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方式,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2020-12-16 專車直達

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方式,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普遍受到家長們詬病,只是為了孩子許多家長選擇忍耐;隨著江蘇一名家長霸氣十足的「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退群宣言,把這一現象公開化了,甚至這一現象走進了央視,引起了全民熱議。

對這一現象,教育部早就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最近,教育部又公開表示:明令禁止教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的行為,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先後出臺了若干有關作業布置的措施,堅決制止這一不良教育教學行為。

確實,隨著「家校共育」理念的深入推廣,許多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把許多本該是教師做的事推給了家長。比如,學生的預習任務,要求家長在家預先教孩子;再如回家作業要求家長輔導並批改督促孩子訂正。表面上看這是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一切為了孩子。事實上教師完全曲解了「家校共育」的理念,要求家長越俎代庖做了教師本應該做的事。

「家校共育」中家長的角色定位是協助老師做好孩子思想修養、學習能力習慣的各項事務,但不是代替老師做教學事務。比如在家督促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做作業要專心、細心,要能主動閱讀,教育培養孩子為人處世的各種能力習慣,等等;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及時和老師溝通,促使孩子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輔導孩子學習、批改作業僅僅是「家校共育」中的一項工作,家長應該做好這一項工作,否則難以全盤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並不是像現在那樣——家長講解新課、批改作業、督促孩子訂正,做老師該做的工作。

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做法。家長該怎麼做呢?我記得自己讀小學時,父親也是每天要檢查我的作業,但是父親根本不看我做得對不對,只看我書寫好不好,改動多不多。一旦書寫不好,一律要求我重做;一旦發現我某道題橡皮擦拭痕跡很重,就問我是什麼原因。

然後,父親必定會抽時間到學校,和有關老師交流。後來我明白,父親雖然沒有批改我的作業,也沒有教我,但父親根據我的書寫和改動痕跡,了解了我的學習狀況;和老師交流就是指出我某些方面的缺陷,讓老師在這方面對我有所關注。

由此,我覺得現在的家長完全也可以這樣做,而且可以進一步。家長可以隔三叉四檢查批改孩子作業,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的缺陷。假如自己能夠督促孩子訂正就督促,不能的話就記下孩子的缺點錯誤。及時和老師溝通,提出孩子在學習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需要進一步加強鞏固的地方。

老師不可能掌握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細節,那麼家長就應該肩負起這方面的責任,把家長日常觀察到的現象和老師溝通,便於老師精準實施教育教學。當然,老師在孩子作業批改上也應該轉變觀念,批改作業是老師的本職工作,不全面批改就無法掌控班級的學習狀態。

老師主要掌控的是班級的整體狀態,很難顧及到每一個學生;如果要老師顧及到每一個學生,就需要家長的觀察了,家長的觀察就是對老師教育教學的補充。如此,才是真正的「家校共育」,也就不會有家校衝突了。

相關焦點

  • 學生作業讓家長批改,家校共育?家長:我們不是全科教師
    「作業都叫家長批改,要老師幹什麼?」,網絡上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批改作業強勢退群,相關話題再次引發廣泛地關注與討論。針對這一熱點問題,多地教育部門也積極作出回應,出臺了具體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那麼,在現在社會的發展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究竟應該怎樣做到平衡呢?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群變味兒,家校共育如何做才好?
    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是離不開學校教育和家長陪伴,學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戰場,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老師必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輔導孩子學習,保證孩子能夠及時完成學習任務,為了讓孩子鞏固知識點,老師給孩子布置課下作業,這也是理所應當的,而孩子是否能夠在家完成作業就需要家長的輔導了,家長監督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幫助孩子做好功課,複習功課,也是家長應該做的,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並不矛盾
  • 孩子作業要家長批改?家校如何分工?
    本市一位小學生的爸爸說,孩子的英語老師布置完作業後,會把答案發給家長,讓家長批改。最讓家長們抓狂的是,家庭作業由家長批改也就算了,班級的聽寫,這位老師也不會全批,只抽查一部分學生的聽寫情況,沒有批改的學生,老師會要求家長檢查孩子的聽寫簿,有錯先訂正,再重新聽寫。
  • 話題| 沒批改作業家長被懟:將來孩子和你一樣可悲
    孩子的家庭作業,家長該不該批改?最近,這一話題成了網絡熱點。事情的起因是,江西吉安的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裡怒懟。截屏被發至朋友圈,引發熱議。有人質疑,明明是孩子的家庭作業,怎麼現在都變成「家長作業」了呢?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各方對此都是什麼態度?家校該如何更好溝通互動?接下來的節目中,我們共同探討。首先,來看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
  • 增加家庭與學校間的互動聯繫才能真正做好「家校共育」
    家庭和學校是每個人學習成長曆程中最重要的兩塊「根據地」,「生在家庭、長在學校」也是教育活動必須直面應對的最大挑戰。那麼,應該如何協調處理好家庭與學校之間關於「家校共育」共同輔助孩子學習成長的問題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家長進校園的機會少了自然和學校之間的溝通就少了,在溝通極少的情況下良好的「家校共育」又從何談起、做起呢?人們常說:「關係是一回生、二回熟、回四回肉貼肉。」是呀,每個人都有防範心理,非熟悉的人之間都會保持戒備心,又何談良好的「家校共育」呢?
  • 家長是否應該給孩子批改作業?
    央視或有關部門出面為家長減負,我們應該歡迎;但歡呼之後我們還是需要好好想一想這些規定是否合理,是否有效?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做?關於家長與孩子作業的問題,我們必須分清以下幾個概念:1. 通過微信或QQ布置作業2.
  • 「治理家長作業」提案引委員熱議點讚 建議恢復家訪制度 打通家校...
    民進四川省委向四川省政協提交了一份《治理「家長作業」 促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建議》的集體提案,建議釐清家校職責邊界,禁止學校和老師安排家長檢查批改學生家庭作業。 對此,省政協委員中的教育專家怎麼看?昨日下午,記者在小組會議現場,採訪了多名委員,其中不少委員點讚了上述提案,省政協委員司馬向林、楊勝寬同時提出了恢復「家訪」制度的建議,希望打通家校溝通渠道,讓家校共育真正落到實處。 委員熱議 不提倡「家長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要脫離學生教育。
  • 關愛生命 家校共育——天一「添翼」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
    這點同樣需要我們去不斷提醒自己,改變我們和孩子相處時的互動習慣。講座有很多發人深省的觀點,非常感謝學校提供了這麼好的一次家校共育學習的機會。——一(4)班 榮佳驊媽媽通過沈教授的討論,更好地認識到孩子作為一個正在成長的小朋友,有他們年齡段獨特的情緒感情特點。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是尊重他們的心理特點,順應心理發展,了解並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點,輔助陪伴他們成長。
  • 關愛生命 家校共育——天一「添翼」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
    繼一年級新生開學第一課的第二周,學校於9月4日晚18:30面向全校家長又召開了主題為「關愛生命 家校共育」——天一「添翼」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沈教授還有一個觀點,要允許孩子犯錯,要用慈悲心去愛和包容他們。這點同樣需要我們去不斷提醒自己,改變我們和孩子相處時的互動習慣。講座有很多發人深省的觀點,非常感謝學校提供了這麼好的一次家校共育學習的機會。——一(4)班 榮佳驊媽媽通過沈教授的討論,更好地認識到孩子作為一個正在成長的小朋友,有他們年齡段獨特的情緒感情特點。
  • 家校共育雲課堂開講 超6.2萬家長共話家庭教育
    來源:玉溪網5月23日,市教育體育局、市婦聯、市關工委聯合組織開展「讓愛更有智慧」家校共育雲課堂活動,全市超過6.2萬家長通過現場聆聽、直播互動、回放點播等形式參與,同主講教師互動交流,共話家庭教育。活動邀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雲南學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青少年協會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後映霞主講,分小學、中學兩個階段分別進行分享和互動。
  • 家校攜手,共育英才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是互補的,其結合更能及時地滿足孩子瞬息萬變的成長需求。作為老師,專職的教育工作者,在家校共育方面就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去爭取家長的認同,調動家長的力量,更好地為孩子的成長服務。那麼,老師要如何與家長溝通,進而調動家長的力量呢?首先要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彼此有了了解,有了信任,才可能有良好的合作。
  • 老師為什麼要叫家長批改作業?答案在這裡(教師家長值得一看)
    在當前的教育下,有人調侃到,現在的義務教育非常的牛,不僅讓學生學一遍還要讓家長學一遍。現在存在一個現象,學生的作業教師要求家長批改;學生的值日需要家長們做;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來監督完成等等。有很多家長是敢怒不敢言,有的家長不懂這方面的知識,沒法輔導自己孩子的作業。有的家長是沒有時間,有的家長是上了一天班比較累,不想輔導。這是家長的心聲。一個家長,孩子放在學校就不管了,就完完全全是老師的事情。一個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作為一個家長,就是管兩三個小孩兒。
  • 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家校共育」的現代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嗎?
    家校共育的實質是什麼?家校共育即家校合作,實質上是聯合家庭和學校這兩個對學生最具影響的社會機構,通過家庭成員和學校老師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對學生進行教育,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目的。學校老師在教育學生時能得到更多來自家長方面的支持,家長在教育子女時也能得到更多來自學校及老師方面的指導。常言道,家長經常與老師溝通非常重要,就是因為要共享信息、共同研判、共同管教,才能做到家校共育。共育過程中家長要做哪些事?
  • 培養核心素養離不開家校共育
    在我看來,除了學校,重要的還有家庭,必須做到家校共育。家庭教育主要是成員之間的互相影響和教育,包括兒童入學前,使他們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發展,這樣更好地為兒童接受學校教育做好準備。兒童入學後,家庭要緊密配合學校督促、關心學生,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除此之外,在家庭生活中,一旦兒童和家長之間出現一些矛盾,年長者要起主導作用,進行協調和提供幫助。
  •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教師不批改作業將取消評優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教師不批改作業將取消評優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奮進的步伐」家風教育助力家校共育
    ,縣教科局制定了一系列方案,要求各學校採取教科局規定內容與學校自選內容相結合、學習方式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習方法線上線下相結合、家長與學生的學習內容相結合、課程與講座相結合、系統內與系統外的教學資源相結合等「六結合」方式,在學校開設《中國好家風----家校共育讀本》課程,從小學四年級,初中七年級起在學校校本課程中,每學期8至10節課。
  • 福建這個市,嚴禁教師「讓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漳平的家長咋看?
    今後,石獅市將嚴格禁止教師要求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替代孩子做值日生等工作;不搞形式主義,禁止學校、教師、家委會強制或變相強迫家長做非志願的事情。這是石獅市教育局日前出臺的《關於規範小學辦學行為減輕家長負擔的意見》規定的。
  • 學校家庭如何協調配合,教育好孩子?推動家校共育、提升教育質效
    由此可見,家校共育就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家庭和學校要作為一個整體,共同發力推進,充分改變過去重學校教育、輕家庭教育的錯誤觀念和行為。建立一個由家庭和學校、父母和老師緊密配合、聯動共育的新的教育機制,最終實現孩子健康成長,提升教育質效。