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生兒疝氣,這些家長應該了解一下!

2021-01-21 發育遲緩

一、新生兒疝氣是什麼?

疝氣並不是什麼氣體,而是指人體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從原來的腔突破腔壁到另外一個腔內。腹壁疝多由於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腹內壓增高,迫使腹腔內的游離臟器如:小腸、盲腸、大網膜、膀胱、卵巢、輸卵管等臟器通過人體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孔隙進入另一部位。至於小兒科最常見的疝氣有二種:臍疝氣與腹股溝疝氣兩種。

二、臍疝氣

俗稱「氣肚臍」,為先天性,是新生兒和嬰兒時期常見的疾病之一。臍帶脫落後,臍部瘢痕區由於胎兒階段臍帶從腹壁穿過,是腹壁一先天性薄弱處;在嬰兒期,兩側腹肌未完全在中線合攏,留有缺損,在醫學上稱為臍環。當哭鬧過多、咳嗽、腹瀉等促使腹內壓力增高時,便會導致腹腔內容物,特別是小腸,連同腹膜、腹壁皮膚一起由臍部逐漸向外頂出,形成臍疝。



三、腹股溝疝氣

腹股溝區是位於下腹壁與大腿交界的三角區,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區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根據疝環與腹壁下動脈的關係,腹股溝疝分為腹股溝斜疝和腹股溝直疝兩種。腹股溝斜疝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腹股溝斜疝從位於腹壁下動脈外側的腹股溝管深環(腹橫筋膜卵圓孔)突出,向內下,向前斜行經腹股溝管,再穿出腹股溝淺環(皮下環),可進入陰囊中,佔腹股溝疝的95%。右側比左側多見,男女發病率之比為15:1。

四、新生兒疝氣的症狀

臍疝氣通常在嬰兒時期出現。嬰兒咳嗽和哭鬧的時候,特別明顯。臍疝氣形成的原因是腹壁發展後期剩下的閉鎖比較差,還沒有關閉好。這種疝氣,黑人和低體重早產兒有較高的發生率。臍疝氣有些很小,也有些很大,纖維環的直徑可以是1公分僅容得下一個小指頭,也可以是5公分大小。疝氣內容可能是大網膜或小腸。但是臍疝氣很容易回去,扭轉或鉗閉讓裡頭的東西壞死的機會,微乎其微。

五、日常護理



發現孩子得了疝氣,一定去正軌的醫院根據醫生醫囑治療。平時生活中,我們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對孩子進行護理。

(1)疝氣患者應儘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便秘,生氣,劇烈運動等。

(2)疝氣患者應注意休息,墜下時,用手輕輕將疝氣推回腹腔。

(3)疝氣患者應儘量減少奔跑與久立,久蹲,適時注意平躺休息。

(4)疝氣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藥、雞、蛋、魚、肉等。

(5)稍大一些的幼兒疝氣患者,應適當進行鍛鍊,以增強體質。

除少數嬰兒疝氣外,大部分腹股溝疝氣不能自愈。隨著病情的拖延,疝氣包塊逐漸增大,會給治療帶來難度,並且,腹股溝疝氣容易發生嵌頓(疝氣包塊被卡住無法回納)和絞窄,甚至危機病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除少數特殊情況外,小兒疝氣均應儘早接受徹底的治療。

相關焦點

  • 莫慌,小兒疝氣了解一下!
    很多家長對疝氣不了解   孩子患了疝氣沒有及時發現   從而耽誤了治療   今天,福田區第二人民醫院陳少逸主任   將為大家解答一些關於疝氣的問題   1
  • 兩歲小孩疝氣 兩歲小孩疝氣手術過程
    1、非手術治療:一般針對直徑小於1.5cm的較小的臍疝,這些臍疝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鑑於小兒疝氣很少發生嵌頓,可先予非手術治療。彈性腹帶法:此法對新生兒、小嬰兒尤為適用。可白天佩帶彈性腹帶,睡覺時松下,並經常調節鬆緊度。這方法操作較簡便,既防止臍疝過分膨出,又保證孩子飲食入量和腹部發育彈性。
  • 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 疝氣手術後應該吃這些
    人的器官每天都在工作,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對於疝氣,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大多數始發於幼年,但是有很多人都不大注意,所以都拖延到了成年,那麼對於疝氣手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疝氣手術後應該吃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1、病人出手術室後,應保持平躺的姿勢。6小時內不要墊枕頭。
  • 了解一下疝氣的症狀有哪些?不手術治療疝氣的方法是什麼
    衡水市疝氣研究所疝氣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問題,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那麼大家對於這種疾病有多少的了解呢
  • 疝氣是病不是氣,還會影響娃生育!做家長的千萬別大意
    很多家長有個疑問,疝氣究竟是個什麼氣?跟魚香肉絲沒有魚一樣,疝氣並不是氣,而是一種病,指的是有一部分組織跑偏了。就是腹股溝內的某個位置出現了缺損,一些本應該在腹腔裡的組織趁機跑出來掉進腹股溝,或者陰囊裡了,從外面看就是鼓起一個包。
  • 早產兒疝氣怎麼辦呢,小兒疝氣怎麼治療最好?
    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疝氣已經是新生兒較常見的毛病了,不少媽媽單純地認為時間久了疝氣「鼓包」就會消失,甚至認為疝氣不痛、不變大就不需要治療,這都是錯誤的認識。那麼到底新生兒疝氣怎麼辦呢,小兒疝氣怎麼治療最好?
  • 疝氣的症狀 這些症狀竟是疝氣
    疝氣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問題,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那麼大家對於這種疾病有多少的了解呢?疝氣的症狀有哪些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疝氣的症狀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復發疝、白線疝、股疝等。
  • 6月大男嬰無故脹氣哭鬧 原是小兒疝氣在作怪
    父母帶著他到醫院檢查才知道,鵬鵬患上小兒疝氣,由於平時家長包裹的比較嚴實,沒有及早發現,已經出現疝氣比較嚴重的「嵌頓」症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普外科主任李曉慶教授表示,小兒疝氣發病率為1%-4%,多出現在男孩身上,每年到該院做疝氣手術的患兒大概有4000餘例,新生兒疝氣嵌頓導致睪丸切除的比例高達20%,家長務必引起重視。
  • 「脾氣大、愛哭的娃,更容易得疝氣?」疝氣的真相是這個
    最近後臺收到一則留言: 上面這個寶媽的問題,就比較典型,寶寶的情況屬於嬰幼兒比較常見的疝氣,很多留言都問過疝氣是不是跟孩子愛哭、脾氣大有關,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誤區,疝氣可不是孩子哭出來的病。 疝氣是啥?
  • 易發生在幼兒身上的小兒疝氣,家長不可輕忽!
    閨蜜也是一臉無奈,並沒有發現異常之處,直到閨蜜給孩子把尿的時候,我才注意到小朋友大腿根部陰囊旁邊有一個小包塊時隱時現,按了一下小包的位置,結果孩子馬上就「哇」哭了,於是我告訴閨蜜她的孩子變得「不聽話」可能是因為「小兒疝氣」。
  • 小兒疝氣 不可大意
    □記者李鈺通訊員肖利珍文張琮攝影    閱讀提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疝氣多發於成年人,小兒疝氣卻不常聽聞。但殊不知,疝氣在小兒常見病中卻佔領著一席「高」地。記者經過了解發現,不少家長對小兒疝氣不了解甚至存在認識誤區,認為可以自愈。
  • 什麼是疝氣 疝氣的症狀
    疝氣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是指人體內的器官離開了自己本來的位置,並且通過人體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疝氣會嚴重影響到大家的身體,那麼請問什麼是疝氣?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是什麼?兒童疝氣手術後吃什麼好?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新生兒臍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點擊編輯籤名「新生兒臍疝」——顧名思義,就是由於肚臍沒有得到很好的閉合,導致腸子的一部分從肚臍部位鼓出來而造成的疝氣一般來說,由於早產兒的身體機能發育不夠完善,所以比足月兒更容易患上臍疝氣。那新生兒臍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1、在寶寶哭鬧的時候,首先應該安撫,並判斷哭鬧是否因為臍疝氣所引起。雖然臍疝氣算是良性症狀,但是家長仍需留意觀察臍疝氣的情況。
  • 寶寶得了疝氣,這些症狀您都清楚嗎?提醒:做好生活護理很關鍵
    有一種病很多家長們都不是很了解,就是疝氣,王奶奶家的孫子很可能就是得了這種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寶寶得了疝氣都有哪些症狀。寶寶得了疝氣有哪些症狀所謂疝氣實際上就是身體裡面的某些器官或組織發生了位移,脫離了原本的位置而引起的。
  • 疝氣是什麼?真的是孩子哭出來的病?
    小兒疝氣和成人的疝氣是不同的,小孩疝氣主要是先天性的原因引起,而成人主要是後天性的原因引起。從定義上可見小兒疝氣,首先存在一個沒有關閉的通道,才形成的一個疝氣,與哭鬧並沒有直接關係,但為什麼有的時候確確實實愛哭的孩子容易起包塊呢?
  • 關於新生兒黃疸,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兒黃疸。相信大部分寶媽在寶寶剛出生時都遇到過寶寶黃疸高,很多寶媽一聽說孩子有黃疸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腦子裡會出現N多個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黃疸啊?這可怎麼辦呀?怎麼幫寶寶退黃疸?我家寶寶黃疸怎麼還不退呀!這是什麼情況呀?嚴不嚴重啊?
  • 你了解過疝氣嗎,老人和孩子是多發人群,這些事情可先了解
    據調查發現疝氣國民總體發病率約為3‰~5‰,而不同年齡階段的患者患病的機率大不相同,據統計發現嬰兒疝氣的發病率為1%~4%,而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高達1.16%,因此嬰幼兒和中老年患者是疝氣發病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群體。
  • 小兒「疝氣」不可怕,媽媽必看!
    什麼是小兒疝氣?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 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
  • 疝氣是否可以自愈,患有疝氣怎麼辦?
    疝氣,小腸氣的俗稱,兒童成長過程中並不罕見。因為它出現的症狀很特別,孩子的肚子上會鼓起包包,很多家長都會怕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也有一些老人家說:等到孩子長大就沒事了,別擔心。可得了小兒疝氣不治真的可以嗎?疝氣是否能自愈?
  • 這個問題每個媽媽都應該了解
    對於體檢這件事,家長們基本上可以分為3派。第一派就是擔心寶寶體檢數據不好看,生長發育不及格的「擔憂派」;第二派就是認為檢查只是例行公事的「無所謂派」;第三派就是了解寶寶體檢的「運籌帷幄派」。那麼如何去做一個運籌帷幄的家長呢?關於寶寶體檢這些事,你一定要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