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對於教師違規補課,有償家教的行為抓得很嚴,很緊。這個出發點是好的。畢竟就像有的家長說的,防止有些老師課上不講課後講,專門將重點知識留到補習班再講。
於是在政策的高壓下,已經很少有老師敢「頂風作案」了。
但是與此同時又暴露出另一個問題,學生們的補課需求依然存在。老師不能補課,那麼只能將目光投向校外輔導機構。然而也正是這樣,才導致因為貧富差距而讓教育公平的天平開始傾斜。
對於家境較好的家庭而言,他們有能力去承受校外培訓機構高昂的輔導費用。但是對於家境一般甚至較差的家庭而言,當看到收費表時,只能望而卻步了。沒辦法,負擔不起,孩子能學成什麼樣子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而另一方面,部分校外輔導機構魚龍混雜,教師資質參差不齊,有的教師水準相對比較高,而有的卻表現出濫竽充數的情況。心想著反正有的家長也不懂,也不會過問,只要能給孩子講題就可以了。至於教學質量就難以保證了。
而這些情況也正是家長們普遍擔心的一點。兩三百、三四百一次課,對於很多家庭而言,校外輔導的費用給他們增加了巨大的生活壓力,然而想著是為了孩子的前程,又只能忍氣吞聲。
其實很多家長並非不願意老師補課,反而更希望老師們能集中補課。一是因為教學質量有保障,二是在學校學習,學生安全有保障。三是自己老師講課,學生更習慣一些,課堂紀律也會更好一些。四是收費要合理很多,不至於增加過多的經濟負擔。
但是也有很多家長持反對態度,因為並非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假期被佔用補課。在他們看來,假期就應該好好休息調整一下,沒必要把孩子弄得這麼辛苦。
如果部分家長支持,部分家長反對,那麼這件事就很難推進下去。如果民主一些,讓願意去的學生去補課,不願去的學生在家休息,這樣看似合理,但在部分家長眼中,這種做法又破壞了教育公平。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教師想在假期補課這麼難推進的原因之一。
所以現在處境真的很尷尬,教師不允許補課之後,對於那些基礎較差需要提升的學生而言就只能前往校外輔導機構。而寒暑假恰好又是補課高峰,部分校外輔導機構藉機漲價,家長們可謂是有苦說不出。
那麼這種情況能否改善呢?
理論上是可行的,首先讓教師補課這條路短期來看走不通,畢竟眾口難調,難免會有持反對態度的人。而校外輔導機構必須加強收費管理以及資質管理。確保校外輔導機構收費合理,不至於漫天要價。同時對於輔導機構從業者的教師資質以及教學水平有一個公開評估,能讓當地家長知道不同輔導機構的教師大概處於什麼樣的水平。這樣家長們在機構的選擇以及對於機構定價就有一個合理的判斷,不至於盲目跟風。
總的來說一句話,家長們不容易,學生不容易,老師也不容易,校外輔導機構需要加強監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