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生志願者為老年人普及智能產品使用知識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12月4日下午,「志願青春 科普有我」——大學生走進「青少年之家」普及智能產品使用主題示範活動在重慶市沙坪垻區豐文街道「青少年之家」舉行。

來自重慶郵電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通過授課、劇場表演、有獎問答等形式,結合《「志願青春 科普有我」智能產品使用指南》為社區老年人普及了智能產品使用的相關知識。

針對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智慧型手機軟體——微信,志願者們展開了「一對一」指導教學,從社交功能、支付功能、公共服務功能三個方面講解操作流程。

參加活動的社區老年人孟賢林在活動中學習了如何在網上買菜、用微信發朋友圈等。他說,自己以前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這樣的活動對於老年人來說非常有用。

據了解,「大學生志願服務進社區」活動由團重慶市委組織開展,依託全市840個「青少年之家」,各高校志願者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活動等四個方面,提供點對點的專業化志願服務。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拉薩站志願者普及急救知識活動
    12月2日,在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白金十分鐘」全國自救互救志願者聯盟——拉薩站志願者向大眾普及心肺復甦、解除氣道異物梗阻等急救知識,深受市民的一致好評。當日上午,志願者們來到宗角祿康公園,針對在意外傷病發生後,醫務人員未能及時到達現場前的10分鐘內如何進行正確有效的自救互救等問題,向市民普及相關急救知識、傳授急救技巧。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數字鴻溝」問題,今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要針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困難,組織行業培訓機構和專家開展專題培訓,提高老年人對智能化應用的操作能力;鼓勵親友、村(居)委會、老年協會、志願者等為老年人運用智能化產品提供相應幫助;引導廠商針對老年人常用的產品功能,設計製作專門的簡易使用手冊和視頻教程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嶺南街幫你免費解鎖新技能!
    小e了解到,嶺南街開設了一系列智能化手機學習小組,服務轄區內老年人,提高老年人對智慧型手機的認識和軟體的使用她說智慧型手機的各種軟體,對她來說更像是一部「天書」,「如果不會使用這些軟體,感覺真的有點被時代拋棄。」幸好,嶺南街有一群熱心的社工,為蔡玉梅這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提供好培訓、指導。「社工很用心,我們學了,稍一不用就全忘了,但是社工會定期給我們複習,耐心講解。」
  • 推進智能技術「人性化」,讓老年人舒心智能就醫
    2020年11月26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門口,一名60歲左右的患者因不會使用健康碼而著急不已。「阿姨,別急,您可以從這邊的『老年通道』進入醫院。」在志願者的引導下,患者拿出身份證一掃,經過體溫檢測等程序,順利進入醫院。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加強應用培訓讓老年人敢觸網、善用網
    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數字鴻溝」問題,今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要針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困難,組織行業培訓機構和專家開展專題培訓,提高老年人對智能化應用的操作能力;鼓勵親友、村(居)委會、老年協會、志願者等為老年人運用智能化產品提供相應幫助;引導廠商針對老年人常用的產品功能,設計製作專門的簡易使用手冊和視頻教程。
  • 「菜鳥學堂」讓老年人也可以走進網絡直播間
    近日,家住西一路街道廣場社區的寧阿姨在快手直播間興奮地喊道,這已是她第15次參加社區開設的免費智慧型手機課堂。今年7月以來,廣場社區創新開設了「菜鳥學堂」,免費教老年居民使用智慧型手機,讓老年人充分享受到現代社會的便捷之處,讓廣大中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智能化產品。
  • 「金手指」教老年人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
    11月18日,社區老年人學習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為了能讓更多的社區老年人學習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提高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安全性及便利性,石景山區蘋果園街道引入「金手指」項目。該項目是以教授社區老年人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為主要內容,通過集中學習、一對一指導等形式,讓更多社區老年人享受智能化帶來的便利。本次授課從17日至19日,項目從「人才儲能」的角度出發,以金手指「小教員」為培訓對象,採取線下集中培訓和線上具體指導的方法進行。
  • 城市老年人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與實現幸福感
    黃肖肖,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講師。中國的老齡化社會已然到來。老齡化社會和老年人的幸福感已成為當下突出的問題和重要議題。目前國內對老年人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於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領域,對老年人幸福感影響因素的研究發現主要集中於健康、經濟和養老制度等方面。然而對老年人媒體發展空間以及老齡化引發的社會問題在傳播學界幾乎處於缺席狀態。
  • 如何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
    會議強調,要從老年人視角和立場出發,充分尊重老年人、關心關愛老年人,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發展智能技術必須堅持傳統服務方式不拋棄、兩條腿走路方能行穩致遠的重要原則,同時促進在老年人中的普及應用。什麼樣的智能產品適合老年人?二十四部門此次召開的會議可謂恰逢其時。
  • 為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課點讚
    近日,四川成都市一家老年大學開設公益講堂,為老年朋友普及智慧型手機基礎知識和使用技巧,講師手把手教老人如何使用軟體在網上購物。有老年人參加培訓課學會了網購,表示網購「省錢又省時」。其實,對於2G全面退網,有關部門已經給了老年人一個較長的適應期。雖說原先的「老人機」音量大、字體大、按鍵大、續航久、操作簡單,是老年人的首選和必選。但這種老人機或許與網絡時代、智能時代格格不入。要讓老年人學會用「智慧型手機」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雖然有的功能不會使用,但簡單的接聽功能肯定是會用的。
  • 如何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
    會議強調,要從老年人視角和立場出發,充分尊重老年人、關心關愛老年人,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發展智能技術必須堅持傳統服務方式不拋棄、兩條腿走路方能行穩致遠的重要原則,同時促進在老年人中的普及應用。什麼樣的智能產品適合老年人?二十四部門此次召開的會議可謂恰逢其時。
  • 舌尖戰「疫」,2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宣傳科普知識惠民
    自2月9日該學院發出倡議至2月21日,由該學院2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組建的舌尖戰「疫」專業小分隊,持續13天,一直在做戰「疫」宣傳。他們充分藉助網絡資源,擔負起當地食品安全宣講員的任務,將簡潔實用的食品安全知識傳遞到千家萬戶。
  • 縮小數字鴻溝 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
    原標題:老年人,如何更好融入智能生活(解碼·縮小數字鴻溝) 本報記者 申智林攝   網上購物、行動支付、線上掛號,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正深刻改變著生活。然而,對一些老年人來說,便利的科技反而帶來不便:疫情期間,掃不出健康碼而徘徊在小區外,使用不了行動支付在難以找零的超市著急,起大早去醫院排隊卻失望而歸……   智能時代,如何不讓老年人成為數字生活的局外人?
  • 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話說新農村)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旨在幫助廣大老年人順利搭上智能技術的快車,共享信息化成果。很多地方陸續推出針對性措施:車站增設「無健康碼」綠色通道,醫療機構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等等。 為這些暖心之舉點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僅23%會上網,在農村這個比例更低,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突出。
  • 大學生志願者宣傳預防愛滋病科普知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為了廣泛普及愛滋病常識,提高學生的健康安全意識,積極倡導科學預防措施。山東交通學院青年志願者聯合會於12月2日在校園內舉行了「知艾防艾,健康同行」公益志願活動。在活動期間,大學生志願者們進行防艾宣傳資料的分發,向路過的同學們宣傳有關防艾的基本知識。參與人員在志願者們的引導下,依次進行了籤名紅絲帶,防艾知識速讀,答題套圈贏大獎等活動。大學生志願者們認真負責的為同學們服務,講解流程,協助答題,分發獎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動圓滿結束。
  • 鼓浪嶼志願者走街入戶宣傳老年人防跌知識
    12月5日,鼓浪嶼街道龍頭社區黨委主辦「愛築琴島 樂助出行」活動,居民、商家、學生等組成志願者隊伍,走街入戶宣傳老年人防跌知識,營造更有溫度、更有人情味的近鄰氛圍。現場,啟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們精心準備了防跌傳聲筒、方形踏步陣、巧手動起來等攤位活動,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參加。一些居民志願者變身老師,提前學習防跌知識,手把手教導老年人多做手部、腿腳的運動。
  • 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出臺
    江蘇省揚州市文匯街道春江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組織志願者為社區老年人講解智慧型手機日常使用技能,包括公交出行、掃碼購物等。圖為11月26日,在春江社區,志願者在教居民使用智慧型手機。具體來看,在「健康碼」管理方面,《方案》明確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在掛號問診方面,《方案》要求醫療機構應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保留掛號、繳費、列印檢驗報告等人工服務窗口,配備導醫、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就醫指導服務;在支付應用領域,《方案》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
  • 大學生公益攝影作品展在北京舉行 關注大學生志願者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劍/攝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劍)6月23日,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主題的大學生公益攝影作品展在北京中國攝影展覽館開幕。    據介紹,該展覽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主辦,中國攝影展覽館、中國攝影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和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承辦。
  • 近7成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 3成人最想學手機聊天
    來自青島理工大學的一群大學生成立了市北區智慧城區科技服務中心,發起「跨越信息鴻溝」老年人新媒體社區講堂活動,將每周走進1~3個社區,手把手教老年人學習智慧型手機。  近七成老人在用智能機   「我父母已經50歲了,他們雖然用著智慧型手機,但事實上只會打電話、發簡訊,對手機其他方便、快捷的功能並不了解。跟我視頻聊天也是我教了好幾遍才勉強學會。」
  • 重慶圖書館老年人數字閱讀系列培訓開啟
    首期培訓主題為「智慧型手機與老年朋友日常生活」。)日,重慶圖書館在公共電子閱覽室舉辦「智慧型手機與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培訓班,30餘位老年人在春節期間參加了培訓。活動負責人表示,為了幫助老年人更好地掌握「e時代」技術,促進數字閱讀在老年群體中的普及,提升信息素養,緊跟「網際網路+」潮流,重慶圖書館(文化共享工程重慶市分中心)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