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英語差 空難風險增加

2020-12-13 環球網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全球不少民航飛行員和地面控制中心人員「矇混」通過英語水平測試,在實際操作中經常誤解意思,從而增加了釀成空難的風險。

這份調查報告把「與語言相關的溝通失敗」「湍流」「搗亂乘客」列為威脅航空安全的幾大因素,呼籲當局予以重視。

左右?沒聽懂!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3日報導,英國民航局近期委託進行了一項調查,理由是擔心民航飛行員以及地面控制中心人員的英語水平不達標,可能給英國等國家的民航安全帶來隱患。

調查結果印證了英國民航局的擔心。調查報告顯示,民航飛行員的英語流利程度正下滑至國際標準以下,英語考試舞弊、託關係走後門等現象猖獗。

報告稱,發生於18個月內的267起客機事故牽涉溝通不暢,其中89起發生於英國。在一則案例中,某架民航客機未經地面控制中心允許,便衝上英國米德蘭茲機場跑道,很可能是由於沒聽懂指令。在另一則案例中,英國曼徹斯特機場遭遇小意外,原因是飛行員與地面控制中心人員圍繞「左」還是「右」產生誤會。

報告提醒,「與語言相關的溝通失敗,對航空安全而言與其他因素同等重要」,例如湍流、乘客搗亂等,各國民航管理部門必須引起重視。

作弊?露餡了!

這項調查顯示,不少非英語母語的飛行員或地面控制中心人員通過託關係、作弊等方式通過英語水平測試,後來卻在實際工作中「露餡」。

在一則案例中,多名外國職員在接受為期10天的英語培訓後,輕鬆通過考試。按照該報告說法,這是「近乎不可能的」學習成果。

報告還指出,某些非英語國家的地面控制中心人員英語不夠流利,無法達到2008年以來一項行業標準的要求,以致與飛行員溝通時較費勁。

報告建議英國當局對飛行員和地面控制中心人員增加英語抽查,並確保他們使用規範術語而非「日常語言」,以減少產生誤會的機率。

英國運輸部說,正就這份調查報告與民航局展開磋商。英國全國空中交通管理局也表示,會嚴肅對待此事,就相關問題展開調查。 楊舒怡 新華社特稿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報告稱:飛行員英語差 空難風險增加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全球不少民航飛行員和地面控制中心人員「矇混」通過英語水平測試,但在實際操作中經常誤解意思,從而增加了釀成空難的風險。  這份調查報告把「與語言相關的溝通失敗」、「湍流」、「搗亂乘客」列為威脅航空安全的幾大因素,呼籲當局予以重視。  【左右?沒聽懂!】
  • 並非危言聳聽 飛行員英語差會導致空難
    民航資源網2017年4月5日消息:據俄羅斯國家電臺網站報導,英國民航局(CAA)一份新的調查報告顯示,外籍飛行員與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的英語水平不高,其中一些人還在語言測試中作弊,這些都給民航飛機安全帶來了隱患。
  • 揭秘艦載機飛行員:風險係數是航天員5倍,數學英語不能差
    一直以來,艦載飛行員都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者」,他們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他們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心理素質,數學、英語文化課成績也不能是短板。 風險係數是普通飛行員20倍 據海軍相關人士介紹,艦載機飛行員在所有飛行員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精英中的精英,必須具備優秀的心理和身體素質、傑出的駕駛技術、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堅定的政治信仰。
  • 盤點那些飛行員犯錯造成的空難
    據《每日郵報》報導,乘客一旦登上飛機就意味著把生命交給了飛行員。不過,如今空難的發生機率約為1100萬分之一——依然極其低,放心坐飛機吧!  但你知道嗎?絕大多數空難都是由人為錯誤造成的。回顧過去,許多由飛行員的錯誤而導致的空難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 埃塞航空空難首份調查報告:飛行員按正確程序操作
    (觀察者網訊) 延期三天,埃塞航空ET302航班空難首份官方調查報告於4月4日下午發布。 衣索比亞交通部長達格瑪維特·莫格斯(Dagmawit Moges)在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墜機前飛行員是按正確程序操作的,「機組人員重複執行了製造商提供的所有程序,但仍無法控制飛機。」
  • 巴基斯坦空難成因分析:飛行員首次降落可能忘記放起落架
    圖片:擦痕和油跡 網絡新聞圖片拉上窗簾/文巴基斯坦PK8303空難已經過去兩天,雖然前期消息混亂,但現在本人懷疑這起空難是人為失誤造成的:飛行員在首次降落時,可能忘了放起落架。但這不能完全避免飛行員的失誤。我國就曾發生過「飛行員聽不懂英語」而忘記了放下起落架的事故。當時機腹著陸未起火,未造成傷亡。所以,兩位巴鐵兄弟如果因為暢談甚歡而忘記了按清單檢查起落架手柄,也不是沒有可能。有高人指出,在網上流傳的ATC錄音中,背景中確實存在「起落架未放下」的警告。
  • 飛行員操作失誤和關島機場設備缺失導致大韓航空801號航班空難 下
    初步的調查顯示,根據飛機殘骸散布的位置,表明航班是在飛行員的控制下墜毀的(而不是空中解體)。調查員在殘骸中還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物品,包括飛行員在執行此次航班的關島機場進近圖表。調查員還在樸榮哲機長的旅行袋中發現了一小袋藥物,其中有一種藥物是用來當做鎮靜劑使用,隨後這些剩餘的藥物和遇難者遺體被送去做病理分析。
  • 差十幾米就是史上最大空難 客機驚魂降落畫面曝光
    (原標題:加航客機險連撞四機官方披露驚魂爬升新畫面)2017年7月7日,舊金山國際機場一架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空中巴士A320客機因飛行員判斷嚴重失誤,將滑行跑道誤看成降落跑道,險些撞向4架在滑行跑道上等候的飛機。
  • 澎湖被稱亞洲「百慕達「背後:什麼導致空難機率高
    [摘要]澎湖又發空難。據媒體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上世紀60年代起澎湖海域發生的第11起,甚至是第12起空難。難道澎湖真是亞洲百慕達?據不完全統計,不算這次空難,自1967年以來的47年間,澎湖海域已發生11起空難,共造成289人死亡或失蹤。其中,2002年5月25日,「華航」飛香港客機在澎湖目鬥嶼北方海域上空解體墜海,機上225人全部罹難,堪稱臺灣航空史上最大空難。
  • 39年前的跑道入侵:特內裡費空難,死亡人數最多的世紀大空難
    雅各布曾執飛過道格拉斯DC-3、DC-6、DC-7C、DC-9等機型,一共擁有11700小時的飛行經驗,其中波音747客機1545小時,擁有如此豐富經驗的老機長怎麼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這時塔臺的錄音裡又透露出另外一個驚人的事實,泛美的飛行員也違反了他們的指令。空難前4分鐘,塔臺要求泛美客機從第三出口離開跑道,但調查員發現飛機是在第四個出口附件相撞的。
  • 一天一次空難!兩架飛機凌空對撞炸成火球,目擊者聽到巨大聲響
    最近,在埃航波音客機空難發生後,各類空難事故不在少數,就連一開始全都因波音這一全球民航業霸主遭受慘痛損失而「鬆了口氣」的其他客機製造商,也難逃一劫。據報導,涉及這次事故的兩架飛機,分別屬於瓦拉拉帕飛行俱樂部和惠靈頓跳傘俱樂部,據警方確認,兩機的飛行員均已死亡。這次事故發生在馬斯特頓機場上空,事發時,兩架飛機都處於朝機場跑道進近的最後階段,然而兩機在空中突然相撞。目前,警方正在調查本次事故的具體原因。
  • 飛行員方言重不能上崗 南方語系飛行員:我完了
    記者在民航局官微最新更新中看到,新修訂的法規中增加了漢語語言能力的要求:「為進一步規範駕駛員的無線電通信資格,規章規定駕駛員執照持有人需通過局方組織或認可的漢語語言能力測試,只有通過四級或者四級以上測試的方能在執照上籤注相應的等級,才能在使用漢語進行通信的飛行中進行無線電陸空通信。」  記者了解到,2016年1月1日開始漢語語言能力考試。
  • 歷史上的今天:華航名古屋空難
    1994年4月26日,一架負責執飛中華航空140號航班的空中巴士A300B4-622R型客機,在名古屋機場著陸的過程中,因飛行電腦的保護程序與飛行員操作衝突導致飛機不幸墜毀,機上271人中有264人不幸身亡。華航名古屋空難是日本歷史上排名第二的嚴重空難,其死傷人數僅次於1985年的日航123號航班空難。
  • 疫情之下首起空難,給我們哪些啟示
    由於失事飛機沒有ADS-B設備,導致FR24上飛機飛行信息極不完整飛行員:我們直接飛過來,我們正失去引擎塔臺:跑道25可以降落飛行員:收到飛行員:求救,求救,求救,巴基斯坦8303塔臺:8303兩條跑道都已清空,均可降落根據目擊者的證詞,在飛機墜毀前看到有一個發動機起火。
  • 不會英語害死數百人?荷蘭飛行員因為英語不好鑄成大錯
    ▲兩架即將相撞的波音747型客機1977年3月27日發生在西班牙的特內裡費空難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航空災難之一,兩架巨型波音747在跑道當中相撞,最終導致583人喪生。這起事故的原因比較複雜,最開始是因為恐怖襲擊活動導致機場封鎖,而後來機場重新開場之後,大量飛機等待起飛。
  • 世界最倒黴空難:竟然真和飛機名字有關係
    SSJ100的英文全稱是Sukhoi Superjet 100,也就是「蘇霍伊超級噴氣式飛機100」,以蘇霍伊為名就是希望能夠起到廣告效應,類似「軍工品牌,值得信賴」的意思,但SSJ100恰恰也就倒黴在了這個名字上,這一切還要從一場空難說起。
  • 中國最慘烈的一次空難,40名專家不幸犧牲,其中2名是將軍級
    在上個世紀開始,世界各國對於航天事業的發展都非常的重視,當然航天事業離不開飛行員以及太空人,這樣的職業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當的,因為這份職業不僅要有高超的架勢技術,而且還要擁有很強的心理素質。
  • 四大案例詳解空難各類原因
    新客機剛剛啟用不久,性能良好;僅僅搭載75人,不存在超載問題;沒有遇到極端天氣;飛行員經驗豐富……  一切可能的原因都被排除後,唯有客機「黑匣子」才可能揭開空難事發前的一些真相。駕駛艙通話錄音顯示,駕駛艙內傳出兩個孩子的聲音,一名小男孩充當了飛行員。  3月22日傍晚,俄航593航班按計劃從莫斯科飛往中國香港。起飛幾個小時後,客機改為自動駕駛巡航。
  • 臺灣詭異空難事件盤點:空難錄音、澎湖百慕達
    2002年「華航空難」事件之後,甚至出現一個臺灣華航四年大限(或稱「四年魔咒」)的傳說,內容是推測:「每隔四年中華航空的客機就可能發生全機數百人喪生的重大空難。」這是因為,在2002年的空難之前,華航於1994年和1998年也發生過200人以上喪生的重大空難,由於3次恰好皆相隔4年,因此航空業界及民間便傳出這個謠言,並有人預言下一個大限年是2006年,然而事實上2006年華航並未發生空難,此傳說也不攻自破。
  • 美媒:廉航擴張、空管薄弱致東南亞空難頻發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導 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網站12月29日發表題為《東南亞為何空難頻發》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外交學會東南亞問題高級研究員喬舒亞·柯蘭齊克。文章稱,過去一年,馬來西亞航空業遭遇的悲劇之多前所未有。今年,已有3架總部設在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的航班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