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州陽信二中:鄉土研學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2020-09-17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9月17日電 為培養同學們的家國情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定同學們報效祖國的信念。9月16日,陽信二中組織600餘名高一新生先後走進陽信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鴻安集團,通過研學實踐活動體驗法治文化,接受法治教育;參觀鄉土企業,領略科技內涵。

走進鴻安集團,通過企業有關負責人地介紹,同學們了解了鴻安集團的創業歷程及發展前景,以及種養一體化模式及肉牛生產加工、產品銷售等情況。走進高大寬敞的車間,同學們近距離參觀了鴻安集團先進地屠宰和精細化分割生產線,目睹了肉牛的屠宰、分割、熟食加工以及冷藏包裝流程。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科學精細的生產流水線,功能各異的生產設備,工人們忙碌的身影,讓同學們感受到了現代科技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領略到了科技的魅力。

在陽信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館內圖文並茂的法治宣傳圖片,生動直觀的法治教育視頻,「憲法牆」、「青少年普法」、「交通安全」、「反邪教」、「禁毒」等法治教育板塊,讓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課。豐富的版塊內容、逼真的情景體驗,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們的法治素養,使同學們增強了理性待事、遠離犯罪的意識,提高了慎言慎行、自我保護的能力。

生動有趣的的研學實踐活動,使同學們看到了學校裡看不到的東西,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封閉的校園走向廣闊的社會,大大拓展了同學們學習和體驗的空間,引起了同學們的共鳴和內心觸動。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學生的成長需要知識,更需要見識。近年來,基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陽信二中從滿足新時代同學們的成長需要出發,不斷擴大校外課程資源,積極開展研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研究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學生素養不斷提升。同時,不斷加強與本土企業的合作交流,從鄉土研學入手,也是陽信二中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舉措,在引導學生認知和探究鄉土的過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進而熱愛鄉土、熱愛祖國,增強建設家鄉和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訊員 蔣栓德)

相關焦點

  • 陽信二中:600名高一新生鄉土研學培養家國情懷
    為培養同學們的家國情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定同學們報效祖國的信念。9月16日,陽信二中組織600餘名高一新生先後走進陽信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鴻安集團,通過研學實踐活動體驗法治文化,接受法治教育;參觀鄉土企業,領略科技內涵。
  • 濱州陽信二中兩學子雙雙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中宏網山東8月15日電 勵志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駕駛戰機翱翔藍天、巡洋遠航,守衛祖國萬裡疆土,是每一個有志男兒的夢想。作為陽信二中2020屆應屆畢業生,陳秉東、範藝飛兩位同學能夠圓夢藍天,充分體現了陽信二中「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修養,有大家風範的德本型人才」 培養目標,踐行了陽信二中學子「大胸懷,大氣魄,大境界」的家國情懷。
  • 陽信二中兩學子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作為陽信二中2020屆應屆畢業生,陳秉東、範藝飛兩位同學能夠圓夢藍天,充分體現了陽信二中「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修養,有大家風範的德本型人才」 培養目標,踐行了陽信二中學子「大胸懷,大氣魄,大境界」的家國情懷。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編者按:近日,省政協十二屆十五次常委會會議圍繞「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開展專題協商,10位省政協常委、委員作協商發言。本網摘要刊登。  要像建設文化高地一樣建設鄉土文化印記。把鄉土文化印記建成家國情懷教育基地,發揮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在家國情懷教育中的作用,推進文化印記進校園、進地方教材;將文化印記融入青少年文化生活,開發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文化印記衍生產品;把文化印記建成青少年心中鄉土文化的高地,開展「最具鄉愁」的標誌性鄉土文化選樹,倡導、鼓勵和選拔優秀青少年代表作為文化印記守護人與宣傳員。
  • 湖口二中:探尋本土文化 培養家國情懷
    為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家國情懷,激勵青年學子爭做合格的中國公民,近日,湖口二中組織部分高一學生開展暑期研學活動。參觀完後,學生們深表感慨,表示一定要做一個心有家國、奮發向上的好學生,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力爭將來把家鄉、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湖口縣第二中學 周曉峰 楊小彬
  • 【校報特稿】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天大人」的文化基因□ 田達仁2014年經教育部核准實施的《天津大學章程》明確:「學校按照『形上形下、達材成德』的理念,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蓮華學園學子「家·國」長線主題綜合課程演繹齊風魯韻家國夢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為踐行愛國教育,培養家國情懷,5月27日晚,濱州蓮華學園舉辦齊風魯韻家國夢·華夏芳魂九州情「
  • 細說一下濱州陽信國際學校的財務和管理現狀
    陽信國際學校財務現狀,帳面資金也就是100萬不到,還有2018和2019年兩屆學生,還需各種開支費用至少700萬。孫富強把持陽信國際學校,瘋狂使用國際學校資金,為哪般?說說師資隊伍,陽信國際學校七八百學生,僅僅派出四個骨幹教師,就兩個青壯年教師,一個是女會計,四人全部直接聽孫富強指使,孫富強可謂直接控制財務。所謂的執行校長王振寶,並沒有實際管理權,也沒有實際職務待遇,甚至行政關係都不是陽信一中的屬於借調關係。作為執行校長,享受不到應得的福利待遇,甚至還有不公平對待現象,怎麼能激發工作積極性?
  • 讓家國情懷紮根學生心靈
    因此,作為奠基工程的教育事業,必須承擔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以優質的教育質量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基於對時代、對中國、對教育的全面審視,從基礎教育階段,我們就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結合新的時代目標,北京市史家教育集團將育人模式進行了完善,提出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諧發展的人。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①在高三(1)班「觸摸鄉村與青年擔當」主題班會上的一篇演講稿。②給成功應聘大學生村幹部的學長姚自強的一封信。③參與「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主題寫作筆會的一篇隨筆。
  • 陽信二中骨幹教師核心能力提升研修活動走進浙江大學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利 通訊員 蔣栓德 濱州報導為加強教育理論學習,拓寬專業視野,提升核心能力,把握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方向,8月7日至12日,陽信二中組織部分中層幹部前往浙江大學,參加了以「核心能力提升」為主題的暑期骨幹教師專題培訓。
  • 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
    張玲媛在致辭中提到,在新時代國際理解教育背景下培養具有人文素養、中華情懷、全球視野、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中國青少年已經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使命。她指出:「教育要側重提高學生的世界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學生的中國文化修養和文化使命感。」研討會上,教師翟任和在「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促進英語學科育人」主題圓桌會上和嘉賓一同分享了國際理解教育背景下的灃西做法。
  • 山東濱州突降冰雹 梨農損失慘重【組圖】
    【山東濱州突降冰雹】2016年9月11日,山東濱州陽信縣突降罕見的特大冰雹這場冰雹持續近半個小時,冰雹有一元硬幣般大小,最深處冰雹有四、五公分厚。位於陽信縣金陽辦事處的十幾萬畝梨樹園因此損失慘重。9月11日下午4點左右,山東濱州陽信突然下了一陣奇怪的冰雹,這場冰雹持續近半個小時,冰雹有一元硬幣般大小,最深處冰雹有四、五公分厚。奇怪之處在於冰雹降落區域主要在縣城及以西的城鄉結合部,而該區域正好是陽信梨樹的主產區,其他區域受影響不是很大。出陽信縣城沿省道317向西,路兩邊是梨園,約四五裡路直至原銀高鄉。
  • 在專業課上培養家國情懷
    在講解「誤差」概念時,播放短視頻《科學重器》以及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香港回歸」小節,讓學生從實際應用案例中體會「誤差」在生產生活中的影響。近年來,東北大學注重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在專業課上暢敘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是東北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生動實踐。
  • 新課改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下對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途徑,值得一看
    不斷豐富自己,老師們必須充滿家國情懷。您了解得越多,您就會越行動。 「給學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有一桶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成為「長河」,對家鄉和祖國的熱愛也是如此。教師只需要不斷充實自己。
  • 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基地濱州該幹些啥「一帶一路」國際人才...
    會上,圍繞濱州目前在「一帶一路」國際發展中人才建設方面的進展和需求,以及如何在濱州展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主題進行了集體研討。 此次研討會由濱州市國際人才交流協會、UWEE歐美亞教育聯盟主辦,濱州市高新高級中學承辦,山東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濱州醫學院和濱州學院協辦。
  • 老街 · 老院 · 老情懷(二十六)陽信路、濟陽路、城陽路、承德路
    還有多家醫院、教會齊聚此地,因而這一帶被賦予了獨特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貫通城區與港口的主路,還是蜿蜒起伏的小路,每一條老街,每一座老院都有著道不盡的歷史、說不完的故事。 陽信路  沿著小路一路北行,與十一中一牆之隔的陽信路4號,便是著名的王宣忱先生、王重生、王復生老師故居。王宣忱(1879年—1942年),名元德,以字行,山東昌樂人,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宗教家、翻譯家、實業家。
  •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最看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世界一流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有感情,知悉國情、熱愛祖國,願意為祖國繁榮發展做出貢獻。」宋永華說,這對於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澳門大學有30多家由師生智力孵化的高科技企業,在橫琴孵化的一些企業已經實現融資,產品進入內地市場」。澳門大學也鼓勵學生在大灣區發展,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化的產品。澳門大學於2016年成立了創新創業中心,幫助師生實踐創意理念和提供研究成果商業化的平臺,中心每年大約有10至20個團隊入駐。
  • 廣安區:展課題研究成果 育學生家國情懷
    活動當天,與會人員觀看了舞蹈《小平精神代代傳》、參觀了廣安希賢學校校史館、聆聽了學生講解小平爺爺故事、觀摩了「小平爺爺愛勞動公開課」,進一步了解了《小平故裡小學生家國情懷培養實踐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效,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此項課題研究非常有意義,潛移默化中傳承了小平精神,培養了小學生愛家愛國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