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基於虛擬實境技術的「新文科」建設示例

2021-01-09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個部門聯合啟動了「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全面推進「新文科」等建設。「新文科」,即將新技術融入哲學、歷史、文學、語言等課程中,通過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突破傳統文科的思維、教學模式。

  虛擬實境等信息技術通過構建豐富學習場景、創新研究工具,有效輔助「新文科」打破專業壁壘和學科障礙,帶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實踐教學與應用性科研結合的綜合性學習方式和更廣博的學術視角。

  中視典虛擬實境技術應用於高校「新文科」建設的部分案例

  一、教育學

  案例: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交互實訓教學系統

  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關係著祖國的未來。目前國內設置學前教育師資培養的高職高校眾多,但培養方式還比較傳統,不僅實踐時間短,且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多是觀察學習,教學活動組織中常以旁觀者或者「配角」的身份存在,少有獨立帶班機會。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實際需求,中視典聯合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發了該學前教育交互實訓教學系統。系統通過AR臺進行交互,以觸屏與marker操控為教師和學生創造截然不同的課堂體驗。系統綜合了學前教育環境創設與利用、幼兒園活動設計、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學前兒童行為觀察、兒童遊戲、幼兒一日生活組織與實施等六大教學模塊,嚴謹的按照《幼兒園建設標準》創建虛擬生態幼兒園,模擬完整的幼兒園一日流程,讓師生身臨其境進行相關教學訓練。該系統是目前市場上成熟度、完善度較高,能為學前教育專業提供全面課程教學的一款專業產品。

  二、文化思政

  案例:唐山師範學院紅色文化(VR)虛擬實踐體驗中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當代大學生責任感、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主要陣地,將紅色文化資源合理的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無疑會在大學生政治信念、意志品質、價值觀念、責任意識培養上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基於唐山師範學院教學需求,2019年中視典為其建設了該紅色文化(VR)虛擬實踐體驗中心。中心通過一個長約9米,高約3.3米的大型3D LED顯示屏,配合手勢識別等動捕系統,營造了一個兼具沉浸感和開放性的互動教學環境,配合定製的紅色黨建教學資源,讓師生真正成為虛擬環境的參與者與重要歷史角色的扮演者,充分調動其學習熱情。中心同時配備了AR臺、HoloBook、VR頭盔、觸控臺等多種交互終端,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情境體驗、分組討論、推理及反思,有效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

  三、文化遺產學

  案例: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傳承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文化遺產學是一個集傳統史學、考古學、文化管理等多學科融合交叉的學科。在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傳承與應用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既能保護文物本身又能滿足教學實踐需求是該學科一直以來的痛點。

  基於北京聯合大學需求,中視典輔助學校建設了文化遺產傳承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中心以「學科交叉、技術支撐、虛實結合、綜合應用」為建設理念,虛擬再現了北京城三山五園等古建築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外觀特點,並設置了文物鑑賞、文物保護與修復、文物仿真等多個虛擬仿真實驗。學生在虛擬場景中「觸碰」、研究真實文物,學習了解瀕危斷絕的非遺傳承技術,有效傳承並保護文化遺產「國家寶藏」。

  四、經管專業

  案例:經管專業虛擬仿真教學系統

  經管類專業知識抽象、邏輯複雜,傳統的理論教學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採用虛擬實境技術模擬企業真實業務場景和業務流程,將企業搬進課堂,可以有效將理論教學轉化為實踐教學。

  基於此,中視典攜手用友新道開發了該經管專業虛擬仿真教學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經成功應用到北京工商大學等國內外上百所高校。系統再現了企業真實的業務流程,同時通過引擎底層算法實現企業數據實時動態呈現,讓學生在一種真實的動態場景中,了解企業真實工作,感受企業真實業務,全面了解企業生產供應鏈活動規律和財務業務經營管理動態全過程,熟練掌握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工具與方法,綜合運用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知識,提升決策與分析能力、崗位及團隊協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

  五、心理學

  案例:華東師範大學人類交互研究CAVE系統建設

  在心理學一些研究中,實驗場景的構建需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如果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去完成相關實驗,不僅易於構建實驗環境,且便於控制現實環境中難以控制的變量,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呈現各種實驗刺激。

  在此背景下,中視典為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搭建了一流的CAVE系統,助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蒯曙光研究員和其團隊研究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對人類社會交互行為進行定量化測量,輔助研究團隊更容易、更迅速的構建實驗研究所需的整個環境,助推其心理學研究工作的開展。

  中視典虛擬實境技術助力高校「新文科」建設

  針對「新文科」的建設需求,中視典解決方案著重進行實際工作場景/研究環境的模擬、歷史瞬間/重要文物的再現,和管理工作流程的仿真,並通過AR臺、全息臺、HoloBook、VR頭盔等多種交互終端打造交互式、沉浸式新課堂,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有效傳授和管理,以及辯證思維的訓練。尤其適用於經管、歷史、心理學、教育學、旅遊管理、政法等實踐條件創設難、費用高的專業。

  方案特點

場景再現,角色扮演、實時交互

  更多內容,請致電400-668-1235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案例分享】虛擬實境技術在建築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採用虛擬實境技術,創建虛擬的建築實訓教學環境,讓建築的局部、內部及外部結構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師生在立體的虛擬環境中開展「理論聯繫實踐」的教與學,可有效提升學生對建築空間、施工流程、複雜知識的掌握。  基於市場需求,中視典聯合廣聯達共同開發了裝配式建築虛擬實訓課程。該課程貫穿了裝配式建築設計、生產到運輸、施工的建設全周期。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通過AR臺等授課終端,實現對裝配式建築部各部件的詳細觀摩,詳細學習部件構成與生產工藝,迅速了解裝配式建築建設的全過程,並學習如何使用BIM思維管理裝配式建築的建設全周期。
  • 基於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的智慧校園建設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技術成為教育領域熱點議題。據此,本文首先根據AR/VR的教育應用特性進一步挖掘了AR/VR在智慧校園建設上的價值,其次通過案例研究分析了基於AR/VR建設智慧校園的融合架構,並探討了AR/VR在融合建設智慧校園上可能存在的主客觀問題,最後通過AR/VR結合其他技術,展望了AR/VR在智慧校園上的應用前景和發展趨勢。
  • 【案例分享】基於虛擬實境技術的安全生產與應急救援可視化培訓
    採用VR技術構築具有真實感的各種災害、事故、緊急事件場景,再通過各類沉浸式VR設備,讓用戶身臨其境地獲得安全應急、事故預防、工具使用、救援方法等知識,可以有效提升人們安全意識與應急實戰能力。系統基於實際展館陳設,結合 AR頭盔設備,以遊戲式的交互體驗,讓體驗者用自己的雙手操作虛擬場景中的廚房設備,通過查找各個場所的燃氣安全隱患點,進行器具的選擇與安裝,處理應對家庭廚房燃氣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體驗,有效加深體驗者對燃氣安全知識的了解。
  • 新文科 新人文 新徵程∣中國傳媒大學「面向未來的新文科建設線上...
    原創 傳傳 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下,我們如何做好文化轉型期的新文科建設?新形勢、技術、產業背景中,新文科建設有哪些理論思考和實踐案例?此外,新文科建設面臨的另外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基於二次元空間、虛擬空間的文化重構,這些亟需專家學者們在這個嶄新空間裡建立起新的學科體系、專業體系、思想體系、理論體系。
  • 廖祥忠校長出席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並發表講話
    當下,「新文科」建設已成為熱門話題,教育部高度重視,做出部署,各高校聞風而動,積極布局,「新文科」建設正在從隱性走向顯性,由設想變為現實。教育部以敏銳的時代視野,恰逢其時地啟動「新文科」建設,是回應時代發展的強音,必將有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從技術層面來看,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奔湧而來,在重塑全球生產與生活的同時,也全面嵌入人文社科領域。「新文科」是我們面對這些新領域、新問題提出的新專業和新內容,是新技術、新平臺所帶來的新思維與新方法,是新行業、新崗位對新人才的強烈召喚。
  • 「新文科」的來源、特性及建設路徑
    [2]也有學者注意到「新文科」的中國特色問題,如馬驥認為:「新文科是基於全球新技術發展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突破傳統文科的思維模式,注重通過文科內部融通、文理交叉融合來研究、認識和解決學科本身、人和社會中的複雜問題,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科知識體系,並引領學科發展。」[3]總之,學界對「新文科」的界定可謂是見仁見智。界定「新文科」,首先得弄清它從哪裡來。
  • 立足專業技術,賦能新文科課程改革,建立五大金課課程體系
    本次研討會分一個主題論壇和四個分主題論壇,艾迪普科技與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在主題和分主題論壇中圍繞「傳媒新文科實踐教學生態系統建設、傳媒新文科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建設、傳媒新文科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一流專業建設」四大主題,重點回答了智能媒體背景下傳媒學科實踐教學如何創新與發展」這一現實問題。
  • 中國傳媒大學舉辦「面向未來的新文科建設線上高端論壇」
    目前,中國傳媒大學在最新的發展規劃中,制定了以「文、工、藝、管」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布局,切實踐行了新文科、新技術、新時代發展下的專業融合。新文科建設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基於二次元空間、虛擬空間的文化重構,亟需學者們在這個嶄新空間裡建立起新的學科體系、專業體系、思想體系、理論體系。  廖祥忠校長強調,「新文科」建設是當前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新文科的發展,應建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語體系之上,發出中國立場和中國聲音。
  • 網龍普天教育分享虛擬實境專業建設及虛擬仿真應用實踐探索
    網龍普天教育出席,並分享虛擬實境專業建設及虛擬仿真應用實踐探索。多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的評委,參與本科和高職的專業建設論證並擔任其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主持網龍普天教育 VR/AR 智慧教室項目入選福建省百項人工智慧示範項目,參與多項目 VR 教材和項 目的開發,與 50 多家高職院校建立前店後廠的校企合作模式、聯合共建 3 個省級產業學院、與多所雙高校開展虛擬工廠內容合作。
  • 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虛擬實境(VR/AR/X3D虛擬/增強現實互動設計)製作技術與專業建設師資能力提升實操班
    關於舉辦「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虛擬實境(VR/AR/X3D虛擬/增強現實互動設計)製作技術與專業建設師資能力提升實操班」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應對虛擬實境產業的發展趨勢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提高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虛擬實境專業製作技術及專業建設水平,進一步推動虛擬實境技術應用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滿足院校師資培訓需求,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虛擬實境專業委員會決定舉辦「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虛擬實境(VR/AR/X3D虛擬/增強現實互動設計)製作技術與專業建設師資能力提升實操班」,請各單位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參加
  • 中視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經驗與成功案例!
    會議現場,北京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位國內一流高校專家分享了各專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申報、建設經驗與成果。中視典作為本次會議的技術支持單位,現場布置了AR臺、全息臺等交互設備,模擬了一個微型的虛擬仿真實驗室,向參會教師展示各專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應用實例,為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建設提供了極具參考意義的建設經驗和解決方案。
  • 「人因工程與認知科學視野下的新文科研究」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論壇現場  李小牧表示,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蓬勃發展。  中國心理語言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導陳寶國基於事件相關電位技術(ERPs)以及學習範式,探討了中國英語學習者在一詞多義學習過程中如何受到主次要意義的變化以及不同詞性的調節。
  • 加強數字學術基礎設施建設 支撐新文科創新發展
    新的技術與數據環境下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壓力,如何構建新一代數字學術基礎設施,支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範式的升級,進而推動新文科建設,已經成為時代前沿課題。圍繞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曉光。
  • 《新文科建設語境下的設計學科建設》論壇舉辦
    魯迅美術學院依託本次「藝術設計大講堂」平臺,將與國內設計學領域中的各位專家共同探討在「新文科」建設中的一流學科、課程建設,以及高校教育應當如何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希望本次高水平學術論壇,可以推進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設計人才需求提供有力支撐。於洪江巡視員代表遼寧省教育廳,向各位來賓表示誠摯的感謝。他表示,當下人們對藝術設計的追求愈加明顯,國家更是注重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
  • 新工科協同新文科雙翼齊飛培養新人才
    近年來,鄭州科技學院敢於創新發展,不斷探索「新工科」「新文科」建設,調整專業設置,研究新成果,升級優勢傳統學科,培養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人才。目前,該校虛擬實境技術、智慧機器人、智能製造、3D列印、物聯網工程、新能源等新工科建設穩步推進。
  • 「新文科建設」中應用型傳媒人才培養的再定位
    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發布的「新文科建設宣言」明確了文科教育共識:新時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須加快創新發展。我國傳媒高等教育在此背景下應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如何培養、怎麼培養成為傳媒高等教育不可迴避的重大現實問題。當今世界由兩個重要的關鍵詞構成:技術革命與全球化。
  • 建設面向未來的新文科
    繼承傳統 面向未來  新文科建設的核心理念是交叉融通,需要實現學科之間的「融」與「通」,打通技術與人文,將新科技融入哲學、文學、史學等傳統文科的教、學、研之中。他以《紅樓夢》中林黛玉的閱讀書單、作詩和詩論為例,打開理解新文科的新視角。他認為,對學生而言,新文科建設要實現跨學科經典閱讀,並進行多文體的寫作訓練;對老師而言,新文科建設要求老師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夠做引人創新的益友良師,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創新人才。
  • 虛擬實境的技術瓶頸
    原文作者曹煊,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美國南加州大學 ICT 實驗室 Visiting RA,研究方向為裸眼三維顯示、光場的採集和顯示、計算攝像、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原標題為《虛擬實境的技術瓶頸》,轉載時已獲得作者授權。
  • 全國高校虛擬實境技術與應用師資綜合技能大賽通知
    在此背景下,全國高校虛擬實境技術綜合師資大賽組委會、中國虛擬實境產學研聯盟、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虛擬實境產學研專業委員會、京津冀虛擬實境協同創新研究院、北京華夏起航國際信息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特聯合深圳市中視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舉辦全國高校虛擬實境技術與應用師資綜合技能大賽。
  • 山東大學舉辦新文科與外語學科建設校長論壇
    在論壇的主旨發言環節,樊麗明主要從「新文科」建設的時代需求出發,提出了「新文科」建設的四個重點方向,並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山東大學在「新文科」建設方面的方案設計和實踐探索。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教授從外語學科面臨的新時代、新挑戰、改革與創新、上外的探索等方面闡釋了「新文科」的建設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