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音是古琴最富有魅力的音色之一,與按音、散音共同構成古琴的三大音色體系,如用天、地、人三才來寓意此三種音色的話,泛音應位於天,被譽為「天簌之音」。
其它樂器雖也可演奏泛音,但少有能像古琴這樣能如此豐富、如此清晰地演奏旋律的,如《梅花三弄》、《流水》等琴曲的泛音段落。古琴的十三徽各配一泛音,同一弦不同徽位的泛音或兩音相同、或倍半相和、或子母相依,但各徽處的泛音究竟為何音呢?各徽處的泛音與該弦的散音有何關係、相差幾何呢?
這對於初習琴者來講恐怕並非易事,只能是依照教材「按圖索驥」了,如不知各徽位泛音排列的規律,十三處的泛音全憑死記硬背,我想多有不便。
本文便試著運用一些簡單的琴律知識,來一一找出各徽的泛音及其排列的規律,以解初琴者難辨之苦。
古代及現代的一些琴學教材中,對於各徽處泛音的定位,多有論述,但古書過繁,新書過簡,無論是古書的長篇累牘還是新書的僅列簡表,都很難讓初習琴者一窺究竟。
為行文方便及文字淺顯易懂,本文在敘述時多選用了一些現在常用的音樂詞彙的來作解釋,如宮、商、角、徵、羽等五音,本文則用的簡譜的「1」、「2」、「3」、「5」、「6」來記代替。
用西樂的「表」來解釋中樂的「裡」,或許不倫不類,恐貽笑大方,但因能力有限,也望方家見諒。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古琴泛音的發生原理:
通過左手在琴弦均分點處的虛按(或虛點),以阻止整條弦的振動,只讓部分琴弦振動,部分音段的振動,便產生了古琴的泛音,左手所虛按的地方便是古琴的十三個徽位。
其實古琴整條琴弦的所有的地方,都能把整條弦平均分成若干份,但我們人類耳朵所能接受的,也只是有限的幾等份。古人將古琴泛音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至,十三個徽位,十三個分音點,恰好好處,不多不少,增之太繁,減之太簡。
接下來,便從琴的徽位入手,一一解釋各徽泛音。
一、七徽——二分音點
七徽把琴弦均分成兩部分,也是整條弦的二分音點二分之一處。「倍半相生」是古琴常用的一種生律法,無論是「五度相生律」還是「純律」,都運用到了「倍半相生」這一原理。
什麼時「倍半相生」呢?
就是琴弦加倍,則所發音為低八度,弦長減半,則所發音為高八度,故低八度為「倍」,高八度為「半」。以發音中國傳統的律管來打個比方,一個長10CM的管子,此管的音高為「1」,要想找出它的高八度高音「1」,便需把管子減半,重做一個5CM的管子即可(此說僅指原理,成律並非如此簡單,管子的口徑、材料、吹奏方法等影響音高的因素有很多,如管子的口徑應隨之而變);反之想要找出它低八度的低音「1」,便需把此管子加倍,再做一個20CM長的管子即可(管子口徑也應隨之而變)。
古代的「倍半相生」及「三分損益」便是從古代的管樂和弦樂上發現的,況古琴弦質內實,可隨手右彈左調,安其一弦便能兼取各音,所以古琴較律管用此律也更加清晰。七徽是整條弦的二分之一處,所以此處的泛音的音高便是此弦散音的高八度,以三弦為例,三弦的散音為「1」(簡譜記作低音「1」,此處只是做一參照而已),那麼七徽泛音的音高便是其散音的高八度———高音「1」。
結論:七徽==散音的高八度
二、五徽、九徽——三分音點
五徽和九徽是琴弦的三分音點,即把古琴均分成了三等分。先說九徽,《如何定弦》一文中已經提到九徽按音為本弦散音的子音,即與散音成五度關係,如果三弦散音為「1」,那麼此處的按為即為「5」,泛音也由典型的「三分損一」所生,故九徽處的泛音也為「5」,只不過要比按音高一個八度而已,所以九徽處的泛音為高音「5」,與此弦的散音相差一個八度又加一個五度。根據「相同分音點泛音等高」(也有特例,下文詳解)的原理,所以五徽處的泛音,也為高音「5」,與此弦的散音相差也為一個八度+一個五度的關係。
結論:五徽、九徽==散音的八度加一個五度
三、四徽、十徽——四分音點
四徽、十徽與七徽等同為琴弦的四分音點,即把琴弦均分為四等分。七徽上文已經得出結論,為該弦散音的八度音,此處先放下不提。另外,我們先換個角度來看一下另外的兩個徽,四徽是七徽至嶽山這一部分琴弦的二分音點,也就是四徽又把這一段均分成了二份;同理,十徽也把七徽至龍齦這一部分均分為兩部分,那麼我們再套用「倍半相生」的原理,十徽與四徽便為七徽處的高八度,與該弦的散音也為同一音,只不過又高了一個八度而已,即與該弦散音相差兩個八度,還用上文的三弦散音為「1」舉例,那麼四徽與十徽處的泛音便為倍高音「1」。
此處又出現一個矛盾,即上文所提到「相同分音點泛音等高」的原理,七徽與四徽、十徽也同為該弦的四分音點,為何音高與四徽、十徽又相差一個八度呢?
我們也別忘了,七弦不僅為琴弦的四分音點,同時也為該的二分音點,換言之,七徽為該弦的四分之二處,用分數的形式記錄便為2/4,其實在數學中一般是不這樣記錄的,2/4隻被記錄成1/2,所以此處要衍成了一個原則:「泛音就近不就遠」,即該徽的泛音,只算第一次均分時的一個分音點,也就是較小的一個分音點,即只算它的二分音點,而不算它以後又被做為新的四分音點及六分音點。
所以七徽雖與四徽、十徽一樣為四分音點,但他們的泛音音高卻不相同,只不過為同一個音而已。同樣的問題也出在下文琴弦的六分音點上。在六分音點中,七徽、五徽、九徽也與二徽、十二徽一樣,同為琴弦的六分音點,但七徽與五徽、九徽,五徽、九徽又與二徽、十二徽處的泛音也各不相同,原理同上,下文便不一一解釋。
結論:四徽、十徽==散音的兩個八度
古琴譜
楚歌 大悲咒 滄海一聲笑 神人暢 歸去來兮 瀟湘雲水 秋風詞 漁歌唱晚 佩蘭 酒狂 高山 關山月 韋編三絕 雙乙反調 鷗鷺忘機 石上流泉
○ 近百首經典古琴譜,在後臺輸入想要查詢的琴譜名字,即可獲得
古琴書籍
○ 近百部經典古琴類目電子書,在後臺輸入關鍵詞「電子書」,皆可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