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訪英國...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英國劍橋7月6日電 專訪: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訪英國知名考古學家倫福儒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金晶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我心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英國知名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81歲的倫福儒是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退休教授,是全球知名的考古學泰鬥。他說,位於中國浙江的良渚古城遺址是研究中國乃至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遺址,「非常值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倫福儒曾在2013年和2017年兩赴良渚古城遺址參觀考察,對那裡發掘的有5000年歷史之久的玉器和大型水利工程遺蹟印象深刻。

他說,精美的玉器、有規模的古城、宏大的水利工程,都表明良渚早在5000年前就已是「一個組織度極高的社會或國家形態」,這意味著中國文明始於5000多年前。

良渚遺址最早發現於1936年。2007年,總面積300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重現人間,此後,考古工作者又相繼發現了面積6.3平方公裡的外郭城,並證實良渚古城是宮城-內城-外郭的三重結構。2009年至2015年,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由11條水壩組成、控制範圍100平方公裡的外圍水利系統。

良渚古城遺址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實證距今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社會稻作農業發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補世界遺產名錄中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國5000年文明史提供獨特的見證。

倫福儒曾多次向西方學界介紹良渚遺址。2017年第二次考察良渚遺址後,他和中國學者合作完成一篇論文闡釋其考古價值,發表在權威的全球考古學術期刊上;他還把良渚作為案例,寫進了他所著的廣受認可的教科書《考古學:理論、方法和實踐》最新版。

「對我個人來說,它是研究人類文明的頭等重要之地。不管它是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結果對我都沒有區別,因為在我心裡它已經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他說。

倫福儒認為,中國擁有燦爛的文明,中國的考古工作近年來發展迅猛,中國各級政府和專家在考古挖掘、遺址開發、文物保護等領域的努力令人稱道。他尤其稱讚在上海舉辦的世界考古論壇,認為這已成為「全球考古界的頂級盛會」。

「中國的考古工作細緻而成功。地方上的文化遺址保護更需要政府部門關注,中國政府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棒。」他說。

責任編輯: 張樵蘇

相關焦點

  • 良渚古城也有衛星城,也要建成遺址公園
    餘杭玉架山聚落遺址。本報資料圖片玉架山遺址發掘距今快10年了,在餘杭臨平經濟開發區,西距良渚古城20公裡。2008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合作,對玉架山遺址開始全面鑽探調查與發掘,共發現由6個相鄰的環壕圍溝組成的良渚文化完整的聚落遺址。
  • 5000年前的史前城市!良渚古城遺址參與世界遺產大會審議
    良渚古城,是5000年前在太湖流域的一個臨水而居的史前城市,壯闊恢弘的良渚王都。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讓世界範圍內的考古學家為止震驚。據測算,僅建造古城和水利系統所需的土方量就有近1000萬立方米,這一浩大工程只有國家的力量才能完成。 良渚古城是中國長江下遊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擁有城市文明的早期國家。良渚古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可以填補《世界遺產名錄》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城市考古遺址的空缺,為中國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有力的實證。
  • 中國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展現長江流域史前城市...
    良渚古城為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了獨特見證和考古發現。在中國長江下遊,有一個古稱「震澤」的太湖。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遺址位於環太湖流域的西南部,共發現約1000餘處良渚文化遺址,其中提名遺產包括城址、外圍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及以玉器為代表的出土物等。
  •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北京時間7月6日下午,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落槌,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 良渚古城遺址具有文化遺產的五大突出普遍價值
    木槌敲下的那一刻,中國參會團一片沸騰,全場致以熱烈掌聲,來自世界各國的遺產專家為良渚古城遺址送上真誠祝福。都市快報記者也在大會現場,親歷了良渚申遺的那一刻。帶著激動的心情,我們為大家還原一下世界大舞臺上的「良渚時間」。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之後,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今年開建
    玉架山遺址是良渚大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周邊遺址共同反映了臨平遺址群作為良渚文化次級文化中心的地位;反映了良渚文化的基本居住單元和社會結構,體現了良渚文化時期的自然環境及發展水平。通過對玉架山遺址分類展示(復原展示、標識展示,公共考古等),一方面可以保護遺址本體,防止遺址受到破壞,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遺址、感受良渚文化,實現遺址的社會價值。
  • 良渚+目前唯一發現+史前制玉作坊遺址,如何保護?專家開了一天的會
    它是良渚文化田野考古的新內容;它是繼良渚古城外圍龐大的水利系統、臨平茅山大面積的水田,以及玉架山多環壕聚落的又一重要發現,豐富了良渚古城外圍考古的內容;它反映了遠距離大規模專業生產的模式,為討論良渚文化晚期的社會結構、聚落模式和手工業經濟模式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 比良渚遺址更悠久!下湯遺址揭露萬年前的先民生活
    小夥伴們,這兩天你是不是被良渚遺址刷屏了?7月6日,在亞塞拜然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良渚古城遺址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請世遺成功。經過為期兩年的勘探和研究,最終形成結論:下湯遺址年代距今大約一萬年,比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河姆渡早3000年。這是目前台州可考的,最清晰的史前文明。
  • 良渚遺址入編《中國歷史》、高中《數學》《歷史》教科書
    其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遼寧、山東、海南試用,最晚於2022年全面鋪開,《數學》(必修一)被全國約70%高中生作為教材使用,全國數千萬中學生都將通過教科書知曉、了解良渚文化。
  • 最全攻略來了!帶你玩轉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7月4日,作為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第一批遊客,記者進行了一次穿越五千年的探營,近距離接觸了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國」。作為一名炎黃子孫,說到中華上下五千年總有一股民族自豪感,既然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放出「狠話」來了,怎麼能不去看一看?這一次,我們也為大家帶來了新鮮出爐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遊玩攻略。【正大門】沿著104國道一直開,老遠就能看到兩座敦實厚重的石雕,這裡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正大門。
  • 良渚遺址申遺成功,「五千年文明」有依據,但「良渚文字」不應缺
    今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申遺項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的審議通過,「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說起來,良渚古城從被考古學家發現那天算起,到今年,已經整整82年了。這82年中,關於良渚古城的考古,發生過許許多多曲折的故事。
  • 良渚文化玉礦遺址位於天目湖鎮梅嶺村
    本報訊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日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記者昨天了解到,以溧陽為中心,在方圓不到150公裡的範圍內曾密集出土良渚玉器,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梅嶺玉的玉礦遺址就位於天目湖鎮梅嶺村。  在新石器時期,良渚文化是強勢文化。
  • Rokid與良渚古城遺址合作,打造全球首個AR眼鏡智慧導覽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由Rokid和良渚古城遺址共同打造的「AR智慧導覽」項目,將在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正式上線,並在十一假期內,免費向遊客開放體驗。這不僅是國內首次,也是全球第一次,AR眼鏡真正在博物館投入運營。良渚古城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2019 年 7 月 6 日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見證人類文明歷史的世界各地古城遺址
    巴比倫(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遺址和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裡處,幼發拉底河右岸,建於公元前2350多年,是與古代中國、印度、埃及齊名的人類文明發祥地。博爾巴任古城堡遺址,位於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圖瓦共和國,史達林1944年侵吞的中國領土唐努烏梁海)一個偏遠的湖中,屬唐式建築,應為回鶻人所建。
  • 良渚遺址入編《中國歷史》教科書 同時進入「三省三市」高中新編...
    這本教材一共99頁,良渚遺址出現在第13頁,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的「知識拓展」裡。教材上寫著:以良渚古城為核心的良渚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1936年首次發現……良渚古城的考古發現證實,距今5000年左右,長江下遊地區已經出現早期國家,進入了文明社會。
  • 杭州將新開建一座遺址公園!5000年良渚文化魅力又一個展示窗口!
    玉架山遺址是良渚大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周邊遺址共同反映了臨平遺址群作為良渚文化次級文化中心的地位;反映了良渚文化的基本居住單元和社會結構,體現了良渚文化時期的自然環境及發展水平。通過對玉架山遺址分類展示(復原展示、標識展示,公共考古等),一方面可以保護遺址本體,防止遺址受到破壞,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遺址、感受良渚文化,實現遺址的社會價值。遺址公園的建設,不僅將填補良渚古城村落遺址展示空白,豐富良渚古國形象,還將增加區域文化底蘊,提供休憩、娛樂場所,提升周邊市民生活品質。
  • 尋找長江中遊的史前「城市」,湖北城河遺址領隊談考古發現
    最新發掘的王家塝墓地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嶺文化墓地,填補了長江中遊地區史前大型墓葬較缺乏的空白。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城河遺址考古領隊彭小軍去年在上海博物館主講「湖北沙洋縣城河遺址的聚落考古收穫」,澎湃新聞記者在講座前對其進行專訪。
  • 杭州最美的蘆葦都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了!
    這就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蘆葦蕩。去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是很偶然的選擇,但進去以後就很快裡面的空曠深沉所吸引,而就在這片千年歷史的土地上,有些不少蘆葦。他們或是簇擁在一起,形成了蘆葦的海洋。枯葉尚未褪去,枝幹也未全部折斷,相互交錯、依靠,讓人看不清裡面的情景,也不敢輕易闖進它們的世界,只能站在空曠的地方看他們竊竊私語。
  • 吉大校友黃莉:與良渚遺址的不解之緣
    每當回憶起在大學的經歷,黃莉總是心潮澎湃,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這4年所學專業知識,對我後來到良渚工作,參與博物館陳列、良渚申遺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母校老師們教會了我嚴謹的治學態度,正直的處事原則,開放的學習心態,踏實的研究方式。在母校的種種經歷,是我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2006年8月的一個傍晚,黃莉提著自己的行李走進了良渚文化博物館,至此她與良渚遺址結下不解之緣。
  • 良渚古城遺址列入多本統編教科書,這道跟良渚有關的數學題你會做嗎?
    這道有關良渚遺址的高中數學題你會做嗎?(文末有答案!)今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是全國中小學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不少拿到新課本的初中、高中生們會發現,暑假裡大家討論的新聞熱點,被寫進了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