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學拼音學開車 隔代教育令老人紛紛充電

2020-12-15 北方網

  年輕父母由於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小囡的教育問題。於是,家裡4位老人就輪流幫忙小夫妻照看孩子。據有關方面統計,上海市約89%的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大。

  然而,「隔代教育」時老一輩與年輕人在育兒觀念上的衝突,常常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記者昨天獲悉,上海市將於今年3月在東華老年大學分校首開「孫輩教育」課程,聘請教育專家開放授課,希望能幫助這些肩負帶孩子責任的祖輩們掌握一些科學育兒方法。

  為了小囡「重背書包」

  其實,上海的老人早就開始為了孫輩「背上書包」、用功學習。祖輩們「重回課堂」的學習經歷也得到了年輕父母認同,不少人主動承擔起了他們的學費。

  記者從濰坊社區學校獲悉,為了讓老人更好掌握普通話標準發音,他們將在今年新學期特別增設「拼音課」,而在已結束的上學期課程中,來充電的老人也屬於生力軍。

  英語1班班長魏女士告訴記者,49名學員中48個是老年人。他們來「充電」,有些是為了自身修養的提升,另外一部分則目的性很強,就是因為隔代教育的需要,才來補課的。

  學駕車的1/8是老人

  學拼音、學普通話、學英語口語、學駕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生活被排得滿滿的。大眾培訓中心總經理張一鳴告訴記者,近年來老人學車的數目猛增,去年累計達到300人,佔到總學員數的1/8左右。「他們中的不少人就是因為需要接送孩子,特地來學開車。」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水泉駕校,負責人王水泉表示,雖然老年人拿到駕照的時間平均為160-170個學時,但他們學起來很認真,基本不缺課。

  讓老人帶著問題來聽課

  記者也了解到,除東華老年大學分校特別推出「孫輩教育」課程外,為了與孫輩的教育「合拍」、減少彼此交流上的代溝,社區學校裡「背書包」上課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多。上海老年大學總校也在醞釀同期推出「孫輩教育」課。

  「『孫輩教育』課程將採取開放、互動的討論式課堂形式,讓老人們帶著問題來聽課。」擔任「孫輩教育」課程主講人的樂善耀說:「肯定有不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教育小囡上有很好的、可借鑑的、值得推廣的經驗,他們彼此間也能就育兒問題進行探討,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家孩子的個性化教育方式。」

  隔代教育有不少好處

  並不是所有年輕父母都贊同「隔代教育」,部分年輕父母甚至認為把孩子託給老人教效果會打折扣。

  對於這個觀點,樂善耀並不完全贊同:「隔代撫育本身有一定優勢。比如,祖父母們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可以彌補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的經驗不足;由於沒有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拖累,比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孫輩;老人歷盡滄桑後的返璞歸真,易與孫輩建立融洽的感情。」樂善耀表示,隔代教育對祖父母們自身也有利,不僅可以緩解老人的孤寂,從孫輩的成長中獲得生命力,與小孩玩耍的天倫之樂對老人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也大有益處。(作者:張賢貞)

相關焦點

  • 怎樣才是良好的隔代教育 幼兒園開了一場「爺爺奶奶家長會」
    而近日,嘉興市第一幼兒園勤儉園區和北京城園區舉辦的一場家長會,來開的不是孩子的爸爸媽媽,而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我們可以看到,如今,一個家庭中,對幼兒的照顧很多都是來自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成陪伴孩子時間最多的人。」市第一幼兒園負責開展此次家長會的老師告訴記者,「隔代教育」面臨的問題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 想要隔代教育不傷和氣?聰明的爺爺奶奶這樣做!
    在當代社會中,隔代教育是很普遍的現象。大多數爸爸媽媽都忙著上班,爺爺奶奶就成了帶娃的「主力軍」。據統計,超過七成的學齡前孩子都由爺爺奶奶輩參與教養。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隔代教育的那些事。隔代教育中最容易掉的坑爺爺奶奶帶孩子時,如果產生了下面三種心理,隔代教育就容易費力不討好,甚至掉進坑裡。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如今,在禾城的公園和小區裡,到處都可以看到帶著孩子的老人,老人幫子女帶孩子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但由於育兒觀念、代溝等因素,隔代教育引發的問題也不少。日前,新興街道就邀請專家舉辦了一場《祖輩如何做好隔代教育》的專題講座,引來了近百名老年人前來聆聽,也引出了一場關於隔代教育的大討論。  如今,一個小家庭的寶寶出生後,「4+2+1」模式就成了很多家庭的「標配」。
  • 良好的隔代教育,73歲奶奶老師有妙招!
    為了幫助祖輩家長科學面對隔代教育,3月15日下午,杭州市鳳凰幼兒園特別邀請了一位73歲的奶奶老師來園為祖輩家長開展「隔代教育」專題講座。本次特別邀請的奶奶老師是浙江省首批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及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朱靜怡老師。朱靜怡老師以祖輩的身份,和在場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分享自己在教養孫子的過程中的3個案例故事和心得體會。
  • 不踩「隔代教育」的雷區:老人帶娃不發愁
    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很多家庭的爸爸媽媽紛紛走出家庭外出工作,以至於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因此,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老一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頭上。這種現象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如果你在放學的時候在學校門口觀望一下便能發現:接送小朋友的大多都是他們的爺爺奶奶,而不是爸爸媽媽。這些老人們慈祥地牽著孩子的手,或者是抱著孩子,或者背著孩子,任由這些孩子在他們面前撒嬌。
  • 「中國式」隔代教育:教得好是孩子聰明,教不好是爺爺奶奶慣的
    退休老教師的話,講出了「中國式」隔代教育的尷尬:教得好是孩子聰明,教不好是爺爺奶奶慣的。 我們身邊,經常有家長說「自家孩子很聰明」,也有家長說「孩子行為習慣不好,是因為爺爺奶奶帶大的」,卻很少有人肯定爺爺奶奶在帶孩子方面的正面作用。
  • 英語啟蒙TPR:爺爺奶奶怎樣帶孩子學英語?
    為了工作和孩子兩不誤,只好把孩子讓爺爺奶奶帶。雖然大家都知道隔代教育的弊端,但是為了謀生,也別無選擇。其實,從英語啟蒙這個角度來說,特別是TPR親子互動,爺爺奶奶們還是有不少優勢的,我們應該善於取長補短,發揮隔代教育的長處。
  • 一組圖看清隔代遺傳,孩子長相被爺爺奶奶截胡,網友:基因太強
    01一組圖看清隔代遺傳,孩子長相被爺爺奶奶「截胡」,網友:基因太強>網絡上曾分享過不少隔代遺傳的帖子、照片,其中有一組熱門圖更是能帶你看清這「隔代遺傳」神奇,那孩子的長相竟越過了父母,直接被爺爺奶奶「截胡」。
  • 孩子還在交給爺爺奶奶教育?看看隔代教育與親子教育的好與壞
    現在社會,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的親子教育,一種是隔代的,交給爺爺奶奶教育。城市裡孩子基本上都是親子教育的多,農村很多家長因為要外出上班,所以隔代教育的要多一點。今天我們來聊聊,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想法,歡迎給小編留言。
  • 隔代教育困難多?斯泰同學讓老人也能變成帶娃達人
    要說當今「看娃」的主力軍,那非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莫屬了。小區裡、公園裡、商場裡……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們推著嬰兒車遛娃的場面幾乎隨處可見。但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孩子的愛,真的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吶。隔代親有多「硬核」?你可聽過,有一種寵溺,叫「隔代親」!對於爺爺奶奶來說,愛孫子就是:「只要你喜歡,只要我有」。
  • 北京大學生辦「爺爺奶奶」攝影展 每張照片都深藏隔代親情
    從15歲開始,他便拿起鏡頭對準爺爺奶奶,記錄下他們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出遊圓夢的過程,7年來拍攝2萬多張照片,2000多分鐘視頻。如今,22歲的他已經成為一位攝影系的大學生,11月21日,他在母校北京演藝學院的個人攝影展剛剛結束,這場主角是爺爺奶奶的攝影展,為高廣宣獲得無數稱讚。每張照片都深藏著隔代親情作品《零花錢》拍攝於2015年。
  • 隔代教育,好還是不好?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年輕父母在打拼工作,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隔代教育在社會中仍然普遍存在。對於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這件事,一直頗有爭議。隔代教育的好處隔代教育的最大好處就是,爺爺奶奶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和孩子相處。
  • 嘉興在線丨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一起聽聽這堂給爺爺奶奶的家教課
    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一起聽聽這堂給爺爺奶奶的家教課 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逐漸成了帶娃「主力軍」。上海社科院曾公布過一份兒童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發現城市的隔代教育比例已經高達89%。隔代教育的弊端在哪裡?當老人帶娃無法避免,如何提高隔代教育的效率?
  • 隔代教育的四種類型
    隔代教育成了許多人教育孩子失敗的藉口,也成了對問題少年詬病的理由。事實上,大約在5年前,社會上已經開始流傳這樣的論調:隔代教育,是誤人子弟的一種教育方式。意思很清楚,被爺爺奶奶們帶著,孩子成為問題少年的機率要增大很多。  當趙增青埋怨母親溺愛自己孩子諸般不是時,母親憤憤地說,「連你也是我帶大的,也沒見有多壞。」
  • 隔代教育的利於弊 隔代教育對孩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隔代教育的利於弊 利1、老人有較多的育兒經驗,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2、由於祖孫的血緣關係,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這就有了隔代育兒獲得成功的心理基礎。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1、霸道寶寶任性病:有了爺爺奶奶的保護傘,寶寶們總是提出「放肆」的要求。這樣任性的愛讓寶寶形成嬌氣、霸道、自私的性格,在寶寶以後的成長中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比如,和同齡寶寶不容易相處;一旦自己願望不能達成,寶寶會大哭大鬧,父母難以管教。
  • 隔代育兒並非全是壞處,爺爺輩帶娃的3個級別,你家爺爺第幾級?
    兒子不敢再言語,任由兩位老人繼續研讀教材。評論區的網友們紛紛點讚。「這樣的爺爺奶奶才上心,真的很有心。」「大號滿級了,爺爺奶奶準備練個小號。」「上哪找這麼用心的老兩口啊!」當然,也有網友建議,爺爺奶奶還是別輔導了,畢竟現在教學理念和方法都不一樣了,搞不好會把孫兒輩帶到溝裡去。我倒是覺得,爺爺奶奶輔導的意義,並不在於真的給孩子輔導啥,而在於,爺爺奶奶可以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活躍和年輕態,而孫兒輩也能耳濡目染,從爺爺奶奶身上感受到他們學習的熱情:爺爺奶奶這麼大歲數還在堅持學習,我也可以啊。
  • 隔代育兒並非全是壞處,爺爺輩帶娃的3個級別,你家爺爺第幾級?
    偶然刷到一個小視頻:客廳裡,奶奶攤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念著:「百合花六枝……」爺爺一邊聽,一邊認真地在小本子上寫寫劃劃。兒子看了表示不解:「你們孫女明年才上小學,不用提前一年預習吧。」爺爺扶了扶老花鏡,很不高興地:「我和你媽的腦子能跟你的腦子相比嗎?」兒子不敢再言語,任由兩位老人繼續研讀教材。
  • 以《海蒂與爺爺》為例,解析「隔代教育」的利與弊,方法與實踐
    因為隔代教育問題在當今社會上也是討論的比較久的,而對於隔代教育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態度。有的人則是認為隔代教育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有效果的,而其她人則是認為隔代教育是存在著一定錯誤的,是不能夠讓孩子去接受隔代教育,因為現在孩子很,爺爺輩之間差的時代實在太多了,而且爺爺背的那個時代的人教育理念以及所接受的事物都是比較舊的。
  • 為什麼要避免「隔代教育」?老人的舊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其實這就是孩子跟著奶奶時間太長,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不親密。孩子和老人們的關係更加親密,奶奶或者爺爺反而成為孩子親近的人。各位父母還是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讓老人們幫忙看孩子,讓自己可以有時間去上班工作,照看孩子這件事其實沒問題,前提是一定要避免老人對孩子進行教育。
  • 爺爺奶奶成了幼兒教育「同盟軍」
    案例三:濤濤爺爺對濤濤的教育一向「佛系」。他總是說:「學得好的就是學得好,學不進去的就是不行。」他熱衷於打麻將,幾乎不關心濤濤在幼兒園的情況。每次見了西西,濤濤爺爺總是一味感慨濤濤比不上西西。而濤濤則很羨慕西西那陪他做手工、給他講故事的爺爺。以上三個案例是我們在實踐中遇到的祖輩家長的典型代表,分別可以歸為溺愛式、壓制式以及「放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