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隔代育兒術,爺爺奶奶看過來

2020-12-13 騰訊網

為什麼小孩都不聽爺爺奶奶的話,爺爺奶奶您先別生氣,因為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規矩如果沒有定好的話,他們就開始鑽漏洞。隔代教育到底要怎麼教?聽我講完以下五件事,你就知道了。

第一,爺爺奶奶不能當牛做馬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什麼事情都幫他做,不然的話孩子就會當你是傭人,而不是把你當作親人。在爸爸媽媽面前什麼都會做的孩子,一到了爺爺奶奶面前就變成不會了,這時爺爺奶奶要提醒他,而不是什麼都幫他包辦,這樣孩子才會尊重你。

第二,爺爺奶奶要學會裝聾作啞

什麼時候裝聾作啞,第一種場景,孩子想要通過哭鬧的方式來達到他們的目的時,這時候就需要爺爺奶奶裝聾作啞,不然孩子會養成用哭鬧來控制大人的壞習慣。第二種場景,就是爸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爺爺奶奶裝聾作啞,這時,一旦爺爺奶奶有反對意見,孩子就會覺得一下子找到了救命稻草,就算爸媽的話是對的也不會聽,如果爺爺奶奶覺得爸媽管教不當,可以私下告訴而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第三,不要對孩子說:你再不乖,我就告訴你爸爸媽媽

因為這句話聽到孩子耳朵裡,代表的是你管不了我,所以要把我交給爸媽。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肆無忌憚,因為孩子會認為你拿他沒辦法,於是越來越管不動他。

第四,爸媽要給爺爺奶奶管教孩子的權力

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爺爺奶奶在面對孫子的時候,往往不敢嚴厲管教,這時父母態度很重要,當父母把孩子交給長輩時,要明確的告訴長輩,當孩子在無理取鬧時,需要怎麼做,這樣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教育方法一致的情況下,孩子才會更遵守規矩。

第五,要當著孩子的面感謝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已經到了享受天倫之樂的時間了,還要辛苦幫忙帶孫子。試想當你辛苦了一輩了,到老了,還要把年輕時的辛苦再來一遍,你會想要嗎?所以要經常在孩子面前感謝爺爺奶奶,久而久之,孩子會尊重長輩,也建立了爺爺奶奶的威信。

親愛的家長們,我們是新手父母,爺爺奶奶同樣也是新手爺爺奶奶,只有我們達成一致的教養方法,才能把孩子教得更好,關愛不寵愛才能養成素質更好得下一代。

五分鐘育兒寶典,每天分享育兒乾貨!

相關焦點

  • 孩子長得像爺爺奶奶?沒錯,這些特徵確實還能隔代遺傳!
    「這孩子真像他爺爺啊!這雙眼皮,你們小兩口都沒有啊!」雖說也是在誇寶寶,但這句話多多少少讓人有些尷尬,其實呢,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難理解啦!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隔代遺傳這個概念。那麼什麼是隔代遺傳呢?隔代遺傳指的是爺爺奶奶輩所具有的一些特徵在爸爸媽媽輩沒有表現出來,而又出現在了寶寶這一輩上。
  • 想要隔代教育不傷和氣?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在當代社會中,隔代教育是很普遍的現象。大多數爸爸媽媽都忙著上班,爺爺奶奶就成了帶娃的「主力軍」。據統計,超過七成的學齡前孩子都由爺爺奶奶輩參與教養。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隔代教育的那些事。隔代教育中最容易掉的坑爺爺奶奶帶孩子時,如果產生了下面三種心理,隔代教育就容易費力不討好,甚至掉進坑裡。
  • 孩子還在交給爺爺奶奶教育?看看隔代教育與親子教育的好與壞
    現在社會,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的親子教育,一種是隔代的,交給爺爺奶奶教育。城市裡孩子基本上都是親子教育的多,農村很多家長因為要外出上班,所以隔代教育的要多一點。今天我們來聊聊,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想法,歡迎給小編留言。
  • 孩子長得像爺爺奶奶?看完這些照片,你就知道隔代遺傳有多神奇了
    孩子長得像爺爺奶奶?看完這些照片,你就知道隔代遺傳有多神奇了自從有了孩子後,媽媽們幾乎時不時就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話:「哎呀,這孩子長得可真像媽媽啊!森蝶和奶奶一般來說,孩子確實是會像父母多一些,然而,也有不按理出牌的寶寶,有的孩子長得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反而像爺爺和奶奶多一些,有的甚至會像姑姑或者是舅舅的。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但由於育兒觀念、代溝等因素,隔代教育引發的問題也不少。日前,新興街道就邀請專家舉辦了一場《祖輩如何做好隔代教育》的專題講座,引來了近百名老年人前來聆聽,也引出了一場關於隔代教育的大討論。  如今,一個小家庭的寶寶出生後,「4+2+1」模式就成了很多家庭的「標配」。4位老人、一對小夫妻圍著一個孩子轉,可兩代人在育兒方式上往往會產生很大分歧,家庭裡也就多了不少「火藥味」。
  • 怎樣才是良好的隔代教育 幼兒園開了一場「爺爺奶奶家長會」
    浙江在線04月15日訊說到家長會,大家肯定都很熟悉。而近日,嘉興市第一幼兒園勤儉園區和北京城園區舉辦的一場家長會,來開的不是孩子的爸爸媽媽,而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我們可以看到,如今,一個家庭中,對幼兒的照顧很多都是來自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成陪伴孩子時間最多的人。」
  • 「隔代遺傳」有多強大?避開父母的顏值,和爺爺奶奶如複製粘貼
    但是,許多的寶爸寶媽發現自己的孩子長得和自己一點不像,反而像他們的爺爺奶奶,像是被複製粘貼了一樣。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許多的明星名人的寶寶們都並沒有繼承他們的神仙顏值,反而跟爺爺奶奶相貌一樣,這一切都是因為強大的隔代遺傳。
  • 爺爺奶奶學拼音學開車 隔代教育令老人紛紛充電
    據有關方面統計,上海市約89%的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大。  然而,「隔代教育」時老一輩與年輕人在育兒觀念上的衝突,常常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昨天獲悉,上海市將於今年3月在東華老年大學分校首開「孫輩教育」課程,聘請教育專家開放授課,希望能幫助這些肩負帶孩子責任的祖輩們掌握一些科學育兒方法。
  • 一組圖看清隔代遺傳,孩子長相被爺爺奶奶截胡,網友:基因太強
    01一組圖看清隔代遺傳,孩子長相被爺爺奶奶「截胡」,網友:基因太強>網絡上曾分享過不少隔代遺傳的帖子、照片,其中有一組熱門圖更是能帶你看清這「隔代遺傳」神奇,那孩子的長相竟越過了父母,直接被爺爺奶奶「截胡」。
  • 北京大學生辦「爺爺奶奶」攝影展 每張照片都深藏隔代親情
    從15歲開始,他便拿起鏡頭對準爺爺奶奶,記錄下他們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出遊圓夢的過程,7年來拍攝2萬多張照片,2000多分鐘視頻。如今,22歲的他已經成為一位攝影系的大學生,11月21日,他在母校北京演藝學院的個人攝影展剛剛結束,這場主角是爺爺奶奶的攝影展,為高廣宣獲得無數稱讚。每張照片都深藏著隔代親情作品《零花錢》拍攝於2015年。
  • 「中國式」隔代教育:教得好是孩子聰明,教不好是爺爺奶奶慣的
    退休老教師的話,講出了「中國式」隔代教育的尷尬:教得好是孩子聰明,教不好是爺爺奶奶慣的。 我們身邊,經常有家長說「自家孩子很聰明」,也有家長說「孩子行為習慣不好,是因為爺爺奶奶帶大的」,卻很少有人肯定爺爺奶奶在帶孩子方面的正面作用。
  • 隔代親隔代親,孩子愛和爺爺奶奶長輩待一起,真的只是因為喜歡?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俗話說:「過猶則不及」,有這麼一個說法,叫做隔代親,老人對孫子一輩都比較親。很多家庭裡都有這麼一種情況:孩子尤其喜歡老人,現在很多家庭也都是跟老人一起住。老人對孩子都特別親,但讓父母總有親過了頭,又親的也不是地方的感覺。
  • 爺爺輩有這4種病,很可能隔代遺傳給孫輩,備孕前別不當回事
    媽媽後來告訴她,不僅可以遺傳父母的特徵,就連爺爺奶奶的基因也是會遺傳的。   一次,璐璐無意之中看到已經過世多年的奶奶的照片,發現奶奶黝黑的皮膚,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是遺傳了奶奶的膚色特徵,很明顯這就是隔代遺傳。
  • 8個月孩子撓爺爺,孩子和奶奶頂嘴表情呆萌,隔代育兒怎麼解決?
    孫子打爺爺,奶奶批評孫子還不服,隔代育兒怎麼解決?這個小孫子還不會說話,都會用小手來掐爺爺胳膊了,奶奶看到了,嚴厲的批評了孫子。根本不要覺得他小就讓著他,該批評還是批評。「不能再抓爺爺了啊,再抓爺爺抓你啊,嗯嗯」這個小孫子還一臉莫名其妙,看著這無辜的大眼睛,都不忍心責怪這個小可愛了。
  • 良好的隔代教育,73歲奶奶老師有妙招!
    為了幫助祖輩家長科學面對隔代教育,3月15日下午,杭州市鳳凰幼兒園特別邀請了一位73歲的奶奶老師來園為祖輩家長開展「隔代教育」專題講座。本次特別邀請的奶奶老師是浙江省首批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及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朱靜怡老師。朱靜怡老師以祖輩的身份,和在場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分享自己在教養孫子的過程中的3個案例故事和心得體會。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
    「隔代親」,就是無條件寵溺有人說,隔代親就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有位爺爺,69歲了,做了一輩子木工的他,如今最大的愛好就是給小孫子做玩具。螳螂車,鋼鐵俠,只要是小孫子喜歡的,沒有爺爺做不出來的。
  • 娃的相貌直接繞過父母,被爺爺奶奶截胡是怎樣的體驗?忍不住笑了
    等到反應過來才知道,原來孫女士的孩子跟爺爺奶奶長得是非常像的,爺爺奶奶的眼睛就不大有些遺傳基因會出現隔代遺傳的狀況,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那麼隔代基因都會體現在什麼方面呢?1.五官其實隔代基因最容易體現的一個地方,就是五官上。
  • 考上清華的學霸,是爺爺奶奶照顧大的農村女孩:隔代教育也能成才
    一個1歲開始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兒童,怎麼能夠在隔代教育+貧苦環境之中,完成成長,考取清華的呢?,這個重要他人就是爺爺奶奶。因為很少獲得來自於父母的陪伴,爺爺奶奶就成為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很多父母不理解,為什麼孩子不願意離開爺爺奶奶身邊跟著父母生活,正是如此。只生不養,孩子會與照顧她成長的人更親近,這與血緣關係無關。可以肯定的是,爺爺奶奶在撫養鍾芳蓉的過程中,將自律、懂事都融入了孩子的個性之中。
  • 爺爺躲廚房給孫女碗裡挑肉:隔代親,到底有多親?
    近日,成都一位網友分享的一段視頻,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隔代親。這名網友表示,當天準備吃飯的時候,爺爺一直躲在廚房裡不出來。她因為好奇,便悄悄跑去廚房看,正巧發現爺爺正在給她的碗裡挑肉。看到爺爺一臉慈愛的為孫女「加餐」,不少網友都動情地說:「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一碗飯!」是啊,老人總會把最好的留給孩子;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
  • 爺爺奶奶成了幼兒教育「同盟軍」
    雖是調侃,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隔代教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園地處四川成都一座千年古鎮——唐昌鎮。浸潤於豐厚的古鎮文化、農耕文化的同時,農村育兒也面臨巨大挑戰。城市化進程加速,將青壯年勞動力吸入大城市,祖輩不得不成為家庭教育的「主力軍」。通過對全園672個家庭進行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近六成的家庭為隔代教養模式。幫助家庭克服隔代教養的弊端,提升隔代教養水平,成為幼兒園必須攻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