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個微頭條,意思是到了老家,原本小孩都是自己好好吃飯,養成的好規矩,一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一回到長輩這,瞬間全反過來了。甚至用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以他們那代人的方法來教育這代人,然後矛盾就升級,導致後面實在待不下去了。
隔代育兒,中間發生的諸多理念衝突,或者倚老賣老等方式,確實讓我們兩頭為難。
我身邊的閨蜜小孩基本上都是父母帶,因為她們要上班,聚會時就會聽到她們些許訴苦,說,無論是奶奶帶娃,還是外婆幫忙帶,反正就是,老人一到,我們做家長的教育就全部無效。
在中國式家庭裡,父母與子女之間,針對隔代養育問題而產生的矛盾確實不在少數。
而且在很多人來看,老人帶娃就是家長教育孩子路上的絆腳石。
01
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過得如何了?
對於我自己來說吧,從懷小孩到出生,全職五年了,身邊有婆婆也有外婆,但兩邊卻都不願意帶小孩,婆婆了大大咧咧,自己的小孩就沒怎麼帶過。
外婆了,以她的話來說,就是她一人帶三娃帶煩了,現在看到小孩就不想帶。
所以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我是尊重,沒有抱怨。
雖然上幼兒園的前幾年,確實人手各方面確實夠嗆,但過去了,但說真的,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有這麼個幫手,起碼在你非常不便時,家人就是最信任的。
(一)像我小學同學,都是很年輕的父母,父母不在了。
在大城市裡謀生,孩子沒人帶,每天早晨就跟著她兩風裡來雨裡去,風吹日曬的。
對於她來說,每每看到小孩跟著她們這樣折返,為了生計,每每這個時候是多麼渴望身邊有個老人在,至少可以幫忙看下小孩,可以讓她們準時準點能吃上一口熱飯。
(二)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剛生完二胎,她說:產假快要結束了,我到底要不要我媽媽來幫我帶小孩?
她說,小孩都是自己一個人帶的,雖然沒有傳說中的婆媳矛盾、隔代教育分歧,但是,每天從睜開眼到閉上眼睡覺等等,小到生活日常,時常想有一雙手伸過來,換我出門透透氣。
次次都想讓小孩爸來看看,然後讓我去溜達下,卻感覺就像找貼心阿姨那麼難,因為男人的眼裡始終認為帶孩子就是媽媽的責任。
好不容易小孩上幼兒園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可小孩又是三天兩頭生病,沒辦法,小孩發著燒還是得往學校送。
有時,天公不作美,老闆也不給力,下班晚了,趕到學校時,看著孩子一個人孤零零的玩著玩具,當他看到我的那一瞬間,飛奔到我懷裡時,真的是心碎了一地。
如果有老人幫我帶小孩,我的小孩就不會如此。
02
有人說:老人帶小孩,喜憂參半。
自己帶,也不能保證就一定比老人要教的好。
從法律上,情理角度來說,老人是沒有幫我們帶孩子的義務和責任的。
但很多依然老人願意放棄自己的生活,背井離鄉,不顧自己不再年輕麻利的身體,和逐漸退化的記憶力,還堅持選擇幫子女帶孩子,一是為了幫他們減輕生活壓力,經濟負擔。二了也是覺得在子女還需要他們時,他們能幫上一點力是一點。
所謂的歲月靜好,真的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03
孩子的問題一定就是老人而來的嗎?
暑假到外婆家,有一次到外面玩,坐的汽車。
車上有戶人家的小孩就有點鬧騰,就不怎麼老實坐,總在車上動來動去的。
然後孩子媽媽就吼了小孩,把小孩嚇哭了。
外婆聽到了,就兇這媽媽,多大點事要費事這麼吼嗎?
媽媽就更氣,說,您就慣吧,看慣成什麼樣。以後看誰的話能聽進去,還有,我在管她們時,你能不能不管。
外婆也在氣頭上,行,那你就帶走,我還不管了。有本事就別求我帶。
媽媽就直接下車,直接把小孩就帶走了。
哪怕不是婆媳,哪怕是母女,牙齒和牙齒碰都會有摩擦,當然這兩母女當時都是在說氣話,但冷靜下來,也確實是有點,媽媽擔心小孩鬧騰會干擾到別人。而外婆就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個孩子。
其實在教育與養孩子的過程中,本身就會有很多的問題存在,需要大家相互理解,並不是老人幫你帶小孩,小孩有不好的行為了,就是老人的問題。
老人幫忙帶小孩,只是想幫你分擔點,多個幫手,能替上你照顧不到小孩的時間上去,但他們沒有承擔教育的責任。
在一個整天大呼小叫的家庭中成長的小孩,是很難成為一個性格溫和的人。
而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態度,孩子是看在眼裡的,我們對老人的態度會讓孩子形成一個參照物。
與其糾結老人帶孩子,不如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04
那個老人帶的娃最後怎樣了?
老人帶的娃好的也大有人在,就不一一舉例了。
重點帶娃不是說觀念與理念不一樣,重點是老人她的接受度怎樣?
大家都是為小孩好,當她們的認知沒有到那個程度時,她們就是按照以往年輕時帶小孩的經驗來給你帶娃,當她們的求知慾強烈時,自然也會吸收好的一些知識。
比方,如何能更好的帶好娃,怎麼平衡小孩的情緒等。
像我暑假帶兩小都在外婆家,我媽總說:以前你們三你爸是從來不幫我看一下,現帶外孫卻比我還熟練。
其實是因為我爸現在更易聽進去我說的話,女人有時候與女人溝通並沒那麼順暢,她們會覺得她們照樣拉大我們了。
而男性的思維不一樣,他們更偏理,更理性點。
很多時候她們在幫我照顧她們時,也會使用上那麼以前的方法什麼的,那麼我就會跟她們以一種溝通學習的方式跟她們講,為什麼我不允許你們餵飯,為什麼小孩髒點沒關係,我們小時候是因為沒有那方面的知識,你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只知道不能讓我們餓著冷著。
就像爸媽那年代,小孩只要一咳嗽,她們立馬就是要叫藥,先不會去分析什麼原因,就覺得要先用藥止住。
又像小孩發燒,她們不知道小孩子有時候燒到一個程度其實是好事,但她們怕,怕燒壞小孩,直接就給小孩打點滴等等
所以我們得去教她們,她們才能明白,哦,原來還有這麼回事。
總結:
因為他們在,你始終是孩子。
畢竟有隔代,時代不同,接受的教育有限。
但不得不說,特別是家有幾胎小孩的,儘管經濟能扛,始終有長輩幫幫還是放心。
純屬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