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歌女詩詞功底有多厲害,看完這首詩,男子都忍不住點讚

2020-12-11 雄觀

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原創/雄觀

在封建王朝,青樓一直都是一個合法的的娛樂場所,人們稱這裡的女子為青樓女,但更多人稱之為歌女。

如果回到封建王朝,若想找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女子,其他地方千萬不要去,直接去青樓找歌女即可。

無論你想聊詩詞歌賦還是琴棋書畫,保證歌女的才華讓你瞠目結舌。

特別是唐朝時期,歌女的才華更是厲害的讓人拍手叫好。

那麼,有人不禁要問了,唐代的歌女到底有多厲害?

我們可以通過一首集成詩來見識唐代歌女的厲害之處。

話說唐朝大中年間,時任尚書左丞的晚唐詩人韋蟾

到鄂州基層考察工作,臨走的時候,當地的官員給他擺酒餞行。

在餞行的宴席上,絲竹繞耳,觥籌交錯,大家相談甚歡。

但此時的韋蟾覺得,飯局上的氣氛這還不夠活躍,韋蟾為了讓飯局的氣氛更加活躍,看到此情此景,隨手拿一張紙寫下了兩句詩,一句是悲莫悲兮生別離,另一句是登山臨水送將歸。

韋蟾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人生最悲傷的就是別離,你們不辭勞苦的為我送行,讓我十分感動。

然後,韋蟾就說,大家都是文人雅士,不妨就以這兩句為詩的前兩句,在場所有人都來個頭腦風暴,續寫這首詩,誰最先續寫出來而且意境高妙,就給他賞賜。

大家議論紛紛,交頭接耳,都說這個主意好。

結果,韋蟾剛說完沒多久,飯局上一個吹拉彈唱的歌女立即就續了上來。他說:武昌無限新栽柳, 不見楊花撲面飛。

此句一出,頓時引來宴席上的達官顯貴們絕口稱讚。

韋蟾見這個歌女出口成章,而且意境不俗,絕對是一個詩書滿腹的女子,於是就花錢給她贖身,將她納為小妾。

如此一來,以後就能隨意花前月下、吟詩作對了,這是後話,今兒且不論風月之事。

韋蟾前兩句和武昌妓的後兩句結合一起就成為了一首

著名的詩作:

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

武昌無限新栽柳,不見楊花撲面飛。

後來,有人看到這首詩後,拍手稱讚這首詩前兩句集得好,後兩句續得好,合在一起,簡直就是佳作天成。

由此可見,飯局上的這個歌女也確實不一般,能在短時間內,文思如泉湧,力壓眾鬚眉,而且還續的如此規整雅致,確實可見其才華卓著。

那麼,這首合力創作的詩歌究竟好在什麼地方?

首先看前兩句,第一句「悲莫悲兮生別離」出自屈原《楚辭》當中的《九歌少司命》,在《九歌少司命》中,這一句是抒發別離之意的,用在這樣的餞行場合,非常合適,非常貼切。

第二句「登山臨水送將歸」出自楚國宋玉《九辯》,原句是「登山臨水兮送將歸」,韋蟾在寫的時候,把其中的一個刪掉了,正好與第一句對上。

再配上後兩句,這首詩就成了集成詩當中的佳作。

古人作詩都是有感而發,往往在情到深處時,就有詩句湧上心頭,隨後出口成章,再也找不到更為理想的替代詩句。

但是,集成詩作,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可是,偏偏韋蟾前兩句得那麼好,那麼情真意切。

首先在於他取用自然,與宴席上的送別極為切合。

為他擺酒餞行的人,是如此重情重義,韋蟾作為即將離開此地的人,也對鄂州有著戀戀不捨的情懷,所以,他用「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這兩句來表達,是非常貼切的。

其次,是在取用詩句中融入創新。集詩為聯,一般取自近體詩,但韋蟾卻從先秦時期的《楚辭》當中採擷佳句,而且這兩句原來並不整齊。

「悲莫悲兮生別離」本非嚴格意義的七言句,因為「兮」字是句中語氣詞,很虛,用作七言則將虛字坐實。「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共八字,集者隨手刪卻一字,便成標準的七言詩句。

這種「配套」法,不拘守現成,已含化用意味。

正是這種手法,讓本來毫不相干的詩句,渾然天成。

再者,這兩個古老的詩句一經拾掇,單論二四六字,上句為「仄平仄」,下句為「平仄平」不但語氣,連平仄也大致協調。

因此,這兩句詩,既存古意,又有新聲,可謂語自天成,妙手偶得,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這是送行者的語氣,自當由擺酒餞行的人來續寫。但這兩句出自屈宋大手筆,集在一起又是那樣渾成;而送別情意,俱盡言中,續詩弄不好就成狗尾續貂。

韋蟾的前兩句雖然好,但卻說不上任何才力,全憑一點靈犀,然而,就是這麼兩句一點靈犀的句子,竟被一個歌女快速的續了上來,引來大家讚不絕口。

所以,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宴會上,一個聰明的歌女比十個飽學的文士還要中用。

那麼,為什麼說這個歌女續的好呢?

首先,歌女不刻意。韋蟾的集句抒發了在宴會上的心情,那麼,續詩的話,也應當不偏離眼前的景致,

由於集句已表達了送別的情意,意思已經說的很明顯。武昌妓則以「武昌」、「新柳」、「楊花」這些景色,不僅點明了時間、地點、環境,而且渲染氣氛,使人讀起來充滿想像力,用想像的景色來體味飯局上的人送別的心情。

其次,歌女以景結情的續句,恰好是一種補救,使意與境珠完璧合,達到意境完美。這就讓送別的人溢於言表的離別之情,又在這詩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再次,詩句景象優美句意深婉。楊柳在古代就有送別的意思,歌女以楊柳寫離情,恰到好處。而楊花撲面飛,境界卻獨到,用擬人的手法,把楊花寫活了。

這與宋代詞人晏殊的《踏莎行》中的:「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楊花亂飛也有春歸之意,表達了一種送別、離別的惜別之情。

一個歌女都有如此敏捷的才思,更別說那些飽讀詩書的文豪,唐朝能成為詩歌的鼎盛時代,絕對不是一個偶然。

所以說,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歌女,也都是才思敏捷的佼佼者,他們既懂男人的風情,也有能降服男人的敏捷才華。

這與現代女人「從不溫柔、從不體貼、從不講理」的「三從」以及「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惹不得」的「四德」可以說是大相逕庭。

相比之下,這就是古代歌女的厲害之處,也是現代女人與古代歌女遙不可及的差距。

不一樣的視角,看不一樣的世界

你是你王國的網,我是載你看世界的行船

洞察天地之端,博究道法之源

更多精彩,請關注雄觀

相關焦點

  • 這首迴文詩堪稱史上最經典!不少人看了都犯暈,沒點水平看不懂!
    這首迴文詩堪稱史上最經典!不少人看了都犯暈,沒點水平看不懂!說起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哪樣文化最為瑰寶,當屬詩詞文化了。想必各位看官對於詩詞,並不陌生,下至黃口小兒都能吟兩句詩。詩詞可謂是涵蓋多種,最常見的唐詩,宋詞,元曲,絕句等。
  • 早期詩詞教育:5萬首詩中精選311首,在家就可以陪伴孩子成長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諺語老聽人家說「唐詩三百首」,可是掰掰手指頭數了數,好像能脫口而出的不超過10首。有點尷尬~為了緩解這封尷尬,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唐詩三百首》。今天我們分三個部分來聊,先聊作者,再聊唐詩,最後我們來聊一聊寶寶學詩的重要性。
  • 唐朝的一首思鄉詩,將滄桑寫到了極致,讀懂的人甚少!
    比如唐朝著名的詩人賀知章,他曾經在朝廷待了五十多年,等到回到家鄉的時候已經是八十多歲了。而且他就在八十多歲的年紀寫了一首極愛下昂詩,將滄桑寫到了極致,讀懂的人甚少!古代男子這首詩就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報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 一首詩詞力壓全唐,流傳至今,他的作者是誰你肯定想不到!
    一首詩詞力壓全唐,流傳至今,他的作者是誰你肯定想不到!關於唐朝,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唐朝國力強大,萬國來朝。開元盛世,貞觀盛世令唐朝國力大增,達到了當時的鼎盛狀態。現在外國聚集中國僑胞同胞的地方也被稱之為唐人街,可見當時的唐朝有多麼強大!
  • 這首詩僅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是唐朝最奇特的詩
    說起詩歌那我們應該都能知道唐朝是是個的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是幾乎是去街上隨便拉個人都能隨口說上兩句打油詩。還有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本書《唐詩三百首》,大家在小時候應該接觸過吧。我覺得這應該是大多數小孩剛開始啟蒙詩詞的時候學習的一本書。
  • 5歲萌娃背詩580首,識字超3000,被古詩滋養的娃有多厲害
    5歲萌娃背詩580首,識字超3000,從小被古詩詞滋養的娃有多厲害?還記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展風採的王恆屹嗎?當初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時,王恆屹才5歲,但他散發出來的光芒,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他。不到6歲的王恆屹,就已經識字超3000、輕鬆背詩580多首。在「姓氏飛花令」中,王恆屹面對比自己大的選手依然不卑不亢,各種帶姓氏的詩詞脫口而出,看呆了臺下的評委和觀眾。
  • 王維最美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小學生都會背,讓人忍不住驚嘆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   王維最美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小學生都會背,讓人忍不住驚嘆   唐朝有一位詩人特別討厭這樣囉囉嗦嗦的一大堆,他的詩不但簡短,而且連生僻字都很少,他就是詩佛王維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不久後,皇帝意識到道潛是被冤枉了,撤銷他的罪名,讓他恢復僧人的身份,道潛再次削髮為僧,為將此事放在心上,或許在他看來,只要內心皈依我佛,哪種形式都無所謂。元豐二年,蘇軾調任徐州太守,道潛在杭州智果禪院,距離不算太遠。有一次,道潛懷念與蘇軾的友情,專程從杭州趕到徐州,只為與蘇軾小聚一下。
  • 唐朝的人有多自豪,讀王之渙這首《涼州詞》你就知道了!
    在盛唐的詩人中,有一位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被稱為「盛唐F4」的詩人,他就是王之渙。王之煥是一位非常出名的詩人,我們對他的名字也是非常熟悉,然而大家仔細回想就會發現,其實他傳到現如今的作品真的非常少,滿打滿算也就只有6首而已。然而在這6首詩中,也只有兩首極為出名,以至於讓我們將他與王昌齡、高適、岑參合稱為「四大邊塞詩人」。
  • 大詩人溫庭筠寫下「豔詩」,被知名歌女嫌棄,如今成網紅名句!
    李煜、蘇軾、李清照、陸遊等大詞人,也都是他的粉絲。到了明清時期,溫庭筠更是火得一塌糊塗。明代的戲曲家湯顯祖,曾評點過以「溫詞」為首的詩詞集《花間集》,使得他的詞不僅為文人熟知,連平民百姓們也都「少長誦溫詞」。不過,後世被稱頌,並不代表他生前受敬重。溫庭筠一生潦倒,長期受權貴排擠,甚至連歌女也曾嫌棄過他的詩。
  • 唐代最有生活氣息的一首詩,詼諧風趣,渾然天成,被贊為神來之筆
    文字是情感的凝華,詩詞是文字的結晶。一首古詩,一首詞,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和深藏的情感。古人寫詩作詞,今人品味經典,歡迎各位文友,和張凡一起,品萬古詩詞,看百態人生。或許這就是藝術的美,來源於生活,卻又超脫於生活。不過,唐詩也並非盡然如此,在如此眾多的詩篇中,總有那麼一首,是一個例外。就如同此詩,便是唐代最有生活氣息的一首詩,詼諧風趣,渾然天成,被贊為神來之筆。這是一首精煉而又簡短的古詩,通篇只有寥寥四句,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個字。但是在這首詩中,卻充滿了非常濃厚的生活氣息,仿佛常人話家常一般,隨意落筆。
  • 蘇軾一生寫了2700多首詩,你至少要背下這7首!
    蘇軾見到弟弟寫的這首詩後,也寫下這首懷舊的詩,此詩既有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惆悵,又有對前塵往事的眷念,更是富含哲理,引申出「人生如寄」的禪意。這首詩也衍生出一個成語:雪泥鴻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宋詩中,很多詩詞的題目都很長,這類題目往往相當於序言,介紹寫這首詩的原因。這首詩就是如此。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一年之前,蘇軾和那位朋友(一位姓潘,一位姓郭)去女王城遊玩,還寫了詩。一年之後的今天,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於是又寫了一首詩,就是現在這首。
  • 冷門卻讓人一眼驚豔的3句詩詞,忍不住背下來
    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那些千古名句更是讓人們心醉不已。當然,也有一些相對冷門的詩句,知名度雖然不高,但是文採飛揚,只要看一眼,就會產生感覺。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愛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冷門卻讓人一眼驚豔的3句詩詞,忍不住背下來。第1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 一首唐詩,讓上海名媛無地自容,看詩中女子如何「釣魚」心上人!
    而此時在唐代宗大曆年間,有一批才子,互相詩詞唱和,詩風清麗,多吟詠山水,為當時唐朝詩壇重新帶來了活力,這些才子,其中有十位,被稱為「大曆十才子」,這並是一個「樂隊」性質的組合,只是囊括當時詩壇盛狀的十位才子而已,其中有一部分詩人的生平經歷已經無從可考,留下的詩文也已不多,但他們在詩壇的榮耀,永遠留在了歷史畫卷中。
  • 這六句古詩詞,罵人不帶髒字,沒水平的人完全聽不出來是在罵人
    要是那些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人罵人,那能聽懂的人就少之又少了,這樣的人罵人,都是不帶一個髒字的,但卻能讓被罵的人體無完膚,也許被罵的人還渾然不知。古代的文人墨客們,罵人都是不帶髒字的。在他們的詩詞中,就有很多罵人的,很經典,沒水平的人完全聽不出來這是在罵人。下面是我在眾多的古詩詞中選取的六句罵人的古詩詞,供大家欣賞,看看大家是否能看出其中的意思。
  • 蘇軾稱讚歌女的一首詞,有作者曠達的情懷,最後一句是經典
    李白的詩中充滿激情,杜甫詩中充滿憂慮,而蘇軾的詞中,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這也是世人常常感受到的,東坡豪放而豁達的情懷。讀過蘇軾的詩詞,我們常常會陷入長久的沉思,我們會反思自己的人生,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是不是還不夠全面,這就是蘇軾的魅力。
  • 日本人有多愛中國古詩?不僅把詩寫入教科書,連過年習俗也改了
    白居易的這首詩只從被傳到了日本,經過來唐朝學習文化的使團回國給他們的國人講解詩所表達的含義後,就被當時的日本人廣為傳誦,以至於後來對日本的節日文化都起到不小的影響。日本現今每年的新年,都有敲大鐘的習俗,這點與上面那首古詩脫不了干係,中國的佛教文化也是在唐朝傳到的日本,所以現在的日本也有很多的寺廟,而這些寺廟也和當初的寒山寺一樣,新年敲鐘,敲一百零八下,表示把過去的黴運全都敲走,迎來新的一年好運氣。據說《楓橋夜泊》也已經被寫進了當代教科書中,讓日本學生學習,所以眾多的日本人現在都會背誦白居易的這首古詩。
  • 送你六首送別時候的詩,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首中國古代著名的離別詩,從古至今離別都是一個非常傷感的話題,所以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古代的詩人也是一樣,他們面對離別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傷感和不舍,所以他們寫下了很多著名的詩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首膾炙人口的名家詩篇,大家看有沒有一首適合你的!
  • 湖南省桂陽蓉峰完小成功舉辦第二屆中華詩詞大會
    並根據選手的個人表現評選出「背詩小狀元」14人,「背詩小達人」14人,「背詩小能手」38人。  決賽現場,首先呈現給大家的是學生表演的開場節目,有身著古裝的小朋友小組表演唱《聲律啟蒙》、《村居》,有獨唱《幸福花開》,有小提琴合奏《採蘑菇的小姑娘》,有古箏表演《漁舟唱晚》……精彩的節目營造出濃濃的大賽氛圍。
  • 白居易的這幾首詩,通過不同階層的人的表現揭露了唐朝後期的衰落
    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作品很多,《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可以說是他最經典的作品。《長恨歌》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於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