要下決心開始徵收,現在國家貧富差距問題已經凸顯,有了一批提前富起來的人,因此,開徵遺產稅對調解收入分配有重大意義。 【觀點二:徵收條件尚不具備】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到沒到徵遺產稅的時機,首先要搞清楚徵遺產稅的目的,然後考慮在現有條件下能否達到這個目的。
-
十四五期間,建議穩妥開徵房產稅、遺產稅?看看經濟學家怎麼說
但隨著「十四五」的臨近,它們似乎離大家又更近了許多… … 近日,在談到如何通過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來促進社會公平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給出了多個建議,其中一條就是提高直接稅的比重,發揮稅收平衡貧富差距的作用,比如穩妥開徵房地產稅,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
-
當下的中國不宜開徵遺產稅
遺產稅要開徵了?近日,財政部在其網站公布了《財政部關於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107號(財稅金融類018號)提案答覆的函》。該函回答了全國政協委員段祺華關於遺產稅法律法規修改的提案的相關問題。財政部表示,我國目前並未開徵遺產稅,也從未發布遺產稅相關條例或條例草案。 關於開徵遺產稅的傳言,由來已久。幾乎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傳一陣。
-
今日輿情解讀:開徵遺產稅還需公眾理性面對
孫哲旻Jamin(國泰君安證券 上海團結路營業部投資顧問):支持徵收遺產稅,但是要加強社會福利,監管稅收資金的去向,遺產稅適合貧富差距比較大的國家,符合目前中國國情,也可以起到抑制房價,促進消費的作用! 梁惠王(歷史小說作家):剛看到這國要徵遺產稅,還八十萬起徵簡直就是搶劫。不過,如果真能無差別執行,倒也喜大普奔,因為人人心裡明白,領導比我們富得不知哪裡去了。
-
專家: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
摘要 【專家: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29日表示,收入差距過大是制約一個國家消費總需求的重要原因,我國通過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消費水平的空間還很大。
-
遺產稅屢演「狼來了」 徵收條件是否成熟引爭議
有專家指出,根據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遺產稅應當明確定位於「富人稅」,即僅對資產達到極高標準的「巨富」徵收,要注意將一般性的財產繼承排除在外。 徵收條件是否成熟 遺產稅在許多國家都被視作緩解貧富差距的稅種,對社會確有不少積極作用。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目前有114個國家已開徵遺產稅,美、日等國近年來加大了對遺產稅的徵收力度。
-
遺產稅在美國
隨著近年來遺產稅起徵點的不斷調高,它已成為富人的獨有稅種,意在制衡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兼顧社會公平。美國的遺產稅是個人資產轉移稅的一部分,也是聯邦稅中稅率最高的一種。政府規定遺產包含了一個人生前的所有的財產,其中包括動產、不動產、股票、債券、保險收入、退休金等。但並非全部遺產都要納稅,納稅的部分是在扣除了喪葬費、生前債務、慈善捐款以及個人豁免額等之後所餘。
-
媒體:中國富人資本不透明 徵遺產稅比美國難
很少有話題像遺產稅一樣,能立刻喚起公眾對死後財產去向的憂慮。因為遺產稅制度一旦確立,意味著個人財富不能全數遺贈後人,而是將部分進入公帑。引起公眾心理焦灼的是,遺產稅究竟是調節社會貧富的「德政」,還是對私人財產的「合法掠奪」。在中國,遺產稅的腳步聲似乎越來越近。
-
房產稅沒來,「遺產稅」先來了?房子多的人恐怕「難眠」
那麼,房產稅什麼時候能開徵?如何徵收?對此,業界普遍認為,當前我國房產稅的立法程序沒有啟動,這意味著5年內房產稅出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個消息一經發出,讓許多剛需非常失望。說實話,大家不必失望,雖然房產稅短期內很難開徵,但「遺產稅」卻可能先來了。
-
國外遺產稅是怎麼徵收的
日本 提高遺產稅的最高邊際稅率,超過6億日元為55%。日本贈與稅也是累進稅率,200萬日元以下為10%,200萬-300萬日元為15%,300萬-400萬日元為20%,400萬-600萬日元為30%,600萬-1000萬日元為40%,超過1000萬日元為50%。
-
開徵遺產稅 不能只言其「利」
研究稱,我國已基本具備徵收遺產稅的條件,並建議將500萬元作為遺產稅起徵點。國務院此前批轉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曾要求,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徵遺產稅問題。 (3月3日《京華時報》) 財富不透明 遺產稅只是紙上談兵 北師大的報告認為,「無論從社會公平政策、轉變增長方式,還是縮小貧富差距,開始徵收遺產稅時機已成熟,條件也已基本具備」。那麼,遺產稅真的就「只欠東風」了嗎?
-
遺產稅真的要來了嗎?由專家建議解讀遺產稅開徵可能性及應對之法
在今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改革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在談到這一問題時給出多個建議。其中一個建議是,提高直接稅比重,發揮稅收平抑貧富差距的作用。「建議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穩妥開徵房地產稅,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宋曉梧表示。具體來看,宋曉梧首先建議,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
-
葉檀:徵收遺產稅 還可以再等等
他近日在中國進行演講時表示,「最近中國推行的反腐行動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同時建議中國除了個人所得稅之外,還應該徵收遺產稅、房產稅等資本稅。」中國現在是否適合徵收遺產稅?筆者並不樂觀。中國現在處於移民高峰期。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報告,截至2013年底,中國約60%的高淨值人士(1000萬元以上)表示自己正在考慮或已經完成投資移民,與兩年前比例大致持平。
-
遺產稅或促使財富向境外轉移 香港新加坡取消遺產稅
在我國的稅收體系中,遺產稅是一個已經存在了63年的稅種。 1950年,《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就將遺產稅作為擬開徵的稅種之一,但並未落實。在此之後,我國多次提及遺產稅的問題,但一直沒能真正落實。 1994年,我國進行稅制改革,遺產稅再次被列入方案,不過依然沒能開徵。
-
房產贈與稅怎麼來收取 繳納房屋贈與稅的規定
一、房產贈與稅怎麼來收取個人住房無償贈與雙方繳納稅款情況如下:直系親屬贈與(1)贈與人免徵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及附加。(2)受贈人需按徵收機關核定的房屋計稅價格繳納契稅,稅率3%。非直系親屬贈與(視同銷售)(1)贈與人需按徵收機關核定的房屋計稅價格計徵營業稅及附加5.6%,如果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贈與的,免徵營業稅及附加。(2)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為房地產贈與合同上標明的贈與房屋核定的計稅價格減除贈與過程中受贈人支付的相關稅費後的餘額,按照稅率20%繳納個人所得稅。(3)受贈人需按徵收機關核定的房屋計稅價格繳納契稅,稅率3%。
-
中國也要徵收遺產稅?三大「死穴」,令其不得不取消徵收
其實對於當今的人們來說,隨著資本的全球化,人們的行為方式也越來越自由,落葉歸根的思想似乎已經不太那麼重要,很多人就懷著哪個國家稅少,我就去哪個國家的思想。甚至對於那些有錢的富人們來說,哪個國家沒有遺產稅,我就去哪個國家。因此,我覺得有三點,對於國家來說,逼其不得不取消徵收遺產稅。
-
遺產繼承中的「稅」事
「稅」事 ★ 繼承遺產時,繼承人應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A曾立遺囑,去世後將其中1套贈與好友C。則B作為法定繼承人繼承A的房屋,免徵增值稅,不徵收契稅和個人所得稅。C受遺贈的房屋需繳納契稅,但免徵增值稅,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假設A欠繳稅款80萬元,B應以所得房產實際價值60萬為限清償A應繳納的稅款和債務。欠繳稅款超過B所得房產價值的20萬,由C在其受遺贈的財產價值內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