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力量,前行的方向丨線上課程思政公開課回顧

2020-12-13 騰訊網

上周,有7位老師為我們帶來了

一場線上思政課程盛宴

物理學家的「天才之光」從何而來

「脫單」「電影」「髮際線」背後的數據故事

材料人當下的新作為、新思考

火神山建設的明星機械「單品」

意象與具象的英文詩歌之旅

民航從業者如何保障重要的空中通道

科學防疫知識中有哪些流體力學知識

老師們以疫情作為鮮活的「教材」

從專業角度進行解讀

開拓眼界、引發思考

用專業詮釋了別樣的「風景」

線上課程思政第一講

物理學家的不朽戰「疫」

理學院 李晉斌

李晉斌老師先從《中國歷代天災人禍表》《槍炮、病菌與鋼鐵》兩本書引入,讓學生從大歷史角度更客觀地看待目前的新冠病毒。以1665年英國爆發的鼠疫為切入點,講述了那個時候宅在家「停課不停學」的牛頓,在數學天才與物理天才之間華麗切換的故事,提到牛頓在疫情期間創造出的不朽成就,蘊含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卓絕的苦讀、研究。

最後,他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2018年兩次新年賀詞中的金句「擼起袖子加油幹」、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原創一首打油詩鼓勵同學:只有像牛頓、馬克思那樣擼起袖子加油幹,才能奮鬥出屬於自己的幸福!

這樣一節課也獲得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一起來看看吧!

左滑查看更多

線上課程思政第二講

打破「疫」次元的數據屬性提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 袁偉偉

袁偉偉老師邀請了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陳瑜老師、藝術學院李倩嵐老師、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彭星銘醫生,就學生最關注的三個應用場景:「脫單」「電影票房預測」「髮際線」,圍繞「在這三個情境中如何設計數據屬性」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嘉賓們參與授課

這三位老師也講述了自己的戰「疫」故事:陳瑜老師是一直為武漢提供心理諮詢的志願者;李倩嵐老師堅守在武漢家中抗「疫」;彭星銘是武漢一線醫生。他們以親身講述讓學生感受到戰「疫」不易,更應感恩。

這節課對袁偉偉老師來說很特別,她的父母走進了她的課堂,這一節課,不僅聽課人數是以前的3倍,更得到了學生們的刷屏和父親的點讚。

左滑查看更多

線上課程思政第三講

材料人的責任與擔當,讀書與思考

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 梁文萍

梁文萍老師在其課堂上重點講述了材料人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為與擔當。

左滑查看更多

通過案例的講述,梁文萍老師提醒學生要儘快的適應「線上新學期」抓住「充電黃金期」,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自己的專業,去帶來新的發展。

梁文萍老師將「疫情」當成活教材,將家國情懷植入學生的心中,希望學生能夠牢記責任和擔當,勤於思考和學習,為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課後,她的研究生們也紛紛寫下自己的思考。

左滑查看更多

線上課程思政第四講

從火神山建設看工程圖學

機電學院 陳旭玲

火速建設的火神山醫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陳旭玲老師在課堂上,就從極速建設火神山醫院所展示的中國速度談到了中國實力,通過大量的數據和實例,逐步揭示火神山速度背後中國機械製造業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同學們積極投身機械工業的熱情。

接著向同學們闡述《工程圖學》課程在整個機械工程課程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工程圖在工程界交流中的媒介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陳旭玲老師的備課本

在課堂上,陳旭玲老師設計了兩個小問題,分別提問學生「秦始皇」和「宋高宗」的姓名,以此為契機,運用諧音梗,講解了「送高宗」—高層吊車(起重機)和「勤史黃」—黃色挖掘機的構造。一節課下來,陳旭玲老師也獲得了很多的點讚。

線上課程思政第五講

舊詩新讀—英語教學的「疫情之戰」

外國語學院 姜禮福

在這節課上,姜禮福老師選取了六首英語經典詩歌,對應六個話題,在疫情之下重新闡釋,汲取其行塑思想、樹立正向價值的力量,並把這種力量傳遞給學生,引發學生思考。

不僅如此,他還通過意象詩和具象詩「實踐」環節,使學生掌握了意象詩和具象詩兩種現代派詩歌的創作要領,通過創意詩歌寫作的方式,傳達對疫情自身以及抗擊疫情的觀點,也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左滑查看更多

他通過國內外疫情防控對比,促使同學增強「四個自信」,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到訪武漢匯聚新力量,傳達了取得戰「疫」完全勝利的信心。學生們也紛紛表示課程內容新穎又有趣。

線上課程思政第六講

守護「戰疫」空中通道

民航/飛行學院 田勇

田勇老師首先通過疫情前後國內外航班數據的對比,介紹了本次疫情對我國民航帶來的巨大改變和影響,以及目前抗疫一線人員的艱苦工作環境,加強同學們對國內外疫情背景下民航發展態勢的關注。

他還邀請了分別來自空管、籤派和飛行崗位的三位校友,講述了各自在平凡崗位上所共同守護的「戰疫」空中通道,讓同學們意識到民航的責任和擔當,國家民航體系得以安全運營,抗疫物資、醫務工作者得以平安抵達目的地,都離不開所有民航人的點滴付出。

嘉賓授課現場

他希望同學們致敬最平凡的偉大,學習民航人的「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同學們課後紛紛表示,在抗「疫」期間也要努力學習,紮實本領,爭做新一代民航人!

線上課程思政第七講

科學防疫中的流體力學問題

航空學院 許常悅

許常悅老師圍繞「科學防疫中的流體力學問題」,介紹了流體力學的工程應用,並通過講述三位流體力學大師的成功經歷,講述如何能夠學好這門課程。

隨後詳細講解了「如何利用流體力學知識進行科學防疫」這一問題:

以「雷神山」醫院的負壓病房通風系統設計為例,介紹了如何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概率;通過分析人咳嗽和打噴嚏過程中的流體運動特徵,講述了附著細菌和病毒的飛沫傳播距離;通過分析行人流動尾跡區的汙染物分布特徵,指出了病人和疑似病人被隔離的必要性。

這一節課聽下來,學生們收穫可不少哦!

左滑查看更多

「停課不停學」,收穫新成長

謝謝老師們精彩的課堂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充實著思想,滌蕩著心靈

用專業的力量指明學習的方向

以思政的力量照亮前行的道路

有你們真好

出品丨曉南曉航工作室

素材來源丨教務處、教師發展與教學評估中心

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

責任編輯丨傅成成、王偉、彭麗、趙燕喃

值班編輯丨張可兒

相關焦點

  • 走進課堂丨中央美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思政公開課暨教學研討會
    思政課教師不止要「立言」,還應在「立行」上多下功夫,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統一起來,以師者的精神魅力和實際行動影響感染學生,知行合一久久為功。油畫系黨總支副書記、兼職助教李明:如何讓學生在思政課堂上覺得「政治」不再有距離感,「理論」不再乏味無趣,黨委書記高洪的一堂生動的思政課給我們指出了方向。
  • 成都工業學院舉辦《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公開課觀摩課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深入挖掘課程德育內涵,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育人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進一步推動成都工業學院「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夯實教師駕馭課堂的基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課程思政·案例集丨九大專業,42個專業課程思政案例分享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案例系列展之丨大學人文基礎丨《大學人文基礎》是我校非中文專業開設的一門通識教育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鑑賞、表達和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本課程團隊充分發揮《大學人文基礎》的隱性思政教育功能,按照整體規劃、有機融入的原則,有效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挖掘了「家國情懷」「文化自信」「社會責任」「文明和諧」「敬畏自然」「堅定信念」「工匠精神」「高尚情誼」「審美人生」「實踐創新」等十大課程思政主題元素,為更好地引導廣大學生向德才兼備的方向發展搭建良好的教學平臺。
  • 課程思政 | 理工學科: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相得益彰,育人成效與課程...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會後,復旦大學立即啟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程,目前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目前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系,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並向理工科院系持續延伸。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搭建課程思政平臺2. 師資引領,組建課程思政混編團隊基於試點改革階段的初步成果,發揮思政課教師的理論優勢、帶頭作用,匯聚各方力量,組建課程思政「混編式」師資團隊,建設課程思政的名師工作室,培養一批課程思政的教學骨幹。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關於「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期為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課程思政」目前需要改進的方向當前,各高校不斷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走向深入,取得良好成效。同時,研究者們也發現「課程思政」的建設實踐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學者認為,應從擴展、深化、協同化與系統化四個方向上尋求「課程思政」建設新的突破。
  •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新學期首堂思政公開課國旗下開講
    該校師生新學期第一課從升國旗開始,學院新學期首堂思政公開課在國旗下開講。「讓青春在磨礪中出彩。金色九月,我們平安歸來。同學們一定要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認真學習,健康生活,不辜負全院教師、後勤安全人員的徹夜守護,不虛度這全國上下負重前行換來的平安時光,讓生命在奮鬥中閃光升華。」升旗儀式結束後,學院黨委書記劉彩琴在國旗下為全院師生講授新學期第一堂「思政公開課」。
  • 深挖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江西工程學院推動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怎樣將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專業內容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人工智慧學院黃衛星老師在講授《工程力學》課程時,將愛國情懷貫穿到課堂教學全過程。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強化課程思政的方向引領,提升課程思政的系統集成,深化三全育人的過程實效,要求開展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這也是專業、課程協同建設的應有之義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內在需求。一方面,「雙萬計劃」統籌開展專業和課程建設,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加快推進一流本科教育振興計劃。同時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就為課程思政與專業思政耦合育人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
  • 課程思政要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
    復旦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徐珂副教授提出,課程思政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與自己學校的特點相結合,要從政治認同和國家意識、品德修養和人格養成、學術志向和專業倫理三個層面進行價值引領。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鵬教授認為,課程思政的關鍵點在於建立中國特色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幫助學生形成歷史主體意識。
  • 復旦:變「思政課程」為「課程思政」,將實現所有學科全覆蓋
    3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示範課程、2門「中國系列」課程、13門綜合素養課程、28門已融入「思政元素」的專業課程……變「思政課程」為「課程思政」,打造多層次互補、有機融合的思政教育體系,在復旦大學,思政教育面貌已是「日新月異」;2018年將實現所有學科課程思政的「全覆蓋」。
  • 《犯罪心理學》線上課程思政改革「心」探索——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
    在抗疫特殊時期,對於網課教學和課程思政,院黨委書記王偉平在教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課程思政要關注價值取向和真理取向兩個元素,強調思政元素的融合和接入,真正達到思政教學的目的。《犯罪心理學》這樣的「硬核」專業課,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犯罪心理學王納新和武義霞老師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 回顧丨張智強:課程思政教學方案設計實操工作坊
    張教授從這些課程建設的經驗出發,通過九個課程案例中學生在認識和行為上的積極變化來探討課程思政建設的可行性、有效性。教師可以與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專家探討課程思政的內容和切入點;建議先在1-2個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上做深、做出成效,再去探索「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當前要克服兩種極端,一是找不到課程思政內容,二是到處都是。5.
  • 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在復旦大學,3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示範課程、2門「中國系列」課程、13門綜合素養課程、28門已融入「思政元素」的專業課程,初步構建起多層次互補、有機融合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正日益顯現。
  • 「七項舉措」彰顯教育學專業「課程思政」元素
    四川文理學院 王石薇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所有課程都要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進一步提出要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並就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出明確指導。師德是教師素養中的核心要素,教育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突出師德養成教育。
  • 安徽理工大學: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
    學院各專業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教學體系,納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將思維能力、職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培養任務,細化到專業培養要求,落實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推動形成課程思政育人的整體體系;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做到門門課程有思政,每位教師均育人,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
  • 課程思政案例丨通識課程篇——其他案例(二)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案例系列展之丨大學人文基礎丨《大學人文基礎》是我校非中文專業開設的一門通識教育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鑑賞、表達和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本課程團隊充分發揮《大學人文基礎》的隱性思政教育功能,按照整體規劃、有機融入的原則,有效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挖掘了「家國情懷」「文化自信」「社會責任」「文明和諧」「敬畏自然」「堅定信念」「工匠精神」「高尚情誼」「審美人生」「實踐創新」等十大課程思政主題元素,為更好地引導廣大學生向德才兼備的方向發展搭建良好的教學平臺。
  • 課程思政 | 網上教學不忘育人初心!復旦大學課程思政與抗疫同向同行!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會後,復旦大學立即啟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程,目前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目前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系,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並向理工科院系持續延伸。
  • 精儀學院舉辦課程思政主題報告會
    本站訊(通訊員 王慧)12月18日下午,「精儀講堂」第5期在衛津路校區26樓B203報告廳舉辦,精儀學院邀請到電子科技大學教務處處長、英才實驗學院院長黃廷祝為精儀學院全體教職工帶來《課程思政:認識、理解和踐行》的精彩報告,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近百人在線上參加。
  • ...專業學位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相結合——人口研究所社會工作專業...
    2015年,人口研究所開始招收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五年間,人口研究所始終以國家需要為導向,以老齡和殘疾領域為培養方向,旨在培養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也在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社會工作專業學位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相結合的特色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