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2 公曆1928年5月15日 芙蓉草《銀空山》《回龍閣》

2021-01-14 方舟有戲


公曆1928年(民國17年)5月15日星期二

農曆戊辰年三月廿六

芙蓉草 於 上海丹桂第一臺 演出 《銀空山》《回龍閣》


京劇被有的觀眾稱為「角兒的藝術」,因為觀眾們買票看戲有很大的原因是衝著唱頭牌的角兒們的名氣和藝術去的。但一齣戲或一個班社只靠「光杆牡丹」也是萬萬不成的,紅花還需綠葉映襯,這樣才能把戲演的有滋有味兒。今天在我們上面這則廣告中有一位就是京劇界公認的好綠葉,他就是旦角名家,藝名芙蓉草的趙桐珊先生。

趙桐珊(1901~1966),名久林(一作九齡),字同山(後改桐珊),號醉秋,藝名芙蓉草,生於河北武清小長亭村。

芙蓉草(趙桐珊)

趙桐珊自幼熱愛戲曲,8歲時隻身離家赴京學藝,拜堂兄梆子老生趙庭璽為師,向麻子紅學梆子青衣。他12歲時入三樂班(後改名正樂社)科班,同時向梆子名家大玻璃翠、冰糖脆及著名梆子旦角老五仙、老十三旦、崔靈芝學戲,常演《雙鎖山》、《汴梁圖》、《遊湖陰配》、《七星廟》等戲。當時正值京梆「兩下鍋」(合演)時期,在正樂社時,趙桐珊就向王桂山(即五盞燈)學過二黃花旦戲,又曾得京劇名花旦田桂鳳指導,學會了《戰宛城》等田的拿手戲,後又拜王瑤卿為師,成為王門弟子之一,《兒女英雄傳》、《雁門關》、《失子驚瘋》、《棋盤山》、《梅玉配》、《萬裡緣》等劇都是王瑤卿親自教授的。

趙桐珊扮相俊俏,嗓音清亮,又敏而好學、鑽研刻苦,未滿師時就嶄露頭角。他10歲時就與梆子名角崔靈芝、丁靈芝、李靈芝、任靈芝及還陽草(楊韻譜)同被列為「梆子六草」。他12歲入正樂班後不久就又與尚小雲、荀慧生同科,時稱「正樂三傑」。16歲在上海演出連臺本戲《女俠紅蝴蝶》(主演紅蝴蝶趙凌茹),以傑出演技馳譽春申,從此專演京劇。他能演青衣、花旦、文武老生和小生戲,出科後加入春慶、福慶各班,以《花田錯》、《辛安驛》、《紅蝴蝶》等劇享名。

《探母回令》梅蘭芳飾鐵鏡公主、芙蓉草飾蕭太后、王琴生飾楊延輝(左起)

在趙桐珊50多年的舞臺生涯中,與之合作演出過的著名演員有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歐陽予倩、趙君玉、李玉茹、童芷苓、黃桂秋、高慶奎、周信芳、馬連良、林樹森、陳彥衡、侯喜瑞、時慧寶、李永利等,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其表演藝術受到各地的歡迎好評。1919年他隨梅蘭芳劇團赴日本國演出,因劇團人少戲多,他擔任多行角色,發揮了很大作用。

他長期在南方搭班,受時尚影響,不但專工旦角,而且一專多能,學會了老生、花臉、老旦幾個行當。曾輔佐周信芳、荀慧生等。他在戲班雖然擔任二旦,在演出時能為主角錦上添花,而又不喧賓奪主。他是二路角色中的佼佼者。為許多科班所歡迎。

趙桐珊在道白唱腔、表演風格、藝術創造等方面都深受王瑤卿的影響,演出頗有王氏風範。青年時期他在上海演出時就曾得「上海王瑤卿」之美稱。後來通過與南北各派演員長時期的合作演出,不僅對促進南北藝術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他本人也從中吸取了各派各家之長,形成了他自身獨特的演出風格。他所演的《烏龍院》、《喜榮歸》、《回荊州》、《棋盤山》、《樊江關》、《失子驚瘋》、《辛安驛》、《梅玉配》、《萬裡緣》、《雁門關》、《得意緣》等劇中的人物,身份相殊、性格各異,他演來均有獨特,使人物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奇雙會》梅蘭芳飾李桂芝、芙蓉草飾丫鬟

他會戲多、戲路廣、傳統戲、古裝戲、時裝戲、連臺本戲都能演。他精於旦行,青衣、花旦、刀馬旦樣樣行,且通其它各行,曾以「多才多藝、生旦淨醜無一不能」的「能派」而紅遍漢口、福州等地。他曾得著名紅生王鴻壽的親傳,並為王配演《走麥城》中的廖化,深得讚譽。他還曾經貼演《空城計》(諸葛亮,老生)、《牧虎關》(高旺,淨)等劇,他演的小生戲(如《斷橋》之許仙等)、武戲(如《趴蠟廟》之褚彪等)、甚至醜行(如《金山寺》之小和尚、《御碑亭》之報錄人等)亦很出色,是一位文武昆亂不擋的難得人才。

趙桐珊不論配演大小角色,都精心塑造,使每個角色都發出光彩。他為梅蘭芳配演的《五花洞》中的潘金蓮,為程硯秋配演《梅妃》中的楊玉環,為荀慧生配演《樊江關》中的樊梨花等均廣受讚譽。他塑造的《魚藻宮》中的呂雉,專橫暴戾、陰狠歹毒,多次招致激怒的觀眾向臺上的他投擲桔子皮、香蕉皮以洩其憤;他刻畫《紅樓二尤》中的王熙鳳笑裡藏刀、陰險毒辣,可謂入骨三分,因此曾得「活王熙鳳」之稱;他扮演《兒女英雄傳》中的張金鳳、《雁門關》中的蕭太后、《得意緣》中的郎霞玉等人物更是堪稱劇壇典範。


《嶽母刺字》芙蓉草飾嶽雲、李多奎飾嶽母、何佩華飾嶽夫人、李洪春飾嶽飛(左起)

1950年代後,趙桐珊專心致力於戲曲教育工作。他先後在華東京劇實驗學校、東北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校任教,把全部的技藝連同他寶貴的藝術創作和演出經驗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戲曲教育事業。他教學很有方法,能示範,善啟發,教學效果好,成材率高,不但教會學生唱念做打各項表演技能,而且使學生懂戲明理學會藝術創造。他還充分發揮他兼通各行的特長,在教學時親自為學生來回配演各類角色,以其情真意切的出色表演,通過交流引學生「入情」(身入到規定情景中去), 「出戲」(再運用藝術手段把「戲」演出來,以達最好成績的戲劇效果)。經他教過的學生在唱念做打上,特別是在表達感情上無不大有進步。多年來他教演的《臨江驛》、《兒女英雄傳》、《萬裡緣》、《貴妃醉酒》、《得意緣》、《辛安驛》、《拾玉鐲》、《坐樓殺惜》及他親自參加編導的現代劇《劉胡蘭》等戲均為優秀教學劇目。他的學生有劉秀榮、謝銳青、楊秋玲、劉長瑜、湯小梅、陳和平、艾美君、王小蓉、李維康等,後來都成為舞臺上和戲曲教育事業中的佼佼者。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趙桐珊先生1935年在高亭公司灌制的《得意緣》唱片。這張唱片既有唱腔也有念白,可以基本反映趙先生唱念的風貌。


《得意緣》

1935年高亭公司

芙蓉草 飾 郎玉霞


【西皮導板】

嘆薄命空把那女兒撫養

【西皮原板】

不由人一陣陣淚灑胸膛

眾嘍兵忙帶路山頭而往

【西皮搖板】

怒衝衝等候了負義的兒郎

【白】

啐!膽大的畜生!

想我家何等恩待於你

竟自狠心拋撇而去

從今便是天南地北永絕人情

況我家身為綠林

舊日的規矩豈能再留汝之性命

今日無情便知將來無義

不如一槍將爾刺死以絕我之所望也

【西皮散板】
小奴才盟誓願我心才放

倒叫我左右難無有主張

【白】

啊,盧郎!你乃是我門嬌客

此番要回家探母也是你為人子之道,

只是這小婢子你、你、你、你也忒意的狠心了啊!

為娘三載哺乳成人,與兒招贅夫婿

既要與他同行,就該稟明為娘知道

既不說明,唉!倒也罷了

不該在婆婆面前花言巧語,

兒只顧夫妻情重,你來看

把為娘養育之恩你就置之度外了
【西皮散板】

養育恩反成了冤孽魔障

母女情變成了狹路的豺狼

倒不如我一槍要兒命喪

也免得生離別一家慘傷


相關焦點

  • 荀慧生與芙蓉草
    小留香館日記壬申年五月初九日(1932年6月12日)星期日 晴 微風下午二鍾起床,敬餘(小編註:即陳墨香)、玉竹(小編註:劉玉竹,荀當時的鼓師)來共飯。吳彩霞(小編註:荀之原配吳春生之兄)帶伊次子來看病。周姓送夫子盔來,因花樣太舊,命伊再去刪改。
  • 【京劇人物】芙蓉草的「闊」
    芙蓉草,就是阿芙蓉,就是鴉片煙。人不能沒名,他不能沒煙。就是阿芙蓉纏了他一輩子,晚年都沒了人樣。」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人們說他「闊」,是指他在藝術上非常「闊」。他肚腸寬闊,精於通變,無戲不會,無戲不能,這一特長,早在1919 年就表現了出來。這一年,他隨梅蘭芳赴日本演出,當時為了節省開支,他作為一名通才演員,在整個演出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 【人物】一瓣心香祭良師-緬懷老師趙桐珊(芙蓉草)
    1955年我有幸被分配到芙蓉草老師教戲的小組學戲,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那一天, 我懷著欣喜、敬畏、緊張的心情等待著先生的到來, 鈴聲響了, 一個身著藍布制服, 戴著一副黑框眼鏡, 背有些微駝的老者步入了教室, 剎那間我疑惑了! 這位又高又瘦的老人就是傳說中那樣多才多藝、文武昆亂不擋的芙蓉草嗎?
  • 清明節明明是中國的節氣,為什麼每年都是公曆的4月4日或5日?
    公曆=陽曆,農曆=陰陽曆或太陰曆。清明節是天文曆法中的一個時刻,太陽黃經每增加30°為一個節氣,太陽黃經等於15度時,便是清明節。因為公曆每年的天數比較固定,在反應地球自轉規律方面比農曆直觀。但實際上也並不是以公曆確立為清明節的,並不是每年的清明節都是公曆四月五日,有時候是四月四日。
  • 公曆2020年1月黃道吉日一覽表
    公曆1月8日, 臘月十四,星期三, 衝龍(甲辰)煞北 公曆1月13日,臘月十九,星期一,衝雞(己酉)煞西 公曆1月14日,臘月二十,星期二,衝狗(庚戍)煞南 公曆1月16日,臘月廿二,星期四,衝鼠(壬子)煞北 公曆1月25日,正月初一,星期六,衝雞(辛酉
  • 歷史上的今天1582年10月5日教皇格利高利十三世制定現今通用的公曆
    歷史上的今天1582年10月5日教皇格利高利十三世制定現今通用的公曆 2013-09-09 13:4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元旦」是如何從農曆正月初一變成公曆1月1日的稱呼的?
    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過了元旦就是新的一歲,也將進入到了春天。 王安石《元日》也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描繪了元旦的習俗,在爆竹聲中舊的一歲結束了,新的一歲開始了。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新年。」可見,原來「元旦」,「新年」都是對正月初一的稱呼。
  • 芙蓉草(趙桐珊)自傳
    芙蓉草便裝照片一、我的家庭  我原名同山,後改桐珊,1901年5月28日生於河北省武清縣的小長亭村。丹桂第一臺在福州路致美樓京菜館原址(即現在的上海舊書店),由5月17日唱至年底,周信芳是前臺經理,自己掛頭牌,我為他挎刀,開始唱《女俠紅蝴蝶》 連臺本戲,排了七本。
  • 1928年12月29日東北易幟實現南北統一
    1928年12月29日,東三省改懸青天白日旗,宣布歸附南京國民政府。
  • 公曆2月黃道吉日自助查詢
    公曆2月1日,農曆正月初八,星期六,衝龍(戊辰)煞北 公曆2月2日,農曆正月初九,星期日,衝蛇(己巳)煞西 公曆2月9日,農曆正月十六,星期日,衝鼠(丙子)煞北 公曆2月10日,農曆正月十七,星期一,衝牛(丁丑)煞西
  • 公曆1月黃道吉日自助查詢
    公曆2020年1月3日,農曆2019年臘月初九,星期五,衝豬(乙亥) 公曆2020年1月8日,農曆2019年臘月十四,星期三,衝龍(甲辰) 公曆2020年1月13日,農曆2019年臘月十九,星期一,衝雞(己酉) 公曆2020年1月14日,
  • 公曆元旦專題:​公曆的由來-儒略曆-格里曆
    其中民用曆法用徘徊年周期365天為年。每年12個月每個月30天,另加5天為節慶日,依次對應冥神奧西利斯、太陽神何露斯、黑暗之神塞特、生育女神伊希斯與死亡女神尼芙蒂斯的生辰。以天狼星偕日出為一年開始。但後來發現回歸年長度大約為365天多1/4天,所以到了公元前3世紀,託勒密三世頒布命令,決定每4年設置一個閏年。但由於習慣,沒有得到實施。
  • 1928年濟南慘案史記,中國對日備戰開端!
    、楊宇霆》時間注1928年5月5日,5月7日;《張學良、楊宇霆致常蔭槐》,時間註:1928年5月6日;「常致張、楊」,全宗3004,卷號189《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1卷,中國臺北「國史館」2003年版,第12-13頁,第29頁,第108-112頁,第118-119頁,第151-163頁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
  • 12生肖運勢—2020年3月5日-4月4日
    公曆2020年3月5日—2020年4月4日為庚子年第二個月份-己卯月,也是十二節氣中的驚蟄: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驚蟄 庚子年己卯月(公曆2020年3月5日-4月4日)十二生肖的運勢各自如何呢?
  • 實用帖 日本平成28年如何快速換算成公曆2016年?
    2、昭和與公曆的換算方法:昭和XX年的情況,在換算的時候可以寫成19XX年來進行加減換算。比如說昭和60年,可以寫成1960,然後在此基礎上加上25,也就變成了1985,所以換算後昭和60年就是公曆1985年。
  • 公曆1月20日-2月18日,幾號出生的水瓶座最厲害?
    公曆1月20日-2月18日,幾號出生的水瓶座最厲害?水瓶座水瓶座又名寶瓶座,是風象星座,位於黃道星座之第十一宮,主宰星為天王星。他們個性友善博愛、有創意和遠見,善於觀察分析。公曆1月20日-2月18日,幾號出生的水瓶座最厲害?2月4日到2月18日出生的水瓶座。公曆2月4日或5日開始,到2月18日或19日結束這個節氣一般都是立春,立春水瓶座是二十四星座的第一個星座。出生在立春水瓶座的人,給人的感覺就是TA們像風一樣自由,陰晴不定,冷熱交替。
  • 歷史上憑空消失的10天,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竟是10月15日
    在座的各位都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有些人還上了補習班,這個口訣想必大家都會背,也都知道什麼意思。在日常生活,我們使用了兩個曆法,一種是農曆(陰曆),一種是公曆(陽曆)。農曆是咱們祖先總結出來的一套曆法,中國的傳統節日、陰陽五行、生辰八字等是按照農曆來算的;公曆是西方的曆法,近代才傳入中國,是世界通用的一種曆法。每年的每月都是按照1234號來排序的,排到30號或者是31號,二月份是28號或者是29號。
  • 萬事由來:公曆的由來,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公曆?
    當時的古埃及人根據尼羅河的潮汐和太陽的變化把一年分為365天,12個月,每月30天,年末再加5天,這種方式其實並不精確,比實際地球繞地球的公轉一年就會相差四分之一天,經過4年就相差一天。730年後,曆法時間就比實際時間少了半年,冬天和夏天正好顛倒了。必須再過730年,才能回到起點。
  • 論農曆、陽曆、陰曆、公曆的差別
    由於天的單位太小,人們可能又先後確定了月和年的概念。月來自月亮的圓缺變化,變化一個周期為一月,我們稱之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大約29.5309天,下面只按29.5天來說明。年來自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寒暑交替,四季變換,一個周期為一年,我們稱之為「回歸年」,一個「回歸年」365天多一點,下面只按365天來說明。
  • 陽曆、陰曆、公曆、農曆?
    古人將完全看不到的月亮的那天定為「朔日」(陰曆初一),將月亮最圓的那日稱為「望日」,一個朔日到下一個朔日便是陰曆的一個月,稱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周期約為29.5日,為平衡這種時間差,陰曆設置大小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大月一小月間隔排列。所以,陰曆一年為(30+29)×6=35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