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什麼, 沒有企業文化會怎樣?

2020-12-17 騰訊網

關於「文化」這個話題實在太大,而且經常容易把自己給繞進去。不管是廣義上的「文化」,還是窄義層面的「文化」,先生都還不到那個資格來對此評頭論足。

所以,今天我們迎合之前文章所說的組織變革,主要聊聊當下時代「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什麼是企業文化?

在《老子·四十章》中有一句話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句話其實簡單理解是說世界上所有有形的東西都是受無形的東西支配。比如,法律是教你不能做什麼,道德是教你不該做什麼,而文化是教你自然做什麼。

這句話是用來說明所有人的行為規律,但放在企業上也是同一回事:制度是教員工不能做什麼,企業理念是教你不該做什麼,而企業文化是教你自然做什麼。那麼,如此看來,企業文化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

再進一步理解,其實企業文化是你的團隊思考和處理問題的首要標準。如果大家一遇到事兒,首先會想老闆會怎麼考慮的,那就是「老闆文化」;如果首先想的是「客戶怎麼想」,那就是「客戶文化」;又或者想「我該怎麼偷懶」,那就是「懶文化」......

這時候,你該想了,你的公司到底是處在一種什麼文化中呢?

其次,初創公司需要企業文化麼?

關於企業文化一事,我經常聽到很多人說這個事情太務虛、不重要,與其花時間建立什麼狗屁文化,還不如多花點時間用在怎麼賺錢上。這句話乍一聽上去沒什麼錯,小公司必經活下去最重要,但是這類人卻往往忽視了一個更重要的本質...

中國有句古語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的重點在後半句,企業其實和人一樣,不管你是否承認,當你或你的老闆自打第一天建立公司之時,已經有了「文化」屬性。

從我自身周遭的感受來講,我有體會國內有80%的初創公司都是迷茫和焦慮的。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有很多人知道「黃金圈法則」(3個W的依次順序為:Why—How—What),意思是多數成功的創業行為準則是先搞清楚「Why為什麼要做」,隨後才是該怎麼做,最後才是做什麼。

而在中國,我們很多情況下的創業行為是被動的,或者說是功利性的。也許是看到了機會想狠狠的賺他一票,又或許是被架到了高位下不來臺...總之,當初創公司在沒有任何文化情懷和共同價值理念的情況下,基於一個短期目標便衝上前線的時候,也許他們可以真的賺上一票,但最終多半都會因為看不清方向兒宣告了解。

所以,身為一個創業公司,不論你如何看待「企業文化」一事,它都是既存的實事。你需要做的只不過是放任它自由發展,或者,想清楚它的內涵究竟該如何設定。

再次,何為好文化,何為壞文化?

在現實當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朋友或同事抱怨自己公司的制度。

尤其發生在創業公司中的,我大體上聽到最多的有以下幾種,現將其歸類:

1)以帶病工作和加班多為榮

創業公司確實不易,但是許多老闆經常喜歡將自己的期望硬套給員工,並不考慮其中的差異性和部分的特殊性。由於沒有更好的理由,所以就用創業維艱作為藉口,要求男女同事誰加班多誰就表彰。

缺點:並沒有考慮到有時候工作時長和工作效率不成正比

2)多講情懷少談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本土的創業老闆喜歡講感情了,喜歡把情懷當作打折的工具。為了招攬新員工,不惜捏造一堆的情懷謊言給員工洗腦,從而降低其原來應得的薪資回報。

缺點:情懷是用在產品和服務上的,過度用在他人身上是強迫

3)論資排輩的等級和制度

數千年以來,中國的企業文化和西方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地方,就是嘴上說著以人為本,行動上是用人太狠。直到今天為止,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初創公司老闆喜歡對非行政類的員工呼來喚去,一句話讓下屬跑斷腿那種。只有員工等領導,沒有領導等員工。

缺點:員工也是人,沒有人的天職是為了忍受不尊重

... ... 還有很多,為了生命的安全,先生在此就不一一展開了。

綜上所述,我想企業文化並不能用好與不好來評論,但是它卻可以用是不是受人喜歡或者受人排斥來歸納。

所以,雖然任何企業的文化都無可厚非,但是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應該是符合人性的,它可以充分調動團隊的正面能量,轉換為員工積極奮鬥的永動機。企業的文化制定是門藝術,而並不是形而上的規章羅列,這裡面更多的是感性的一面,也有自覺的一面。

最後,如何培養自己的企業文化?

如果讓你找十個企業創始人來談談如何建設公司文化的問題,我相信你一定會得到十個不同的答案。這裡面的回答有可能是辦公室的設計、也有可能是有趣的定位、還有可能是一條宗教的信仰......

但我想說,如果你把自由的上下班時間、吃喝不盡的零食咖啡等等簡單的表象就當作企業文化的話,你就大錯特錯了。

那究竟什麼是一個企業文化的充分條件呢?其下有三條:

1.它應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你實現公司發展目標;

2.它應該能夠反應到你產品或服務的核心價值上,並幫助你表現更加出色;

3.它應該能夠幫助你找到符合你公司的員工,並且讓他們喜歡這種文化並持續遵循。

要記住,培養公司的文化並不是通過【設計】出來的。真正的企業文化的培育其實就像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是在你和早期合伙人或員工的行為上慢慢形成的,是一種你自然而然順勢而為的舉動,並不是你昧著良心捏造出來的浮華表象。

為了清晰的區別企業文化和福利之間的關係,先生在這裡舉個《Programming Your Culture》一文中所講到的兩個慄子:

1)為什麼公司提供上班時瑜伽不算企業文化?

如今的初創公司通過很多事情以彰顯他們的與眾不同。一些很棒,一些很新穎,一些很奇特,但這些對公司文化都不是決定性的。是的,瑜伽對喜歡瑜伽的員工來說確實會讓公司成為一個更好的工作場所。對於喜歡瑜伽的員工來說也是團建活動的好形式。

但是,這並不是文化,瑜伽只是福利。它不會形成能夠推動業務發展或者維持業務持續向前的核心價值觀。它與你的業務目標並沒有特別的關聯。

2)亞馬遜「由門改裝的桌子」。

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及CEO Jeff Bezos 很早就意識到,公司要想盈利,應該是給客戶傳遞價值而不是剝削他們的價值。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希望公司成為價格和客戶服務兩個方面的長期的領先者。如果浪費很多錢這一點是不可能做到的。他本可以花上數年時間讓審計機構審查每筆開銷然後嚴懲那些超支的員工,但他決定將節儉觀念引入他的公司文化。

他用一個難以置信的簡單辦法完成了這一目標:亞馬遜所有的辦公桌都由家得寶公司 (The Home Depot) 的廉價門再釘上桌腿改裝而成。這些桌子既不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也不與亞馬遜超過1500億美金的市值相匹配,但是當一個驚呆了的新員工問為什麼她必須用一張家得寶的零件隨意拼裝成的桌子湊合工作的時候,她會得到一個毋容置疑的統一答案:「因為我們尋求每一個能夠省錢的機會,為的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如果你不喜歡坐在一張門上工作,那你在亞馬遜就做不久了。

哎呀,一不小心囉囉嗦嗦又寫了一大堆,說好了一會要去約酒的......得了,儘快的結個尾吧。

其實,企業文化和做人一樣,它是你所在組織的靈魂。通常一個人的知覺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知」,一種是「他知」。建立文化之初是為了你更好的自知,當你認清你自己是誰,想要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的時候,你自然非常清楚你要找什麼樣的人來配合你。這會讓你在未來的事業管理上事半功倍!

最後的最後,想要強調三個重要的事情:

第一,企業文化很重要;

第二,越小的公司企業文化越是重要;

第三,如果你不信,吃虧的是你!

打完收工!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企業文化?
    羅馬大道青訓營的南添老師本周到且慢交流,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什麼是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南老師當時很快就給出了他的答案,但看到這裡的讀者不妨先思考一下,你的答案是什麼?我的職業生涯經歷過不少企業,每一家都說自己有企業文化,有的其實真沒有。
  • 什麼是企業文化?怎麼做好企業文化?
    如果說產品是一個企業的內容與形象的話,企業文化就是一個企業的核心與靈魂。都說企業文化是老闆文化,這話並一定對,但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企業領導人的言行舉止的確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領導人以身作則,企業文化就能做得有聲有色。
  • 談一談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二: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一個人要有硬實力,靠的是內因,也有外因,一個企業的文化就是外因。沒有企業文化,員工就不知道我來這家單位幹什麼,有了企業文化,我們的員工才會自覺地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很強的文化氛圍中工作,而不是天天以掙錢的心態來面對周圍的事物。要形成一種文化氛圍,就要先培育一種文化,培育一種文化就要讓員工共同感知這種文化,有了感知才會產生認同的共鳴,才能形成遵守這種文化規則的心理契約。
  • 企業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這是文化的第一個側面,它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真正意義上大家理解的文化,理所當然地成為背景和前提。想要結出豐碩的果實,第二個側面是需要種子,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想要收穫什麼,就要播種什麼,春天播下什麼種子,秋天就收穫什麼果實。——文化的這個側面,就是文化理念,文化理念積極能動,既來源於環境,又可以影響環境。
  • 談談企業文化
    ,首先會從企業發生。比如說到價值觀,但沒有說是否高尚;說到對知識、對利潤的認知和理解,但沒有說是否健康和正確。企業中員工的行為可能並不統一規範,但有一套自然約定俗成的說法或做法;一些行為並非書面的規定和表述,但年長日久形成的所謂潛規則會被大多數員工共同認同。所以說,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是客觀存在的,客觀性是企業文化最基本的特性。
  • 企業文化學習感想
    二、「產品質量是我們做人的品質」,文化是我們的情商 (一)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現在檢查起來有很多問題能擺出來,突出的問題是有些人不重視質量,經常忽視細節問題,這是不良行為,這樣就歪曲了企業文化的真正含義,這種行為與企業文化是格格不入的,需要認真加以克服,重視起質量,把質量工作做細做好。 (二)關心質量工作。
  • 企業文化可有可無?是塑造出來的?
    我無意詬病這些理論,但是企業要實實在在發展,要真正將企業文化落地,必須要讓它接地氣才行。無數事實證明,多如牛毛的模式、理論,套路式的所謂文化建設,幾乎沒有一個成功。為何?因為他們總想通過管理給企業或者員工「動外科手術」,將文化與企業剝離,另行一套。這違背了文化的本質內涵,更不符合企業的現實特徵(下面會講到)。
  •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裡仁》),企業在文化建設中要樹立正確的道義作為自己的行動信條,並為之奮鬥。尤其在義利發生矛盾時,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價值觀。孔子說:「君子明德大義,小人只懂財利」(《論語·裡仁》),「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還提出「見利思義」的思想。提倡人們要見義能為,捨生取義,做到重義輕利、見利思義,做什麼都不要忘義。
  • 企業策略只是企業文化的早餐
    我以前覺得企業文化無關重要,願景、使命和價值觀這些話題是專門為那些做不出或者賣不出產品的人準備的!我們已經有很多東西要做了,上 MBA 課什麼的只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工作。
  • 史丹利: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企業文化軟實力
    21世紀是企業文化管理時代,是文化致富時代。史丹利作為化肥(複合肥)行業的佼佼者,同樣也意識到企業只有擁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業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被消費者認可,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與生存。
  • 羽絨服專家雅鹿:文化助推企業 企業彰顯文化
    張經理:「文化助推企業,企業彰顯文化」,雅鹿之所以走到現在和雅鹿文化密切相關。秉承「以創新取勝,塑造世界名牌」的經營理念,雅鹿人堅持創新、改造自我,追求卓越。每一個轉彎口,都以這種文化的支撐走到了現在。
  • 【企業文化】沃爾瑪企業文化
    感受文化力量 傳播企業魅力 這些原則已體現在同事每天的辛勤工作及待客服務中, 成為沃爾瑪獨特的企業文化, 使沃爾瑪更具競爭力。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是由以下的基本信仰所指導: 四項基本信仰 服務顧客 把服務顧客作為我們最重要的工作,「顧客就是老闆」。
  • 西安企業文化建設與品牌建設陝西聚尚企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有的甚至根本沒有定位,就開始執行品牌營銷,結果導致一些老闆不斷地抱怨,花了大價錢來做品牌,卻並沒有大幅度打開市場銷量。如果企業的品牌定位不準,會出現幾種後果:首先,消費者難以記住你的品牌;其次,錢沒少花,可是沒有效果;最後、最可怕的是失去了建設品牌的信心。
  • 張涵老師:沒有企業文化你的企業能走多遠?
    這就是企業文化。工廠關門,多數不是缺錢,而是缺人缺人才。讓員工留下來,讓人才脫穎而出。這就是企業文化。現在是發錢的年代,如果老闆的思想還停留在20年前,你越攢錢企業破產的越快。現在是員工高收入企業低成本的時代,越會發錢的企業做的越好。這就是企業文化。
  • 河南省企業文化促進會簡介
    河南省企業文化促進會以「為中原崛起營造精神動力」為己任,以「責任、服務、發展」為社團精神,真誠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企業文化建設服務,協助企業全面導入企業文化管理,量身定製企業文化高效能方案,提供專業課程培訓,促進企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我會多次舉辦大型企業文化論壇,為省內多家知名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培訓,企業文化建設導入、管理指導等。
  • 讓員工跪地爬行是什麼「企業文化」
    據了解,參與者為當地一家企業的員工,因未完成年底業績任務而跪地爬行。隨後民警制止了爬行行為,對組織者進行批評教育,並責令該公司停業整頓。(1月15日《齊魯晚報》)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背景下,每個企業都想靠團結向上的企業文化立於不敗之地,靠科學的績效考核取得良好業績。同時,每個企業都應該認識到,只有尊重和維護員工人格的企業文化和考評才符合現代社會潮流。
  • 企業文化首席官是個什麼官?
    企業文化首席官是個什麼官?譬如,深圳華僑城集團C C O、黨委書記鄭凡就擔負著企業所有的「泛文化工作」———他會出現在下屬演藝公司的文藝演出排練現場,邊觀看邊監督;偶爾,他又在屬下的藝術館、創意機構主辦的展覽活動中亮相;更常見的是,他在各種關乎企業文化、經營戰略的集團會議中提交議案、發表意見……雖然這個C C O並沒有十分具體的下屬部門,但只要和「文化」沾邊的內容,都是他的管轄範圍。
  • 文化牆為企業文化理念帶來了什麼實際的意義?
    眾所周知文化牆代表著企業的文化理念和一些企業的目的在做著無形的宣傳,而這種宣傳花費不少,耗費材質和人力,當然為了公司建設文明發展的趨勢,文化牆是企業不可缺少的意義就是做到有利的宣傳和樹立品牌的精神,因此文化牆為企業文化理念帶來了什麼實際的意義呢?
  • 德勝文化系列1—— 漫談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
    因為要與前來德勝公司參觀的企業家和學者座談探究德勝企業文化,我一邊抓緊考察、總結德勝文化的方方面面,一邊只有日以繼夜地學習企業管理知識,梳理西方企業管理發展脈絡,研讀管理大師們的著作。而對不同文化及價值觀的研究,是此類策略成功的關鍵」。「企業文化是一種軟的、以完整理論為依據的觀念,但其結果是堅實的,是一個組織的無形資產,可以用來預測這個組織的金融資產在5年內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 「仁愛」思想與企業文化軟實力
    因此,傳統儒家「仁愛」經濟倫理是構建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源泉,它與當今企業經濟的發展相契合而形成新時代的企業經濟倫理來規範著市場經濟秩序,推動著企業經濟的發展。「仁者正己」、「樂為知恥」與企業價值觀的締造與宣導通過企業的價值觀,可以判斷一個企業要提倡什麼、反對什麼,企業行為和員工個體行為的正確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