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改刑法 增加多項罪名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 梁曉輝)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在現行刑法基礎上,修正案增加多項罪名。

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對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不論未成年人是否同意,都應追究刑事責任。

增加妨害藥品管理秩序犯罪,將此前以假藥論的情形以及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等單獨規定為一類犯罪。規定:生產、銷售劣藥,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同時,增加藥品監管瀆職犯罪,進一步細化食品藥品瀆職犯罪情形,增強操作性和適用性。

增加「冒名頂替」犯罪,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增加危險作業犯罪,將刑事處罰階段適當前移,對具有導致嚴重後果發生的現實危險的,多發易發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情形,追究刑事責任。

增加非法從事人類基因編輯、克隆胚胎犯罪,嚴重危害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安全犯罪,非法處置外來入侵物種犯罪,以維護國家安全和生物安全,防範生物威脅。

增加規定「商業間諜」犯罪,並進一步明確單位犯罪。

此外,刑法修正案(十一)還修改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進一步明確新冠肺炎疫情等依法確定的採取甲類傳染病管理措施的傳染病,屬於調整範圍。補充完善構成犯罪的情形,增加拒絕執行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等犯罪行為。

對社會反映突出的高空拋物、妨害公共運輸工具安全駕駛的犯罪作出明確規定,維護民眾「頭頂上的安全」和「出行安全」。

對洗錢犯罪作了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將實施一些嚴重犯罪後的「自洗錢」明確規定為犯罪,同時完善有關洗錢行為方式,增加地下錢莊通過「支付」結算方式洗錢等。

增加侵犯服務商標犯罪規定,完善侵犯著作權罪中作品種類、侵權情形、有關表演者權等鄰接權,以及完善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等。

增加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犯罪的規定。針對祁連山、秦嶺等自然保護區被違規開發、利用的情況和國家關於自然保護地體系改革的有關要求,增加規定在國家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墾、開發或者修建建築物等嚴重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資源的犯罪。(完)

相關焦點

  •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及修改了哪些罪名?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及修改了哪些罪名?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該法將從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13個刑法罪名司法解釋全文及相關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七)》)於2009年2月28日頒布實施後,「兩高」研究室共同對《刑法修正案(七)》涉及的罪名適用問題進行了研究,經過多次徵求意見、反覆修改形成一致認識。
  • 解讀《刑法》修改:犯罪圈在擴大,死刑罪在減少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修正力度在歷次修正案裡位居前列,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不僅回應了諸多社會熱點問題,而且對原有的一些法條有較多調整,如個別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新增高空拋物和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犯罪、增加冒名頂替犯罪、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等。這些法律的修改與調整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引發關注。
  • 刑法將迎來大力度修正:犯罪圈在擴大,死刑罪名在減少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修正力度在歷次修正案裡位居前列,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不僅回應了諸多社會熱點問題,而且對原有的一些法條有較多調整,如個別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新增高空拋物和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犯罪、增加冒名頂替犯罪、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等。這些法律的修改與調整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引發關注。
  • 刑法擬做重大修改,新增兩項罪名!
    為進一步加強對襲警行為的預防、懲治,草案對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公務人民警察的行為增加單獨的法定刑。有的人大常委會委員、部門建議從法律上進一步加強對襲警行為的預防、懲治,修改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五款規定的「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公務的人民警察」依照妨害公務罪從重處罰的規定,增加單獨的法定刑。同時,針對使用槍枝、管制刀具或者駕駛機動車撞擊等嚴重暴力襲警行為,增加規定更重的處罰。
  • 十年磨一劍———訪《刑法罪名精釋》主編之一周道鸞教授(圖)
    日往月來,寒暑相推,轉眼之間,距97刑法典頒行已有十年之久。  中國刑事法制在風起雲湧中持續發展。十年間,國家立法機關先後通過了6個刑法修正案、3個單行刑法和9個刑法立法解釋文件,並在其他非刑事法律中規定了一些刑事條款,對97刑法典進行了局部的修改、補充和完善。
  • 我國刑法第312條罪名之確定
    在《辦理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的解釋》施行後,實踐中對於《刑法》第312條罪名的確定產生了爭議。有觀點認為,《刑法》第312條有兩個罪名,一是「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物罪」;二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對我國刑法罪名的理解和分析
    2008-07-04 15:46:35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李耀華
  • 論《刑法修正案》(四)新增犯罪罪名的確定
    2003-02-10 13:20:53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黃京平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 石 磊
  • 全國人大通過刑法修正案 取消13個死刑罪名
    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周兆軍 郭金超)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25日下午經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八)。此次刑法修改的重點之一是取消了近年來較少適用或基本未適用的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 ...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
    ,現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適用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作如下補充、修改:  刑法條文  罪名  第134條第2款  (《刑法修正案(六)》第1條第2款)
  • 兩高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六)
    第一百二十條之一 (《刑法修正案(九)》第六條)  幫助恐怖活動罪 (取消資助恐怖活動罪罪名)  第一百二十條之二 (《刑法修正案(九)》第七條)  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
  • 2021,《刑法》新增10種罪名,一不小心容易犯罪!
    原創研刑刑事正義2020年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出臺,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這次刑法修改新增了十多種罪名,如果不知道容易吃牢飯,趕緊看看吧。此前也有個別人被判了刑,但大多是治安處罰了之,這次刑法修改,特地對這種行為專門量身定製了新罪名,實踐中明確了刑法適用,實際上降低了入罪門檻。以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能再任性了,一對司機不滿就拳腳相加或幹擾其駕駛,駕駛員不是你想打就能打,公交車也不是你想停就能停的。
  • 刑法最新修改涉及這些方面…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條文13條,修改條文34條,其中新增及修改了哪些罪名?來看梳理→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
  • 人民法院報-刑法修正案(八)對發票犯罪的修改和補充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11年2月2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對刑法做出了重要修改和補充。下面介紹一下修改和補充的有關發票犯罪的內容,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 ...刑法修正案(十一)降低未成年人負刑事責任年齡,還新增了這些罪名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條文13件,修改條文34條,快來看看新增及修改了哪些罪名?    修改完善智慧財產權犯罪規定  適當提高刑法所規定的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複製品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等六個犯罪的刑罰,進一步加大懲治力度。增加規定了「商業間諜」犯罪。
  • 刑法各論概述—罪名、法定刑
    罪名即犯罪的名稱,罪名所體現出來的是對犯罪本質特徵的科學概括。在概括刑法分則條文的罪狀確定罪名的時候,一定要反映該種犯罪的本質特徵,使人們從罪名上就能了解該種犯罪的法律意義。罪名的使用要規範,一定要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關於罪名規定中的名稱。
  • 新中國刑法立法的變遷與完善
    但是,由於在刑法典之外,存在如此眾多的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罪名已由1979年刑法典的130個增加到263個,缺乏一個體系上的歸納,顯得有些凌亂,而且有的單行刑法出臺以後,刑法典原有條文規定是否廢除也不甚明確。
  • 調整刑責年齡、嚴懲姦淫幼女……刑法新修改引注目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題: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個別調整刑責年齡、特定情形「性同意年齡」提高、「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羅沙、丁小溪、劉碩我國刑法修改工作邁出重要一步。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 聚焦| 調整刑責年齡、嚴懲姦淫幼女…刑法新修改引注目
    我國刑法修改工作邁出重要一步。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對刑事責任年齡進行個別調整、提高特定情形下的「性同意年齡」、將「冒名頂替上大學」寫入刑法……草案二審稿的一系列新修改引人注目。焦點一:擬個別調整刑事責任年齡近年來,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時有發生,觸目驚心。而根據我國現行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