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了我這篇文章,我猜你的年齡應該在35-45歲之間,正是事業的中堅力量,是家庭的頂梁柱。沒了當年的年少輕狂,卻多了成熟與穩重,就想讓事業穩步提升,生活水平更進一步,理想並不算豐滿,然而現實卻更加的骨感。
相比中年焦慮大家可能更熟悉另外一個詞——中年危機。中年危機是指39~50歲之間的男性,在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我所講的中年焦慮的部分原因是由於中年危機,但不等於中年危機,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所指的中年焦慮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已經遭遇中年危機而產生的焦慮,二是雖然沒有危機,但想在事業和生活水平上更進一步,非常努力卻不可得而產生的焦慮,更類似於中產階級焦慮。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中年焦慮產生的原因和給出我的建議。
一、身體原因
很多人年輕時為了事業也好,為了家庭也罷,肆意揮霍自己的健康,如抽菸、酗酒、熬夜等等,可能換來了數量可觀的金錢(更有可悲的是金錢也沒換來)。到了40歲左右,身體已經亮起了紅燈,最常見的就是三高,腸胃病之類,如果任其發展,到不了50歲就會變成醫院的常客,工作生活受影響之外,家庭財政也會亮起紅燈,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大款。
對於這一類人,我的建議是:事已至此,亡羊補牢。必須快速地斷絕一切不好的生活習慣,而且要永遠堅持下去,哪怕這樣做馬上就對你的事業帶來不利影響,哪怕你的感覺會很不好。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人的身體在40歲之前還有很強的修復能力,如果能夠堅持,你還可以回到從前。建議到環境好的地方做一些輕量級的運動,如:爬爬山,騎行等。但不建議做劇烈運動,實驗證明超負荷的運動對健康和壽命非常不利。
二、經濟原因
分為兩個方面來講。
一是事業遇到瓶頸甚至遭遇危機。目前軟體行業的「退休」(指失去競爭力,可能會被辭退)年齡大概是35歲,房地產行業的「退休」年齡在40歲,快遞等體力行業可能更早,靠臉吃飯的行業會更更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很簡單,一知識體系更新速度加快,年齡大的你知識體系已經落伍不能滿足需求;二社會更加的「現實」,職位是為創造效益而設定的,你不再適合這個職位,企業不是大鍋飯,社會也不念舊情,直接辭退,最多按照國家法規給與補償,哪怕這樣的結果所佔比例並不高,但對人的心理衝擊還是很大。
二是家庭負擔加重。40歲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中國的目前國情就是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教育投入真可謂是「上不封頂」。還有就是老人,40歲的這一代,大都是「農民的孩子」,老人並沒有完善的社保,一旦老人身體有恙,對於家庭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再有就是日常生活的開銷逐年水漲船高。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個人收入此時不下降已經是燒高香了。
是不是想喊一句「我太難了!」
要解決經濟問題本質是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努力讓自己的專業能力與時俱進,保持競爭力。道理誰都明白,難的是如何開始和如何堅持,這也是我要講的重點。
如何開始指的是我該向誰去學,通過什麼方式學,都學哪些內容。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我就給大家一個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和年輕人交朋友。因為在事業上取代你的往往都是年輕人,他們態度更積極,知識和觀念更新,工作效率也更高。只有通過和年輕人交朋友,才能充分了解他們如何思考問題,是什麼心態,知識結構如何,在向哪方面努力。只有了解了年輕人的想法,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加之自己的努力才會取得明顯的效果,正所謂以彼之長補己之短。
如何堅持學習,你肯定會給自己找很多的理由,比如工作平時已經很忙,孩子教育太耗費精力,家庭矛盾處理起來已經精疲力盡,諸如此類。沒有直接的、立馬見效的好處吸引,好像根本堅持不下來。那就設定一些快速見效的遊戲規則,如設定每天和階段性目標獎勵,讓你身邊的人嚴格監督你執行。學習每天不用花費太多時間,貴在堅持,不是有這樣一句名言「任何事情你真正做夠一萬小時就變成了專家」。
今天這個話題起的有點沉重。相比外國,我國經濟形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大家生活水平也是逐年提高。如果您覺得我說的不對,那就當是我「杞人憂天」了(我也年近40,這不都開始寫頭條號了)。如果您要是覺得我說的對呢,我就再給大家一個好的建議。
多打開今日頭條看一看,可不是要你去看那些漂亮臉蛋和大腿,那是殺死你的慢性毒藥。多看一些新的知識,新的觀點,多看一些有深度的內容——比方說我的頭條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