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面背四出紋「泰和重寶」錢幣鑑賞

2020-12-20 騰訊網

泰和重寶,大金國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鑄。錢文篆書,直讀。其錢文由文學、書法大家党懷英手書,字體清純典雅,精美無比,乃為揚名已久的金代美泉,乃藏家持久垂涎之泉。

泰和重寶錢主鑄錢均為光背無文。但是,其中有一式,乃面背四出紋錢,有譜錄載,這表明其背紋飾亦是存在之實。當然,泰和重寶錢因錢名甚吉,錢文雋美,後代多鑄有各種背花紋紋飾,乃稱泰和花錢,頗有名值,此僅略提及而不細表了。

故,當我們見到今日展賞的這枚「泰和重寶面背四出紋」錢幣的時候,則很是吃驚,繼而十分激動。錢真式珍,乃為創見,非同一般矣。

靚圖可鑑本品鏽色較重,已然生成了層次鮮明卻又相當堅硬的皮殼,鏽色入骨,斑駁自然,銅色泛紅,綠鏽紅斑。顯而易見,此泉乃為大開門之物,稍有泉識者,一見鍾情,必急不可待,定將其速速攬於懷中矣。

細鑑其錢文,端美典型,乃泰和重寶錢之正點書意。其錢體窄緣,鑄制十分精整,邊圓廓正,地章平整,穿口乾淨,輪邊精修。品貌之相,正是泰和錢官爐之美作無疑。

其品乃面背四出紋,其紋飾清晰,形大顯眼。故可以確定,其是泰和重寶截止目前首見之式,十分難得。如需收藏競買,請與公司客服聯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字體為篆字體,分別位於四出紋之間,布局規矩協調;後背四出紋間無字。幣邊圓廓正,地章坦平,幣面字廓、四出線條深綴如刀刻,毫無粘連,與書載一致。中四稜孔橫直豎立,規範端莊,品相完好。現上傳鑑賞。實屬傳世之美物,是一枚珍品。

相關焦點

  • 錢幣精品「泰和重寶」
    泰和重寶」是金章宗於泰和四年(204)始鑄的青銅錢。據《金史·食貨志》載:「泰和四年八月鑄大錢,一值十,篆書曰『泰和重寶』與鈔參行。」自公元1115年太祖完顏阿骨打建國以來,金代在長達40餘年裡沒有本人的貨幣,不斷沿用遼宋舊錢「泰和」錢,緊張了錢幣流通中的矛盾。而銅錢的添加,方便了貨幣交流,促進了商品流通。「泰和重寶」就錢文而言,有玉箸篆和瘦金體之分,猶有北宋宣政之餘風。「泰和」寓意祥和、吉利,人們用來寄予良好的祝福。泰和文寓意不祥幸福、安泰和順、是國泰民安的意味。
  • 承前啟後:北宋的「崇寧重寶」錢幣
    ,率部出大梁(河南開封)北上,行至河南封丘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之後返回洛陽取代後周稱帝,結束了五代十國各軍閥之間長達50多年相互混戰的割據局面。、月紋飾符號更是屢見不鮮,幾乎每種年號錢幣上都能見到星月紋。
  • 財富溯源之貨幣 泰和重寶
    「泰和重寶」是金章宗完顏璟於泰和四年(公元1204)始鑄的青銅錢。據《金史·食貨志》載:」泰和四年八月鑄大錢,一值十,篆書曰『泰和重寶』與鈔參行。」自公元1115年太祖完顏阿骨打建國,金代在長達40餘年裡沒有本朝的貨幣,而沿用遼宋舊錢,「泰和」錢的鑄造,方便了貨幣交流,促進了商品流通。「泰和重寶」就錢文分,有玉箸篆和瘦金體之分,有北宋宣政之餘風。「泰和」寓意祥和、吉利,安泰和順、有國泰民安的意味。
  • 「乾元重寶」背祥雲紋外郭團花雲龍紋大錢
    一統大唐、盛世輝煌——肅宗朝祭祀大錢01 「乾元重寶」背祥雲紋外郭團花雲龍紋大錢「第五琦為相,復命絳州諸爐鑄重輪乾元錢,徑一寸二分,其文亦曰『乾元重寶』,背之外郭為重輪,每緡重十二斤,與『開元通寶』錢並行,以一當五十。是時民間行三錢,大而重稜者亦號『重稜錢』。法既屢易,物價騰踴,米鬥錢至七千,餓死者滿道。」由於「乾元重寶」是減重虛值錢幣,導致民間私鑄泛濫。「鄭叔清為京兆尹,數月榜死者八百餘人。」
  • 鹹豐重寶 背橫二十 背橫五十 寶福局珍品鑑賞
    >點上方藍字 直接關注重要新聞丨世界軍事丨財經動態丨社會民生藝術收藏丨文化體育丨人文哲學丨一網打盡我們努力每天為您提供一些重點鹹豐錢是不少泉友摯愛,其中寶福局所鑄錢幣今上博展示的就是兩枚鹹豐重寶 背二十背五十寶福局珍品。這兩枚有個共性,就是都是背部橫寫記值, 一枚是厚重的鹹豐重寶 背五十,直徑54mm,重 114g;還有一枚鹹豐重寶背二十,直徑43mm,重 42.5g。兩枚錢幣並排展示猶如兄弟一般,不過書體風格既相似又略有不同。
  • 「至和重寶」楷書背上月外郭龍圖騰紋大錢
    」楷書背上月外郭龍圖騰紋大錢 前面展示的「至和重寶」外郭纏枝迎春花紋大錢是祭祀大錢中最小的小兄弟,下面再介紹一種比較大的「至和重寶」祭祀大錢。這枚錢幣是晉泉臺泉友提供的藏品。直徑114.3毫米,雖說也是寬緣細郭形制,可外郭卻是特殊地寬闊,達到22.5毫米,穿孔比較小。錢文「至和重寶」亦為楷書旋讀,書法與前面展示錢幣同出一轍。錢背穿上加鑄了凸起的仰月紋,穿孔兩側是兩隻對飛的陰文蝙蝠,穿下是一個帶葉的壽桃。這枚錢幣為什麼要設計成特殊寬闊的外郭呢?這是因為要在外郭上用足夠的空間表現一種特殊的圖飾——龍圖騰。
  • 宋至和重寶
    至和重寶銅錢有小平、折二兩種,存世均少,小平罕見。另有大鐵錢,背有「坊」、「虢」等記錢幣詳情歷史年代:北宋仁宗至和年間(公元1054~1056年)鑄造。錢面文字:面文「至和重寶」四字楷書旋讀,銅錢光背,鐵錢背有「坊」、「虢」等記地名者,另發現有對讀鐵母,罕見。面值:小平、折二。
  • 錢幣收藏:鹹豐重寶,竟價值100萬,到底是真是假
    正面鑄有楷書「鹹豐重寶」四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上下寫有漢文「當十」二字標明幣值,左右用*寫有錢局的名稱。正面圓形方孔的銅幣,其形狀外發天,內地法,取義精宏。觀其圖,造型圓潤端莊,字跡清晰深俊,包漿渾厚溫潤,是難得一見之收藏佳品!
  • 周朝到民國部分珍貴錢幣一覽
    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部分錢幣:漢興錢,涼造新泉,太和五銖,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永光」銅錢,景和錢,大明四銖,太清豐樂,太貨六銖,「五工」錢。 隋唐五代時期部分錢幣:隋五銖,「乾元重寶」銅錢,「乾元重寶」大錢,「乾元重寶」重輪大錢,「乾元重寶」重輪鎏金大錢,順天元寶,高昌吉利,開元通寶大錢,天福元寶。
  • 清代精品貨幣——《鹹豐重寶當五十》鑑賞
    在錢幣鑄造上大做文章,將財政危機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鑄造「鹹豐通寶」、「鹹豐重寶」、「鹹豐元寶」等種類的錢幣。鹹豐大錢由重寶當十至當五十,及至元寶當百、當五百、當千。因朝廷和地方鑄局亦多,故其錢的版式形制繁多,儘管如此,由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發生,和鴉片戰爭的爆發。錢局鑄造制錢已很難正常進行,很多省的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鑄狀態,即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 。因而造成鹹豐錢幣制錢精品少。
  • 房少新:北宋至和重寶背「河」鐵錢入篋記
    令我驚奇的不是那上萬斤的鐵錢和諸多的品種,而是其中有一枚至和重寶背「河」鐵錢,被一位路過的汽車司機買走了。當時我已經收集到了多枚至和重寶背「同」、背「坊」、背「虢」鐵錢,而至和重寶背「河」鐵錢則是聞所未聞。翻遍了手頭的各種錢幣資料,也是諸譜未載,我預感到這可是北宋鐵錢中的大珍品啊!一定要找到她!
  • 世上最美的書法,都在古代錢幣上|篆書|錢幣|書法|開元通寶|書法家|...
    我們可以從秦國鑄造的大環錢「第一重四兩」、「第五重四兩」、「第十一」、「半兩」等秦錢幣中看到小篆的風採。它是筆畫均勻的曲線長形,結構的美十分類出。其運筆的輕重、虛實、強弱、轉折、頓挫,淨化工線條,好似音樂旋律一般。走書法家張環瑾評論道「畫如鐵石,宇若飛動。其形莊嚴,其勢飛騰。」不久,秦代程邈將篆書改革為隸書,打破了篆書曲屈迴環的形體結構,形成新的書體。
  • 理財-同治重寶價值怎樣同治重寶價格是多少?
    近幾年古錢幣的市場火熱,同治重寶也逐漸高走。那麼,你知道同治重寶價格是多少錢嗎?同治是清穆宗載淳的年號,同治重寶於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開始鑄行,有當四錢、當五錢、當十錢三種。在關注同治重寶價格是多少之前,先去了解下同治重寶的價值。
  • 掌握古錢幣的基本特徵,學習自己辨別真假錢幣
    以上宋初四錢錢文由彷開元錢而發展為一錢多體,宋錢面深背淺的特點已形成,多數背有星月及豎劃。 真宗鑄鹹平、景德、祥符、天穗四幣,錢文均楷書,大小輕重不齊,鹹平、樣符二幣有大型寬緣錢,祥符的小平錢背有星月,餘皆光背。 仁宗鑄天聖、明道、景右、皇宋、康定、慶曆、至和,嘉佑八幣。
  • 宋徽宗之崇寧通寶(重寶)鑑賞
    美制崇寧重寶。崇寧重寶大字版。崇寧通寶隔輪闊字,罐裝藍綠美鏽。崇寧通寶隔輪闊字,罐裝藍綠美鏽,背面圖。崇寧重寶美制大字,字口犀利,陰陽面美鏽。崇寧重寶美制大字,字口犀利,陰陽面美鏽,背面。崇寧通寶母錢,銅質精良,拔模斜度明顯,穿精修崇寧通寶母錢,銅質精良,拔模斜度明顯,穿精修,穿口圖。
  • 細數中國錢幣古泉五十大珍!你都知道哪些?
    形制特殊,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為方孔圓錢形式,直徑為3釐米,面文為篆書「國寶金匱」四字,旋讀,懸針篆。下以短頸聯方形泉身,邊長為2.8釐米,身面、背有直紋兩道,紋內直書懸針篆「直萬」二字,背無字。 現今只有一枚完整錢存世,另有一枚只存上部半枚,且流失海外,不知所蹤。新莽實行黃金國有,下令將黃金輸於御府,以國寶金匱直萬作為憑證,非流通之錢,真品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 道光年間寶源局鑄造錢幣一枚鑑賞
    拍賣 鑑定 辨真假 收藏古董藝術品交流 ┃ 收藏領域最權威的平臺 道光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鑄於清宣宗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錢徑一般2.2-2.4釐米,重2.5-3.6
  • 中國最值錢的10大錢幣,個個都價值百萬,快來看看你家有沒有
    ,此錢為鹹豐錢中之最為罕貴者,為目前已知存世孤品,流傳有序,為清鹹豐年間所鑄。在中國嘉德2009年秋季拍賣會中拍出196萬人民幣的高價。 NO.9秦銀質半兩大錢 秦銀質半兩大錢是一枚放大了的文景四銖半兩錢,這枚錢錢形規整,地張浩淨,緣穿修磨整齊,是一枚十分精緻周正的大型"權錢",該錢是西漢文景時期的大珍品。在保利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207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 崇寧通寶、重寶一組歷史圖片鑑賞
    他在位25年,先後鑄造了聖宋通寶、崇寧通寶(重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重寶)、重和通寶、宣和通寶(元寶)等6種錢幣,其中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的錢文是徽宗親書的瘦金體。令人叫絕的是折十型瘦金書體的崇寧通寶,青銅精製,文字骨秀格清,惹得眾多古錢幣收藏者愛不忍釋。崇寧重寶,中國古錢幣之一。北宋徽宗崇寧年間鑄(公元1102年~11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