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被爸媽和爺爺奶奶迷上了,追星老人該怎麼教導好

2020-12-16 魔猹娛樂

阿爸阿媽爺爺奶奶迷上了華晨宇,他們追星起來完全不輸年輕人。

之前,#孫子跪地給七旬奶奶拍寫真#上了一小波熱搜。

在錄像中,在上海徐家匯地鐵站,一位超過70歲的時髦奶奶站在華晨宇的廣告牌旁,而他的孫子正趴在地上給奶奶與華晨宇廣告牌拍照。奶奶說華晨宇是她最喜歡的愛豆!她說:「潮流不分年齡,有愛就會年輕」。她這這段話讓不少人豎起來了大拇指。

孫子給奶奶拍照

奶奶雖然年紀大,可看上去卻還像個少女那樣活潑,時髦還酷愛擺拍動作,太多人羨慕至極!

華晨宇是一個謎一樣的男孩,雖然30歲,心智卻還像個3歲小孩一樣,粉絲說的,當然我要說的肯定是他才華橫溢這塊,什麼顏值形態之類的都是歲月的花瓶。

喜歡他的人不都是年輕人、迷弟迷妹?誰會想到,阿爸阿媽爺爺奶奶也喜歡他,非常多高年齡層的人把他當成寶貝來看待。

你會看到他們的心和少年沒什麼區別,打扮時髦就算了,還活得很精彩,追星、參加愛豆音樂會、見面會、需要搶票的演唱會!

華晨宇演唱會非常迷人

華晨宇一年一度的火星演唱會是熱鬧非凡的!但想去看卻極其艱難,近幾年來他的門票每次一開售便在幾秒到半分鐘裡被搶空。

火星演唱會
火星演唱會

我一直以為喜歡華晨宇唱歌的人是審美比較獨特、前衛的,卻看到他的演唱會上有很多阿爸阿媽爺爺奶奶的身影,他們會呼喊,隨著音樂揮舞著螢光棒!

一對香港夫妻,長期定居美國,丈夫75歲,妻子65歲,已經是老人家了。

老夫妻特意從美國跑回來看華晨宇演唱會

兩人特意從美國跑來看華晨宇的演唱會。

了解後才知道,原來是幾年前看節目《天籟之戰》喜歡上的華晨宇。

75歲的爺爺微笑看著她。

因為《天籟之戰》喜歡上他

我真想問:「兩位特意從美國漂洋過海來看華晨宇演唱會,如此辛苦,家人兒女不反對嗎?」

如果爺爺聽到我的問題估計會說:「反對?誰敢?」

你認為這些老人家是湊熱鬧才去看他演唱會嗎?那誰會守在手機前搶票呢?花那麼多精力準時搶票,華晨宇門票一開售向來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一掃而空了,搶到的概率有多小?

夫妻趕往上海看他演唱會

只能說他們是真心喜歡華晨宇啊,欣賞這位華語樂壇90後領軍人物。

他是這個時代華語樂壇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不,應該說是一代王者!

他有著自身獨特的個人色彩,濃厚的舞台風格,從不緊跟潮流、迎合市場、獻媚舞臺。

他不喜歡寫口水歌,我自己也不喜歡,在我看來中國的口水歌已經泛濫成災咯。

創作能力一流,唱功可見,任何一首歌到了他的手裡都會變得煥然一新,直接變成自己的山芋了。

華晨宇的音樂節是非常熱鬧,是激昂、狂熱的場合,他在臺上唱歌,下面的歌迷在底下呼喊、甩頭、揮舞。他們快樂!青春昂揚!

華晨宇音樂節有白髮老人

似乎「嗨」這個詞只是專屬於年輕人吧,或者更適合年輕人吧,然而,華晨宇的音樂節現場卻看到了很多的高年齡歌迷。

爺爺奶奶也喜歡看他音樂節

他們可以叫阿姨、大姐、大叔、大伯、大嬸、阿爸阿媽,還有爺爺奶奶…

一隊大叔大媽穿著火星制服來支持華晨宇

華晨宇的音樂節已不再專屬於年輕人的了,不再是少年小孩的場合,爺爺奶奶都可以所謂地「嗨」,可以穿著皮夾克外套,穿著顏色不一的格子褲,更別說那些阿爸阿媽之類的。

身穿皮夾克外套和格子褲時髦的爺爺

他們喜歡火星少年的音樂,非常渴望到他的音樂現場去感受火星那熱烈的氣氛。

他們給自己喜愛的愛豆加油,他們是火星村裡的老年ET(華晨宇粉絲天團)。

年輕人更喜歡看綜藝節目,追星;阿爸阿媽似乎更喜歡看那些日常家庭生活劇,社會時事之類的,對明星了解甚少。

出乎意料,他們追起華晨宇的綜藝來,比起看自己的孩子都細心。

家庭反饋
家庭反饋
家庭反饋

看到很多社交平臺上的網友們,他們的分享真是各種讓我哭笑難以控制。

說他的爸媽非常了解華晨宇,對他這個人誇誇其談,還講他曾經的故事,像蔡國慶當年暗指他是蠢才……尚雯婕說他是天才……

自從很多人的爸媽迷上了華晨宇,他們再也不香了,應該說就沒香過,爸媽對他們從來都是指指點點、說三道四。華晨宇就不一樣,竟然被他們的爸媽叫寶寶,是夠肉麻的。

家庭反饋

看到這些我現在知道了,欣賞一個人其實不分年齡。

小到上幼兒園的孩子,大到像老人一樣,只要他們被華晨宇迷住,那就是狂熱的粉絲孩子……甚至很多孩子都是他們的父母安利成為一個火星人。

家庭反饋
家庭反饋

我看到許多阿爸阿媽爺爺奶奶對華晨宇著迷後,我心腦混亂了,突然覺得生活在如此豐富多彩、充滿新鮮、好玩的年代裡,我已經失去了規矩……

原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可以像年輕人一樣過得時髦。

他們追星又是理智的,他們追星比起很多迷弟迷妹更加理智,他們都是用業務時間來進行。對我來說,他們追星只不過是一種興趣、欣賞,如果哪天他們對一位愛豆無感了,隨時都可以不追。

教導這一說法在我這裡是不需要的。

用華晨宇這位愛豆來說,讓他們放棄追就很難,想了想,優秀的男孩,所以很難放棄。

他2013年出道,那時候他有點胖,戴著大大的黑框眼鏡,看上去傻乎乎、神叨叨的,長得也不算出眾,尚雯婕說他有點精神失常;

到2020年,他早就不戴那黑框眼鏡,他變瘦了、看上去精神正常了、髮型多樣了、變得更帥了!他在成長著,心就一直沒有變,變的是別人對他的看法。

火星「小王子」

他用碾壓般的實力在講話,他才華橫溢、舞臺表現力超好、人品好、素質高、素養高……他說做人要善良,心存大愛的他總是那麼單純又可愛。

出道多年沒談過戀愛,除了音樂上的爭議多點就幾乎沒有緋聞,很少很少。

「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明星。

30歲的人,依舊被稱男孩兒。

可能他在大家的眼裡,一直是一個笑起來天真、眼睛彎成月牙,眼睛就像星星一般一閃一閃亮晶晶,那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火星少年月牙灣灣的笑眼

不管你服不服,他說:「我管你」。

作為路人和歌手關注者的我會說:「親愛的老人們,怎麼能這麼有眼光!」

肯定會有不少人羨慕這些老人家思想開放、前衛,當然也有一些大人:「追星有什麼用?能當飯吃還是能當水喝?」給人感覺尖酸刻薄的,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一百年後也許已經不在了,我認為何必呢?實在羨慕那些追華晨宇的老人家。

因為他們能夠快樂!

都說了追星無非就是一種興趣,只要我們不做腦不好的粉,也不佔用該拿來做事的時間,不就OK了?

追星確實沒飯吃,也沒水喝,但是不追星也沒飯吃也沒水喝,都一個樣。

超美麗的火星演唱會

只不過那個人看著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自娛自樂地滿足著內心的感受。

你能理解嗎?

積極評論呀!喜歡收藏哈!覺得不錯轉發啊!別吝嗇你的點讚和關注哦!這都是我創作的動力!感激不盡!

相關焦點

  • 論歌王華晨宇的圈粉實力!沒錯,就是我爺爺奶奶都愛的國民歌手!
    近日,孫子跪地給七旬奶奶拍寫真引發熱議,採訪得知,孫子是華晨宇的歌迷,和奶奶來到上海徐家匯,看到自己的偶像華晨宇青島廣告牌於是給很潮的奶奶拍了一組寫真。#真是又有創意又有孝心,奶奶也非常喜歡,擺拍起來不輸專業模特,令人覺得心態年輕真好,也引發一眾網友的熱議:「等我老了也要這樣拍」「華晨宇有了,青島啤酒也有了,我缺個孫子」「心態年輕則歲月不老」......當然在一眾討論裡,提及最多的人還是本次寫真的另一主角:華晨宇。
  • 孩子也是"演技派",爸媽面前一套,爺爺奶奶面前一套,很魔性
    雖然有些父母也知道老人帶娃的弊端,並設法避免,但實際上,卻往往會被孩子的高超演技給欺騙,因為很多孩子,都是爸媽面前是一套,爺爺奶奶面前又是另外一套,可以說是非常魔性了。有道是隔代更親,很多爺爺奶奶在帶孫子的時候,與當初帶子女時完全兩樣,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哪怕明知不對,也會故意迎和,而這正是隔代撫養弊端的根源。為什麼祖輩們就不能像父母那樣嚴格對待孩子呢?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 我特殊的「爸媽——」致爺爺奶奶
    我特殊的「爸媽」――致爺爺奶奶敬愛的爺爺奶奶:         趁這美好光陰,享受家書文化的氛圍,我想以這封信,說說這幾年來我心裡想對你們說的話。         別人也許擁有一對親生父母的日夜牽掛,別人也許擁有一夥兄弟姐妹的呵護照料,別人也許擁有一群同學朋友的時常關心,別人也許擁有家庭妻子孩子的幸福快樂……而我卻有兩位特殊的「爸媽」――爺爺奶奶你們那份特殊的愛。
  • 老人帶孩子真存在這5個問題,家有奶奶或姥姥帶娃的,爸媽要謹慎
    但是老人帶娃孩子真的好嗎?實際上,很多孩子被自家的老人帶了之後,爸媽才會看到弊端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老人帶孩子存在的5個問題,希望家裡有奶奶姥姥帶娃的爸媽一定要了解一下,謹慎對待這個問題。你的家裡大概會有這樣一種情況,孩子在看動畫片,或者娃玩具,家裡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會將手裡的食物餵到孩子嘴邊,這時孩子就會給一個吃一個。從情理上來看老人也是為了孩子好,但從實際來看,老人的這種做法無疑是在幹擾孩子的「專注性」,所以很多孩子在上學的時候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實際也與老人的餵食有關。
  • 「論帶娃只服爺爺奶奶」,和父母帶截然不同,氣質外貌拿捏得很穩
    但是老人帶娃有好有壞,主要還是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同,和父母帶截然不同,主要體現在氣質和外貌,可以說拿捏得很穩。,老人本身在帶娃方面經驗很豐富,這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是福音,因為新手爸媽在初帶娃的時候總會手忙腳亂。
  • 中學生如何理智追星
    現在大部分都中學生都有自己的偶像,但是因為「學生」這個身份,導致追星是會有或多或少的困擾。比如說「會耽誤學習」 「沒資金為愛豆應援」 「爸媽不支持」等等,接下來我會為大家解答。 首先,我本人也是中學生,也有自己的愛豆,那麼我是怎麼追星的呢?
  • 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爺爺奶奶疼愛孩子,本身再正常不過了。但關鍵在於能不能把握好「度」。 正常的疼愛是回應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幫助孩子完成做不了的事情,這對孩子來說是有益的。可如果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明明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大人卻偏偏要為他代勞,比如四五歲了還餵飯,家務活也從來不讓碰,這就不是疼愛,而是溺愛了。
  • 教育熱答丨爺爺奶奶為了維護我,經常和爸媽發生矛盾,我該怎麼辦?
    02左中括號爺爺奶奶為了維護我,經常和爸媽發生矛盾,我該怎麼辦?左中括號3.我在家發脾氣,被爸媽罵了,爺爺奶奶幫我說話,於是四個長輩吵了起來。他們經常因為我的原因起爭執,我很自責,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熱答在這裡你已經主動認識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並且希望通過一些途徑解決。
  • 為什麼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光,是不可取代的?
    我想帶著孩子回農村,還因為我的爺爺和奶奶。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有過最美好的回憶,也有著非常愧疚的時刻。我和爸媽在山西,爺爺奶奶在山東工作和生活。和很多父母一樣,我的父母也沒有時間看孩子。於是,在我快3歲的時候,我爸坐著火車把我送去了山東。在漫長的路途當中,我滿頭的卡子讓我爸手足無措,滿頭大汗。
  • 孫女明年上一年級,爺爺奶奶提前自學小學功課,網友:實名羨慕
    現在很多家庭中都有這樣的現狀,那就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照看孩子,孩子只能由爺爺奶奶來帶了。那麼問題就來了,爺爺奶奶可以照顧孩子的生活,但是對於輔導孩子的學習就有些力不從心了。當然了,有的爺爺奶奶就不服輸,這不,就有老兩口為了孫女開始自學小學課程。
  • 給爺爺奶奶們的育兒建議:自己應該做什麼,以及家長需要注意哪些
    而爺爺奶奶們同樣對這個問題感到棘手,一方面自己精力有限,照顧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自己所了解的育兒知識與現在孩子的需要有著很大的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爺爺奶奶該如何帶娃,才能讓孩子快樂,讓爸媽滿意,讓自己省心省力。
  • 爺爺奶奶、爸媽和我的生活有啥不一樣?
    爺爺奶奶、爸媽和我的生活有啥不一樣?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是中國以對外報導為主要新聞業務的國家級通訊社,是以臺港澳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和與之有聯繫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國際性通訊社。三代人三種生活雖然很多老物件都不再使用了但能勾起很多深刻的回憶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生活上的點滴
  • 不肯給孩子花錢的爺爺奶奶不是真的疼愛孩子?奶奶:我們不是自私
    大多數爺爺奶奶對孫子的疼愛遠遠高於對親生兒子的愛,姥姥姥爺亦是如此。現在出現了一種說法:不肯給孩子花錢的爺爺奶奶,就不是真的疼愛孩子。那天婆婆對曉玲和兒子說你們是做爸爸媽媽的,就你們給孩子買吧。曉玲聽了有點不高興,回了一句「爺爺奶奶不是長輩嗎?平時不買我們也不強求,今天不就是圖個吉利嗎!」,婆婆低下了頭,心中也有委屈。
  • 家庭教育:爺爺奶奶帶孩子,有愛也應有方法
    在我國,爺爺奶奶帶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隨著二孩的放開,爺爺奶奶很可能還要多帶一個孩子,無疑加重了年邁老人的負擔。對比一下國外,孩子成年之後便獨立了,與父母同住的現象都不多,更何況是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其實,按照我國流傳下來"孝道傳家遠"的思想,贍養老人是兒女、孫輩應盡的義務,老人管教後輩也是理所應當。
  • 嶽父母要求外孫稱呼他們爺爺奶奶,網友評論卻吵翻了天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孩子的爸媽,以及孩子的姥姥都沒有覺得這樣的稱呼很奇怪,相反大家都相處得很好,爺爺奶奶很感謝姥姥,姥姥也懂得在爺爺奶奶來得時候適時的退出。姥姥姥爺讓孩子叫爺爺奶奶,不外乎下面兩個原因。
  • 華晨宇在家迷上擦地,雙手變粗糙該咋辦?
    華晨宇沉迷擦地手變粗糙 其實,手也是男人第二張臉。 最近有關華晨宇的一段文字採訪曝光,稱華晨宇閉關在家時迷上了擦地,雙手因此變得粗糙。
  •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急了
    說說你們遇到的爺爺奶奶有多寵孫子呢?有的老人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疼了也是白疼,等到大了記事了再去拉近關係!其實從小感受不到 爺爺奶奶疼愛的孩子長大自然也不會去親近他們的。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不懂事,但是誰真心對待他對他好,跟誰在一起更有安全感,他們都是能感受到的!寶寶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如果主動關心寶寶,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孩子大了也不至於冷落他們。
  • 為什麼很多老人讓外孫喊自己爺爺奶奶?原因有點心酸,但能理解
    所以他們生的孩子,一般都是兩邊老人一起帶的。而且,根據現在流行姥姥帶娃來看,一般姥姥和姥爺,也就是外公外婆,帶得更多。都說孩子誰帶跟誰親,但是一些姥姥姥爺,還是覺得帶的是「外孫」,心裡有些彆扭。我們小區陸大爺和老伴,一直幫女兒帶外孫,一開始我記得孩子是喊他們姥姥和姥爺的,但是最近發現孩子忽然改口了,喊他爺爺,喊老伴奶奶。
  • 為什麼很多老人讓外孫叫自己爺爺奶奶?三個原因,體諒老人苦心
    90後和80後因為計劃生育,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今天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帶小孩的老人不是爺爺奶奶,而是外公外婆,有些外公外婆甚至把自己的外孫稱為孫子,這樣的行為究竟妥不妥。
  • 爺爺奶奶心不心疼孩子,別光聽嘴上說說,這兩個行為很明顯了
    我們總以為爺爺奶奶疼孫子孫女那就是一種關乎血緣和親情的一種本能,但生活中發現並非如此,很多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就好像外人一樣,不願親近,也不知道心疼。還有很多家長說,自己家的老人總是口頭上說說自己對孩子多好多好,但真的感受不到老一輩對後輩的心疼和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