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這座老宅,跨越了600年的時光

2020-12-13 煙臺身邊事

在牟平區觀水鎮後半城村,有一座六百年的老宅,雖歷經百年風雨,但仍然保存完好,巍然屹立。

木門檻、大院門、青磚灰瓦,這些都是古民居最簡單的建築元素。柱子和橫梁都用上等木料製成,老宅坐北朝南,倚山傍樹,結構以磚木為主,石砌牆基,總面積約300平方米,是半城村年代最久遠的民居,在膠東地區,此類風格的建築應該算作「絕響」。

房屋的主人姓於,熱情好客的他主動跟我們講起了老宅的來歷。老宅原本並不「姓於」,而是「姓衣」,在18世紀中後期,這片宅子就被他的祖輩買了下來。上百年時光的流轉,老宅現在的模樣也僅僅是當初建築的一部分,儘管歷經了幾百年滄桑,至今仍栩栩如生。

抗戰時期,老宅子裡的很多于姓熱血青年紛紛加入革命隊伍,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事業當中去。

古香古色的老宅、長著青苔的瓦片,帶給後人的是時光的留痕,是穿越百年歷史的華美與滄桑,它的每一塊磚,每一方石,每一道梁都在訴說著舊時光裡意蘊悠長的故事。

詳情請戳視頻:

【來源:煙臺廣播電視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來煙臺這座百年莊園,慢享靜時光
    來煙臺這座百年莊園,慢享靜時光 2021-01-13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肇慶這座90「高齡」老宅的主人是……
    肇慶這座90「高齡」老宅的主人是…… 2020-12-10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600年老宅變身最美民宿,還私藏了一座江南園林,就在蘇州同裡
    同裡古鎮位於蘇州市吳江區,始建於宋代,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明清時期最為興盛,現在古鎮內保存的私人宅第、名人故居、後花園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整個同裡古鎮被「川」字形的河流分隔開來,40多座古橋又將之連成一體,江南水鄉的韻味在這裡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 這座老宅發現一本「蝴蝶裝」舊書,專家說這是一頁紙一頁金的寶貝
    這座老宅發現一本「蝴蝶裝」舊書,專家說這是一頁紙一頁金的寶貝>有讀者看到這裡,會意存不屑,如果一座老宅裡,發現了黃澄澄的金條,這還差不多算是寶貝,發現了一本舊書,怎麼能說是「一頁紙一頁金」?20年前的一天,福建福清縣有一座老宅,因為年久失修,老宅的主人張先生就請來了一群工匠,準備對這座老宅進行翻修。這座老宅的建成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到當代可以說換了幾十位主人。
  • 西街口的這座老宅你去過嗎?它還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
    曲江春曲江風度振家聲珂裡春光綿世澤從攀龍裡張宅走出來,我們繞道南街來到大南裡,迎面是一座大門緊閉的老宅,這座大宅的大門是以炮樓的形式設計,大門口上邊有瞭望窗,兩邊有內窄外寬的槍眼,透著濃濃的清末民初時期玉林大宅的建築特色。
  • 惠東這4座老宅要大變身了,有你家的老宅嗎?
    2019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編制了《惠州市第二批市級歷史建築保護專項規劃(草案)》,這29 處歷史建築分布於惠州市 6 個縣(區) 20 個村或社區內,有11 個居住建築,13 個祠堂,另有公共建築、辦公建築、代表性建築、書院、軍事建築各1 個。
  • 老建築:煙臺這座1925年建成的郵局,至今仍在使用
    海岸街,位於煙臺市芝罘區的煙臺山下,是煙臺開埠時期相當繁華的場所,至今在這裡,還能看到一些很有歷史底蘊的建築,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去看一看。過了煙臺山公園大門,就差不多到了要介紹的地方了。眼前這座稜角分明的西式建築,就是這組圖片的主角。門口的這塊石碑,寫的是「煙臺郵政局舊址」,因為歷史悠久,這棟建築也是一處文物保護單位。雖然剛才那塊牌子寫的是舊址,但實際上,這裡至今仍是一處郵局,只不過名字從「煙臺郵政局」變成為「山下支局」,也有人習慣稱之為「煙臺山支局」。
  • 巴黎之花香檳酒莊歡慶老宅重獲新生
    最開始的時候,這個故事緣起於1811年皮埃爾-尼古拉斯-佩裡耶 (Pierre-Nicolas Perrier) 和羅絲-阿黛拉伊德-茹埃 (Rose-Adelaide Jouet) 喜結連理,這使得巴黎之花香檳酒莊誕生,夫妻倆志同道合,將他們對藝術和自然的共同熱情傾注到獨一無二的香檳願景之中。
  • 一場跨越600年的槳聲燈影……
    如今,荒涼的浦口車站已不見賣橘子的小販的蹤影,但那份濃濃的親情和家國情懷,依然伴隨著時光的列車,在歲月的鐵軌上駛向遠方。中山陵景區|冤家的命運交織葬了孫中山,住了蔣介石,這座山奇蹟般地包容了這兩位歷史「冤家」。
  • 這座漁港不一般,不僅是中國四大漁港之一,更是600年海防要塞
    而浙江省就是這麼一個沿海省份,接下來筆者要分享的也是浙江這座漁港。在浙江寧波海邊的一座山上,有一座以打漁為生的的古鎮,這座古鎮就是象山縣的石浦古鎮。石浦漁港又稱為荔港,是一個「月牙」狀的封閉性漁港,可以泊萬艘漁船,行駛萬噸海輪。據筆者了解,石浦漁港全國四大漁港之一,是中國最早海洋漁業的發祥地之一,有著600多年的歷史。
  • 煙臺萬科翡翠灣完美交付 綻放時光美好
    那些時間裡的細心刻畫,織就這眾目共睹的美麗家園。一草一木,一磚一石。當期待已久的家園終於呈現在眼前,歸家的人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井然有序 暖心交付交房現場,嚴格有序的交付流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真誠用心的專業服務,讓每一位業主充分感受到煙臺萬科的專業與貼心,喬遷新居的喜悅溢於言表。針對業主們普遍關心的裝修、物業管理等問題,工作人員也都耐心予以解答。
  • 浙江這座漁港是中國四大漁港之一,也是600年歷史的海防要塞
    這是一座天然良港,全國四大漁港之一,也是一座歷史古城,還曾是海防重鎮,全國漁業第一鎮。 這首清代古詩寫出了石浦古城的地形特徵和美麗景色,也顯示了這座漁港古城的文化底蘊。石浦人世代以海為生,這裡因漁興港,因港而興漁,又在千百年歷史的塵煙中成為一個重要的漁港、商港和軍港。古樸的老街上留下了一處處老宅和古蹟,漁港先人的生活印記仿佛曆歷在目。
  • 顏料坊49號清代老宅6月恢復原貌 修繕超600平米
    昨天,南京市文物局在顏料坊49號現場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古宅修繕的具體情況,並透露這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宅最快將於6月份恢復原貌。  □金陵晚報記者 於峰  修繕面積超600平方米  3月8日,顏料坊49號古建築東兩進因為施工方支護樁野蠻施工而被毀,部分牆體倒塌,殘牆、牆基和部分屋頂被拆除。
  • 鞍山:臺安縣桓洞鎮桓洞村「張家老宅」,不是張學良家的張家老宅
    鞍山:臺安縣桓洞鎮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1901年6月4日,張學良出生在今臺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少帥在此渡過童年。現保存有舊居草房4間,並尚有當年的水井和大棗樹等。1990年6月4日,臺安縣人民政府將舊居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起了張學良將軍出生地紀念館,很多人都慕名前去參觀。但其實,除了張學良的「張家老宅」,桓洞鎮還有一座「張家老宅」,這就是位於桓洞村十八戶門的「張家老宅」。這座老宅同樣年代久遠,基本保持了最初的歷史原貌,規模比張學良的家宅還要大,但卻一直不為人知,大概是因為張學良的張家老宅名氣太大了,掩蓋桓洞村「張家老宅」的光芒。
  • 如鹿飲溪,似鯨入海,百年老宅最強改造,這才是魂牽夢縈的設計
    百年老宅,早已滄桑破敗,但經由設計師重新雕琢,煥發新生,或許這才是老宅應該有的模樣。▼恬靜碧空下的百年老宅本案改造設計,位於海南,是一座歷經了百年滄桑的老宅,具有海口傳統民居建築特色—無隱設計。▼院內一片繁華似錦,這一樹的繁華,在陽光的斑駁之下, 顯得有具詩意。▼百年老宅的記憶,被重新翻新,再加入了現代的元素,如鏡面設計,擴寬了庭院空間感,更加寬了室內空間。▼那些猶如在耳畔的笑聲,以及記憶裡的童年,在這裡迴旋婉轉。
  • 山東青島、煙臺、威海這三座城市,哪個更適合生活?
    山東的青島、煙臺、威海三座城市作為膠東半島三個彼此相鄰的城市,各具特色,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近來,這三座城市又和濰坊和日照一起被劃歸膠東經濟圈,可見山東省希望這些城市優勢互補,互相成就,共同發展。
  • 廈門收藏狂人的老宅情結
    其實,這是一座以舊修舊的閩南古厝。 花費400萬元買下3座閩南古厝,運回來進行異地修復重建——這一切,緣於孫吉志的老宅情結。 35歲的孫吉志是集美集志農莊老闆。他更為外界傳頌的身份是「收藏狂人」——坐擁幾萬件藏品卻捨不得賣,根雕、奇石、瓷器、名人字畫、古牌匾、船木等堆滿了好幾個倉庫,數量多到他自己也記不清。
  • 短短600米的泰州老街,裝著這座城市的舊時光和老故事
    泰州市中心鳳城河旁有長一條僅600米的仿古街,青磚黛瓦的古建築帶,這就是 「泰州老街」。在泰州吃完早茶,便去了那裡,目前也是泰州市海陵區的一個景區,是國家3A級景區。車停在了牌坊前廣場的東側路邊的停車場,穿過古牌坊進入古老的麻石街巷,一片青磚黛瓦的明清風格古建築帶,一條麻石鋪就的繁華商業小巷出現在眼前。
  • 百年閩南古厝,走入廈門這棟1882年的老宅,跟著歲月去旅行!
    很多人說,到廈門旅行,最重要的幾件事無非是那麼幾件:鼓浪嶼觀賞萬國建築、感受廈門大學浪漫的學術氛圍、中山路品嘗本地風味小吃……但對於我而言,旅途中最應該重視體驗的,還有住宿這一件事兒!雖然在廈門已經多年,但偶爾也會前往鼓浪嶼或曾厝垵,住上一宿,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對待這座熟悉的城市!
  • 在臺灣居住數十年的退休夫妻落腳加州,爆改七十年代海邊老宅
    在臺灣居住的這對夫妻趁著退休之際來了一場說走就走 的旅行,令人羨慕不已。在途經加州時被這裡的人和物所吸引,便買下了這座建於上世紀七十年 代的住宅,爆改後的老宅煥然一新,全然看不出老房的絲毫痕跡。平常比較愛讀書,幾乎收藏了上千本歷史久遠的書籍。在這套房子的任何角落裡都有書籍的存在,空間劃分的很合理,貯藏上千本書絲毫沒有壓力。偶爾陽光穿透進來,一坐就能度過一整個下午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