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焦慮——如何解?

2020-09-09 鐮刀or韭菜

如果你看到了我這篇文章,我猜你的年齡應該在35-45歲之間,正是事業的中堅力量,是家庭的頂梁柱。沒了當年的年少輕狂,卻多了成熟與穩重,就想讓事業穩步提升,生活水平更進一步,理想並不算豐滿,然而現實卻更加的骨感。

相比中年焦慮大家可能更熟悉另外一個詞——中年危機。中年危機是指39~50歲之間的男性,在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我所講的中年焦慮的部分原因是由於中年危機,但不等於中年危機,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所指的中年焦慮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已經遭遇中年危機而產生的焦慮,二是雖然沒有危機,但想在事業和生活水平上更進一步,非常努力卻不可得而產生的焦慮,更類似於中產階級焦慮。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中年焦慮產生的原因和給出我的建議。

一、身體原因

很多人年輕時為了事業也好,為了家庭也罷,肆意揮霍自己的健康,如抽菸、酗酒、熬夜等等,可能換來了數量可觀的金錢(更有可悲的是金錢也沒換來)。到了40歲左右,身體已經亮起了紅燈,最常見的就是三高,腸胃病之類,如果任其發展,到不了50歲就會變成醫院的常客,工作生活受影響之外,家庭財政也會亮起紅燈,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大款。

對於這一類人,我的建議是:事已至此,亡羊補牢。必須快速地斷絕一切不好的生活習慣,而且要永遠堅持下去,哪怕這樣做馬上就對你的事業帶來不利影響,哪怕你的感覺會很不好。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人的身體在40歲之前還有很強的修復能力,如果能夠堅持,你還可以回到從前。建議到環境好的地方做一些輕量級的運動,如:爬爬山,騎行等。但不建議做劇烈運動,實驗證明超負荷的運動對健康和壽命非常不利。

二、經濟原因

分為兩個方面來講。

一是事業遇到瓶頸甚至遭遇危機。目前軟體行業的「退休」(指失去競爭力,可能會被辭退)年齡大概是35歲,房地產行業的「退休」年齡在40歲,快遞等體力行業可能更早,靠臉吃飯的行業會更更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很簡單,一知識體系更新速度加快,年齡大的你知識體系已經落伍不能滿足需求;二社會更加的「現實」,職位是為創造效益而設定的,你不再適合這個職位,企業不是大鍋飯,社會也不念舊情,直接辭退,最多按照國家法規給與補償,哪怕這樣的結果所佔比例並不高,但對人的心理衝擊還是很大。

二是家庭負擔加重。40歲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中國的目前國情就是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教育投入真可謂是「上不封頂」。還有就是老人,40歲的這一代,大都是「農民的孩子」,老人並沒有完善的社保,一旦老人身體有恙,對於家庭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再有就是日常生活的開銷逐年水漲船高。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個人收入此時不下降已經是燒高香了。

是不是想喊一句「我太難了!」

要解決經濟問題本質是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努力讓自己的專業能力與時俱進,保持競爭力。道理誰都明白,難的是如何開始和如何堅持,這也是我要講的重點。

如何開始指的是我該向誰去學,通過什麼方式學,都學哪些內容。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我就給大家一個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和年輕人交朋友。因為在事業上取代你的往往都是年輕人,他們態度更積極,知識和觀念更新,工作效率也更高。只有通過和年輕人交朋友,才能充分了解他們如何思考問題,是什麼心態,知識結構如何,在向哪方面努力。只有了解了年輕人的想法,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加之自己的努力才會取得明顯的效果,正所謂以彼之長補己之短。

如何堅持學習,你肯定會給自己找很多的理由,比如工作平時已經很忙,孩子教育太耗費精力,家庭矛盾處理起來已經精疲力盡,諸如此類。沒有直接的、立馬見效的好處吸引,好像根本堅持不下來。那就設定一些快速見效的遊戲規則,如設定每天和階段性目標獎勵,讓你身邊的人嚴格監督你執行。學習每天不用花費太多時間,貴在堅持,不是有這樣一句名言「任何事情你真正做夠一萬小時就變成了專家」。

今天這個話題起的有點沉重。相比外國,我國經濟形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大家生活水平也是逐年提高。如果您覺得我說的不對,那就當是我「杞人憂天」了(我也年近40,這不都開始寫頭條號了)。如果您要是覺得我說的對呢,我就再給大家一個好的建議。

多打開今日頭條看一看,可不是要你去看那些漂亮臉蛋和大腿,那是殺死你的慢性毒藥。多看一些新的知識,新的觀點,多看一些有深度的內容——比方說我的頭條號。謝謝!(*^▽^*)

相關焦點

  • 中年高管如何走出焦慮?
    ,如何有效地做減法?壓力之下,如何擺脫焦慮這可能會是幫助大家走出焦慮困境的一個突破點。再深入想一想,人們為什麼容易被環境左右,在壓力下感到焦慮?我想漸進型的自尊理論或許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我們理解自尊,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看:一是價值感,就是我值不值得別人的尊重和愛;另一個能力感,就是我行不行,實力如何。依賴型自尊的價值感取決於他人,需要外界不斷的認可和肯定,否則就會陷入焦慮和擔心;在能力方面則會通過與外界的比較來判斷自身。
  • 名利場的中年焦慮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6期,原文標題《名利場的中年焦慮》,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Ambition:How We Manage Success and Failure Throughout Our Lives)這本書中,吉爾伯特·布裡姆(Gilbert Brim)分析中年焦慮的來源有兩種。
  • 當中年遇到焦慮
    前兩天我的朋友圈被一篇《男到中年,不如狗》的文章刷屏了,很多朋友都轉發了。文章寫得非常的煽情,羅列很多從網絡上搜集的,近期,或以前的,有關中年男人的艱難時刻,配上傷感的圖片,然後巧妙得引用了張愛玲的一段文字: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 毫無一技之長的中年打工人,如何應對焦慮甚至抑鬱?
    毫無一技之長的中年打工人,如何應對焦慮甚至抑鬱? 2020-12-22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清凇:人到中年
  • 化解中年焦慮,破解中年危機|這本書送給即將步入中年的80後女性
    是的,這條信息來自於一位同為80後的女性朋友,在這個奔四即將步入中年的女性隊伍中,那一個光鮮亮麗的身影后,沒有血和淚的疼痛、沒有蓬頭垢面的不堪、沒有自我質疑的恐慌、沒有不時襲來的焦慮?衰老、危機、壓力、焦慮,這是每一名即將步入中年的80後女性不得不直面的功課。
  • 人到中年焦慮太多,如何克服焦慮,五位古人給出了這幾個「妙招」
    人生在世,誰都活的不容易,尤其是人到中年,面臨可怕的中年危機,克服焦慮也成了一個永恆的話題。該如何克服焦慮呢?曾有五位古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人生的焦慮太多,總是會給人一種不安全感,相比於古人而言,現代人的焦慮情緒似乎更多更大,甚至有時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當代人生存壓力大,房貸、車貸、彩禮、父母贍養、子女教育、職場壓力、身體亞健康,無一不在摧殘著我們。
  • 人到中年為什麼會焦慮?如何避免中年焦慮呢?
    人在中年感覺焦慮主要是對未來的不確定因素有恐懼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還沒有長大,父母已老去,自己成了家庭的頂梁柱,但是又感覺自己的精力每況愈下,很多行業也不適合自己重新開始,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很多中年人會覺得危機四伏!
  • 失業焦慮,幾乎是人步入中年的標配
    錢,也終於讓一個曾仗劍走天涯的少年染上了濃濃的煙火氣……也因此,一個中年人對待自己的職業生涯會顯得卑微,向前進步了一步,卻也不敢向後退縮,一旦遇到對工作有威脅的問題,整個人就會在失業的擔憂中度過,異常焦慮。 成年人,已沒有了無堅不摧的後盾,因為自己就是整個家的支撐,頂天立地。所以,處理好自己的問題是我們的責任,包括焦慮!
  • 人到中年如何緩解心理焦慮?特別是在疫情發生存款不多的時候?
    人到中年如何緩解心理焦慮?特別是在疫情發生存款不多的時候?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現在的10年,要比明清時期的幾十年年的變化還要大,比先秦時期的幾百年年還要多,再這樣的背景下,人們的心更浮躁,也就產生了全民焦慮,無論是老年人,中青年人,少年兒童,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感覺很焦慮,當然各自焦慮的點不一樣。
  • 人到中年的父母,不必過於焦慮
    自從付出了這筆舞蹈學費以後,我就一直在跟寶爸商量,如果要讓孩子堅持上興趣培訓班的話,兩個孩子該花費多少,如何省出錢來我一直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因為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態。好像一讓她上了培訓班,馬上就巴不得她成才,我們作為父母就可以立刻得到回報了。
  • 中年男人的解膩瞬間:藍色西裝的有型百變
    當然,我相信任何一個中年男人都想解膩,無奈的是解膩無門。而在男人能夠駕馭的西裝顏色當中,最適合中年男人的顏色就是藍色,不僅是因為「深色顯瘦」,也因為這是一種藍天色,是一種大海色,大氣磅礴而又深邃之極,最能夠代表中年男人的格局,以及心態!
  • 90後中年危機 :「假矯情」還是「真焦慮」?
    同事:「哎,我感覺我要中年危機了,人家00後都出來混社會了,還有我們90後啥好飯吃?"被他一說我突然也有點中年危機的感覺,隨手就看了看中年危機都有哪些表現。結果,字字誅心! 都說「中年危機」式的恐懼,就是一種除了年齡,什麼都沒往前走的焦慮;要存款沒存款,要朋友沒朋友
  • 中年焦慮!最重要是的自我療愈!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發生大變化!上有父母需要贍養!下有孩子未成年!如果自己不是做老闆!再加上工作的壓力!焦慮也隨之而來了!晚上睡不著覺!頭髮大把大把的脫落!精神狀態萎糜不振!焦慮情緒是一種惡性循環,越焦慮就越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引發焦慮的事情上去!總會在那些事情裡面轉圈圈!胡思亂想,坐立不安,有時候痛苦異常!當這些事情你理不出頭緒的時候!轉移自己的主意力!去做點別的事情!哪怕是拖地抹窗戶都可以!運動,看書,看電影,刷短視頻等等!總之把自己抽離當前那個環境!
  • 中年女人劉敏濤:敢叛逆才能不焦慮,slay全場
    寫了上百萬字以後,再結合後臺大數據的分析,很容易就能得出,「焦慮」二字,最讓媽媽們共鳴。絕大多數女性都是從得知懷孕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感到「焦慮」。焦慮幾乎可以說是來自於母親的天性。去年,劉敏濤曾在《人物》女性力量典禮上以「中年的叛逆」為題進行了演講。她談到,在2014年之前,她的生活軌跡幾乎全部符合社會對一個「標準」女性的預期:從小家教森嚴,認真讀書,中戲畢業後拍了幾部大戲,在事業上升期的時候遇到了愛情,隨後就順理成章地回歸家庭,相夫教子,蛻化成為面目模糊的賢內助。
  • 如何緩解解擔心焦慮的情緒
    過度擔心憂慮會傷害您的健康,並導致長期處於一種焦慮或壓力狀態。它還會干擾你的人際關係,損害你的自信心,損害你的職業生涯。憂慮過重涉及負面的思維模式,這是我們反覆使用的模式,使一件事在我們的大腦中根深蒂固。你可以使用以下五個步驟來消除擔憂。
  • 當「中年危機」降臨到我們身上,我們該如何變「焦慮」為「動力」
    在公司年會上活躍的幾乎都是年輕的面孔,說他們年輕,是因為他們年紀都還不到30歲,忽然一股中年危機感又衝上了心頭。因為年齡只要是超過28歲,幾乎所有人都會發現時代變化越來越快,相比自己剛畢業進入社會那年,這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並且這個變化一直在持續著。大多數人感覺到的變化,無非是涉及到生活的方面。
  • 正解丨女人如何「擊退」年齡焦慮?
    鞏俐變大媽了」「女神發福認不出了」……最近看到一個小調查:年齡帶給你的是焦慮從諸多留言中不難發現,30歲左右的年輕人最焦慮,這一點根據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及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熱播情況來看已經有目共睹了。
  • 【正念修心坊】學生復學焦慮心理的「高槓桿解」
    「槓桿解」是國際管理大師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所提到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在實際工作系統中,小而專注的行動,如果用對了地方,能夠產生重大、持久的改善。 槓桿解,是指遇到棘手的問題,找到了一種能四兩撥千斤的解決方法,或者是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只用關鍵的一招,就解決了該問題。就像一塊大石頭,本來搬不動,但是找到了一個槓桿,石頭就可以搬動了。
  • 中年男人的焦慮症應該如何克服
    我今天為大家提供幾條參謀意見,能不能適合與你,全憑自己如何對待了。,才能有效的克服焦慮症對於焦慮症是任何人都會有的,只看你如何應對?只有心情開朗了,讓焦慮遠離自己,你就會走出困境。人生的奮鬥之路是無窮盡的,只要為之付出和拼搏了,你就是無悔的男人。
  • 75、80後步入中年,為什麼你不用擔心眼前的「焦慮」
    但畫面左上角的守護天使卻只是平靜地看著他的背影,哪怕中年男子的小船馬上就要遭遇激流。01畢業10多年,很多人從意氣風發、鋒芒畢露的青年,在職場上習得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不約而同地,越接近40歲,就算有了一些存款,獲得了一點成就,但身邊的準中年和中年人卻越來越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