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大賽】毛應豐||謝謝!我特殊的「爸媽——」致爺爺奶奶

2021-03-01 光陰文化促進會

毛應豐||謝謝!我特殊的「爸媽」――致爺爺奶奶

敬愛的爺爺奶奶:

         趁這美好光陰,享受家書文化的氛圍,我想以這封信,說說這幾年來我心裡想對你們說的話。

         別人也許擁有一對親生父母的日夜牽掛,別人也許擁有一夥兄弟姐妹的呵護照料,別人也許擁有一群同學朋友的時常關心,別人也許擁有家庭妻子孩子的幸福快樂……而我卻有兩位特殊的「爸媽」――爺爺奶奶你們那份特殊的愛。

       (1)  出生期。那是一九九五年的閏八月十三日,那也是一個第二個中秋佳節前兩天,那日晴朗又帶點涼意,我在上午十點左右呱呱墜地了。記憶當中聽你們提起我當時酣睡的樣子,睡意朦朧的小眼睛,細嫩的小手腳,稀疏的小髮根,是親生爸媽愛情結晶的驚喜萬分,爺爺奶奶你們期待已久的喜出望外;家人在回來路上鄉裡鄉親連聲道賀,大概從你們的臉上笑意感到是無比幸福的。這是一份你們對我充滿希望的愛。

       (2) 童年期。漸漸長大,我兒時體質稍弱,每當身體不舒服,哇哇大哭,手腳發熱等等表現都是你們最大的難過和不安,特別清晰記得好多晚上經歷過凌晨的哭鬧,凌晨的搗亂,凌晨的發燒。有時候發燒更是在你們心裡焦灼萬分,刻不容緩、爭分奪秒跑去看醫生的心切,你們一直陪在我身邊,對我悉心照顧,對我百般寬容。時節回家閒聊之餘,你們至今無法忘卻,這段時光在你們心裡一直是刻骨銘心的記憶。這是你們對我一份渴望健康的愛。

     (3)學習期。時間很快,一晃到了入學的階段,相信小時候對學習的那種熱愛是每個人的一種成長經歷,那時心裡單純想到的是有更多小朋友,有更多好玩的玩具,其實到後來才發現這些只是一部分,更多擁有的是在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上課同學的積極發言,下課同學的問題交流等等。

        在我學習的那段時間裡,回到家溫習功課,做家庭作業有不懂之處有你們的指教,對我耐心有加,循循善誘;想起家裡老房子牆上還有那時乘除算法、乘法口訣技巧各種黑字,去年整理房間無意看到,心裡是滿滿幸福,那年代你們知識很少,但是你們一直用你們的方式來教育我,比如舉例子,用實物,畫簡圖,小口訣等等,屬於你們的方式來儘量形象生動展現,來解決我的不懂點,疑難點,錯誤點。這是一份你們對我期盼進步的愛。

       (4)工作期。大學畢業後,隨之而來的找工作,開始工作過程中總是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和各色各樣的事,難免有開心,有憂傷,有孤單,有歡喜。

        到了放假空閒之時,我給你們的問候,你們每次都很知足開心,每次在電話裡頭經常告訴我照顧好自己,常回來看看,回來吃你們做的紅燒肉、清蒸魚、雞蛋肉絲湯等等,這簡單話語都是我最大的開心;字裡行間有想念,有不舍,耳邊時時迴響;快樂時,你們和我分享喜悅;憂傷時,你們和我分擔煩惱;焦慮時,你們為我鼓勵加油,你們總是告訴我一句話:「每個人需要自己親身體驗的,自己走過來才知道酸甜苦辣,都是這樣的。」這是一份你們對我不舍激勵的愛。

         在這個幸福和諧的大千世界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親情,愛情,友情,此刻想告訴你無論何時面對什麼人,何地經歷了什麼事,親情永遠是愛的歸屬,家人永遠是你的力量。

       你們更是對我無私奉獻,一種愛血濃於水,由衷感謝上天眷顧我,寵幸我,讓我擁有你們兩位特殊的「爸媽」――爺爺奶奶,讓我有這份特別的愛,感謝有你們,讓我相信你們那種愛的偉大,愛的無疆;衷心祝福你們一直平安健康,開心快樂。    

                

                 你們的孫子:應豐

                 2017年7月28日

家書執筆者:毛應豐,老家上饒市廣豐區吳村鎮,95後,大學畢業,目前在造價諮詢公司就業,家書致我爺爺奶奶,從小把我帶到大的兩位老人,感謝他們,也藉此文表示我們90後好多留守兒童、老人的不容易。光陰會成員。


文       字:毛應豐

微信編輯:春   雪

千百味杯「吾師·吾校·吾家」教育主題徵文大賽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豐盈人生。挖掘教育感人動情事,引導社會重教尚學風。

人生千百味   唯「學」最有味,有滋有味千百味

訂餐熱線:0793――2636777

廣豐康橋中學

新校長新康橋,陽光教育鑄您陽光人生!

校長:平利斌

諮詢電話:13979369590

「風採」養身   「學識」養心

美麗熱線:15216061116

地址:公主樓風採日化金豪店

 金海岸KTV

惜時如「金」   學「海」有「岸」

聚會熱線:13979326555


教育徵文大賽日期:即日起至2017年9月15日

    以打造光陰文化名片為目的,以從事公益文化服務為出發點,團結集聚社會各界文化人士,搭建文化學習研究和傳播交流的精品平臺,促進區域文化繁榮,推動文化企事業發展。電話:13979389099

千百味杯「吾師·吾校·吾家」教育主題徵文大賽詳情請點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爸媽和我的生活有啥不一樣?
    爺爺奶奶、爸媽和我的生活有啥不一樣?爺爺奶奶、爸媽和我的生活有啥不一樣?》
  • 我的爺爺害死了我的奶奶
    世相作者:歲月何須溪上記幾天前得知,我的奶奶是被我爺爺害死的。我的奶奶四年前被診斷出肝癌晚期,當時她70多歲。診斷結果出來,家裡人討論後決定瞞著她。出於對我爺爺的了解,家裡人並沒有將奶奶的實際病情告訴我爺爺。奶奶只得知了自己身體不好,需要治療調養。她非常配合,給什麼藥就吃什麼藥,二話不說。
  • 夜讀·見信如面丨致「逆行」父親的一封家書(有聲)
    夜讀推出「見信如面」系列節目《紙短情長 最美逆行》,每晚與大家分享來自抗擊疫情一線的「最美家書」,這些家書字裡行間流淌著家國情懷,展示著溫暖力量,也銘記著這場戰役中普通人的真情與大愛。就讓我們用一封封家書,為「最美逆行者」謳歌。
  • 新兵連女兵的家書裡,原來藏著這麼多的小心思
    女兵連致全體新兵家長的一封信。十一假期,新訓已經開始了兩個星期。連黨支部結合部隊情況和前階段的訓練向各位新兵的家長送上一封信,同時組織新兵們寫下一封家書。 江水三千裡 ,家書十五行 。在新兵曬出的家書裡,大家收穫了滿滿的感動——裡面寫滿了新兵們的成長感悟。
  • 我媽生下我時,奶奶完全不想管,如今對爺爺奶奶說不上親
    對父母有固定依戀,我帶到1歲半最近斷奶了,給奶奶領了半個月,我以為孩子沒見幾天就會不記得我的臉了,但是她見到我倆去別提多興奮了,第二個星期我再去就有點捨不得我走了。每天叨叨媽媽、媽媽。奶奶只能悻悻的跟別人說,孩子還是跟媽親,血緣關係擺在那。孩子的頭一年還是最好自己來,如果給了奶奶,在孩子心裡奶奶就會取代媽媽。我老公表妹就是例子,孩子都扔給姥姥。
  • 華晨宇被爸媽和爺爺奶奶迷上了,追星老人該怎麼教導好
    阿爸阿媽爺爺奶奶迷上了華晨宇,他們追星起來完全不輸年輕人。之前,#孫子跪地給七旬奶奶拍寫真#上了一小波熱搜。在錄像中,在上海徐家匯地鐵站,一位超過70歲的時髦奶奶站在華晨宇的廣告牌旁,而他的孫子正趴在地上給奶奶與華晨宇廣告牌拍照。
  • 爸媽去國外寶寶跟著爺爺奶奶,幾個月後爸媽直呼:這是我家寶寶?
    小女孩的爸爸媽媽要出國工作進修一段時間,孩子不能帶去,只能留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孩子爸媽自己帶的時候,照顧得很好,很可愛。才幾個月而已,寶寶就「發福」成這個樣子了,爺爺奶奶是每天餵了多少吃的給娃娃呀!
  • 我不是爺爺奶奶的親孫女嗎?為什麼他們只疼堂哥堂姐?
    娜娜的爸爸很不幸就是排行老二的當中腰,從小不受父母重視,爸媽偏心哥哥和妹妹,娜娜的爺爺後來更是把他過繼給無兒無女的弟弟當兒子,娜娜的爸爸從小就不善言談,但對父母很孝順,品行很好,過繼出去後就把二叔當親爹看待,給他養老。娜娜的爺爺是村裡的大隊書記,快退休時發揮餘熱給大兒子幫了不少忙。
  • 就地過年,松江這些小學生寫下家書遙寄相思
    「親愛的爺爺,您好!好想您啊!見字如面,轉眼間,我們已經有兩年多未見了,本來想今年寒假回去陪您一起過年,但是黑龍江疫情嚴峻,媽媽把買好的車票又退了……」一筆一划書寫,一字一句傳情,思念和祝福從筆端流淌在素雅的信紙上,變為一封封家書,臨近春節,松江九亭小學的孩子們開展「素箋暖心遙寄相思」活動。「親愛的爺爺,您好!好想您啊!
  • 5種隔代育兒術,爺爺奶奶看過來
    為什麼小孩都不聽爺爺奶奶的話,爺爺奶奶您先別生氣,因為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規矩如果沒有定好的話,他們就開始鑽漏洞。隔代教育到底要怎麼教?聽我講完以下五件事,你就知道了。
  • 教育熱答丨爺爺奶奶為了維護我,經常和爸媽發生矛盾,我該怎麼辦?
    2.我喜歡隔壁班的一個「學霸」,她也挺喜歡我,答應做我「女朋友」。雖然我成績不好,但我們挺聊得來。不過這學期她的成績退步了,我覺得可能是我影響她了,該怎麼辦?熱答在這裡在你這個花樣年華,對異性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但這種情感更多的是對他人的「欣賞」,算不上戀愛,以「男女朋友」相稱是不妥貼的哦。
  • 《一封家書》回信|爸爸媽媽相信,我們的女兒是最優秀的!(音頻)
    路在前方,你在異鄉,我的心如同星河滾燙  明月寄情,金慄飄香,我的思念被秋風送往   收聽請戳下方音頻↓   ,無論何時、何地,「家書」永遠都是一條紐帶,連結著家人對遠方親人的愛與牽掛。
  • 江西護理隊(方艙)「戰『疫』家書特刊」出版發行
    紙短情長、家書萬金。一封封書信情真意切,一行行文字激蕩人心。家書充滿了這些抗疫前線戰士對父母的感激、對伴侶的思念、對兒女的寄望、對人民的忠誠,讀來令人感動和敬畏。  《你們比我想像的更堅強》節選  爸媽,請原諒女兒的不孝,沒有告訴你們實情。  作為領隊的我帶領100名護理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一切工作都不是問題,但每次面對媒體,卻讓我困擾和掙扎。
  • 孩子可以給爺爺奶奶帶嗎?
    這一期我們聚焦到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上,就是孩子該由誰帶,爺爺奶奶帶孩子到底行不行?而且爺爺奶奶也很願意看孩子,他們認為:「你們年輕人啊沒有經驗,而且整天都忙於工作,我們倆老人家帶孩子,你儘管放心做你的事情就行了。」但是父母真的能夠完全把孩子交給爸媽看管嗎?
  • 中國家書故事|1990我準備好遇見你
    下面,由我來為大家講述與信件相關的那段過往。南京的天氣漸漸冷下來,在把短袖換成衛衣的時候,我終於等到了之前拜託母親幫我找的舊時的家書。剛剛打電話給母親說要找家書時,她很驚訝,問我怎麼突然想起這種古老的東西,我大概地向她解釋了緣由,說我們想要尋找、保存與傳承家書和家書傳統,並將它們撰寫成一個個故事。母親聽了只說會儘量找,但不能保證,因為距離上次與人寫信實在是過去太久了。
  • 寶寶長相直接跳過爸媽,跟爺爺奶奶很像啥感受?突然被截胡的感覺
    導讀:寶寶長相直接跳過爸媽,跟爺爺奶奶很像啥感受?突然被截胡的感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長相直接跳過爸媽,跟爺爺奶奶很像啥感受?突然被截胡的感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國學大會家書傳承家風家教,500封家書獲百萬點擊
    從《顏氏家訓》到《曾國藩家書》,再到《傅雷家書》,在經典的國學國粹之中,家風家教可謂各有千秋、精華薈萃。而在國學大會如火如荼推進的同時,家長們的期盼也日漸殷切。在「國學家書」板塊,家長或親友們可以在線上填寫家書,為小選手們加油打氣,一時間,在家長中颳起了一陣「家書潮」,家長們紛紛用心執筆,將期許和真情化作了一封封的家書。
  • 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大多數爸爸媽媽都忙著上班,爺爺奶奶就成了帶娃的「主力軍」。據統計,超過七成的學齡前孩子都由爺爺奶奶輩參與教養。02「他是你兒子,也是我孫子」家庭劇《小歡喜》裡的季楊楊,從小爸媽忙於工作,由姥姥姥爺一手撫養。記得裡面有一個情節是姥姥送他去爸媽那兒,追在後面說:「你要覺得飯不好吃,你就回來!」
  • 一份手寫的特殊菜單悄然走紅!「爺爺奶奶」帶大的網友們感動哭了
    前幾天,網上一份特殊的菜單悄然走紅,獲得眾多網友的點讚。這份菜單上手寫了4種海參的做法,蒸、炒、燉、涼拌,口味齊全。奶奶特意買了一個電飯煲,是專門給「小文刀」做鍋巴的。奶奶做的鍋巴「我記得我有段時間很想要一個隨身聽,爺爺知道後偷偷去街上花了90元,給我買了一個。那時爺爺的糖尿病已經影響到了視覺神經,爺爺回家後,笑著對我說,『這可是我摸著牆買回來的哦』。」
  • 孩子也是"演技派",爸媽面前一套,爺爺奶奶面前一套,很魔性
    雖然有些父母也知道老人帶娃的弊端,並設法避免,但實際上,卻往往會被孩子的高超演技給欺騙,因為很多孩子,都是爸媽面前是一套,爺爺奶奶面前又是另外一套,可以說是非常魔性了。本以為這樣可以避免隔代撫養的缺點,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只有五歲的兒子居然是個&34;,在媽媽面前,表現得乖巧懂事,一轉眼到了爺爺奶奶面前,就成了說一不二的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