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叫「用英語思考」?

2021-02-19 英語學習筆記

經常有英語老師祭出「你口語表達不地道,是因為你沒有用英語思考」。那可否具體解釋下什麼是「用英語思考」呢?

或者我們換個關鍵詞:如何用東北話/山東話/廣東話思考?我的四川話說的不地道,是因為我沒有用四川話思考嗎?

當我們在說「用英語思考」時,我們可能是在用它反對「翻譯式學習」。而「用英語思考」的具體表現,可以分為「觀點的產生」和「表達的習慣」。

文化是語言的土壤,「觀點的產生」固然離不開我們的環境、歷史、風俗等。這個問題比較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連淑能先生的《英漢對比研究》,其中有很專業的論述。

「表達的習慣」是指一個群體的說話習慣而已。我們說得不地道,只是因為不夠熟悉這種表述習慣。

比如,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兩個人在你面前秀恩愛,你有點受不了,想對他們說你倆能不能別這麼撒狗糧,你會怎麼說?

美劇 F is for Family 中是這樣說的:

Get a room 字面意思就是「找個房間」,在這裡就可以理解為「別在大庭廣眾之下秀恩愛了」。我們見過這樣的說法後,以後遇到類似的場景直接用它就好了。

當我們說「用英語思考」時,其實多數情況下說的無非就是「表達的習慣」而已。有了這樣的定義,「用英語思考」就少了些神秘感,我們學起來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把「用英語思考」升級為具體的行動,讓我們的英文表達更地道:


理念上要謹記:把英語當英語。

70 多年前,語言學家呂叔湘寫了本《中國人學英文》,核心觀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把英語當英語。

許多表達我們覺得彆扭,其實非常正常,因為英語就是和中文不同。

方法上:觀察總結,模仿使用。也就是大劑量的輸入和見機輸出。

「觀察總結」的過程可以按照《高級英文理解與表達教程》中的思路,拆分為兩個方面:類比和辨析。

類比:在見到類似詞語、句型後,要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意識。比如表示「比較」的句型都有哪些?表示「原來」有哪些說法?

也就是在學習中多問自己「這個詞、這段話還可以如何表達?」「這一類句型有哪些共同點?」 像是戴著望遠鏡樣閱讀,由點到線,最後把知識拼成一副畫。

辨析:遇到相似詞語、句型時,要問「他們有什麼不同?」 像是用顯微鏡一樣去分析它們。

無論是口語還是寫作,無論是看美劇還是讀《經濟學人》,我們都是在不斷的類比、辨析。日積月累,最終讓自己習慣那些覺得彆扭的說法。

升級了理念和方法,我們對「用英語思考」的認識也能得以提升。從聽起來假大空的 think in English 變為更實在的 live English。如 Fluent in 3 Months 中所說:

You don’t know a language, you live it. You don’t learn a language, you get used to it.

把這兩句話背下來並踐行,對語言學習的認知就提升了一小步。

相關焦點

  • 學英語到底有什麼用?
    學英語到底有什麼用?
  • 章子怡為什麼叫國際章 章子怡的英語到底什麼水平嗎?
    章子怡為什麼叫國際章 章子怡的英語到底什麼水平嗎?時間:2018-04-05 18: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章子怡為什麼叫國際章 章子怡的英語到底什麼水平嗎?
  • 學英語到底有什麼用
    為什麼要學英語?因為要考試啊。到底為什麼要學英語?因為學英語真的有用。英語可以得到第一手資料,可以讀到更前言質量更高的文獻,可以見識不同的思維方式……01@豆瓣 不會騎掃把增加就業機會啊。最直觀的英語好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去外企上班,英語不好沒得選。
  • 《道德經》思考:什麼叫「不言之教」?
    《道德經》思考:什麼叫「不言之教」?
  • 新生大學:用英語思考,與世界接軌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英語對大學生們來說,能成為他們邁向社會的極大助力。越是優秀的企業,對英語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就有著越高的要求,尤其是福利優渥的外企。因此,「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這個問題,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都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他們很清楚,在未來國際化的競爭浪潮下,優秀的英語能力能夠幫助他們走向更高的臺階!
  • 什麼叫「學」英語,「用」英語又「說」英語?Call me names為例
    什麼叫「學」英語,「用」英語又「說」英語?Call me names為例我們「學」英語難道只是為了「用」中文「學懂」嗎?只為「會說」中文嗎?下面,我們以學習英語call me names為例:1.「學」英語:call是「叫」,names是「名」,那call me names難道是「叫我名字」嗎?2.不應該是在「學」英語call me names的時候,卻「說」中文:call是「叫」,names是「名」,那call me names難道是「叫我名字」嗎?這就叫典型的「學」英語「說」中文。
  • 英語學習與獨立思考
    我在公眾號後臺這樣經常收到這樣的消息「我英語不好,請問學英語用什麼方法好呢?」
  • 孩子的英語到底要學到什麼程度?
    我天天忙著帶大家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很多朋友都在公號中跟我分享,但很少會有朋友去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孩子的英語到底要學到什麼程度? 作為家長,如果希望孩子有個比合格更好一些的發展,那就要靠咱們自己提前想好:我孩子的學習目標是什麼? 我是英語老師,其他科目我沒有發言權,但在英語學習方面,我思考了很久,包括我在教葉女士學英語時,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能達到一個什麼程度。
  • 3A英語小課堂:用英語的方式來思考
    當我們使用另一種語言時,用母語進行思考的問題在於不斷翻譯。就算翻譯的一直很穩定,但是我們在說話時仍然可能會不穩定,因為我們不僅要翻譯每個單詞,還需要重新排列他們來保證我們第二語言的流暢性。同時還需要把控談話的速度,所以簡單的一句最近過的怎麼樣都需要很大的腦力勞動。用另一種語言思考的概念有點令人困惑。
  • 我想問一下,你思考問的時候,心裡用的是什麼語言?還是母語嘛?_澎湃...
    ,心裡用的是什麼語言?比如,在思考學術問題的時候常常用英語;在自作多情的時候就常常用日語,因為小時候聽的日語歌最多。另外,在暴露於某種語言環境的時候或者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使用這種語言思考的頻率也會升高。比如去年冬天去了一趟阿根廷,就開始更多地使用西班牙語思考。
  • 深度思考:英語成「全球語」是否扼殺了什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最新資訊>正文深度思考:英語成「全球語」是否扼殺了什麼 2012-03-05 16:11 來源:青年參考 作者:
  • 用英語「懂」英語:「沃爾瑪強勢入駐」用英語怎麼說?
    動輒用中文「思考」「這句話用英語怎麼說」還有一個「害處」:成功讓自己「避開」了本來「就會」的英語,而為了「表達」中文一味思考思索英語「新詞」,總以為自己「不會這個」。比如:沃爾瑪將強勢入駐。有人問我:老師,這個英語「怎麼表達」?
  • 「彩蛋」用英語到底怎麼說?
    大概有八百多年沒在公眾號上發布「英普」文章了(「英普」指的是相當於「科普」的「英語知識普及」的意思,而不是用英語表達的普通話的意思),今天這篇也算是難得了
  • 當我們討論英語啟蒙的時候究竟應該思考什麼?
    有人可能要問,Kitty老師,你這樣摳字眼有什麼意義呢?這個還用你說嗎?其實,真相不是這樣的。因為絕大多數人在討論英語啟蒙這件事情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麼。只是翻來覆去地想,我究竟應該怎麼給孩子英語啟蒙?至於英語啟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 紅茶到底為什麼叫black tea?原來茶的英語竟是起源於中國?
    像往常一樣,Jane泡了一杯紅茶,坐在電腦前開始思考今天要跟大家聊點啥。
  • 非母語環境下,怎麼讓孩子用英語思考?
    「Apple,蘋果;banana,香蕉;orange,橘子……」不少家長在教孩子英語時都習慣翻譯成中文「幫孩子理解」,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方法會阻斷孩子正在發展的英語思維。01 什麼是「英語思維」?所謂英語思維就是用英語思考:在表達時直接將想法用英文表述,而不是先想中文再翻譯成英語。用英語思考的孩子在交流、閱讀時不僅反應更快,而且準確度更高。02 如何用英語思考?
  • 「考研英語」英語專業到底要不要考研?
    許多英語專業的同學,在臨近就業的時候,也許會有這樣的疑惑:我英語專業,想找個以後能用上英語的工作,不然我這四年豈不是白學了。我英語專業,感覺自己大學沒學到什麼,要不要考個研?但首先,你過去的努力了,其次,即使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學習英語,這也不代表你未來的工作,一定要用上英語,才顯得自己的用功沒有白費。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不是能不能用上英語,這才是我們更應該考慮的問題。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 「你和寶寶說英語」每日一詞:不知道是什麼動物在叫,「叫」用哪個...
    「你和寶寶說英語」每日一詞:不知道是什麼動物在叫,「叫」用哪個英文?我們都知道狗叫用bark,貓叫用meow,但是,如果你想說,是什麼動物在叫?英文是:What animal is making that sound?
  • VOA慢速 | 訓練大腦用英語思考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inking in English can bring you a huge step closer to fluency! It is not very difficult, but it does take conscious effort and practice.好消息是,用英語思考可以讓你離流利會話更進一步!
  • 它在中國叫「荷蘭豆」,在荷蘭卻叫「中國豆」,到底應該叫什麼?
    它在中國叫「荷蘭豆」,在荷蘭卻叫「中國豆」,到底應該叫什麼?豆的種類有很多,外形、顏色、大小也是多樣化。而且吃法也是大不一樣,有的只能吃豆子,有的只能吃豆莢,也有的都可以吃。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豌豆,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