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起國防專利洩密案宣判,這樣做其實是洩露國家秘密……

2020-12-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這是全國首起國防專利洩密案。由南京雨花臺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經過一年的審理、六次開庭,一審、二審法院均判決孫杏國構成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nbsp&nbsp&nbsp&nbsp國家安全無小事。此案告訴我們,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nbsp&nbsp&nbsp&nbsp變軌的人生

&nbsp&nbsp&nbsp&nbsp「我只是把自己的專利重新申請一次而已,為什麼有罪?」2015年12月,因故意洩露國家秘密被一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的張平上訴。2016年4月20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nbsp&nbsp&nbsp&nbsp張平35歲以前的人生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大學本科,學的是前沿的材料科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國務院直屬的科研事業單位。工作多年,科研成果不斷,拿到高級工程師的職稱,還當上了科長。張平性格木訥,在單位裡不常說話,但因能力出眾,仍然深受同事、領導的欣賞尊敬。

&nbsp&nbsp&nbsp&nbsp2005年,張平所在的研究院進行了改制。事業正蒸蒸日上的張平覺得自己應該能有更好的前途,毅然放棄了金飯碗,離開了研究院。他的人生也從此改變。

&nbsp&nbsp&nbsp&nbsp因為不擅溝通,張平在離開研究院後換了幾次工作,都不甚如意。2009年,他終於在位於杭州的中國計量學院落了腳,受聘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平沒有教學經驗,不能授課,在學院裡做些簡單的基礎研究,收入並不高。

&nbsp&nbsp&nbsp&nbsp「在研究院的時候我負責了那麼多專利項目,可以翻出來重新利用啊!」張平決定通過論文發表、專利申請來提高業績收入。可是,那些他曾經申請的專利,並不是普通的專利。

&nbsp&nbsp&nbsp&nbsp國家專利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專利,申請領域相對寬鬆,初審後會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公示。另一種是國防專利,這種專利不為常人所知,是為了保護有關國防的發明專利權,確保國防秘密不被洩露的特殊專利。

&nbsp&nbsp&nbsp&nbsp我國的國防專利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1985年4月1日,首批國防專利的申請被受理。1990年7月30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當時的國防科工委頒布實施《國防專利條例》,我國國防專利制度正式確立。2004年9月17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實施的新《國防專利條例》,成為我國國防智慧財產權領域現階段重要的專門法規。

&nbsp&nbsp&nbsp&nbsp國防專利是涉及國防利益以及對國防建設具有潛在作用需要保密的發明專利,它與普通專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保密性。防止國防專利外洩顯得尤為重要。

&nbsp&nbsp&nbsp&nbsp張平在研究院裡承擔的很多科研項目都關乎國防,因此在出成果後都以研究院的名義申請了國防專利。

&nbsp&nbsp&nbsp&nbsp張平離開研究院的時候,按照規定是不允許帶走任何科研資料和數據的。但張平幾乎帶走了自己的全部成果。一本筆記本,記載了他項目實驗的原始數據;一個光碟,存儲了多個項目的各類電子檔案,包括申請國防專利時的交底書、驗收材料等等。而這些,全部是涉密的。帶走這些涉密資料的時候,張平沒有想太多。「都是自己的心血,我只是拿走屬於我自己的東西。」

&nbsp&nbsp&nbsp&nbsp「把自己曾經申請的國防專利再申請一次普通專利沒有什麼錯,發明人是我,使用權也在我。」張平儘管在研究院時被定為涉密人員,也受過保密義務教育,但他顯然對保密這件事不上心。

&nbsp&nbsp&nbsp&nbsp2013年4月,張平委託了一家事務所替他申請普通專利。他並不擔心自己重複申請專利會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查出來,「國防專利與普通專利是相互獨立的兩個體系,國防專利是不公開的,普通專利的檢索審核是查不出是否與國防專利重複的。」他心存僥倖地想:「先把考核關過了,如果有問題,之後再撤回專利,人不知鬼不覺。」

&nbsp&nbsp&nbsp&nbsp普通專利過了初審之後,都會完全公開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網站上。紙包不住火,張平申請的普通專利很快就被研究院發現了。「他現在申請的這項普通專利,名稱、內容、成果和之前他在我們院裡申請的國防專利的基本一模一樣!」研究院裡原與張平共事的事業部副總經理魏未知曉此事十分震怒:「他竟然把我們的國防專利又拿去申請普通專利了!他明明知道我們的研究成果是用在國防軍事上的,公開後會讓敵方了解我們目前的軍工研究水平,會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魏未立即向南京市雨花臺區檢察院報案,並給張平發了一條簡訊,告誡他「好自為之」。張平看到原領導的簡訊後,慌了。

&nbsp&nbsp&nbsp&nbsp「對不起,我不是故意洩密的,只是為了完成現單位的業績考核任務,不得不申請專利......」張平在給魏未的回覆簡訊中「聲淚俱下」,誠懇道歉。魏未並沒有再回復。張平立即向知識產權局申請撤回專利。然而這一切都已經晚了。

&nbsp&nbsp&nbsp&nbsp故意洩密的罪與懲

&nbsp&nbsp&nbsp&nbsp2014年6月,南京雨花臺區檢察院接到研究院報案。由於犯罪嫌疑人張平系國家秘密的保密義務人,根據法律規定,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系瀆職案,線索移送到了反瀆部門。

&nbsp&nbsp&nbsp&nbsp反瀆局案件偵查承辦人尹志輝介紹,一開始在案件的定性上也進行了一番討論,此案涉及專利,張平二次申請專利也是為了個人的經濟利益,「到底是應該定為瀆職犯罪裡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的特殊罪名,還是當做普通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經濟類犯罪?」

&nbsp&nbsp&nbsp&nbsp尹志輝走訪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江蘇省國家保密局,請教了很多法學專家,最終確定了偵查方向,並於10月展開初查。「張平的專利,屬於秘密級國家秘密,已不屬於一般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範疇。他將國防專利申請普通專利,必然導致涉密內容在網際網路公開,讓國家秘密被外人所知,違反了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應屬於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

&nbsp&nbsp&nbsp&nbsp在偵查階段,張平共有1次詢問供述、8次訊問供述,2次親筆筆錄,他口供的多次反覆給辦案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nbsp&nbsp&nbsp&nbsp為了不依賴口供而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負責審查起訴工作的智慧財產權檢察科檢察官周朝陽提前介入。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的行為主體是籤訂保密協議、具有保密義務、應當遵守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的義務保密人。

&nbsp&nbsp&nbsp&nbsp周朝陽說,「要定張平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首先要確認張平的主體身份。」

&nbsp&nbsp&nbsp&nbsp張平在研究院工作期間,研究院依照程序嚴格認定其屬於涉密人員,並籤署了審查認定表。此外,偵查人員還從研究院查獲了一組書證物證,涉密文件發放登記表、觀看保密教育紀錄片、涉密人員保密津貼登記表、涉密人員在崗保密承諾書等書證、物證,上述材料均有張平本人的籤字。

&nbsp&nbsp&nbsp&nbsp「這些材料不僅明確了張平的犯罪主體身份,也驗證了他對涉案技術是國家秘密的主觀明知。」周朝陽補充說。

&nbsp&nbsp&nbsp&nbsp在損害後果方面,一般瀆職犯罪要麼是人身傷害、經濟損失,要麼就是有重大影響。「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的損害後果比較特殊。」周朝陽介紹說,「刑法第398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過失洩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nbsp&nbsp&nbsp&nbsp最高檢對「情節嚴重」有著明確的規定,包括「通過口頭,書面或者網絡方式向公眾散布、傳播國家秘密的」「以牟取私利為目的洩露國家秘密的」。

&nbsp&nbsp&nbsp&nbsp為了確認張平故意洩露國家秘密是以謀取私利為目的,偵查人員前往張平所在學院查閱了津貼分配方案,同時得到學院院長的證詞:「張平每年有6個業績考核點,都完成的話有3萬元左右的津貼。完不成就要按比例扣除。若申請專利,可得到2個業績點。」

&nbsp&nbsp&nbsp&nbsp由此,偵查人員認定,張平的行為構成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且情節嚴重。

&nbsp&nbsp&nbsp&nbsp「這個案子前前後後加上補充證據,我們準備了三四百頁的書證。儘管張平的兩名律師做的是無罪辯護,但是我們一點都不擔心。」周朝陽自豪地說,「只要證據充足,無論辯護人提出怎樣的異議,我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nbsp&nbsp&nbsp&nbsp2015年4月,雨花臺區檢察院以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對張平提起公訴。經過八個月的審理、五次開庭,法院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張平不服,提出上訴。2016年4月20日二審維持原判。

&nbsp&nbsp&nbsp&nbsp國家安全關乎你我

&nbsp&nbsp&nbsp&nbsp法律對我們行為的約束是多方面的。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法》。其中第七十七條規定了公民和組織應當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其中就包括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nbsp&nbsp&nbsp&nbsp國防建設領域,歷來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核心領域,是科技創新最密集、最高端、最活躍的領域。魏未說,「張平所負責的大部分項目是專門用在國防軍事領域的,公開後,會讓敵方了解我們目前國防軍事的研究水平,造成的涉密後果無法估算。」

&nbsp&nbsp&nbsp&nbsp「如果M國知道我國飛彈用的材料類型,就會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如果R國知道了我們國防近期在海軍上下了功夫,會不會也抓緊他們的技術研發了?」周朝陽打著比方,「國防問題當然不像我隨便說說這麼

&nbsp&nbsp&nbsp&nbsp簡單,但就是這個理兒。」

&nbsp&nbsp&nbsp&nbsp張平故意洩露國家秘密案,是自2004年《國防專利條例》頒布以來,全國首起國防專利洩密案。「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尹志輝很欣慰他們能拿下這個案子,「預防做得再多,也沒有實實在在辦個案子有震懾力。」

&nbsp&nbsp&nbsp&nbsp「這樣才能顯示國防專利制度的剛性,通過刑法威懾杜絕此類犯罪,讓更多的人不再心存僥倖。」雨花臺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顧曉寧說。

&nbsp&nbsp&nbsp&nbsp此案二審判決下達前5日,2016年4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nbsp&nbsp&nbsp&nbsp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要以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全面實施國家安全法,深入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nbsp&nbsp&nbsp&nbsp4月26日,適逢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南京市雨花臺區檢察院圍繞「國家安全與智慧財產權保護」舉辦了一次研討會。

&nbsp&nbsp&nbsp&nbsp會議上達成了對國家安全、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四項共識:一是高度重視國家安全中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二是深化國防涉密技術案件「兩法銜接」,三是加強對國家安全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的研究與信息交流,四是大力提升維護國家安全與國防智慧財產權的意識。

&nbsp&nbsp&nbsp&nbsp南京市雨花臺區檢察院檢察長張寧生說:「張平故意洩露國家秘密案反映了我國國家安全制度仍存在隱患,法律的制裁只能威懾、並不能杜絕此類犯罪。」如何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維護國家安全,檢察機關還在繼續探索著。 (文中涉案人物均系化名)

相關焦點

  • 洩露英語四、六級全國考試考題是否屬於洩露國家秘密
    ;被告人阮鵬、梁霄、蘇俊波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明知大學英語四、六級全國考試的考題和答案在開考前屬於國家秘密,仍通過不同手段非法獲取並將其故意洩露給他人,情節嚴重,上述被告人的行為均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之規定,構成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
  • 保密法宣傳月 | 「按洩露國家秘密處理」的三種情形
    長期以來,對於洩露國家秘密的內涵和外延存在不同認識和爭議,給實際業務工作開展造成一些困擾。2018年起施行的《洩密案件查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充分吸收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多年工作實踐和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洩露國家秘密」是指違反保密法律、法規和規章,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或者使國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觸範圍,而不能證明未被不應知悉者知悉的行為。
  • 媒體披露「英語四級考題洩密案」洩密全過程
    中新網6月3日電 昨天,備受社會高度關注的「英語四級考題洩密案」一審判決,北京市一中院以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判處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務處教務科副科長史曉龍有期徒刑三年,東方大學城宇航培訓學校法定代表人劉晨被判兩年,教師曹宇被判三年。
  • 「國家秘密」範圍將有明確界定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等法律案    據新華社電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昨日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稿、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議程草案、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草案、列席人員名單草案,並繼續審議國防動員法草案、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審議行政監察法修正案草案、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等。
  • 英國國防大臣不是因為洩密華為事件被炒?英媒有了新說法
    4月24日,英國《每日電訊報》披露,由梅擔任主席的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會議,同意華為「有限制」地參與諸如天線以及其它「非核心」基礎設施之類的5G網絡建設。 英國內閣秘書兼國家安全顧問馬克·塞德威爾(Mark Sedwill)隨後開始追查,是誰洩露了該決定,但遭到了5位主要嫌疑人的爭相否認,其中就包括威廉姆森。
  • 揭秘我國最著名的"照片洩密案"
    原標題:揭秘我國最著名的"照片洩密案" 我國最著名的「照片洩密案」,就是1964年《中國畫報》封面刊出的一張照片。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頭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襖,頂著鵝毛大雪,握著鑽機手柄眺望遠方,在他身後散布著星星點點的高大井架。日本情報專家據此解開了大慶油田的秘密。
  • 網絡地圖洩露我國軍事秘密 軍報提醒網友勿洩密
    這個論壇把大量國家軍事秘密信息,比如機場、部隊的地標在網絡地圖上標註出來,並設置了「中國核試驗爆炸地點」、「中國軍用機場」、「北京周邊軍事區域」、「中國軍事設施收集」等八個版塊。令人震驚的是,該論壇直接連結到國外一家地圖網站的搜尋引擎上,地圖上標註的軍事目標地理坐標和相關信息一覽無餘。據了解,論壇引用的軍事秘密信息,均來自網際網路並經過分類整理。
  • 軍報多次提「洩密」:航母不能亂拍 外賣不能瞎點
    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漸凸顯:無人機侵入軍事地域、幹擾軍用飛行器正常飛行、航拍「偷窺」國防設施、洩露國防機密等事件不斷增多。《解放軍報》刊文指出,如果不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後果將不堪設想。針對無人機「黑飛」現象,在日前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多位軍地人大代表紛紛建議「加強無人機管理」。
  • 照片洩密太恐怖!一張照片令美損失4架直升機,日獲大慶油田秘密
    有發言人聲明,稱俄方害怕因這些照片洩露其最新研製的航母的關鍵信息,畢竟俄方的航母暫未對外公布其屬性,因此畏懼一些國家通過洩密的信息製造出得以與俄方抗衡的武器,對俄方軍事安全不利。有相關軍事評論專家認為,這多與之前美方軍事情報洩露被炸掉了4架的直升機是類似的事件。還記得是1964年的照片事件嗎?
  • 一名女翻譯向恐怖分子洩露機密情報,最高可判死刑
    (美國可能將以間諜罪起訴一名洩露軍事機密情報的叛徒)據稱,這名美軍翻譯涉嫌向黎巴嫩真主黨傳遞"高度敏感的國防機密信息",已經威脅到了美軍士兵的生命安全和美國的國防安全,甚至幫恐怖分子獲得美國公民的個人信息。
  • 6900萬商業秘密案一審判決:愛興生物敗訴!科美診斷上市在即
    但如果仔細梳理雙方七起智慧財產權糾紛的脈絡,就會發現,索賠金額達到6900萬元的技術秘密糾紛一案,或是最終判斷兩家公司孰是孰非的關鍵之戰。兩家公司的系列智慧財產權訴訟,也引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當商業秘密洩露,專利被搶先申請後,競爭對手反過來又用專利來打擊原創者時,應該如何應對?
  • 絕密、機密、秘密,國家秘密的等級原來出自這裡
    一、國家秘密的範圍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洩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 26歲美國女翻譯向媒體洩露了一份秘密報告,後果很嚴重
    據美國媒體報導,喬治亞州一名女子因為向一家新聞機構寄去了國家安全局的一份秘密報告,面臨著因「涉嫌洩露消息給新聞媒體」這一罪行而被監禁的最長刑期。      這名女子叫Reality Winner,現年26歲,之前是國家安全局的承包商僱員。
  • 英語四六級試題為何連年洩密?
    今年1月7日深夜,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前一天,某網站赫然出現了四級的作文題,事後證明網上的題目和考試題驚人吻合,四、六級試題再次被懷疑洩密。  而在此之前,英語四、六級考試洩密事件已連續幾年見諸報端:  2003年英語四、六級考試由於受非典影響,推遲到當年9月20日。次日即有媒體驚曝「英語四、六級考題被洩密」。
  • 保密法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國家秘密
    中國擬修法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國家秘密」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衛敏麗 陳菲)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再次審議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修訂草案規定了國家秘密的範圍,並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國家秘密」和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的原則。
  • 最高檢、國家保密局聯合出臺《規定》:疑難複雜洩密案件檢察機關可提前介入(附全文)
    第一條 為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加強查辦洩密案件中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與人民檢察院的協調配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洩密案件,包括洩密違法案件和洩密犯罪案件。
  • 一系列洩密之後,美國國家安全局備受打擊
    Panetta)說:「這些信息洩露嚴重損害了我們的情報和網絡保護能力。情報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有效滲透敵人內部,從而獲取重要情報。但是只有在絕對保密以及我們的密碼受到保護的情況下,情報才能發揮作用。」談到像國安局這樣的情報工具洩露,帕內塔說:「每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不得不重新開始。」
  • 網發地圖可洩露國家機密 公開軍事禁區等可獲刑
    但是在帶給大家方便之餘,一些網友在網際網路地圖上的標註也導致了一些國家機密信息被洩露。從去年3月至今年3月,國家測繪局等多家部門對全國地理信息市場進行了專項整治,網絡洩密成為整治的重點。  2010年4月,深圳市規劃土地監察支隊根據群眾舉報,發現一個名為「月光論壇」的網站存在大量地理信息涉密的行為。
  • 金臺區首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公開宣判
    近日,金臺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公開宣判金臺區首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一案,被告人劉某某因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據了解,這是金臺區人民法院審理的首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例,有效打擊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犯罪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廣東省保守國家秘密實施細則
    (五)國家秘密技術的出口,承辦單位除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發給《國家秘密技術出口批准書》外,還須向有核發權的保密工作部門申請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秘密出境許可證》手續。  (六)對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經濟利益需要保密的發明創造,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規定申請保密專利,不得向外國或者境外其他地區提出專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