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投研|小米還得拼刺刀!

2020-12-20 騰訊網

小米集團 11 月 24 日港股盤後發布了 2020 年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本季度小米總營收 722 億人民幣,超市場預期 700 億,同比增長 35%;而經調整淨利潤 41 億,顯著高於市場預期 33 億。

收入端上主要是由於小米手機出貨量大漲之後,手機的 ASP 比較抗打,帶動收入超出了市場預期,而費用上主要是行政費用比較克制,同時研發費用也逐步穩定下來,帶動整體利潤小超預期。而詳細看這個季度收入和利潤的實現過程:

(1)手機業務在華為持續被動失利國際國內市場後,小米無論是從品牌升級還是手機出貨的角度,均在持續受益,尤其是這個季度出貨量大漲之後,手機客單價表現堅挺,超出了市場預期;

(2)IoT 硬體只能說是緩慢恢復,成熟單品電視和電腦的增長動能依然較差,在冰洗空調等暢銷大單品缺位的情況下,主要是靠小件通電產品來勉強支撐該板塊的增長;

硬體業務增長從收入和毛利表現均處在邊際改善的狀態。這個季度主要問題是在網際網路業務上:

(3)網際網路業務作為利潤的壓艙石,三季度走出疫情當廣告主預算穩步回歸,手機出貨也在逐步回歸之際,高毛利廣告業務增速反而在放緩,同比從上季度的 23% 放緩至 14%;同時之前高速增長的遊戲與金融業務竟然同比倒退,導致整體網際網路業務推動速度明顯放緩,同比增速直接從上季度的 29%,掉至 8.7%。

(4)雙品牌戰略、5G 手機推廣以及全球拓展之下,宣傳推廣費用持續居高不下,遠高於收入增速;但這個季度研發費逐步穩定下來,行政費用表現異常克制,同比幾乎零增長,費用端整體表現超預期。

整體來看,這個季度財報最大的利好手機出貨,市場已提前知曉,其他增量信息來看,網際網路收入端表現令人小感失望,費用上研發與行政基本穩定或明顯克制,帶動利潤小超預期,算是形成一定利好。

而再往後看的話,相比與上季度弱弱的財報 vs 財報後三個月內 50%+ 以上的漲幅,隨著華為制裁事件逐步走出最糟糕的情況,新榮耀用新的公司實體同樣可以獲得高通的 5G 手機晶片,小米再次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已經變小。

海豚投研在此前的前瞻性文章《「華為紅利」 漸消,小米拼實力能行嗎?》中總結了這個季度需要尋找的增量信息,以下是通過最新財報對這些問題的詳細分析:

1. 出貨飆升快速拉漲手機業務表現

小米手機收入本季度 476 億元,同比大幅飆漲 47.5%,在出貨量大筆飆升的帶動下,收入增速開始猛躥,與過去八個季度負增長以及 20% 以內的增速形成鮮明對比。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手機出貨量本季度為 4660 萬部,基本符合 IDC 此前發布小米全球 4650 萬部的出貨量數據,同比大漲 48%;而根據 IDC 數據,三季度行業是 1.3% 的負增長。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如果以 IDC 發布的三季度手機出貨量數據來看,小米手機出貨的地域驅動力的話,廣告與增值盈利能力較強的國內市場已明顯轉正:

(1)本季,小米國內出貨量本季度增速從上季度 22% 的降幅直接轉為 13.4% 的正增長,是小米國內是連續兩年負增長後,首次轉正,市佔率終於再次站上了 13%。可以看出,九月中旬之後,華為晶片斷供後,華為手機受到嚴重影響。而小米從中受益明顯。

再加上小米雙品牌策略下的價格上行,國內手機 ASP 上升了 14.7%,也就是說這個季度小米國內手機業務的增長可能已達到了 30%。

數據來源:IDC 海豚投研整理

(2)海外疫情緩解後:小米三季度海外出貨量從下跌 6% 轉為飆漲 54%,大幅跑贏海外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 3.6% 的正增長

從小米在財報中公布的信息來看,歐洲地區,尤其是華為逐步退出的西歐市場已成為印度之後,小米國際市場新的增長點:它在西歐市場出貨市佔率已升至前三、中東歐排名第二。在其他如拉美、中東、非洲等市場, 手機出貨排名已至少前四。

國際市場,尤其是對於網際網路服務開發希望較高的西歐市場,小米持續收割華為市佔率下降的紅利。

橫掃國際市場之際,手機綜合客單價依然堅挺:

本季度手機綜合客單價並沒有出現市場想像的下滑,1022 元的客單價,相當於同比增長 1.6%;雖然國際市場上增量市場與拉美、中東等的大幅開拓,並未明顯拉低綜合客單價,海外市場手機客單價僅下降 1.5%,而國內市場由於小米 10 開始明顯開始向上定價,國內 ASP 同比上漲了 14.7%。

5G 手機的來臨,小米系列手機國內向上定價持續推動小米整體客單價的提升。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此外,手機業務毛利率相比二季度明顯穩住,達到了 8.4%,站上了公司 8% 的基準線指引以上。對於毛利率的改善,公司的解釋是毛利相對較高的海外業務增速較快所帶來的結構性改善。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2. 網際網路業務有 「驚 「無」 喜」

本季度網際網路服務:該業務錄得收入 58 億,相比上季度 29% 的增速,同比僅增 9%。而且各個業務線沒有任何的驚喜,反倒令人感覺失望:

首先,廣告業務本季度收入 33 億,同比增長 13.7%,較前兩個季度明顯放緩,在主要廣告主投放逐步恢復的情況下,小米廣告增長反而在放緩令人費解,等待小米電話會的解釋。

其次,之前由遊戲帶動的增值服務增長也開始熄火:遊戲本季度收入 8 個億,同比增長下跌了 2%,而上季度的增長還是 55%。

小米解釋是因為疫情之後用戶玩遊戲時長變短,但考慮到遊戲行業整體還是 15% 以上的增長,海豚投研更加傾向於認為小米作為遊戲應用分發渠道分成下降可能已經體現到了財報端。

同時,除了遊戲之外的其他增值服務(小米金融、有品電商、電視會員等)本季度同比增幅 4.5%,較上季度 30%+ 的增長同樣明顯放緩。小米金融業務持續放緩速度,收入增速已經有正轉負,而且隨著網際網路小貸業務監管的加強,小米金融估計會持續受到影響。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另外,MIUI 系統作為小米網際網路服務的基石,本季度末月活達到 3.68 億,同比增速加速到了 26%。但新增的月活都是低網際網路變現值的海外用戶,國內還是小幅下降的狀態。

目前,海外 MIUI 月活已國內的 2.5 倍之多,但從收入貢獻上來看,海外網際網路收入這個季度僅 7 億,對小米整體網際網路服務的收入貢獻只有 12%。

國際在月活中的絕對主力,加上手機業務本身區區 8% 左右的毛利率水平,在海外相對高價值的用戶中推動月活在下遊網際網路端的變現,應該是小米不得不推動的事情。

而本季度,承擔網際網路變現核心的國內 MAU 這個季度僅 1.09 億,同比環比持續小幅下降;不過如果小米手機之後國內出貨的持續回歸,穩住國內月活還是有希望的。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網際網路業務作為小米的利潤引擎,這個季度毛利表現基本穩定:本季度網際網路毛利率 60.4%,與上季度 60.3% 齊平。

增值業務板塊此前一直大幅減值的金融資產這個季度有所改善:本季度應收貸款的信貸虧損撥備 4.16 億,與去年同期 4.15 億基本一致。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3.

小米 IoT 與生活消費品收入在本季度達到 181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16%,相比上個季度的 2% 有所改善。

如果把 IoT 分成電腦與電視等成熟的主要 IoT 產品與其他產品。可以看到,這個季度增長較為明顯的還是其他單品,如掃地機器人、手環等等,此類 IoT 產品同比增長了 24.6%,電腦電視等主要 IoT 也只是恢復了正增長而已。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而且從毛利表現來看走出二季度的瘋狂促銷之後,這個季度小米 IoT 毛利率有所改善。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4. 研發、行政費用明顯放緩,銷售繼續高投入

相比於上個季度,小米這個季度雖然研發和行政費用節制了很多,但是銷售費用依然居高不下:本季度銷售費用再次大漲 40%+,達到了 36 億;

其中,為了海外市場開拓,小米持續狂砸廣告,廣告費用同比大漲 52%,至 13 億人民幣;同時,海外銷售也導致包裝運輸費用的大幅增長。

同期,研發與行政費用則增速有明顯放緩趨勢,尤其是研發費用,去年同期單季研發投入首次站上 20 億之後,同比高基數下,本季度研發費用增速僅有 14%。

最終,小米在收入超市場預期,綜合毛利表現基本平穩,費用邊際改善的情況下,海豚投研重點關注的核心經營利潤(收入 - 成本 - 三費)達到了 34 億,核心營業利潤率 4.7%,較上季度的 3.1% 明顯改善。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在其他重要數據上:

1. 本季度小米總營收 721 億人民幣,超市場預期 700.2 億,主要因為手機均價堅挺,IoT 業務回暖步伐尚可。

整體收入同比增長 34.5%,手機業務的快速恢復拉動小米加速增長。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2.」國際米 「:從收入區域結構上來看,小米已經是一家嚴格意義上的國際公司,境外業務佔比高達 55%,再創新高;海外疫情減輕後,增速迅速拉到了 52%。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3. 本季公司實現毛利潤 102 億,同比增長 23%,毛利率達到了 14.1%,與市場預期 14.3% 基本相差無幾。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海豚投研整理

4.小米經調整淨利潤本季度 41 億,同樣超出了超市場預期的 33 億。

相關焦點

  • 海豚投研|拼多多系列之百億補貼:真補出壁壘了嗎?
    拼多多已自證其模式存在的生命力。網際網路公司從來不缺爭議,但是像拼多多這樣,從商家、用戶、同行到投資圈,爭議範圍如此之廣、持續如此之久的尚屬少數。但海豚認為,到當時當下這個節點,別的不說,投資圈圍繞拼多多的爭議已經塵埃落地,再去爭議拼多多是不是火得過三年、補貼過後拼多多是否 「裸泳」,已完全沒有意義。
  • 海豚投研|11 月線上零售:囤貨月增長稍顯慢
    囤貨月裡,消費者消費客單價持續下移,拼多多這個四季度表現未必會差。敲黑板!長橋證券投研服務 「海豚投研」 全新出爐,為長橋用戶跨市場解讀全球核心資產,把握企業深度價值與投資機會。以下海豚投研嘗試從高頻月度數據中來了解電商行業趨勢性表現,以下是詳細分析:(1)11 月銷售額在過去三年中對四季度線上實物零售額的貢獻佔比基本在 38% 到 40% 之間,對於電商四季度表現至關重要。
  • 空中拼刺刀!戰鬥機頭部那個尖兒是刺刀嗎?拼刺是不是用它?
    它主要是用來測量飛機速度的,同時還兼具其他多種功能。空速管測量飛機速度的原理是這樣的:當飛機向前飛行時,空氣流過飛機表面會形成氣流,氣流衝進空速管後,壓迫管子末端的感應器形成動壓。飛機飛得越快,動壓就越大。再將空氣靜止時的壓力即「靜壓」和動壓進行比較,就可以知道機身氣流的速度有多快,也就是飛機飛得有多快。
  • 李乾仁:拼刺刀,勇者勝
    原標題:李乾仁:拼刺刀,勇者勝 老人拿起一根竹子當作「刺刀」,雙手緊握「刺刀」,演示起那段抗戰中最深的記憶。 日前,在連城縣蓮峰鎮敬老院一房間內,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坐在沙發椅上入神地看著《平津戰役》一書,房間並不寬敞,主人收拾得乾淨整潔。 老人叫李乾仁,今年90歲,連城人。他向我們敘述了參加抗日、新中國成立後的人生經歷,那段浴血抗戰的經歷讓他感到無比自豪。 「這是拼刺刀時受傷的,這是被地雷炸傷的。」
  • 別挑刺了,拼多多三季度完美無瑕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海豚投研」(ID:haituntouyan),作者:海豚投研,36氪經授權發布。 北京時間 11 月 12 日晚間美股盤前,拼多多公布 2020 年三季度財報。拼多多這個季度收入達到了 142 億,大幅跑超市場預期 121.8 億。同時經營虧損高達 13 億,大幅低於市場預期虧損 25.4 億。
  • 抗戰時,日本人和中國人拼刺刀,卻為何不敢和美國人拼刺刀?
    抗戰時,日本人和中國人拼刺刀,卻為何不敢和美國人拼刺刀? 歷史背景推移到世界第二次大戰之前,世界上各個國家軍事化水平顯著提高。尤其美國日本。借著戰爭的名義,大發戰爭之財富。然而就是這樣的軍事水平下,日本這個國家首先選用的武器竟然是白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刺刀。
  • 拼多多系列之用戶天花板:淘寶還是微信?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海豚投研」(ID:haituntouyan),作者:海豚投研,36氪經授權發布。 陣營優勢之下,拼多多用戶數超淘寶天貓已是板上釘釘。 繼之前兩篇海豚投研 | 拼多多系列之百億補貼:真補出壁壘了嗎?與海豚投研 | 拼多多系列之反覆圈錢,是套路還是福報?之後,本篇嘗試探討拼多多另外一個核心問題——獲客的天花板在哪裡?
  • 和我軍拼刺刀,誰能贏?
    當年的抗日戰爭中,就不乏拼刺刀的戰鬥,尤其是當時,我國又窮又落後,武器彈藥都是很缺的,所以只能想辦法,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當時,就專門訓練了拼刺刀的技術,最後讓日本人,也讚嘆不已。後來隨著我國慢慢的發展,工業發展的進步,國力的提升,我們的武器彈藥也都能跟得上,所有對此拼刺刀這一技術,訓練的就相對少了,雖然當時在對越反擊戰中,也有拼刺刀,但是用途並不是很大。不過在越南戰場上,拼刺刀這事還是有的,當時越南的軍隊,就準備和我軍的戰士們拼刺刀,結果發現不是對手。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早期的木柄手榴彈威力並不大,殺敵效果很可憐,還不如冷兵器,而且西北軍中20響也少得可憐,還是以半自動毛瑟為主,手槍隊的比例一個旅才一個連,這比例也構不成各個西北軍戰士都能靠遠程武器對付日軍的了,對付進攻陣地的鬼子,或者收官肉搏的時候不用大刀難道要用槍託掄和手槍去砸?所以,拼刺刀就顯得尤為重要。
  • 1950年的長津湖之戰,雙方軍隊拼刺刀,美軍水平怎麼樣?
    一直以來,很多人以為,美國軍隊擅長依靠空軍和炮火的火力掩護,美國軍隊不擅長近距離作戰,更不擅長拼刺刀。其實,美國軍隊並非不會拼刺刀,而且自身有更多的選擇,根本沒有必要拼刺刀。例如在1950年的長津湖戰役中,雙方軍隊曾經上演了拼刺刀。那麼,美國軍隊的水平到底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拼刺刀的問題。在火器逐步取代了冷兵器以後,經常出現雙方軍隊對射的情況。
  • 這支部隊誕生於抗日烽火中,打破八路軍拼刺刀拼不過日軍的神話
    在眾多抗日題材電視劇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當我軍發起衝鋒,與日軍拼刺刀的時候,電視上的演員總是一個人打三四個日本兵,這一點其實是有違事實的。 聶帥曾經回憶過抗戰時期拼刺刀的場景:「抗戰初期在和日軍拼刺刀的時候,只要3個日本兵背對背防禦起來,就算周圍有10個八路軍戰士都很難取勝。」
  • 老兵回憶說:日軍刺刀拼不過大刀片,發明鐵圍脖,效果反而更差
    日本軍方自從建軍以來就非常注重士兵拼刺訓練,新兵一律接受嚴格的刺殺訓練。日軍向來以步槍精確射擊和拼刺二大技藝作為武士道精神的體現。除了部隊嚴格訓練以外,日軍為了在拼刺中佔到上風,還特地設計了新式的30式刺刀,單單這個刺刀就長達0.53米,極為鋒利。加上三八式步槍1.2米的長度。全槍連刺刀長度超過1.5米,為全世界同類槍械中最長的。
  • 日本中學生要練「拼刺刀」!軍國主義要「復活」?
    「拼刺刀」訓練或重回日本中學校園「刺槍術」俗稱「拼刺刀」,原本是二戰時日軍日常訓練的主要項目之一。不過當時練拼刺刀的不僅僅是在軍隊,在軍國主義教育下,日本學生也接受「拼刺刀」訓練。訓練時,要用木製「刺槍」來刺擊對手咽喉、左胸等要害部位,非常危險,需要全身佩戴專用防具。
  • 被誇大的武士道精神,拼刺刀前卸除子彈,日軍真的這麼「善良」?
    被誇大的武士道精神,拼刺刀前卸除子彈,日軍真的這麼「善良」?然後很有趣的是,我們在抗日劇中都能看到,為了節目效果都會有近身搏鬥的時候,中國大刀對陣日本刺刀。甚至經常能看到日軍圍困八路軍英雄的時候都卸除子彈拼刺刀獲得勝利或者被打敗。小編就覺得很奇怪啊,都已經熱武器時代了,為什麼還要冷兵器作戰呢?查閱資料發現,有兩個小故事能告訴我們答案。
  • 中部戰區空軍飛行大隊長侯兵林:敢空中「拼刺刀」
    中部戰區空軍某旅飛行大隊長侯兵林——敢於空中「拼刺刀」近日,華北某機場碧空如洗,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兩批戰機呼嘯升空。「嘟嘟嘟……」正在警戒巡邏的兩名飛行員,突然聽到「敵」跟蹤的告警,作為對手的飛行教官、一大隊大隊長侯兵林駕機悄然出現在他們側後方。
  • 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紅纓槍輕鬆做到2米長,3.8大蓋不過1280毫米,加上刺刀,伸出手臂,至多1800毫米。紅纓槍帶來的心理優勢非常巨大。可你不能讓戰士又帶步槍又扛長槍吧,一般開戰都是兩方對射的,而且武器彈藥不充足,不能做到人手一條槍一把刺刀,只能拿紅纓槍大刀片來湊,說到底還是因為那時候窮、落後。關於戰場上拼刺刀,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
  • 空中格鬥太愚蠢,面對面拼刺刀實為下下策!
    想想以前打仗,尤其空中戰場,戰機就是面對面打,只不過二戰那會我們連戰機都沒有,每次看到日本的戰機進行機槍掃射和投下大量炸彈,你也沒辦法,讓我們吃了太多的虧,畢竟那時你用小米加步槍又怎麼和人家的坦克飛機比。
  • 日本中學拼刺刀課納入體育課中 這是要做什麼?
    據新華社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日前宣布,中學新版的「學習指導要領」在體育課程中加入了「槍劍道」,也就是俗稱的「拼刺刀」。而在日本軍國主義時期,這正是日軍作戰訓練的重要科目。在和平和發展為主流的當代文明社會,卻讓中學生學習軍國主義時代的作戰訓練科目,日本這是要做什麼?
  • 日軍子彈打光後拼刺刀,為何我軍會主動配合,而不是拿槍掃射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中國和日本作戰的時候,中國的武器裝備較為落後和寒酸,且數量不足,很多時候都不能滿足人手一支槍,而每個人分發到的子彈也是非常有限的,為此在對日作戰中中國軍隊通常在子彈打光後,只能和日軍進行白刃戰,但是日軍的條件就比中國要好很多,他們不僅武器裝備非常精良,彈藥充足,其還專門訓練過拼刺刀,那為什麼在戰場拼刺刀的時候
  • 「海上拼刺刀」:古老的撞擊戰術
    上月末,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發生刻赤海峽事件,俄羅斯邊防巡邏船隻像「海上拼刺刀」一般撞向了烏克蘭海軍武裝拖船,這一幕使得這種古老但並未消失的海戰戰術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使用艦艏的「撞角」,或者叫「衝角」,以敵方船隻脆弱的側舷水線為目標,通過衝撞破壞敵方船體和龍骨,使之進水沉沒或喪失航行能力的戰法,即為「撞擊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